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科技写作与交流:期刊论文、基金申请书及会议讲演 | 作者 | (美)安吉利卡 H. 霍夫曼著;任胜利 |
| 定价 | 179.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 ISBN | 9787030343598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803000 | 页码 | |
| 版次 | 3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B5 | 商品重量 | 0.940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
| 文摘 | |
| 序言 | |
| 序言 |
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所蕴含的职业精神和学术伦理的探讨。在探讨如何撰写具有说服力的基金申请书时,作者并没有鼓吹夸大成果,反而着重强调了“诚实、透明和可重复性”是获得长期信任的基石。书中关于如何恰当地引用前人工作、如何处理数据偏差、以及如何以一种尊重和负责任的态度回应批评意见的章节,为年轻学者树立了一个极高的职业标杆。它将写作和交流视为一种专业素养的体现,而不仅仅是一种完成任务的手段。这种对学术诚信的深刻强调,让我认识到,优秀的科技写作,归根结底,是优秀科研人员的必备品格的延伸,这比任何技巧都更为重要和持久。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交流”这一环节的深入挖掘。很多同类书籍过于侧重“写”的技巧,而往往忽略了最终的“传播”和“反馈”过程。然而,这本书巧妙地将期刊投稿的审稿意见处理、基金申请的评审预期管理,乃至会议报告时的临场应变,都纳入了写作与交流的统一框架下。它不仅教你如何写出完美的初稿,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预测读者的反应,如何调整你的表达方式以最大化信息的有效接收率。书中对于“讲故事”在科学报告中的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提醒我们科学研究的本质依然是沟通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或一个有价值的计划。这种宏观的视角,使我对未来参与学术活动的心态都有了显著的转变,不再仅仅视之为任务,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对话。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其行文的流畅度和逻辑的严密性所吸引。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原本枯燥、充满专业术语的写作规范,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述。它不像许多技术手册那样堆砌教条,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反面教材”的对比分析,让读者深刻理解“好”与“不好”的界限。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即使是初次接触学术写作的新手,也能很快找到方向感。我尤其喜欢它在论证结构上提供的不同模型——从经典的“倒三角”到灵活的“金字塔原理”变体,提供了足够多的工具箱,以应对不同学科和不同目标读者的需求。这种“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理念,贯穿始终,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位资深导师在耳边细细指点。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这对于追求精确性的科研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关于图表和公式的排版规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遵循期刊要求”,而是详细列举了不同学科(如工程学和生命科学)在引用格式、单位标注上的细微差异,甚至连图例和坐标轴标签的字体大小都有建议范围。这种事无巨细的指导,极大地减少了我在准备稿件时因格式问题而被编辑或审稿人挑剔的风险。它把那些常常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技术细节”系统化、标准化了,让人感到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编辑在全程把关。这套系统的梳理,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自身材料规范性的信心,省去了我大量查阅零散指南的时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着银色的字体,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印象。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光滑,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我特别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内页的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和字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特别是那些需要详细解读的图表和案例分析部分,排版清晰,逻辑性强,让复杂的概念也能一目了然。总的来说,从触感到视觉,这本书都传递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人在尚未深入内容之前,就已经对其产生了极大的信赖感,期待能在其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巧。这本书的包装和整体呈现,无疑为阅读体验加分不少,体现了出版方对学术类书籍应有品质的坚持与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