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若望的疑問 [The Question Of Hu]

鬍若望的疑問 [The Question Of Hu]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 著,陳信宏 譯
圖書標籤:
  • 鬍若望
  • 傳記
  • 曆史
  • 宗教
  • 明朝
  • 耶穌會
  • 文化交流
  • 中西關係
  • 傳教士
  • 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時報文化齣版企業股份
ISBN:9789571354279
版次:1
商品編碼:1601233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BC 歷史與現場
外文名稱:The Question Of Hu
開本:25開
齣版時間:2011-08-2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21×14.9 cm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十八世紀,廣州人鬍若望隨傅聖澤神父來到法國,卻被當成瘋子囚禁在精神病院長達兩年半。
「為何將我囚禁?」這是鬍若望的疑問,也是歷史的疑問。
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大師史景遷,以細膩手法還原三百年前中國與歐洲風貌,再現東西文化交會的衝擊場景。
潛心鑽研中國典籍的耶穌會神父--傅聖澤,在找不到閤適的典籍抄寫員,又急著要由中國趕迴法國的情況下,雇用原於廣州擔任教廷傳信部守門人的鬍若望,協助神父研究從中國帶往歐洲的十一箱中文書冊。然而,就在越洋航程與等待研究作業開始期間,鬍氏的生活習慣與行為異於常人,在歐洲期間讓傅聖澤頗為頭痛,最後隻好將鬍氏囚禁於法國夏宏通精神病院長達兩年半。之後纔返迴中國結束這場奇異的旅程。
關於鬍若望的事蹟與相關資料,現藏於世界三大檔案庫:羅馬的梵諦岡教皇圖書館、倫敦的大英圖書館,以及巴黎的外交檔案室。史景遷細膩爬梳史料、抽絲剝繭,藉由敘述鬍若望與傅聖澤這兩個歷史人物,重建十八世紀教廷背景、中國對於西方宗教的立場。而流暢優美的寫作筆法,將三百年前的法國與中國風俗文化描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也進一步勾勒齣東西文化交會的衝擊場景。

作者簡介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一九三六年齣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傢,自一九六五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係任教,二○○八年甫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以上由時報文化齣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

陳信宏
國立颱灣大學外國語文學係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鞦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裸女》、《滾滾豬公》、《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我可以把妹妹煮來吃嗎?》、《好思辯的印度人》、《幸福的歷史》、《品牌思考很簡單》、《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猿形畢露》、《66億人的共同繁榮》、《最後的演講》、《隻有這本!必讀的西方五大哲學傢經典》、《一把鑰匙,走進哲學》等書。

精彩書評

  「在歐洲與中國交會的邊疆地帶,史景遷已然確立瞭自己在此一疆域的探索專傢地位。……從被人遺忘的人物事蹟當中,重建瞭一個過往的世界。」   ——《華爾街日報》

目錄


第一章 內文的疑問
第二章 啟程
第三章 海上之旅
第四章 上岸
第五章 鄉間
第六章 巴黎
第七章 奧爾良
第八章 前往夏宏通的路上
第九章 囚禁
第十章 獲釋
第十一章 返鄉
注釋

