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

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Tomoko,Torimaru(鸟丸知子) 著,蒋玉秋 译
图书标签:
  • 苗族服饰
  • 贵州民族服饰
  • 服饰工艺
  • 传统手工艺
  • 苗族文化
  • 民族服饰
  • 手工
  • 服饰设计
  • 文化遗产
  • 中国传统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6737
版次:2
商品编码:12378366
包装:软精装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6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是应广大读者强烈要求修订而成。《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1版于2011年12月正式面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民族服饰研究人员及服饰手工艺爱好者的热爱与追捧,出版一年后即售罄,广大读者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图书,强烈呼吁出版社重印或再版。为满足广大读者的强烈需求,中国纺织出版社经与作者鸟丸知子博士和译者蒋玉秋老师多次沟通,在《一针一线》第1版的基础之上,修正书中少量不妥之处,重新出版《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以飨读者。

内容简介

苗族人没有文字,但却懂得靠图腾、刺绣来传承历史文化。她们灵活地从大自然取材,常心存感恩而祈祷;母亲一针一线、锲而不舍地为子女和家人缝制服装服饰,如此精致的手工刺绣,除了艺术价值外,更洋溢着浓浓的爱与人情味。来自日本的独立学者鸟丸知子,受母亲的精诚所感染,被苗族人民的创造精神所触动,二人翻山越岭,走遍中国贵州各大小苗寨,记录苗族民间服饰手工艺近三十年,著成《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不仅画出了苗族人色彩斑斓的生活故事,展现了苗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由表及里地完美呈现了苗族人民出神入化的传统技艺,希望借此能为中国古老的织布、蜡染、刺绣、挑花等民间手工艺的代代相传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简介

Tomoko Torimaru(鸟丸知子),日本独立学者,博士。1994年,开始对贵州苗族纺织技术的田野调查(与鸟丸贞惠一起)。2000年,取得中国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学院(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取得中国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与鸟丸贞惠合著,出版《布に踊る人の手(英语书名:Imprints onCloth)——中国贵州苗族染织探访18年》。
2006年,中文翻译协助《织就岁月的人们(英语书名:Spiritual Faic)——中国贵州苗族染织探访20年》(作者:鸟丸贞惠)。
2008年,出版《One Needle, One Thread - Miao(Hmong)emoidery and faicpiecework from Guizhou, China》英文版。
2011年,出版《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1版
2017年,出版《族民族衣装 刺繍技法: 中国貴州省少数民族文様、色彩》。
2007年至今 历任福冈县职业训练学校、九州营养福祉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法政大学等学校兼职导师。其研究方向不仅仅限于苗族服饰手工艺,中国乃至亚洲原始纺织技术都是其研究课题,比如西藏的综版式织机、浙江畲族的民族服饰、四川丁桥织机等等,试图从纺织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纺织服饰文化,探讨日常生活中的纺织方式,以及人与织物、织物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百苗百装 007
民族服装 008
鞋 010
帽 012
背扇 014

第二章 技艺之间 0 17
棉布 018
蚕锦 019
蓝染亮布 020
线 022
绕线 024
辫线 026
浆 028
底样 030
苗族针线包 032

第三章 缝与刺绣 035
绗缝(非数纱绣) 036
缠针缝(非数纱绣) 038
回针缝(非数纱绣) 039
打籽绣(非数纱绣) 039
锁绣(非数纱绣) 040
古代锁绣(非数纱绣) 041
开口锁绣(非数纱绣) 042
重锁(非数纱绣) 043
双线排列绣(非数纱绣) 044
双线重叠绣(非数纱绣) 046
绞绣(非数纱绣) 048
织绣(非数纱绣) 050
苗式打籽绣(非数纱绣) 052
剪纸平绣(非数纱绣) 054
反面平挑(数纱绣) 056
直线绣(数纱绣) 058
反面直线绣(数纱绣) 060
挑花双面绣(数纱绣) 062
十字挑(数纱绣) 064
反面十字挑(数纱绣) 066
反面半十字挑(数纱绣) 068
重叠十字挑(数纱绣) 069
三重叠十字挑(数纱绣) 069

