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
原价:28.00元
作者:王毓建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01
ISBN:9787540427535
字数:423000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业余爱好者利用工作之余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娱活动,如歌咏比赛、节日庆典,以及厂庆、校庆的联欢晚会和友谊舞会等。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大群众需要通过业余文艺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用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对此应该大力的支持并加以辅导。
《跟我学小号》着重讲解最基本的吹奏方法,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吹奏技巧。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小号业余爱好者用简谱和首调和首调进行练习的人很多。因此在本教材中也讲了怎样用简谱和首调进行演奏。在谱例和练习曲中用五线谱和简谱同时对照进行。读者在作用本教材时,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本书的排列顺序。
目录
一、绪论
二、演奏时的姿势
三、小号的发音
1.气流
2.发音体
3.呼吸
4.嘴型和号嘴的位置
5.常见的嘴型错误
四、小号的泛音和半音阶指法
五、常用首调各调指法对照表
六、降B调半音阶指法表
七、小号的音区及表现力
八、音的起吹
1.起吹练习
2.长音练习
九、吐音的奏法
1.单吐
2.双吐、三吐
3.顿音
4.6/8拍子的练习
5.三连音
6.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练习
7.前十六后八分音符练习
8.附点音符练习
9.切分音练习
十、连音练习
十一、综合练习
十二、小号的记谱与实际音高
十三、各调音阶(首调指法)练习
十四、苏林、巴拉沙年十四首简易练习曲
十五、科鲁菲尔练习曲十首
十六、谈谈高音问题
十七、二重奏曲选
1.圣歌(二重奏)
2.摇篮歌
3.旋律
4.旋律
5.旋律
6.莫扎特的旋律
7.格列特里的旋律
8.古代圣诞歌
9.贝多芬的旋律
10.阿刺伯歌曲
11.小夜曲
12.罗马舞曲
13.进行曲
14.亚当之歌
15.怀念
16.西班牙皇家进行曲
17.露营歌
18.德国民歌
19.包列罗舞曲
20.夏日最后的玫瑰
21.法国旋律
22.大马色之花圆舞曲
23-33.小号二重奏
十八、独奏曲选
1.第一钢琴奏鸣曲主题
2.小将军
3.愉快的行列
4.苏格兰的蓝铃花
5.威尼斯狂欢节
6.金婚曲
7.小夜曲
8.圆舞曲
9.梦幻
10.F大调旋律
11.小夜曲
12.那波里舞曲
13.西班牙斗牛士
14.巴赫主题变奏曲
15.奏鸣曲
16.协奏曲第三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曾经尝试过多种乐器但最终都未能坚持下来的“三分钟热度”爱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门能够让我真正投入并且持之以恒的乐器。而小号,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那种既能奏出激昂澎湃的旋律,又能表达细腻情感的声音,总让我心生向往。《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入门教材的所有期待,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本书在讲解“气息的运用”这一点上,可以说做得非常出色。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要“深吸气、慢呼气”,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比如“深呼吸感受腹部的扩张”、“用嘴唇模拟吹蜡烛”等等,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气息的流动和控制。我还尝试了书中介绍的“模仿吹风机”的练习,来训练气息的稳定性和力度。这些练习非常生动有趣,让我感觉像是在玩游戏,但却能切实地帮助我提高气息的控制能力。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到音阶,再到简单的旋律,让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能给我带来巨大的鼓励,让我对学习小号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在细节的处理上,真的做到了极致。我还记得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最困扰我的就是怎么才能发出一个清晰、稳定的音。很多教程可能只是简单地说“用嘴唇振动”,但具体怎么用力,怎么调整唇形,感觉都是一团模糊。而这本书,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还配有分解动作的插图,甚至还用到了气流的方向示意图,让我能够理解气息如何流动,如何作用于唇部,从而产生声音。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的发音练习,比如“嘟”和“吐”的口型练习,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气息的强弱来控制音量。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决定能否入门的关键。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气息控制的部分。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比如腹式呼吸的示范,以及如何延长吹奏时间来训练气息的持久性。我还尝试了书里介绍的一些“吹气球”式的练习,来增强我的肺活量。这些练习的方法都很实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设备,我可以在家里随时随地进行。当我在练习的时候,经常会回顾书中的讲解,感觉就像有一位老师在旁边指导我一样,帮助我纠正一些不自觉的错误习惯。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小号保养的小贴士,比如如何清洁、如何存放,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但对于乐器爱好者来说,这些知识同样重要,能帮助我更好地爱护我的小号。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管乐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小号那明亮、高亢的声音,总能在乐队中脱颖而出,带来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然而,作为一名完全的初学者,我对学习小号的各种要求,比如气息的运用、唇部的技巧等等,都感到非常陌生和畏惧。