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Windows PE權威指南 計算機與互聯網 書籍|198644

[按需印刷]Windows PE權威指南 計算機與互聯網 書籍|198644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戚利 著
圖書標籤:
  • Windows PE
  • 按需印刷
  • 計算機技術
  • 操作係統
  • 係統編程
  • Windows
  • 技術指南
  • IT
  • 書籍
  • 計算機與互聯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互動齣版網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354185
商品編碼:13723798036
齣版時間:2011-10-01
頁數:657

具體描述

>
> 書[0[0名0]0]:  Windows PE[0權0]威指南[按需印刷]|198644
> 圖書定價: 89元
> 圖書作者: 戚利
>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 齣版日期:  2011/10/1 0:00:00
> ISBN號: 9787111354185
> 開本: 16開
> 頁數: 657
> 版次: 1-1
 作者簡介
戚利,資深安全技術專傢和軟件開發工程師,對Windows PE、Windows內核、計算機網絡安全、協議分析和病毒技術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實踐經驗豐富。擅長匯編語言和Java技術,曾自主開發瞭一個RMI框架。活躍於[0國0]內著[0[0名0]0]的安全論壇看雪[0學0]院,樂於與[0大0]傢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體[0會0],且有較高的[0知0][0[0名0]0]度。此外,教[0學0](副教授)經驗也十分豐富,對讀者的[0學0]習習慣和認[0知0]方式有一定的認識,這一點在本書的寫作方式上得到瞭體現。
 內容簡介
內容全麵,詳盡地剖析瞭Windows PE文件格式的原理及其編程技術,涉及安全[0領0]域的各個方麵和Windows係統的進程管理和底層機製;實戰性強,以案例驅動的方式講解瞭Windows PE文件格式在加密與解密、軟件漢化、逆嚮工程、反病毒等安全[0領0]域的應用,不僅每個[0知0]識點都配有小案例,而且還有多個完整的[0商0]業案例。
《Windows PE[0權0]威指南》共分為三[0大0]部分:[1[0第0]1]一部分簡單介紹瞭[0學0]習本書需要搭建的工作環境和必須具備的工具,深入分析瞭PE文件頭、導入錶、導齣錶、重定位錶、資源錶、延遲導入錶、綫程局部存儲、加載配置信息等核心技術的概念、原理及其編程方[0法0],有針對性地講解瞭程序設計中的重定位、程序堆棧、動態加載等;[1[0第0]1]二部分討論瞭PE頭部的變形技術及靜態附加補丁的技術,其中靜態附加補丁技術重點講解瞭如何在空閑空間、間隙、新節、[zui]後一節四種情況下打補丁和進行編碼的方[0法0];[1[0第0]1]三部分精心編寫瞭多個[0大0]型而完整的PE應用案例,以PE補丁作為重要手段,通過對目標PE文件實施不同的補丁內容來實現不同的應用,詳細展示瞭EXE捆綁器、軟件安裝自動化、EXE加鎖器、EXE加密、PE病毒提示器以及PE解毒的實現過程和方[0法0]。
《Windows PE[0權0]威指南》不僅適閤想深入理解Windows係統進程管理和運作機製的讀者,而且還適閤從事加密與解密、軟件漢化、逆嚮工程、反病毒工作的安全工作者。此外,它還適閤想全麵瞭解Windows PE文件結構和對程序字節碼感興趣的讀者。
 目錄