第四章 布艺带艺 071
拼布 072
贴布 074
贴花 076
镂空贴布 077
堆绣 078
辫绣 080
布纽扣 082

第五章 民艺生活 085
锡绣 086
剪纸平绣上衣 090
刺绣上衣和腰饰 092
上衣装饰片 094
挎包 100
蚕锦围腰 103
婴儿狮头帽 108
手工布鞋 110
头帕 114
儿童帽饰 116
亻革 家手工艺
侗族手工艺
……
织绣之别 140
苗族图腾 142
吉祥图案 146
绣法目录 148
特色工艺目录 154
贵州省概况 156
后记 159
词汇解释 164
参考书目 164
作者简介 165

前言/序言

Tomoko Torimaru(鸟丸知子),日本独立学者,博士。1994年,开始对贵州苗族纺织技术的田野调查(与鸟丸贞惠一起)。2000年,取得中国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学院(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取得中国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与鸟丸贞惠合著,出版《布に踊る人の手(英语书名:Imprints onCloth)——中国贵州苗族染织探访18年》。
2006年,中文翻译协助《织就岁月的人们(英语书名:Spiritual Faic)——中国贵州苗族染织探访20年》(作者:鸟丸贞惠)。
2008年,出版《One Needle, One Thread - Miao(Hmong)emoidery and faicpiecework from Guizhou, China》英文版。
2011年,出版《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1版
2017年,出版《族民族衣装 刺繍技法: 中国貴州省少数民族
文様、色彩》。
2007年至今 历任福冈县职业训练学校、九州营养福祉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法政大学等学校兼职导师。其研究方向不仅仅限于苗族服饰手工艺,中国乃至亚洲原始纺织技术都是其研究课题,比如西藏的综版式织机、浙江畲族的民族服饰、四川丁桥织机等等,试图从纺织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纺织服饰文化,探讨日常生活中的纺织方式,以及人与织物、织物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苗绣风华:锦绣织梦的千年传承 在群山环抱的贵州,有一种古老而绚丽的艺术,它穿越千年的时光,以一针一线串联起苗族人民的智慧、情感与生活。这便是苗族服饰手工艺,一项集实用性、装饰性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瑰宝。它不仅仅是衣裳,更是苗族人世代相传的故事,是他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鲜明标识。 针尖上的民族史诗 苗族服饰的每一寸织物,都仿佛凝固着一段历史。从色彩的运用,到图案的构思,再到技法的纯熟,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蓝色,那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红色,那是火焰的热情,代表着生命与活力;黑色,那是土地的厚重,寓意着坚韧与传承;绿色,那是自然的恩赐,寄托着丰饶与希望。这些色彩的碰撞与交融,谱写出苗族人民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而那些精美绝伦的纹样,更是苗族服饰的灵魂所在。它们取材于自然,却又超越了自然,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龙,是苗族人心中的图腾,象征着力量、智慧与吉祥;凤,是祥瑞的化身,代表着美好与繁荣;花卉,如梅、兰、竹、菊,或形态各异的植物,则展现着苗族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以及对生命美好事物的期盼。鱼、鸟、虫、牛等动物的形象,更是将苗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服饰之中。这些图案并非随意勾勒,而是遵循着特定的美学原则与文化语境,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匠人的心意与巧思。 技艺的传承:不只是绣花 苗族服饰手工艺并非仅限于刺绣,它是一整套复杂而精湛的工艺体系。 挑花、锁花、绣花: 这是苗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法。挑花,是用挑针在布面上挑起经纬线,形成镂空图案,精巧而富有立体感。锁花,则是在布边或图案边缘用锁针缝制,既能加固边缘,又能起到装饰作用。而绣花,则是苗族服饰技艺的核心,其针法之多、变化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平绣、打籽绣、盘金绣、破网绣、网绣、贴布绣……每一种针法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它们或细腻写实,或粗犷写意,共同构成了苗族服饰斑斓的视觉语言。 蜡染、扎染: 苗族人民善于利用天然染料,通过蜡染和扎染技术,在布匹上创造出如梦似幻的图案。将融化的蜂蜡涂抹在布匹上,形成想要的纹样,然后浸染。蜡遇水不溶,待布匹染色后,将蜡去除,便显露出蜡染的图案。扎染则是将布匹进行扎、缝、卷等处理,再进行染色,同样能产生出独特的晕染效果。这些技法赋予了苗族服饰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同流动的山水,又似夜空中的繁星。 织锦、缂丝: 在一些苗族支系中,精湛的织锦和缂丝技艺也备受推崇。通过复杂的编织和镂空工艺,将各种色彩的丝线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图案精美、质地细腻的织物。这些织物常常用于制作重要的服饰,承载着家族的荣耀和历史的记忆。 银饰的配合: 苗族服饰的魅力,离不开其精美的银饰。银饰在苗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装饰品,更是财富的象征、身份的标识,也是祈福辟邪的载体。精美的银角、银冠、银项圈、银耳坠、银手镯等,与华丽的服饰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苗族人民节日庆典时那份独有的璀璨与耀眼。 地域的多样性与文化的融合 贵州地域辽阔,山川阻隔,孕育了形态各异的苗族支系,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苗族服饰。不同地区的苗族,在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工艺上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这反映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历史渊源和审美情趣。例如,西江苗族的银饰华丽繁复,服饰色彩鲜艳;台江苗族的苗绣则以精细的针法和丰富的图案著称;剑河苗族的苗绣色彩浓烈,图案大气。 然而,正是这种地域性的多样性,才使得苗族服饰的整体画卷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苗族作为一个不断迁徙和融合的民族,其服饰文化也吸收了周边民族的元素,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现代意义与未来展望 在现代社会,苗族服饰手工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 保护与传承苗族服饰手工艺,不仅仅是保护一种技艺,更是守护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精神。通过深入的研究、系统的记录、有计划的培训,让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让年轻一代能够接触、学习并热爱这门古老的技艺。同时,也可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赋予苗族服饰新的生命力,让它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一针一线,织就的是锦绣年华;一刺一染,描绘的是民族风情。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是一部流动的史书,是一曲无声的歌谣,它静静地诉说着属于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悠久故事,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去欣赏、去珍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真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我本身就喜欢研究各种传统手工艺,而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占据着我心中的一席之地。这本书从更宏观的视角,将苗族服饰的艺术性、工艺性和文化性融为一体,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苗族服饰的构成元素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比如银饰、刺绣、蜡染、挑花等等,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技艺。我尤其惊叹于苗族刺绣的精巧,那些细密的针脚,复杂的图案,每一寸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书中的图片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细节,让我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每一个纹样的寓意和美感。而且,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工艺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工艺与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等级等紧密联系起来,让我明白,每一件苗族服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苗族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一些特定节庆服饰的介绍,比如苗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最华丽的盛装,载歌载舞,那种喜庆和庄重的氛围,即使隔着书页,也能感受到。这本书让我对苗族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也更坚定了我要去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评分

