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下)-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明清家具(下)-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社 著
图书标签:
  • 明清家具
  • 故宫博物院
  • 文物
  • 家具
  • 中国古家具
  • 传统工艺
  • 艺术
  • 收藏
  • 历史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王府井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科技
ISBN:7532368106
商品编码:1583175837
丛书名: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出版时间:200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明清家具(下)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作者:朱家溍主编 译者: 开本: 大16开
定价: 320.00 页数:312页 印次: 1
ISBN号:7532368106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文物目录;床宝座;桌案几;屏风;柜格箱架;天然木家具;家具实景陈设等。

目录

总序
文物目录
导言——清代新风格家具的形成
图版
床宝座
椅凳墩
桌案几
屏风
柜格箱架
天然木家具
家具实景陈设
床宝座
1 红木云龙纹架子床 清
2 紫檀荷花纹床 清早期
3 黑漆嵌瓷山水图床
4 黑漆描金卷草拐子纹床 清雍正
5 紫漆描金山水纹床 清雍正
6 紫檀嵌瓷花卉图床 清乾隆
7 红木刃龙纹床 清乾隆
8 紫檀夔龙纹床 清乾隆
9 紫檀嵌楠木山水人物图床 清乾隆
10 红木三多纹罗汉床 清晚期
11 红木嵌铜缠枝花纹床 清
12 紫檀夔龙纹床  清
13 红木嵌大理石罗汉床  清
14 金漆龙纹宝座 汪早期
15 紫檀嵌黄杨木卷草拐子纹宝座  清乾隆
16 紫檀雕漆云龙纹宝座 清乾隆
17 紫檀夔龙拐子纹宝座 清乾隆
18 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 清乾隆
19 紫檀嵌染牙菊花图宝座 清乾隆
20 黑漆描金夔龙纹宝座 清中期
21 紫檀嵌瓷福寿纹宝座 清中期
22 此檀百宝嵌花果图宝座  清中期
23 红漆描金云龙纹宝座 清
24 剔红云龙纹宝座 清
……
椅凳墩
桌案几
屏风
家具实景陈设


《中国古代家具艺术》 本书以宏大的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脉络,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家具萌芽,到秦汉时期家具的初步成型,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风格的多元融合,宋元时期家具的成熟与创新,直至明清时期家具艺术的巅峰。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家具史,更是一部社会史、文化史的生动写照。 第一章:萌芽与初步形成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 本章追溯中国家具的源头,探讨早期人类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如何创造出简陋但实用的器具。通过考古发现的陶器、石器以及遗址中的痕迹,我们可以窥见早期“家具”的雏形,例如席地而坐的草垫、简单的几案等。 进入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家具开始出现更为明确的形制。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一时期出土的木器、铜器中的家具样式,如低矮的漆案、椅凳的早期形态,以及与生活起居相关的实用器物。同时,也将探讨这一时期家具的材料、工艺和装饰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多元融合与风格演变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融合的时代。中原文化的碰撞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深刻影响了家具的面貌。本章将分析这一时期家具的特点,如受佛教影响出现的禅椅、佛龛等,以及南方与北方地区家具风格的差异。我们将看到家具在造型和装饰上开始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变化,线条更加流畅,雕饰更加精美。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开放,家具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章将重点介绍唐代家具的辉煌成就,包括高型家具的出现,如屏风、高足案、箱柜等,以及唐代家具在色彩、纹饰和材料上的大胆创新。我们还将探讨唐代家具与当时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家具画卷。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家具艺术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更趋向于精致、典雅和实用。本章将深入分析宋代家具的特点,如条案、圆桌、方桌、官帽椅等的广泛使用,以及宋代家具在榫卯结构、雕刻工艺和漆器技术上的精进。我们将看到宋代家具更加注重细节的打磨和整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创新与高峰 (元明清) 元代,作为民族融合的时期,其家具风格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本章将探讨元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基础上,吸收草原民族和域外文化影响所产生的独特风格,如一些更为粗犷、厚重的造型,以及纹饰上的变化。 明代,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明式家具以其简洁流畅的线条、精湛的工艺和典雅的造型,成为中国家具的典范。本章将详细解析明式家具的艺术特色,包括其独特的结构设计、精选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以及写意写形的装饰手法。我们将重点介绍官帽椅、圈椅、方桌、条案、柜子等典型家具的造型与工艺,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清代,是中国古代家具的集大成时期,在继承明式家具优秀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出更为辉煌的宫廷家具和地方特色家具。本章将深入剖析清式家具的艺术风格,包括其雍容华贵的造型、繁复精致的雕饰、以及对漆画、嵌螺钿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我们将重点介绍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的运用,以及龙纹、凤纹、花卉纹等经典纹饰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将考察清代家具在满足皇室需求、士大夫阶层品味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体现。 第四章:材料、工艺与传承 本章将超越具体的时代划分,从更宏观的层面探讨中国古代家具的共性。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家具常用的木材种类,如红木、紫檀、黄花梨、榆木、榉木等,分析它们各自的特性、价值和在不同时期的运用。 在工艺方面,本章将深入解读中国古代家具精湛的榫卯结构,这种不使用钉子却能牢固结合的技艺,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榫卯形式,以及它们在家具结构中的作用。同时,还将探讨雕刻、漆艺、镶嵌等装饰工艺,以及这些工艺如何与家具的造型完美结合,共同构成家具的艺术美感。 最后,本章将反思中国古代家具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意义。家具不仅仅是满足生活需求的器物,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等级观念的载体。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具的优秀传统,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家具艺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图景,从物质到精神,从技艺到文化,全方位展现这一璀璨的中华文明瑰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明清家具不仅仅是家具,它们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社会结构、审美观念、甚至生活习俗的载体。书中的每一个纹饰、每一个造型,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比如对“天圆地方”的理解,对“吉祥如意”的期盼,或者对“君臣父子”等级制度的体现。通过解读这些家具,我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理解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非常独特且深刻的学习体验。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像是一部关于生活美学的百科全书。当我翻阅那些图片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些曾经辉煌的宫殿和士大夫的宅邸之中,想象着当年的主人们是如何在这些精美的家具旁品茗论道,挥毫泼墨。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篇幅不算特别长,但每一段都字斟句酌,信息量极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家具的材质、工艺、纹饰以及它们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相对冷门的家具品类也有涉及,比如一些专门用于陈设或特定场合使用的家具,这大大拓展了我对明清家具的认知边界,让我明白家具的功能远不止于日常的使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礼仪制度。