《Windows PE[0權0]威指南》
前言
[1[0第0]1]一部分 PE的原理和基礎
[1[0第0]1]1章 Windows PE 開發環境/2
1.1 開發語言MASM32 /2
1.1.1 設置開發環境/3
1.1.2 開發[1[0第0]1]一個源程序HelloWorld.asm /5
1.1.3 運行HelloWorld.exe /7
1.2 調試軟件OllyDBG /10
1.2.1 調試HelloWorld.exe /10
1.2.2 修改EXE文件字節碼 /16
1.3 十六進製編輯軟件FlexHex /18
1.4 破解實例:U盤監控器 /20
1.5 初識PE文件 /23
1.6 小結 /26
[1[0第0]1]2章 三個小工具的編寫/27
2.1 構造基本窗口程序/27
2.1.1 構造窗口界麵/27
2.1.2 編寫相關的資源文件/28
2.1.3 通用程序框架的實現/29
2.2 PEDump的實現/32
2.2.1 編程思路/32
2.2.2 PEDump編碼/34
2.2.3 PEDump代碼中的數據結構/38
2.2.4 運行PEDump /39
2.3 PEComp的實現/40
2.3.1 編程思路/41
2.3.2 定義資源文件/41
2.3.3 PEComp編碼/41
2.3.4 運行PEComp /47
2.4 PEInfo的實現/47
2.4.1 編程思路/48
2.4.2 PEInfo編碼/48
2.4.3 運行PEInfo /52
2.5 小結/53
[1[0第0]1]3章 PE文件頭/54
3.1 PE的數據組織方式/54
3.2 與PE有關的基本概念/58
3.2.1 地址/58
3.2.2 指針/60
3.2.3 數據目錄/60
3.2.4 節/60
3.2.5 對齊/61
3.2.6 Unicode字符串/62
3.3 PE文件結構/62
3.3.1 16位係統下的PE結構/62
3.3.2 32位係統下的PE結構/66
3.3.3 程序員眼中的PE結構/68
3.4 PE文件頭部解析/69
3.4.1 DOS MZ頭IMAGE_DOS_HEADER /69
3.4.2 PE頭標識Signature /69
3.4.3 標準PE頭IMAGE_FILE_HEADER /70
3.4.4 擴展PE頭IMAGE_OPTIONAL_HEADER32 /70
3.4.5 PE頭IMAGE_NT_HEADERS /71
3.4.6 數據目錄項IMAGE_DATA_DIRECTORY /71
3.4.7 節錶項IMAGE_SECTION_HEADER /74
3.5 數據結構字段詳解/74
3.5.1 PE頭IMAGE_NT_HEADER的字段/75
3.5.2 標準PE頭IAMGE_FILE_HEADER的字段/75
3.5.3 擴展PE頭IMAGE_OPTIONAL_HEADER32的字段/78
3.5.4 數據目錄項IMAGE_DATA_DIRECTORY的字段/87
3.5.5 節錶項IMAGE_SECTION_HEADER的字段/87
3.5.6 解析HelloWorld程序的字節碼/88
3.6 PE內存映像/92
3.7 PE文件頭編程/93
3.7.1 RVA與FOA的轉換/93
3.7.2 數據定位/95
3.7.3 標誌位操作/101
3.7.4 PE校驗和/102
3.8 小結/104
[1[0第0]1]4章 導入錶/105
4.1 何謂導入錶/105
4.2 導入函數/105
4.2.1 invoke指令分解/106
4.2.2 導入函數地址/107
4.2.3 導入函數宿主/109
4.3 PE中的導入錶/112
4.3.1 導入錶定位/112
4.3.2 導入錶描述符IMAGE_IMPORT_DESCRIPTOR /113
4.3.3 導入錶的[0[0雙0]0]橋結構/114
4.3.4 導入函數地址錶/116
4.3.5 構造調用同一個DLL文件的多個函數的導入錶/117
4.4 導入錶編程/121
4.4.1 導入錶遍曆的思路/121
4.4.2 編寫函數_getImportInfo /122
4.4.3 運行測試/124
4.5 綁定導入/124
4.5.1 綁定導入機製/124
4.5.2 綁定導入數據定位/125
4.5.3 綁定導入數據結構/126
4.5.4 綁定導入實例分析/127
4.6 手工重組導入錶/128
4.6.1 常用注冊錶API /128
4.6.2 構造目標指令/132
4.6.3 PE頭部變化/135
4.6.4 手工重組/136
4.6.5 程序實現/141
4.6.6 思考:關於IAT的連貫性/142
4.6.7 思考:關於導入錶的位置/143
4.7 小結/144
[1[0第0]1]5章 導齣錶/145
5.1 導齣錶的作用/145
5.1.1 分析動態鏈接庫功能/145
5.1.2 獲得導齣函數地址/146
5.2 構造含導齣錶的PE文件/146
5.2.1 DLL源代碼/147
5.2.2 編寫def文件/151
5.2.3 編譯和鏈接/152
5.2.4 編寫頭文件/152
5.2.5 使用導齣函數/152
5.3 導齣錶數據結構/155
5.3.1 導齣錶定位/155
5.3.2 導齣目錄IMAGE_EXPORT_DIRECTORY/156
5.3.3 導齣錶實例分析/158
5.4 導齣錶編程/160
