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西方美术史教程 李春 薄松年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西方美术史教程 李春 薄松年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
  • 西方美术史
  • 美术教程
  • 艺术史
  • 李春
  • 薄松年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增订版
  • 艺术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环球视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史教程
ISBN:9787536821873001
商品编码:152147546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8-05-01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 产品名称:西方美术史教程
  • 是否是套装: 否
  • 正-副书名: 西方美术史教程
  • 定价: 58.00元
  • 出版社名称: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 作者: 李春 著
  • 纸开本: 16
  • 书名: 西方美术史教程
  • ISBN编号: 9787536821873
  •    

    西方美术史教程
    作 者:李春 著
    出 版 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版 次:1
    页 数:429
    开 本:16开
    I S B N:9787536821873

    定 价:¥58.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李春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著名美术史家。本书汇集了他几十年来积累的大部分教学讲义,手稿以及发表的文章,按教程编秩,重要学术论文以专题讲座方式归入。著名美术史家、博士生导师奚静之、邵大箴教授应邀撰写了俄罗斯美术和西方现代美术章节补充其中。书中内容划分为六个教学单元,系统地讲析了自原始时期至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主要美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本书体例完整,内容丰厚,重点突出,立论精要。是目前国内学者在外国美术史教材建设中zui有实力和专业特色的一部专著。为便利学生学习。600余帧图片随文配插,并在每个单元后附有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本书可用作高等美术院校外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以及美术爱好者学习使用。

    目录
    编前语
    第一单元 原始、古代和中世纪美术
    第一章 原始美术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第三章 古代埃及美术
    第四章 古代希腊美术
    第五章 古代罗马美术
    第六章 中世纪美术
    第一单元复习思考题
    第二单元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一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美术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美术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美术
    第五章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美术
    第六章 西方铜版画史话(一)
    第二单元复习思考题
    第三单元 17至18世纪美术(上)
    概论
    第一章 17至18世纪意大利美术
    第二章 17至18世纪荷兰、佛兰德斯美术
    第三单元复习思考题
    第四单元 17至18世纪美术(下)
    第五单元 19至20世纪美术(上)
    第六单元 19至20世纪美术(下)
    后记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

    作者:蒲松年 主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5月第一版

    定价:58元

     

     