市面上的一些教程,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缺乏系统性,《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的出现,可以说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气息支持”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练习,来帮助我理解气息的重要性。比如,书中将气息比作“生命的动力”,强调了气息的深度、稳定性和延展性对于吹奏出饱满、有力的音色的重要性。我还尝试了书中介绍的“横隔膜的扩张和收缩”练习,以及“腹部肌肉的支撑”练习,这些练习虽然简单,但确实能有效地帮助我感受到气息的流动和控制。而且,书中在讲解指法的时候,也非常细致,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的指法图,还强调了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避免紧张和僵硬。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我一直对小号那嘹亮、辉煌的音色充满向往,觉得它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荣耀。然而,我对乐器演奏一无所知,尤其听说小号的入门门槛比较高,这让我有些犹豫。直到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我才觉得,或许学习小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易懂性”和“趣味性”。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乐器认知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唇部肌肉的训练”的部分,它通过一些有趣的练习,比如“打嘟”、“打嗝”式的发声练习,来帮助我们找到唇部肌肉的弹性,并学习如何通过调整唇部的张力来发出不同的音高。这些练习让我感觉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也让我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唇部技巧的重要性。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小号演奏技巧的“小贴士”,比如如何避免在吹奏过程中“岔气”,或者如何让声音听起来更饱满等等,这些实用的小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宝贵。
评分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小号这个乐器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能吹奏出那种既悠扬又带着一丝金属质感的独特声音,特别是在军乐团或者一些爵士乐演奏中,小号的出现总是能瞬间抓住听众的耳朵。但是,作为一个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市面上的教程琳琅满目,很多看起来都非常专业,但往往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信息量太大,术语太多,而且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很容易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被它“跟我学系列”的标题吸引了。我觉得“跟我学”这种说法传达了一种亲切和易懂的感觉,好像这本书就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一样。翻开这本书,我惊喜地发现,它的编排确实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认识小号的构造、如何正确地持琴、如何含 mouthpiece,到第一个音符的吹奏,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详细,配图也很清晰,让我能很直观地理解每一个动作要领。尤其是在吹奏基础音的部分,它没有上来就讲一大堆乐理知识,而是先让你通过反复练习,去感受气息的流动和嘴唇的振动,这种“先做起来,再慢慢理解”的方式,让我这个小白感觉压力小了很多,也更容易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书中的练习曲目也由浅入深,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到简单的音阶,再到一些耳熟能详的简单旋律,让我能很快地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喜悦,这对于保持学习动力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的时候,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一直以来对小号都有着莫名的好感,尤其是在看一些电影或者音乐会片段的时候,小号那高亢、明亮的音色总是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但是,对于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我来说,要学习一门乐器,尤其是需要大量气息和唇部技巧的小号,确实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市面上的一些教材,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术语,要么就是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章节安排非常符合零基础学习者的逻辑。从乐器的基本构造,到持琴的姿势,再到 mouthpiece 的放置和衔接,每一步都循序渐进,讲解得非常细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吹奏姿势”的讲解,它详细描述了身体应该如何放松,肩膀和手臂应该如何协调,以及如何保持一个稳定而平衡的姿势。我曾尝试过按照书中的示意图来调整自己的姿势,确实感觉比之前更舒适,也更有利于气息的流通。而且,书中的练习曲目也非常巧妙,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到简单的音阶,再到一些脍炙人口的简短旋律,让我能够很快地体会到自己每一次进步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于维持学习的动力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音乐略知一二但从未接触过管乐的乐迷,我一直觉得小号那嘹亮、辉煌的音色,是古典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色彩。