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 | 作者 | 徐杰舜 |
| 定价 | 380.00元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33465094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大众读物。全书撷取从史前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定56个民族为止漫长的历史时空内,中华民族成员间发生的影响民族史进程的重要事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现中华民族从古代几百上千个大小不等的族群,经过不断分化、重组、融合、演变,逐渐从“多元”走向“一体”,发展成为今天56个民族相依相偎、血脉相通、文化相同的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 全书共卷,各卷书名及主要内容如下: 卷:《根的记忆》。讲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和祖先的故事。 第二卷:《天下万邦》。讲述夏、商、周时期大约年间众多民族的故事,中华民族早的核心族群——夏族形成。 第三卷:《从华夏到汉族》。讲述从春秋战国到汉朝大约年间的民族故事,中华民族的核心成员——汉族形成。 第四卷:《华胡混血》。讲述从三国到五代大约年间的民族故事。在这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基因因混血而更加。 第五卷:《激荡融合》。讲述从宋朝到明朝大约年间的民族故事,在又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基因更加丰富。 第六卷:《九九归一》。讲述从清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定个民族的故事。在经历了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辉煌和上百年的内外忧患之后,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统一体——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
| 作者简介 | |
| 本书主要作者均为专业学者,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法学等交叉学科背景。 主编:徐杰舜 汉族。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员,曾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历史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在汉族研究上成就突出。出版有《汉民族发展史》、《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中华民族认同论》、《中国民族史新编》等40多部著作,发表近300篇学术论文。入选2008年和20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录。 作者:李安辉 回族。史学硕士、法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方少数民族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散杂居民族问题等研究。 作者:罗树杰 壮族。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所所长,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长期关注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 作者:张世保 土家族。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政策与近代思想史研究。 |
| 目录 | |
| 第三卷目录选 跨“国”婚姻———和亲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亲家”间的争斗与往来 谁是西域的原住民 细君、解忧出塞 龟兹非驴非马“如汉家仪” 羌笛百音 编发的雟人和昆明人 盛产竹杖的邛都 神秘莫测的僰人 “龙的传人”哀牢 汉朝开发西南夷 铁骑乌桓 从嘎仙洞走出来的鲜卑 挹娄的简朴亮相 东瓯闽越迁江淮 赵佗和辑百越 崇尚白虎的巴蛮 朝鲜因水得名 朱蒙神话 同出一家的沃沮、濊貉与高句丽 追寻桃花源人 竹王神话与夜郎民族 “人面鱼身”的氐族 第四卷目录选 氐人李氏伐蜀建成汉 僚人入蜀 汉朝“外甥”建立前赵 鲜卑之子成就吐谷浑族 “天可汗” 全其部落 顺其土俗 唐平定铁勒九姓 弘化公主夫妻还家 仿唐制,吐蕃兴起 吐蕃灭亡吐谷浑 金城公主促甥舅会盟 回纥助唐平内乱 参天可汗道牵起大漠和中原 粟特人与安史之乱 反客为主的回族先民 渤海与唐 车书本一家 奚族隐于松漠之间 三路献表 誓为唐臣 莫徭自生长 南中大姓与西南民族融合 茶马古道远 人间到天堂 开元通宝 货币范式 丝绸编织民族关系网 多民族的和声——燕乐 第五卷目录选 胡汉分治 一朝两制 汉族奴仆成为契丹显贵 契丹人改汉姓 宋辽战争 两败俱伤 在宋辽夹缝中壮大的党项族 宋与西夏时战时和 北宋联金灭辽反为自己掘墓 金灭辽,契丹族在中亚复国 宋金和议 南北对峙 传说中的武林世家 宋挥玉斧不断中华情 “生黎”与“熟黎” 多民族组成的“蒙古旋风” “我跨革囊”征大理 凉州会盟 吐蕃统一 蒙古人的藏族国师 蒙古人的契丹族智囊 “娶夷婆,变夷人” 多封众建 因俗治理 藏传佛教密切蒙藏关系 出身蒙古族的四世喇嘛 土司制度的完善 军屯制度与民族互动 第六卷目录选 从女真到满洲 “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 剃发易服 外族人的满洲化 五世喇嘛进京 六世班禅给乾隆祝寿 藏传佛教转世灵童 多伦会盟 乾隆帝的维吾尔族妃子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木兰秋狝联络民族感情 避暑山庄见证民族团结 改土归流 湖广填四川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称谓 五族共和 抗日战争增加中华民族认同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千年族称不变的羌族 人口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农奴翻身走进现代文明社会 台湾的少数民族叫什么名称 “世界之”汉族 |
| 编辑推荐 |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包含有“国家史”和“民族史”,民族(人)是国家的创造者,因此民族史比国家史更久远、更生动。国家史的出版内容已被多角度发掘,但反映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史(民族史)的图书尤其是通俗读物却一直空缺,《中华民族史记》填补了这个出版空白。 |
| 文摘 | |
| 序言 | |
《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全方位的震撼。我并非是历史科班出身,但当我翻开这套书,立刻被其内容所吸引。徐杰舜先生的写作风格,既有学者严谨的态度,又充满了叙事的力量。他能够将复杂而庞杂的历史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又用生动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轻松地进入到历史的情境之中。我特别喜欢他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思潮的梳理和分析。他不仅仅关注政治制度的演变,更深入到哲学、思想、宗教等领域,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特征。他对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在分析这些思想时,并没有将其孤立化,而是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它们如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如何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我感觉他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形成过程。这种对精神层面的深入挖掘,是很多历史著作所不具备的。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梳理中华民族发展脉络的著作,《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无疑是近年来我读到过的最令人震撼的一部史学巨著。我并非是专业的史学研究者,更多的是怀着一颗对民族历史的敬畏与好奇心去翻阅它。初见这套书,其厚重感便扑面而来,六卷的篇幅预示着内容的宏大与深入。翻开第一卷,作者便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从远古的传说时代缓缓铺陈开来。他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年代叙述,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文化习俗、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我尤其惊叹于作者在处理史料时的严谨与细腻,许多常常被一笔带过的模糊地带,在他的笔下变得鲜活而有迹可循。他对早期人类社会形态的描绘,对氏族部落之间互动关系的解读,都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历史洞察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亲眼见证着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点点滴滴。作者在追溯民族源头时,并非陷入泥古不化的窠臼,而是大胆地吸收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他对各个早期文明中心的互动与融合的描绘,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了更清晰、更立体的认识。他并没有回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而是以一种平和而客观的态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历史进程。这种对历史复杂性的尊重,正是这套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之一。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是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滋养。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渴望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而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徐杰舜先生以其卓越的史学功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细节的描绘所打动。作者在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常常穿插着对普通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习俗等方面的描述,这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而遥远的事件堆砌,而是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我感觉通过这些细节,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生活气息,也更能理解那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例如,他在描绘某个朝代的商业繁荣时,会详细描述当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商人的经营方式,甚至是一些小贩的吆喝声,这些都让历史场景变得异常生动。