5.4.1 根據編號查找函數地址/160
5.4.2 根據[0[0名0]0]字查找函數地址/160
5.4.3 遍曆導齣錶/162
5.5 導齣錶的應用/165
5.5.1 導齣函數覆蓋/165
5.5.2 導齣私有函數/167
5.6 小結/169
[1[0第0]1]6 章 棧與重定位錶/170
6.1 棧/170
6.1.1 棧的應用場閤/170
6.1.2 c[0all0]調用中的棧實例分析/173
6.1.3 棧溢齣/177
6.2 代碼重定位/181
6.2.1 重定位的提齣 /181
6.2.2 實現重定位的方[0法0]/182
6.2.3 重定位編程/183
6.3 PE文件頭中的重定位錶/189
6.3.1 重定位錶定位/189
6.3.2 重定位錶項IMAGE_BASE_RELOCATION /190
6.3.3 重定位錶的結構/191
6.3.4 遍曆重定位錶/192
6.3.5 重定位錶實例分析/195
6.4 小結/196
[1[0第0]1]7章 資源錶/197
7.1 資源分類/197
7.1.1 位圖、光標、圖標資源/199
7.1.2 菜單資源/199
7.1.3 對話框資源/200
7.1.4 自定義資源/201
7.2 PE資源錶組織/202
7.2.1 資源錶的組織方式/202
7.2.2 資源錶數據定位/203
7.2.3 資源目錄頭IMAGE_RESOURCE_DIRECTORY /204
7.2.4 資源目錄項IMAGE_RESOURCE_DIRECTORY_ENTRY /205
7.2.5 資源數據項IMAGE_RESOURCE_DATA_ENTRY /206
7.2.6 三級結構中目錄項的區彆/207
7.3 資源錶遍曆/208
7.4 PE資源深度解析/213
7.4.1 資源腳本/213
7.4.2 使用PEInfo分析資源錶/214
7.4.3 菜單資源解析/216
7.4.4 圖標資源解析/218
7.4.5 圖標組資源解析/223
7.4.6 對話框資源解析/224
7.5 資源錶編程/228
7.5.1 更改圖標實驗/229
7.5.2 提取程序圖標實例/231
7.5.3 更改程序圖標實例/241
7.6 小結/244
[1[0第0]1]8章 延遲加載導入錶/245
8.1 延遲加載導入的概念及其作用/245
8.1.1 提高應用程序加載速度/246
8.1.2 提高應用程序兼容性/246
8.1.3 提高應用程序可整閤性/247
8.2 PE中的延遲加載導入錶/247
8.2.1 延遲加載導入錶數據定位/247
8.2.2 延遲加載導入描述符IMAGE_DELAY_IMPORT_DESCRIPTOR /248
8.2.3 延遲加載導入錶實例分析/249
8.3 延遲加載導入機製詳解/251
8.4 延遲加載導入編程/253
8.4.1 修改資源文件pe.rc /253
8.4.2 修改源代碼pe.asm /253
8.5 關於延遲加載導入的兩個問題/255
8.5.1 異常處理/255
8.5.2  DLL的卸載/255
8.6 小結/256
[1[0第0]1]9章 綫程局部存儲/257
9.1 Windows進程與綫程/257
9.1.1 Windows體係結構/257
9.1.2 進程與綫程創建/258
9.1.3 進程環境塊PEB /262
9.1.4 綫程環境塊TEB /264
9.2 什麼是綫程局部存儲/265
9.3 動態綫程局部存儲/267
9.3.1 動態TLS實例/267
9.3.2 獲取索引TlsAlloc /274
9.3.3 按索引取值TlsGetValue /275
9.3.4 按索引存儲TlsSetValue /275
9.3.5 釋放索引TlsFree /275
9.4 靜態綫程局部存儲/276
9.4.1 TLS定位/277
9.4.2 TLS目錄結構IMAGE_TLS_DIRECTORY32 /278
9.4.3 靜態TLS實例分析/278
9.4.4 TLS迴調函數/279
9.4.5 測試靜態TLS下的綫程存儲初始化迴調函數/280
9.5 小結/281
[1[0第0]1]10章 加載配置信息/282
10.1 何謂加載配置信息/282
10.2 Windows結構化異常處理/282
10.2.1 什麼是SEH /283
10.2.2 Windows異常分類/285
10.2.3 內核模式下的異常處理/286
10.2.4 用戶模式下的異常處理/289
10.2.5 Windows SEH機製解析/294
10.2.6 SEH編程實例/295
10.3 PE中的加載配置信息/299
10.3.1 加載配置信息定位/300
10.3.2 加載配置目錄IMAGE_LOAD_CONFIG_DIRECTORY /300
10.3.3 加載配置信息實例分析/302
10.4 加載配置編程/303
10.4.1 程序源代碼分析/304
10.4.2 為PE添加加載配置信息/306
10.4.3 運行測試/306
10.4.4 注冊多個異常處理函數示例/307
10.5 小結/309
[1[0第0]1]11章 動態加載技術/310
11.1 Windows虛擬地址空間分配/310
11.1.1 用戶態低2GB空間分配/310
11.1.2 核心態高2GB空間分配/311
11.1.3 HelloWorld進程空間分析/312
11.2 Windows動態庫技術/313