当我翻开《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的时候,我仿佛被一股浓郁的民族风情所包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苗族服饰的简单罗列,更是一次深入苗族文化灵魂的旅程。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故事的手工艺品情有独钟,而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一直让我着迷。书中对苗族服饰的构成元素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从服装的廓形、色彩的运用,到刺绣的针法、图案的寓意,都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苗族刺绣的详细介绍,那些精巧绝伦的绣花,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图案,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传递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书中对于不同地区苗族服饰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对苗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苗族人民如何将他们的情感、信仰和对美的追求,一针一线地织入到服饰之中,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评分

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真是一部令人赞叹的作品。作为一名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深入地介绍苗族服饰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书中不仅仅提供了海量的精美服饰图片,更重要的是,它对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历史演变以及制作工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苗族刺绣的章节印象深刻,那些复杂的针法、精巧的图案,以及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都让我惊叹不已。书中对不同苗族支系服饰特点的分析,也让我对苗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每一件苗族服饰都不是简单的衣物,而是苗族人民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的载体。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苗族文化和民族手工艺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当我翻阅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时,我完全沉浸在苗族服饰的奇妙世界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服饰的介绍,更是一次深入苗族文化肌理的探索。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故事的手工艺感到着迷,而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深深地吸引着我。书中对苗族服饰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服饰的整体造型,到细小的纹样装饰,都充满了艺术性和象征意义。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关于苗族刺绣和蜡染的详细介绍,那些繁复的图案,细腻的针脚,复杂的染制过程,无不让我感受到苗族人民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和热爱。我惊叹于他们如何能够将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动植物、神话传说,甚至是抽象的情感,都巧妙地融入到服饰的设计之中。书中对于不同苗族支系服饰的区分和介绍,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了解到,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服饰的风格、颜色、纹样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反映了苗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地域的独特性。这本书让我对苗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感动。我一直以来都对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充满好奇,而苗族服饰以其磅礴大气、色彩绚丽的特点,更是让我心驰神往。这本书的内容详实,图片精美,让我仿佛置身于苗族妇女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之中。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苗族刺绣的章节,那些精细的针法、复杂的图案,无一不展现着苗族人民对美的极致追求和精湛的手艺。每一个绣花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哲学。书中对于不同苗族支系的服饰特点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例如,某些支系以其华丽的银饰闻名,而另一些则以其独特的蜡染和挑花技艺著称,这些细节都让我对苗族文化的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这本书,不仅是欣赏美丽的服饰,更是在感受一种鲜活的文化,一种传承千年的技艺。它让我看到了苗族人民在世代传承中,如何将自然、情感、信仰融入到一针一线之中,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绝佳窗口,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它。