评分

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家具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坐”和“放东西”的层面,但《明清家具(下)》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让我意识到,家具的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实用性,更是关于艺术性、哲学性和情感的表达。那些精美的雕刻,无论是龙纹、凤纹,还是花卉、祥云,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自然的理解。书中所展示的官帽椅、圈椅、罗汉床、屏风、博古架等等,每一件都像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它们不仅仅是摆设,更是那个时代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缩影。尤其是那些带有复杂雕饰的案几和柜子,其精细程度和艺术水准,让我由衷地钦佩古代匠师们的鬼斧神工。

评分

作为一个对家居设计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灵感。虽然现代家居风格多样,但我发现许多经典的明清家具元素,如简约的线条、优美的比例、自然的材质,在现代设计中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具设计在功能与美学上的高度统一,以及如何通过材质、工艺和造型来传达一种宁静、典雅的东方美学。我甚至开始思考,如何将书中某些家具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居家空间中,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居住环境。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少见到如此精雕细琢的作品,而书中每一件家具都仿佛是时间凝固的艺术品,凝聚了古人的耐心、专注和对完美的追求。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罕见或者特别复杂的工艺都有详细的介绍,这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些家具如此珍贵,也让我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付出的工匠们充满了敬意。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让我反思当下我们对“制造”和“创造”的态度。

评分

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细节上的挖掘。它不仅仅展示了家具的整体造型,更深入到每一个榫卯结构、每一处雕花、甚至每一段木材的纹理。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得以窥见古代家具制作的精湛工艺。我曾经尝试过一些简单的木工,深知制作一件家具的艰辛,而看到书中那些历经数百年依旧完好无损的家具,我更能体会到其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特别是书中对于木材的选择和处理的讲解,让我了解到不同木材的特性以及古人如何根据家具的用途和风格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对自然的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报告的感觉,而是通过对一件件珍品的细致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董家具的展览之中,一边欣赏,一边聆听解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家具背后故事的挖掘,比如某件家具可能曾是某位帝王的书案,或是在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出现过。这些故事的穿插,让原本冰冷的家具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历史人物和那个时代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关于家具,更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情感和故事。

评分

这本《明清家具(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并非专业的家具研究者,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在这本书中获得的知识和审美享受是难以言喻的。首先,它所呈现的家具之精美,简直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那些严谨的榫卯结构,在现代机器加工下早已不复可见,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描绘和解读,让我深切感受到古人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我尤其喜欢书里面对不同时期家具风格的细致区分,从明代的简约灵动,到清代的雍容华贵,再到乾隆时期对西方元素的融合,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背景,这使得我对明清家具的演变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在阅读《明清家具(下)》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家具还可以如此富有生命力。那些家具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符号和艺术的结晶。书中所展示的家具,无论是在造型的比例、线条的流畅,还是在装饰的意境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我经常会花很长时间去品味一件家具的细节,想象着它的创造者是如何构思,如何下刀,又是如何将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变成这样精美的艺术品。这让我重新审视了“物”的价值,明白了一件好的家具,其意义远不止于其使用功能。

评分

读完《明清家具(下)》,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古代的家具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而这本书则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以一种非常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它不仅仅是一本展示珍贵文物的图录,更是一部关于美学、历史、工艺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它让我对中国传统家具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所载的家具本身,更在于它所能唤醒的读者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美的追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