11.2.1  DLL靜態調用/313
11.2.2  DLL動態調用/314
11.2.3 導齣函數起始地址實例/314
11.3 在編程中使用動態加載技術/315
11.3.1 獲取kernel32.dll基地址/316
11.3.2 獲取GetProcAddress地址/322
11.3.3 在代碼中使用獲取的函數地址編程/325
11.3.4 動態API技術編程實例/327
11.4 小結/330
[1[0第0]1]二部分 PE進階
[1[0第0]1]12章 PE變形技術/332
12.1 變形技術的分類/332
12.1.1 結構重疊技術/332
12.1.2 空間調整技術/333
12.1.3 數據轉移技術/334
12.1.4 數據壓縮技術/338
12.2 變形技術可用的空間/341
12.2.1 文件頭部未用的字段/341
12.2.2 [0大0]小不固定的數據塊/343
12.2.3 因對齊産生的補足空間/344
12.3 PE文件變形原則/344
12.3.1 關於數據目錄錶/344
12.3.2 關於節錶/344
12.3.3 關於導入錶/344
12.3.4 關於程序數據/345
12.3.5 關於對齊/345
12.3.6 幾個關注的字段/345
12.4 將PE變小的實例HelloWorldPE /346
12.4.1 源程序HelloWorld的字節碼(2560字節) /346
12.4.2 目標PE文件的字節碼(432字節)/348
12.5 打造目標PE的步驟/349
12.5.1 對文件頭的處理/349
12.5.2 對代碼段的處理/350
12.5.3 對導入錶的處理/351
12.5.4 對部分字段值的修正/351
12.5.5 修改後的文件結構/352
12.5.6 修改後的文件分析/353
12.5.7 目標文件更小的實例分析/354
12.6 小結/359
[1[0第0]1]13章 PE補丁技術/360
13.1 動態補丁/360
13.1.1 進程間的通信機製/360
13.1.2 讀寫進程內存/363
13.1.3 目標進程枚舉/368
13.1.4 執行遠程綫程/373
13.2 靜態補丁/379
13.2.1 整體替換PE文件/379
13.2.2 整體替換DLL文件/385
13.2.3 部分修改PE文件/387
13.3 嵌入補丁程序/388
13.3.1 嵌入補丁程序框架/388
13.3.2 嵌入補丁程序編寫規則/394
13.3.3 嵌入補丁字節碼實例分析/395
13.4 萬能補丁碼/396
13.4.1 原理/396
13.4.2 源代碼/397
13.4.3 字節碼/399
13.4.4 運行測試/399
13.5 小結/399
[1[0第0]1]14章 在PE空閑空間中插入程序/400
14.1 什麼是 PE空閑空間/400
14.1.1 PE文件中的可用空間/400
14.1.2 獲取PE文件可用空間的代碼/400
14.1.3 獲取PE文件可用空間的測試/403
14.2 添加注冊錶啓動項的補丁程序實例 /403
14.2.1 補丁程序的源代碼/403
14.2.2 補丁程序的字節碼/404
14.2.3 目標PE的字節碼/405
14.3 手工打造目標PE的步驟/408
14.3.1 基本思路/408
14.3.2 對代碼段的處理/408
14.3.3 對導入錶的處理/413
14.3.4 對數據段的處理/418
14.3.5 修改前後PE文件對比/421
14.4 開發補丁工具/422
14.4.1 編程思路/422
14.4.2 數據結構分析/423
14.4.3 運行測試/427
14.4.4 適應性測試實例分析/430
14.5 小結/434
[1[0第0]1]15章 在PE間隙中插入程序/435
15.1 什麼是PE間隙/435
15.1.1 構造間隙一/436
15.1.2 間隙一與參數/436
15.2 插入HelloWorld的補丁程序實例/437
15.2.1 補丁程序字節碼/437
15.2.2 目標PE結構/439
15.3 開發補丁工具/439
15.3.1 編程思路/439
15.3.2 數據結構分析/440
15.3.3 主要代碼/442
15.3.4 運行測試/447
15.4 存在綁定導入數據的PE補丁程序實例 /448
15.4.1 改進補丁程序/448
15.4.2 修正補丁工具/450
15.4.3 為記事本程序打補丁/456
15.5 小結/457
[1[0第0]1]16章 在PE新增節中插入程序/458
16.1 新增PE節的方[0法0]/458
16.2 在本地建立子目錄的補丁程序實例/458
16.2.1 補丁程序源代碼/459
16.2.2 目標PE結構 /464
16.3 開發補丁工具 /465
16.3.1 編程思路/465
16.3.2 為變量賦值/466
16.3.3 構造新文件數據/466
16.3.4 修正字段參數/466
16.3.5 主要代碼/467
16.3.6 運行測試/475
16.4 小結/475
[1[0第0]1]17章 在PE[zui]後一節中插入程序/476
17.1 網絡文件下載器補丁程序實例/476
17.1.1 用到的API函數/476
17.1.2 補丁功能的預演代碼/482
17.1.3 補丁程序的源代碼/484
17.1.4 目標PE結構/485
17.2 開發補丁工具/486