作者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历史上的民族冲突描绘成非黑即白的斗争,而是展现了各民族在碰撞与交流中,如何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走向融合的过程。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对中华文明创新活力的深刻洞察。徐杰舜先生以其敏锐的历史眼光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断自我革新、充满活力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我尤其关注作者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方面的论述。他详细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并分析了这些成就对中华民族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他也并非仅仅展示成就,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科技创新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精神。作者在探讨制度创新时,也展现了其深刻的洞察力。他分析了中国古代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所进行的各种改革和尝试,以及这些尝试如何影响了民族的走向。我感觉他通过对科技和制度创新的梳理,揭示了中华民族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强大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场关于民族认同的深刻启迪。徐杰舜先生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思考,引领我走进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长河。我最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在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时所展现的广阔视野。他清晰地勾勒出,中华民族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概念,而是由众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交流、融合、碰撞最终形成的共同体。他详细地描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迁徙、交往、联姻,以及它们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相互影响。我感觉作者在描绘这些过程时,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展现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历史上的民族冲突归咎于某个民族,而是以一种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历程。这种对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入阐释,让我对“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不单单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作者徐杰舜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非凡的史识,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图景。我最欣赏的是他在梳理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宏观视野与微观洞察的完美结合。他能够在大历史的框架下,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的转折点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同时又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现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探讨古代王朝的兴衰时,他不仅仅关注帝王的功过,更侧重于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深刻影响了民族的走向。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某个具体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细致剖析,例如他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描述,对商业贸易发展的梳理,以及这些变化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作者的语言也极具魅力,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色彩,读来令人欲罢不能。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并非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人物复杂的人性,以及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通过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并非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是充满了曲折、挑战与机遇。作者对这些挑战的分析,以及中华民族如何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历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场对中华文明韧性和生命力的深刻体悟。徐杰舜先生以其史诗般的笔触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历经无数磨难却依然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我最被作者在描绘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外来冲击时所展现的深刻洞察所打动。他并非将这些冲击仅仅视为简单的侵略和征服,而是深入分析了中华民族如何在这种冲击中,既保持自身主体性,又吸收外来文化,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我特别欣赏他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所面临的外部威胁的分析,以及中华民族如何通过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化解危机,并从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他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失败和挫折,而是将其作为中华民族不断反思、总结经验、走向成熟的重要过程。我感觉通过阅读,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所具备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度溯源。徐杰舜先生以其恢弘的笔触和深邃的洞察力,将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最赞赏的是作者在处理历史的连贯性方面的能力。他并没有将历史割裂成一个个孤立的片段,而是清晰地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特别喜欢他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梳理。他不仅描述了朝代的更迭,更深入分析了不同制度模式的优劣,以及它们对民族发展所产生的长远影响。例如,他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对科举制度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作者在论述这些制度时,并没有陷入空泛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得分析更加具有说服力。我感觉通过阅读,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运作逻辑,以及这些逻辑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性格。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对中华文明基因的细致解读。徐杰舜先生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史学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民族历经千载洗礼,形成独特文化魅力的奥秘。我最被吸引的是作者在分析中华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的独到之处。他并没有将这种性格归结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强调了地理环境、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尤其欣赏他对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的深入剖析。他分析了儒家思想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家庭伦理和行为规范。同时,他也并非仅仅强调儒家的正面影响,也会指出其在某些历史时期可能带来的局限性。作者在处理这些复杂的文化现象时,始终保持着客观和辩证的态度,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复杂性。我感觉通过阅读,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传承。
评分《中华民族史记(全六卷)》徐杰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的出现,对我这个对中国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地图”,更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的“视角”。徐杰舜先生在写作中,展现了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内涵的不断探索。他并没有将中华民族的形成看作是单一民族的扩张,而是强调了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长期互动、融合与碰撞,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华民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时期民族迁徙、融合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史料的细致解读,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民族迁徙画卷,展现了各民族在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创造。他分析了这些迁徙如何带来了文化、技术的交流,如何重塑了民族格局,以及最终如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他的论述既有宏观的史观,又有生动的细节,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都是无数个个体命运的交织。我感觉作者在写作中,非常注重历史的“人”的维度,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栩栩如生,让我能够感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氛围和内心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