我尤其喜欢在一些宏大的乐章中,小号奏响的雄壮旋律,那种穿透力十足的声音,总能将音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然而,学习一门乐器,尤其是小号这样需要相当气息支持和唇部技巧的乐器,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直到我入手了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这个梦想才变得触手可及。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教程,更像是一本与你对话的书。它在讲解技术要领的同时,常常会引用一些音乐史上的小故事,或者介绍一些著名的小号演奏家的经历,这让我感觉自己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在了解音乐的文化和历史。比如,它在介绍一些技巧的时候,会提到这个技巧在某个古典名曲中是如何运用的,或者某个作曲家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小号的特点来表达情感的。这些内容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对小号这件乐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我不再只是机械地练习指法和气息,而是开始能够想象,当我在掌握了这些技巧后,我将能够奏响怎样的音乐,去感受怎样的艺术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小号的声音情有独钟,那种带着金属光泽的、充满力量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总能深深地打动我。但遗憾的是,我之前从未有机会接触过这门乐器,甚至连如何正确地发声都不知道。我曾尝试过翻阅一些网上的资料,但往往信息碎片化,而且很多都过于专业,让我不知从何入手。《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这本书,正是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并且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引领我走进了小号的世界。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气息控制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用力吸气、用力呼气”,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图示和练习,来帮助我们理解腹式呼吸的原理,以及如何调动全身的力量来支撑气息。书中还提到了“气息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训练,并通过一些模拟口型和短时吹奏的练习,来帮助我们逐渐增强气息的控制能力。我还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吹出温暖气体”的练习,来感受气息的温度和湿度,这对我理解如何发出圆润的音色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对于 mouthpiece 的选择和使用,也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包括不同大小和型号的 mouthpiece 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唇部条件来选择合适自己的 mouthpiece,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考虑到了初学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评分我一直觉得,选择一本好的入门教材,是踏上任何一条学习之路的第一步,而对于我这个对小号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踏入小号世界最明亮的那盏灯。我曾犹豫过是否要选择一些视频教程,但总觉得屏幕上的老师离我太远,而且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而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虽然是文字和图片,但它提供的清晰、细致的讲解,让我感觉就像老师就站在我身边一样。 我特别欣赏书中在讲解基础发声技巧时,对于“面部肌肉的放松”和“唇部弹性的训练”所做的详尽说明。很多初学者可能都会遇到唇部肌肉僵硬、发声不稳的问题,而这本书则通过一系列的唇部热身练习,比如“呜”和“咿”的发音练习,以及唇部按摩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问题。它还详细解释了不同唇形和齿列对发音的影响,并提供了一些调整建议。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是很多其他教程所不具备的。我亲身体验了这些练习,确实感觉唇部肌肉变得更加灵活,发出的声音也比之前稳定了很多。此外,书中还强调了“乐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的训练,还鼓励我们在练习中去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去体会不同音符的情感色彩。
评分在我的音乐学习旅途中,我尝试过几种不同的乐器,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让我真正投入热情的那一个。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跟我学小号(修订版)——跟我学系列》,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对小号的渴望。小号那独特的、富有穿透力的音色,总是在我脑海中回响,我渴望能够亲手去驾驭它,去奏响那些美妙的旋律。 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注重“演奏的细节”和“乐感的培养”。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发出声音,更是在引导你如何去“演奏”。比如,在讲解音阶和琶音的练习时,书中不仅给出了音谱,还强调了每一个音符的连接是否流畅,音色是否统一,以及在乐句的结尾如何处理气息的衰减。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乐句感”的训练,鼓励我们在练习中去体会乐句的起伏和呼吸的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培养音乐表现力的关键。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尝试在练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去想象吹奏出的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而不是枯燥的音符,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