17.2.1 編程思路/486
17.2.2 主要代碼/487
17.2.3 運行測試/490
17.3 小結/491
[1[0第0]1]三部分 PE的應用案例
[1[0第0]1]18章 EXE捆綁器/494
18.1 基本思路 /494
18.2 EXE執行調度機製/495
18.2.1 相關API函數/495
18.2.2 控製進程同步運行實例分析/499
18.3 字節碼轉換工具hex2db /500
18.3.1 hex2db源代碼/500
18.3.2 運行測試/507
18.4 執行調度程序_host.exe /508
18.4.1 主要代碼/508
18.4.2 數據結構分析/510
18.5 宿主程序host.exe /511
18.5.1 宿主程序的功能/511
18.5.2 宿主程序的狀態/511
18.5.3 遍曆文件/512
18.5.4 釋放文件/514
18.5.5 宿主程序主函數/517
18.6 EXE捆綁器bind.exe /517
18.6.1 綁定列錶定位/517
18.6.2 捆綁步驟及主要代碼/518
18.6.3 測試運行/523
18.7 小結/524
[1[0第0]1]19章 軟件安裝自動化/525
19.1 基本思路/525
19.2 補丁程序patch.exe /525
19.2.1 相關API函數/526
19.2.2 執行綫程函數/526
19.2.3 簡單測試/528
19.3 消息發送器_Message.exe /529
19.3.1 窗口枚舉迴調函數/529
19.3.2 調用窗口枚舉函數/530
19.3.3 嚮指定窗口發送消息/531
19.3.4 消息發送器源代碼/532
19.3.5 測試運行/535
19.4 消息發送器生成工廠MessageFactory.exe /535
19.4.1 消息發送函數/535
19.4.2 鍵盤虛擬碼/537
19.4.3 改進的消息發送器實例分析/540
19.4.4 消息發送器生成工廠代碼結構/542
19.4.5 代碼與數據的定位/544
19.4.6 提取代碼字節碼/545
19.5 軟件安裝自動化主程序AutoSetup.exe /548
19.5.1 主要代碼/548
19.5.2 測試運行/552
19.6 小結/554
[1[0第0]1]20章 EXE加鎖器/555
20.1 基本思路/555
20.2 免資源文件的窗口程序[0no0]res.asm /556
20.2.1 窗口創建函數CreateWindowEx /556
20.2.2 創建用戶登錄窗口的控件/558
20.2.3 窗口程序源代碼 /558
20.3 免重定位的窗口程序login.asm /562
20.4 補丁程序patch.asm /570
20.4.1 獲取導入庫及函數/570
20.4.2 按照補丁框架修改login.asm /571
20.4.3 補丁程序主要代碼/572
20.5 附加補丁運行/573
20.6 小結/575
[1[0第0]1]21章  EXE加密/576
21.1 基本思路/576
21.2 加密算[0法0]/577
21.2.1 加密算[0法0]的分類/577
21.2.2 自定義可逆加密算[0法0]實例/578
21.2.3 構造加密基錶/579
21.2.4 利用基錶測試加密數據/581
21.3 開發補丁工具/582
21.3.1 轉移數據目錄/582
21.3.2 傳遞程序參數/585
21.3.3 加密節區內容/587
21.4 處理補丁程序/588
21.4.1 還原數據目錄錶/588
21.4.2 解密節區內容/590
21.4.3 加載目標DLL /592
21.4.4 修正目標IAT /594
21.5 小結/595
[1[0第0]1]22章 PE病毒提示器/596
22.1 基本思路 /596
22.1.1 誌願者的選擇條件/596
22.1.2 判斷病毒感染的原理/597
22.2 手工打造PE病毒提示器 /597
22.2.1 編程思路 /597
22.2.2 分析目標文件的導入錶 /598
22.2.3 補丁程序的源代碼/601
22.2.4 補丁程序的字節碼/608
22.2.5 修正函數地址/609
22.2.6 測試運行/610
22.3 補丁版的PE病毒提示器/611
22.3.1 將提示器寫入啓動項/611
22.3.2 檢測特定位置校驗和/612
22.3.3 測試運行/615
22.4 小結/617
[1[0第0]1]23章 破解PE病毒/618
23.1 病毒保護技術/618
23.1.1 花指令/619
23.1.2 反跟蹤技術/620
23.1.3 反調試技術/621
23.1.4 自修改技術/624
23.1.5 注冊錶項保護技術/625
23.1.6 進程保護技術/627
23.2 PE病毒補丁程序解析/632
23.2.1 病毒特徵/633
23.2.2 補丁程序的源代碼分析/633
23.2.3 病毒傳播測試/648
23.2.4 感染前後PE結構對比/650
23.3 解毒代碼的編寫/650
23.3.1 基本思路/651
23.3.2 計算病毒代碼[0大0]小/651
23.3.3 獲取原始入口地址/652
23.3.4 修正PE頭部的其他參數/652
23.3.5 主要代碼/653
23.3.6 運行測試 /656
23.4 小結/657
後記/658

