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郑振铎集
原价:39.00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 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500437819
字数:372000
页码:48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一生著述一千余万字,本书选取了其中的十几篇。
内容提要
郑振铎(1898-1958)是我国著名文学史家、文物考古学家、作家,曾兼任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本书收入他有关文学史研究、小说研究、戏曲和诸宫调研究、艺术史研究等领域的十八篇论文,如“话本的产生”、“三国志演义的演化”、“谈金瓶梅词话”、“论关流卿的杂剧”、“《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等,还附有郑振铎先生的详细生平年表和书目。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对细节和环境氛围的捕捉能力。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读者瞬间拉回到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中。无论是对古代港口繁忙景象的描绘,还是对军事部署时天气对战局影响的分析,都展现出惊人的细致和扎实的考据功底。读来绝非空泛的口号式叙述,而是充满了可感可触的真实感。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气候、风俗、社会结构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这种对“场域”的深刻理解和描绘,使得战争不再仅仅是地图上的箭头移动,而是充满了地理、气候、后勤等无数变量的复杂博弈,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纪实性和说服力。
评分这本书的史诗感真是扑面而来,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被那种宏大叙事和细致入微的描摹深深吸引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把握精准而富有洞察力,他不仅仅是在复述那些尘封的往事,更是在用一种近乎亲历者的笔触,将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重新绘制出来。读着读着,仿佛能闻到当年战舰上硝烟的味道,感受到决策者们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徘徊时的那种沉重。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转折点,作者的论述角度既有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又不乏对个体命运的细腻刻画,使得整个叙事既有厚度又有温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历史的必然与偶然。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人情世故完美结合的功力,实属难得,让这部作品超越了一般的历史读物,达到了史诗文学的高度。每一次合上书卷,心中都激荡着对往昔岁月无尽的遐想与敬畏。
评分文字的韵律感是这本书另一个显著的优点。阅读体验极佳,行文流畅自然,如同音乐般富有节奏感。叙事的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该激昂处声如雷霆万地震撼人心,该沉思处则如湖面微波般静谧悠远。作者的遣词造句考究,却又不失磅礴大气,丝毫没有晦涩难懂之感,反而增添了一种古典的厚重美。很多段落,仅仅是单纯的文字组合,就已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让人忍不住会停下来反复品味。这种对语言艺术的精雕细琢,使得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复杂的历史信息能够以一种优美且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现代的读者,显示了作者极高的文学修养。
评分我不得不说,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令人叹服。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名字,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立体,拥有了血肉和复杂的情感。他们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自己的挣扎、野心、恐惧和荣耀的个体。观察他们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做出选择,如何与命运抗争,那种代入感是极其强烈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次要人物的侧写,虽然笔墨不多,却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个历史的画卷更加丰满真实。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感受到权力斗争中的微妙平衡,以及个人道德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脆弱。这种深度挖掘角色内心世界的写作手法,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得即便是不熟悉相关历史背景的读者,也能被故事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与黑暗所深深触动。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格局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它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冲突或战役,而是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明的兴衰更替上。作者仿佛站在历史的顶端,俯瞰着不同力量之间的长久博弈、文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它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远超出了单纯的军事胜负,更多的是关于文明的韧性、地缘政治的永恒逻辑,以及人类集体记忆的构建与消解。阅读完后,对我们今天所处的国际格局和文化交流的理解,都有了一种更为深远和辩证的视角。它提供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观,让人在面对日常琐事时,也能保持一份超越性的宁静与思考,是真正能让人格局打开的佳作。
评分包装严实,品相好,好评!
评分不错的书,值得慢慢看!
评分好书好内容
评分包装不错,就是运输中边角磕碰,顺丰快递很快。
评分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值得购买。
评分价格实惠! 原装正品, 发货迅速, 包装完好, 非常愉快的购物体验!京东的物流是天下无敌的!
评分很经典的书,封皮装的很不错
评分包装严实,品相好,好评!
评分很好看的书,16世纪,亚细亚、欧罗巴、阿非利加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这本书以激动人心的笔法再现了这一时期当基督教军队与穆斯林军队试图争夺世界中心时所进行的伟大战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