前言/序言

鬍若望最令人驚奇的一點,也許就在於我們竟然會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中國的傳記傳統大量記載瞭學者與政治人物、思想傢與詩人、道德高尚的人物以及言行異於常人的隱士。商人如果富有而樂善好施,武人如果英勇捍衛國土或平定內亂,也有可能見諸於史冊。然而,鬍若望卻不屬於前述的任何一種人物。他齣身寒微、生活貧睏,也沒有地位顯赫的親戚可供攀附,而且隻受過粗淺的教育,所以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幫人抄寫文件;他與人衝突時雖然勇敢,卻缺乏謀略;他雖然信奉天主教,在教會裡卻沒有升上多高的職位;他雖然在一七二二年曾到過歐洲一次,並且待瞭三年以上,但大部分的時間卻都被囚禁在瘋人院裡,針對這段經歷他也隻寫瞭兩封簡短的信件,其中一封還遺失於寄送途中。
然而,關於鬍若望這個人的詳細記載卻保存在世界三大檔案裡:羅馬的梵蒂岡圖書館(Bibliotheca Apostolica Vaticana)、倫敦的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以及巴黎的法國外交部檔案(Affaires Etrangeres)。這些資料之所以留存下來,主要是因為當初在一七二二年把鬍若望從廣州帶到歐洲的耶穌會神父傅聖澤(Jean-Francois Foucquet)心中的愧疚使然。鬍若望在一七二六年從法國返迴中國之後,巴黎與羅馬便有流言指稱傅聖澤對待鬍若望頗為苛刻。剛升上主教的傅聖澤為瞭維護自己的名聲,於是針對自己與鬍若望的關係撰寫瞭一份詳盡的記述,交給他的友人與教會高階人士傳閱。他稱自己的記載為「真實敘述」(Recit Fidele)。其中一份抄本由聖西濛公爵(Duc de Saint-Simon)取得,他是路易十四政權時期的著名史官,也是傅聖澤的朋友。後來,這份記述連同聖西濛的其他文件收入瞭法國國傢檔案館。另有一份抄本在十八世紀後期流入公開市場,而在十九世紀被捐贈給大英圖書館。第三份抄本則是歸入瞭教宗檔案,連同傅聖澤其他未發錶的著作、日記與書信本,送交時間可能是一七四一年傅聖澤去世之後。
這三份「真實敘述」的抄本各自都有頁麵邊緣的筆記和作者的評注,可見得傅聖澤隻要有空,仍然持續潤飾及闡明他自己的記述。比起羅馬和倫敦的抄本,法國的抄本沒有那麼多的附注,顯示這份抄本可能是最早的版本,也許是傅聖澤親手遞交給聖西濛,因為聖西濛的影響力可能有助於證明他的清白。大英圖書館的抄本附有一、兩封其他抄本裡所沒有的信件,抄本頁邊還有許多注記,但也有缺漏之處,並且在內文裡提及若乾「事後補上」的文件,但卻未見這些文件附錄其後,可見這個版本齣現的時間應是介於另兩份抄本之間。羅馬的抄本不僅有幾個簡短的注解是在巴黎與倫敦的抄本裡所沒有的,顯示這是三份抄本中時序最晚的一份,而且還附有一疊非常珍貴的信件,標示著從「A」到「N」的字母。這些都是「真實敘述」裡提及的信件。此外,羅馬的抄本還附有一七二四到一七二五年間,傅聖澤和另一名耶穌會神父戈維理(Pierre de Goville)談及鬍若望的所有信件。
收藏在梵蒂岡檔案的其他資料,連同十七與十八世紀的各類中國文件,還收藏瞭一份目前所知僅存的鬍若望親筆信件,是他以中文寫給傅聖澤的信,日期可由間接證據推算為一七二五年十月。在廣州地區的高階官員呈交給皇帝的機密奏摺當中(這些奏摺皆收藏於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近來以影本印行),雖然沒有提及鬍若望的姓名,卻詳細記載瞭他前往歐洲所搭乘的法國艦隊在中國的到港與離港狀況。此外,奏摺中也記錄瞭有關樊守義(Louis Fan)的不少資訊。樊守義是一名皈依基督教的中國人,比鬍若望早瞭十年前往歐洲,並且在鬍若望動身前一年迴到中國。關於鬍若望在歐洲的這段歷史,還有些資料可見於巴黎警政官員與夏宏通(Charenton)精神病院先後幾位院長的早期檔案當中。這些檔案皆保存於巴黎蘇比茲宅邸(Palais Soubise)的法國國傢檔案。一七六四年發行的新聞報《猶太通訊》(Lettres Juives)曾經節錄鬍若望的故事,但內容頗多斷章取義之處;後來伏爾泰在他的《哲學辭典》裡,也根據這則內容不完整的報導而增寫成一篇短文。
不過,我們對鬍若望的瞭解,終究還是得仰賴傅聖澤的記載。不同於現代的某些記史者,傅聖澤沒有試圖藉由抹除過往以證明自己的無辜,反倒精心整理與保存瞭所有的短箋與信件,即便資料內容對他呈現的形象不盡正麵,他也不以為意。我並不認為傅聖澤對待鬍若望的方式是正確的,但我卻是因為他所保存的記錄,纔得以做齣這樣的判斷。因此,即便我認為我成功批判瞭他,但就某方麵而言,他仍然是勝利的一方。
史景遷
布拉剋島 一九八七年 夏

用戶評價

評分

   甲、語法誤譯。“如果有人被說成是有‘學究氣派’,並不錶示他通曉哪門歐洲語言,但卻意味著此公通過瞭保證其日後仕途的科舉考試……”(第8頁)原文卻是:When one says “scholarly”, one means not that he has passed the government ‘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which would ready him for employment by the state,nor that he knows any European languages……颱灣譯本的“所謂‘博學’,並非錶示他通過科舉可為朝廷所任用,也並非指他懂任何歐洲語言”,纔是正確的。

評分

國立颱灣大學外國語文學係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鞦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裸女》、《滾滾豬公》、《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我可以把妹妹煮來吃嗎?》、《好思辯的印度人》、《幸福的歷史》、《品牌思考很簡單》、《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猿形畢露》、《66億人的共同繁榮》、《最後的演講》、《隻有這本!必讀的西方五大哲學傢經典》、《一把鑰匙,走進哲學》等書。

評分

書買多瞭,慢慢看吧,先囤著

評分

    這個故事的主角和殖民時期西方人的筆記中描繪的未開化民族的形象多麼接近!史景遷選擇瞭一個俯視的角度,當然就談不上什麼對等的交流。

評分

好!

評分

  3.本書不僅呈現成吉思汗這個人,而是連同成吉思汗所置身的社會歷史脈絡也躍然而齣。作者試圖設身處地的理解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看到的濛古是什麼樣的濛古,他要親自確認一下。成吉思汗怕狗,他也要親自看看濛古的狗是什麼樣子,結論是濛古的狗誰看瞭都會怕。

評分

關於鬍若望的事蹟與相關資料,現藏於世界三大檔案庫:羅馬的梵諦岡教皇圖書館、倫敦的大英圖書館,以及巴黎的外交檔案室。史景遷細膩爬梳史料、抽絲剝繭,藉由敘述鬍若望與傅聖澤這兩個歷史人物,重建十八世紀教廷背景、中國對於西方宗教的立場。而流暢優美的寫作筆法,將三百年前的法國與中國風俗文化描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也進一步勾勒齣東西文化交會的衝擊場景。

評分

港颱版的書真心不錯

評分

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幫書友買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