《深邃代碼:現代操作係統原理與實踐》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讀者深入剖析現代操作係統設計的核心原理,並結閤實際編程實踐,揭示操作係統的運作機製。從底層硬件交互到高級應用接口,本書將帶領讀者一步步構建對操作係統完整而深刻的理解。內容涵蓋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係統、設備驅動、並發控製以及安全機製等關鍵模塊,並輔以大量 C/C++ 語言的示例代碼,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本書適閤有一定編程基礎,渴望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工作原理的開發者、係統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以及對操作係統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 第一章:緒論——操作係統的基石 本章將為讀者勾勒齣操作係統的全貌。我們將從曆史的角度迴顧操作係統的發展曆程,理解不同時代操作係統麵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案。隨後,深入探討操作係統的基本概念,包括內核、用戶空間、係統調用、中斷等。通過對這些基礎概念的清晰闡釋,為後續章節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分析操作係統的主要功能,如資源管理、進程調度、內存分配、文件存儲等,並介紹不同的操作係統架構,例如單體內核、微內核和混閤內核,分析它們的優缺點。本章還將簡要介紹操作係統對硬件的抽象,以及如何通過硬件抽象層實現跨平颱兼容性。此外,我們還會探討實時操作係統(RTOS)和通用操作係統之間的區彆與聯係,為理解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操作係統需求奠定基礎。 第二章:進程管理——程序的生命周期 進程是操作係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基本單位。本章將深入講解進程的概念,包括進程的定義、狀態(就緒、運行、等待、終止等)以及狀態之間的轉換。我們將詳細闡述進程的創建與銷毀機製,包括 fork()、exec() 係列係統調用在類 Unix 係統中的工作原理,以及在 Windows 係統中創建進程的方式。進程控製塊(PCB)作為進程信息的核心載體,其結構和作用將被深入解析。 本章的重點之一是進程調度。我們將介紹多種經典的進程調度算法,如先來先服務(FCFS)、短作業優先(SJF)、優先級調度、輪轉調度(Round Robin)等,並分析它們的優劣勢。進一步,我們將探討多級反饋隊列調度、最高響應比優先等更復雜的調度策略,以及它們在實際操作係統中的應用。CPU 調度的概念,包括長程、中程和短程調度,也將被詳細講解。 此外,本章還會涉及進程間通信(IPC)。我們將詳細介紹多種 IPC 機製,包括管道(Pipes)、信號(Signals)、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s)、共享內存(Shared Memory)以及套接字(Sockets)。每種機製的工作原理、適用場景以及在不同操作係統中的實現細節都將得到闡述,並通過 C/C++ 代碼示例進行演示,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利用這些機製實現進程間的數據交換和同步。 第三章:綫程——並發的微觀視角 綫程是比進程更輕量級的執行單元,屬於同一進程的綫程共享進程的資源。本章將深入探討綫程的概念,包括綫程的定義、與進程的區彆以及綫程的生命周期。我們將介紹用戶級綫程和內核級綫程這兩種模型,分析它們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操作係統中的實現方式。 本章的核心內容是綫程的創建、同步與通信。我們將詳細講解如何在 C/C++ 中使用 POSIX Threads (pthreads) 庫創建和管理綫程,包括綫程的創建、終止、join 等操作。綫程同步是並發編程中的關鍵挑戰,本章將重點介紹多種同步機製,如互斥量(Mutex)、信號量(Semaphore)、條件變量(Condition Variables)以及讀寫鎖(Read-Write Locks)。通過豐富的代碼示例,讀者將學會如何利用這些機製解決競態條件、死鎖等並發問題。 此外,我們還將探討綫程局部存儲(Thread-Local Storage, TLS)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多綫程環境下安全地訪問共享數據。死鎖的檢測、預防和解除策略也將被詳細講解。最後,本章將簡要介紹綫程池的概念,以及它在提高係統性能方麵的作用。 第四章:內存管理——高效的資源利用 內存是計算機係統中最寶貴的資源之一,高效的內存管理對操作係統性能至關重要。本章將深入剖析操作係統的內存管理技術。我們將從基礎的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概念講起,介紹地址映射和分段、分頁等內存管理技術。 分頁是現代操作係統普遍采用的內存管理方式。本章將詳細講解分頁的基本原理,包括頁錶、頁幀、頁目錄等概念。我們還將探討虛擬內存的實現機製,包括請求分頁、頁麵置換算法(如 FIFO、LRU、OPT 等),以及頁失效(Page Fault)的處理流程。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也將被詳細闡述。 此外,本章還會介紹內存的分配與迴收策略,如首次適應、最佳適應、最壞適應等。動態內存分配(如 malloc/free)在用戶空間是如何實現的,以及其潛在的性能問題和安全隱患也將被探討。本章還將介紹內存映射(mmap)等高級內存管理技術,以及它們在文件 I/O 和進程間共享內存方麵的應用。 第五章:文件係統——數據的持久化之道 文件係統是操作係統管理持久化存儲設備(如硬盤)的關鍵組件。本章將深入講解文件係統的概念、結構和工作原理。我們將介紹文件的基本屬性(名稱、大小、權限等),以及文件係統的層次結構,包括目錄、文件、索引節點(inode)等。 本章將詳細闡述文件係統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的創建、刪除、讀取、寫入、重命名等。我們將分析不同類型的文件係統,如 FAT、NTFS、Ext4 等,並比較它們的特點。文件的緩存機製、日誌文件係統(Journaling File System)的概念以及它如何提高數據可靠性也將被詳細講解。 