评分

当我捧起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时,我立刻被它所散发出的那种温润而厚重的气息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苗族服饰的美,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地挖掘了这些服饰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承。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苗族服饰制作工艺的详细阐述感到震撼。那些关于刺绣针法、染料选择、织布技术的描述,虽然文字朴实,但却字字珠玑,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苗族妇女们在灯火下辛勤劳作的场景。她们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将一块块普通的布料,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节日、不同年龄段苗族服饰的区分和介绍,也让我对苗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地域差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书中提到,某些地区的苗族服饰在婚礼上会格外隆重,而另一些地区则会在祭祀活动中穿戴特定的服饰,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服饰在苗族社会中的功能性和象征意义。翻阅这本书,我仿佛能听到古老的歌谣在耳边回响,闻到空气中飘荡的植物染料的清香,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这本书让我对苗族这个民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视这些即将消逝的传统手工艺。

评分

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是我近期读到的最让我心动的一本书。一直以来,我都被苗族服饰那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精湛的手工艺所吸引,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苗族服饰世界。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精美的服饰图片,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工艺。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苗族刺绣的章节印象深刻,那些密密麻麻的针脚,如同一个个小小的音符,谱写出苗族人民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书中对不同苗族支系服饰特点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对苗族文化的多元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无论是西江的华丽银饰,还是台江的精美刺绣,都展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欣赏美丽的服饰,更是在感受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一种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它让我更加珍视这些即将失传的宝贵遗产。

评分

打开《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的那一刻,我仿佛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殿堂。苗族服饰的魅力,早已让我神往许久,而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年来读到过的最能触动我心灵的关于民族服饰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画册,更是一部关于苗族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史诗。书中对苗族服饰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服装的结构、色彩的搭配,到刺绣的针法、图案的寓意,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惊叹于苗族刺绣的精湛技艺,那些宛如流动的色彩和灵动的线条,都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书中对不同地区苗族服饰的对比分析,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苗族文化的地域差异和多样性。例如,书中对于西江苗寨的银饰服饰和施洞苗族的蜡染服饰的介绍,都让我印象深刻,它们各自代表着苗族服饰的不同风貌。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展示服饰的美,更是在讲述服饰背后的故事,讲述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真心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精美的图片,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

这本《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简直就像一本充满魔力的宝藏,打开它,就好像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色彩斑斓、巧夺天工的苗族古寨。我一直对民族服饰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手工艺,而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剪裁、精湛的绣花和鲜艳的色彩,总能深深地吸引我。这次能读到这本书的第二版,我感到非常幸运。书中的图片精美绝伦,每一件服饰都像一件艺术品,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拍摄和选图上的用心。那些细致入微的绣花纹样,无论是龙腾虎跃的龙纹,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都仿佛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传递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赞美。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不同苗族支系服饰的介绍,比如西江苗寨的华丽盛装,台江苗族的精美银饰,以及施洞苗族的蜡染技艺,它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让我对苗族服饰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欣赏美丽的服饰,更是在学习一种古老的文化,感受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它让我看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如何将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一针一线地织入服饰之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服饰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文、关于历史、关于艺术的百科全书,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阅读《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版)》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我之前对苗族服饰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印象,比如颜色鲜艳、有很多银饰,但这本书则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深入苗族服饰的广阔世界。它不仅仅提供了大量的精美图片,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方式,阐述了苗族服饰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其在苗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被书中对不同苗族支系服饰差异性的介绍深深吸引。同样是苗族,但不同地区、不同支系在服饰的色彩、纹样、廓形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反映了苗族文化内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书中对于蜡染、刺绣、剪纸等传统工艺的讲解,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相关基础的读者,也能大致了解其制作过程和精妙之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服饰背后故事的挖掘,比如某些纹样的象征意义,某个图案的传说,这些都让服饰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鲜活的文化载体。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