        内容提要 本书zui早的雏形是薄松年、陈少丰和张同霞三位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美术史纲要》,曾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内部印行,影响较大。现由薄松年教授重新主持修订并亲自执笔,除在原来绘画和雕塑基础上扩充了许多新的材料外,同时又新增加了书法和工艺美术部类。全书体系完备,内容丰富,论述精要。为了便利读者学习,随文还配图近500幅。本书的主编和编著都长期在高等美术院校从事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治学严谨,经验丰富,书中的绝大多数篇章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教学特色和研究成果。本书可用作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史课程教材,以及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使美术院校的学生对我国美术历史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修养,在侧重绘画、雕塑两个主要门类之外,增编了工艺美术和书法部分。好在现在有关中国美术的画册日益丰富,特别是《中国美术全集》的出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足可以满足学习者求知的要求。如果两者互相配合,一定会收到较理想的功效的。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与《西方美术史教程》是中国艺术史与西方艺术史领域内两部重要的参考书目,它们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清晰的逻辑梳理和丰富的史料呈现,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各自艺术世界的大门。虽然这两本书并非同一作者同一出版社的合集,但它们分别由薄松年、李春等学者精心编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版也彰显了其学术价值。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 薄松年先生主编的《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权威教材。增订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内容进行了更新与拓展,力求更加全面、深入地展现中国美术的辉煌成就。 本书的叙述线索清晰,以历史时期为划分,从史前时期的原始艺术,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纹饰,到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艺术,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以及秦汉时期的雕塑、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和绘画,隋唐的绘画、书法、雕塑,宋代的绘画、书法、陶瓷,元代的绘画、书法,明清的绘画、工艺美术,直至近现代美术的肇始,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在内容上,《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不仅涵盖了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主要艺术门类,更注重将美术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进行考察。例如,在论述古代绘画时,书中会结合当时的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文人阶层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因素,来分析绘画的风格演变、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对墓室壁画、石窟寺壁画、卷轴画等不同形式的绘画,以及山水、人物、花鸟等不同题材的绘画,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在书法部分,本书追溯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历代重要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并分析了不同书体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对于中国书法独有的笔法、结构、墨法、章法等技法,也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雕塑艺术方面,本书重点介绍了古代陵墓中的陶俑、佛教造像(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雕塑),以及明清时期的雕塑作品,揭示了其造型特点、宗教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 在工艺美术部分,《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对陶瓷、玉器、漆器、青铜器、纺织品等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以及这些工艺品在生活、礼仪、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增订”之处体现在,作者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引入了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使得内容更加与时俱进。例如,对某些时期美术风格的划分,对某些艺术家的生平考证,对某些艺术品的断代等,都有更精准的表述。同时,在视觉呈现上,增订版通常会配以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图版,这对于美术史的学习至关重要。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不仅适合艺术史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和深入了解中国美术史的优秀参考书。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性和翔实的资料,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美术发展脉络的完整认识,理解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西方美术史教程》 李春教授主编的《西方美术史教程》则将目光投向了西方艺术的宏伟殿堂。本书以其系统性和条理性,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从古希腊罗马到近现代西方的艺术发展演变。 本书的结构同样以历史分期为框架,大致从古希腊罗马艺术开始,历经中世纪的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艺术,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包括早期、盛期和晚期), Mannerism,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直至20世纪的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现代艺术流派。 在内容阐释上,《西方美术史教程》注重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想根源。例如,在论述古希腊艺术时,书中会强调其人文主义精神、对理想美的追求,以及数学比例和和谐的原则在雕塑和建筑中的体现。在解读古罗马艺术时,则会分析其现实主义精神、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希腊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在中世纪部分,本书会重点介绍基督教在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不同时期宗教艺术的特征,如拜占庭艺术的象征性和装饰性,罗马式艺术的厚重感和宗教神秘感,以及哥特艺术的高耸、轻盈和对光明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本书会对这一时期的艺术巨匠,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进行深入的介绍,分析他们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会探讨人文主义思想对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科学研究(如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应用。 到了近代,本书将详细介绍从巴洛克时期的戏剧性、动感和情感表达,到洛可可时期的优雅、精致和享乐主义,再到新古典主义的理性、秩序和对古典理想的回归,以及浪漫主义的个人情感、自由和对自然的歌颂。 19世纪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书会对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印象派画家的光影实验和写实技法,以及梵高、高更、塞尚等后印象派画家对色彩、情感和形式的独特探索进行详细的讲解。 进入20世纪,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更加多元和实验性的艺术世界。从野兽派的强烈色彩,到立体主义对形体的解构,再到表现主义对内心情感的宣泄,以及抽象主义对具象的超越,和超现实主义对潜意识的探索,都将一一呈现。 《西方美术史教程》的特色在于,它不仅罗列了艺术家的姓名和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帮助读者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作品的象征意义,以及艺术家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创作动机。书中通常会穿插大量的经典艺术作品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说明,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西方艺术的魅力。 本书适合作为艺术院校学生的教材,同时也能够满足对西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帮助他们系统地认识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理解西方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培养对西方艺术的鉴赏能力,拓展艺术视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艺术的多样性与共通性。 总而言之,《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与《西方美术史教程》这两部著作,尽管各自独立,但共同构成了人类艺术史的重要篇章。它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中国与西方艺术的宝贵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细节的呈现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书中对于那些历史悠久、但又不太为人所知的艺术形式,比如汉代的画像石、唐代的俑,都有细致的描绘和分析。它不会只关注那些“名家名作”,而是会系统性地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成就,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美术的广度和深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各个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的联系,比如在讲到魏晋风度的时候,它不仅仅是讲解绘画风格,还会结合当时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让我们明白艺术是如何受到时代影响的。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更能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西方美术史教程》的编排方式非常令人称赞,它不像一般的艺术史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配图的质量也很高,很多都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欣赏到艺术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艺术运动的背景介绍,比如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艺术会发生转变,为什么会出现新的风格和思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在探讨“为什么会是这样”。通过阅读,我不仅增长了艺术知识,还对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充实的学习之旅。

    评分

    阅读《西方美术史教程》的部分,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盛宴。从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建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再到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艺术等,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一一游览。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每个艺术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都有清晰的阐述,而且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能够分析其演变过程和相互影响。例如,当我读到印象派时,书中不仅展示了莫奈、雷诺阿等人的作品,还详细解释了他们如何打破传统,如何捕捉光影的瞬息万变。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对西方艺术史的认知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体系。

    评分

    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期待已久的“宝藏”。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各个时期,无论是史前、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还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介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个时期代表性艺术形式的分析,比如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等等,都配有精美的图片和深入的文字解读。这些图片不仅清晰,而且大部分都来自于重要的文物,为我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仔细揣摩画中的意境,感受石窟中的神韵,甚至还会去网上搜寻相关资料进行补充。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艺术的启迪,它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从拿到它开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厚重的纸张,精美的插图,还有那详尽的文字,无不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态度。翻开第一页,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妙的艺术殿堂,从远古的岩画到近代的油画,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流派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讲解,那些精美的山水画、工笔画,仿佛能带领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文人雅士的艺术情怀。还有那些精雕细琢的雕塑、壁画,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加入了西方美术史的内容,这无疑是极大的拓展和补充。当我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夜》,再结合书中细致的解读,我仿佛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这种中西合璧的编排方式,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对世界美术史有一个宏观而又深刻的认识,实在是太难得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