此外,我們還將探討文件係統的性能優化技術,如文件係統碎片整理、塊分配策略等。多用戶環境下的文件權限管理和訪問控製機製也將被重點介紹。最後,本章還會簡要介紹網絡文件係統(NFS)和分布式文件係統(DFS)的概念。 第六章:設備管理——軟硬件的橋梁 設備管理是操作係統連接硬件與軟件的關鍵環節。本章將深入講解設備管理的概念、接口和驅動程序。我們將介紹 I/O 設備的分類(塊設備、字符設備等),以及 I/O 設備的控製方式,如輪詢、中斷和 DMA(Direct Memory Access)。 設備驅動程序是操作係統與硬件交互的核心。本章將詳細講解設備驅動程序的設計原理和實現方法,包括設備驅動程序的接口、中斷處理程序、設備控製塊(DCB)等。我們將以 Linux 內核為例,介紹設備驅動程序的編寫過程,包括字符設備驅動和塊設備驅動的開發。 此外,本章還將探討 I/O 調度器在提高 I/O 性能方麵的作用。緩衝和緩存技術在 I/O 操作中的應用也將被詳細介紹。我們將簡要介紹 USB、PCI 等總綫技術,以及它們如何連接設備。 第七章:並發與同步——避免混亂的藝術 在多任務環境下,多個進程或綫程可能會同時訪問共享資源,這可能導緻數據不一緻和程序錯誤。本章將深入講解並發和同步的概念,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並發訪問。 我們將詳細分析競態條件(Race Condition)的産生原因,並介紹多種同步原語,如互斥量(Mutex)、信號量(Semaphore)、條件變量(Condition Variables)、讀寫鎖(Read-Write Locks)等。每種同步原語的適用場景、使用方法和潛在問題都將得到詳盡闡述,並輔以大量的 C/C++ 代碼示例進行演示。 死鎖是並發編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本章將深入分析死鎖産生的四個必要條件(互斥、占有並等待、非搶占、循環等待),並介紹死鎖的檢測、預防和解除策略。例如,銀行傢算法將被詳細講解。 此外,本章還將探討原子操作、臨界區、生産者-消費者問題、讀者-寫者問題等經典的並發問題,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多處理器環境下的並發問題和同步機製的優化也將被簡要提及。 第八章:操作係統安全——守護數字世界 安全性是現代操作係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章將深入探討操作係統的安全機製,包括認證、授權和加密。 我們將介紹用戶認證的方法,如密碼認證、公鑰認證等。訪問控製列錶(ACL)、權限模型(如 Unix 中的用戶/組/其他權限)以及安全審計等授權機製也將被詳細講解。 此外,本章還將介紹操作係統中的加密技術,如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以及它們在保護數據傳輸和存儲方麵的應用。緩衝區溢齣攻擊、格式化字符串漏洞等常見的安全漏洞,以及相應的防禦措施也將被討論。我們將簡要介紹操作係統的安全加固技術,如 SELinux 等。 第九章:係統調用與內核編程——深入操作係統的心髒 係統調用是用戶程序與操作係統內核進行交互的唯一途徑。本章將深入講解係統調用的工作原理,包括係統調用的過程、上下文切換、中斷嚮量錶等。我們將以 Linux 係統為例,詳細分析一些重要的係統調用,如 `read`、`write`、`fork`、`exec`、`open`、`close` 等。 本章還將介紹內核編程的基本概念和實踐。我們將討論內核模塊的加載與卸載,以及在內核模式下進行開發需要注意的事項。中斷處理程序、係統調用處理程序以及內核數據結構的訪問都將作為重點講解內容。我們將通過實例代碼演示如何編寫簡單的內核模塊,並解釋其工作原理。 第十章:性能分析與優化——提升係統效率 對操作係統的性能進行分析和優化是提升係統效率的關鍵。本章將介紹多種性能分析工具和技術,如 `top`、`htop`、`vmstat`、`iostat`、`strace` 等,並指導讀者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定位性能瓶頸。 我們將深入分析 CPU、內存、I/O、網絡等資源的瓶頸,並針對不同的瓶頸提齣相應的優化策略。例如,對於 CPU 瓶頸,我們可以考慮優化算法、多綫程並行;對於內存瓶頸,我們可以考慮減少內存占用、優化內存分配策略;對於 I/O 瓶頸,我們可以考慮使用更快的存儲設備、優化文件係統配置或采用異步 I/O。 本章還將介紹性能剖析(profiling)技術,以及如何利用性能剖析工具來找齣程序中的熱點代碼。緩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優化緩存使用也將被探討。 附錄: 操作係統發展大事記 常用操作係統命令速查 參考文獻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不僅能理解操作係統的核心原理,更能掌握利用 C/C++ 語言進行係統編程和性能優化的實踐技能,從而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計算機與互聯網”這個分類,讓我覺得它並非僅僅是針對某一細分領域的工具書,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技術背景下進行探討,這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Windows PE工作原理的書籍,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如何使用”的層麵。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Windows PE的啓動過程,包括BIOS/UEFI引導、NTLDR/BOOTMGR的作用、winload.exe的加載機製等等。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深入講解Windows PE的核心組件,比如Registry Editor、Command Prompt、File Explorer等,以及它們在係統維護和故障排除中的具體應用。更讓我期待的是,這本書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Windows PE高級定製化的內容,比如如何創建獨立的PE工具集,如何集成第三方軟件,甚至是如何開發自定義的PE應用程序。這些內容將極大地拓展Windows PE的應用範圍,並幫助讀者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手。

評分

作為一個對技術細節有著極緻追求的讀者,我看到“Windows PE權威指南”這樣的書名,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Windows PE的復雜世界。我設想書中會包含對Windows PE內部架構的詳盡解析,比如它如何作為一個獨立的操作係統運行,它所依賴的核心服務有哪些,以及它是如何與硬件進行交互的。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手動修改PE鏡像文件,如何添加或刪除特定的組件,以及如何優化PE的啓動速度和資源占用。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不為人知的調試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能夠幫助我在遇到棘手的PE問題時,能夠快速定位原因並解決。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Windows PE腳本編寫的教程,能夠讓我通過自動化腳本來提高工作效率。這本書的“計算機與互聯網”這個定位,也讓我覺得它會提供更宏觀的視角,或許會涉及到PE在網絡部署、遠程管理等方麵的應用。

評分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極具吸引力的標題,尤其是“權威指南”幾個字,立刻點燃瞭我對知識的渴望。我一直對計算機底層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而Windows PE作為一種強大的應急和部署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在IT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傢,他能夠將復雜晦澀的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齣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講解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定製化的Windows PE環境,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組件、如何集成驅動程序、如何配置啓動菜單等等。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案例,比如如何利用Windows PE進行係統故障排除、數據恢復、硬盤分區管理,甚至是如何部署企業級的操作係統鏡像。這些實際應用場景的講解,會讓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和有價值。我對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安全性的討論也充滿好奇,畢竟在進行係統操作時,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加固Windows PE環境的建議,那就更完美瞭。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真正的“權威指南”不應該隻是羅列操作步驟,更應該揭示事物運作的底層邏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Windows PE的引導扇區、啓動管理器以及內核的加載過程,讓我能夠理解每一次啓動的奧秘。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詳盡的關於PE環境定製的指導,從選擇閤適的WIM鏡像,到精確地集成所需的驅動程序和組件,再到構建用戶友好的啓動菜單。我也非常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利用Windows PE進行高級係統恢復和數據遷移,比如如何在引導損壞的係統時,通過PE環境來修復啓動文件,或者是在更換硬盤後,如何無縫地遷移整個操作係統。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PE腳本編程和自動化部署的實用技巧,能夠讓我將Windows PE的應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一名真正的技術達人。我對書中能否包含一些關於不同硬件平颱(如x86、x64、ARM)下PE的兼容性和特殊配置的討論也充滿期待。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深得我心,一種沉穩而專業的科技感撲麵而來,非常符閤我對“權威指南”的期待。在翻開之前,我腦海中就已經勾勒齣書中會包含的那種嚴謹、條理清晰的講解,仿佛能觸摸到那些精心排版的文字和圖錶。我尤其好奇它在“計算機與互聯網”這個大範疇下,具體會聚焦於Windows PE的哪些方麵,是純粹的技術剖析,還是會融入更多實際應用場景的案例分析?我設想,書中可能不僅僅是關於Windows PE的操作步驟,更應該深入到其背後的原理,比如文件係統、啓動流程、驅動加載等等。畢竟,真正的“權威”意味著對事物有深刻的理解,而不僅僅是錶麵的熟練。我對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獨門秘籍”或是鮮為人知的技巧抱有很大的期望,那些能讓我在解決復雜問題時事半功倍的方法,正是讀者所追求的。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涵蓋到不同版本的Windows PE,並分析它們之間的差異和演進,這樣纔能真正體現其“權威性”和“全麵性”。書名中的“按需印刷”也讓我感到一種貼心,意味著這本書能夠滿足特定讀者的需求,而不是泛泛而談。

評分

第一次聽說還有按需印刷的。挺好的,印刷及時送貨及時

評分

必不可少的一本書,網上找瞭一段時間,還好有這個按需印刷,贊

評分

非常不錯的東西。

評分

非常不錯的東西。

評分

第一次聽說還有按需印刷的。挺好的,印刷及時送貨及時

評分

必不可少的一本書,網上找瞭一段時間,還好有這個按需印刷,贊

評分

書非常厚,感覺撿瞭個寶,要花時間好好看看瞭

評分

書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 當收藏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