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rcGIS 10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从初学到精通
定价:68.50元
售价:30.8元,便宜37.7元,折扣44
作者:牟乃夏 等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3025020
字数:890000
页码:5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99kg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了ArcGIS桌面平台大部分主要技术和产品模块,理论与实践并重,操作与实例结合,兼具新颖、实用、技巧、全面和实战性。每一部分,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概要外,主要的篇幅由实际操作步骤示例组成,并特地准备了与之对应的实验数据供读者实际操作练习之用。通过书中按图式的操练学习和思考,在获得较为系统的实际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能够对与之对应的相关知识有更好更透彻的理解,这对于想成为GIS的专业人士来说及其重要。 本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既有针对初学者快速入门的章节,又有深层次的空间分析应用和空间建模内容,难度和深度式中,不同水平的读者都能从书中获益。全书穿插作者ArcGIS使用和教学心得,将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难理解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参数、需要扩充的知识做成“注意事项”,便于读者深入掌握相关内容。 同系列图书:《ArcGIS Engine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教程》,基于ArcGIS Engine 10,以C#.NET 2010为开发语言进行讲解。内容包括ArcGIS Engine编程基础、GIS应用软件的开发方式、地图基本操作、查询统计、地图制图、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管网几何网络分析、交通网络分析、三维分析等。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ArcGIS 10的软件操作和使用技巧,全书内容分为3篇16章。主要内容包括:ArcGIS10概述、ArcGIS10快速入门、地理数据库、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与拓扑处理、空间参考与变换、空间数据可视化、地图制图、矢量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三维分析、水文分析、地统计分析、ModelBuilder与空间建模等。本书配有大量具有实际背景的应用实例并给出其详细的操作步骤,随书光盘中包含所有实例的数据,供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强调新颖性、实用性、技巧性、全面性和实战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论课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也可供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牟乃夏 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GIS 教学、软件开发和科研工作。对ArcGIS软件使用、开发和学生培养有较深感悟。乐于指导学生从事科技活动,已连续四年指导本科生获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总决赛的一、二、三等奖共5项,建模组一、二、三等奖共5项,鼓励奖若干项。
刘文宝 博士、教授、长期在外多所高校和研究单位从事GIS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外ArcGIS的行业应用有较深入的了解。
王海银 高级工程师、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信息工程分院副院长,长期从事GIS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项目设计与管理工作,熟悉不同行业对ArcGIS的应用需求,具有数十项大型行业GIS的应用经验。
戴洪磊 博士、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GIS数据质量、空间数据挖掘、网络GIS和海洋GIS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文摘
序言
我个人对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一直保持着一种既敬畏又热切的复杂情感。敬畏在于它的知识体系庞大且更新迅速,热切在于它几乎渗透到了现代社会规划、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的方方面面。因此,选择一本能够提供稳定、可信赖知识框架的教材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针对某一特定版本软件的操作指南,而更应该是一种面向底层逻辑的思维训练。我非常看重它对GIS核心理论的阐释是否足够深刻和透彻。比如,如何科学地进行空间插值,如何理解不同的数据模型(矢量与栅格)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与劣势,这些是决定一个GIS从业者上限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独到的见解和清晰的逻辑梳理,那么即使软件版本迭代了,这本书的知识仍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种对理论基础的强调,远比单纯的“点击A按钮生成B图层”要有价值得多。它训练的是“如何用地理学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而非仅仅是教会你如何使用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老旧的、但又充满知识分量的气息,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需要沉下心来啃读的经典教材。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手里的分量感十足,这可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想把一个技能点扎实学好的人的选择。虽然内容本身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编排上的用心良苦。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空间分析的讲解,这个逻辑链条搭建得非常清晰,没有那种为了凑页数而堆砌的冗余内容,每一个章节似乎都在为下一个知识点做坚实的铺垫。特别是对于GIS这种既需要理论支撑又极其依赖软件操作的领域,这种结构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节奏,不像有些教程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术语和操作,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尊重读者的学习曲线,愿意花时间把地基打牢。那些复杂的投影变换、数据拓扑构建这些“硬骨头”知识点,从排版和图示的初步观感来看,似乎都被处理得相对友好,这对于一个还在摸索阶段的新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散发出的那种厚重感,让人觉得这是一份值得收藏和反复研习的“内功心法”,而不是快餐式的速成指南。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中“从初学到精通”的雄心来看,它似乎试图覆盖一个非常宽泛的学习光谱。这意味着它需要具备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安抚初学者初入这个复杂领域的焦虑感,同时又得有足够的深度来挑战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进阶用户。我特别好奇它如何平衡这种跨度。通常,一个好的教程会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来实现这一点,让初学者可以先专注于基础模块,而有经验者可以直接跳跃到高级专题。我期待书中能有清晰的章节划分和进阶标识,让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制化阅读,避免“看山还是山,看海还是海”的迷茫感。如果它真的能做到在不牺牲深度的情况下,为入门者铺设一条平坦的道路,那么这本书无疑就具备了极高的市场价值和学习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学习路径的规划师,引导读者有条不紊地迈向那个“精通”的目标。这种对学习者心理和实际需求的深刻洞察,是衡量一本优秀技术书籍的隐形标准。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二手”书籍的质量通常会抱持谨慎的态度,但这次的购书体验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看起来相当不错,纸张的选择也显得结实耐用,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甚至可能在工作台面上被咖啡渍或绘图笔弄脏的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硬件指标。我浏览了一下字体和图表的清晰度,这对于理解GIS中那些细微的符号和空间关系至关重要。如果图例模糊不清,那么再好的教程也是事倍功半。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数据处理流程的图表,它们需要极高的精确度来避免误导读者。这本书的排版似乎很有条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展示,应该能有效地降低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我们都知道,在学习GIS时,数据可视化是理解复杂概念的捷径,如果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足够出色,那么它就成功了一半。这种对细节的打磨,往往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重视程度,而这种重视,通常也映射在内容本身的严谨性上。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一本能够真正带我突破GIS软件操作瓶颈的实战手册,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概述。从这本书的装帧和页边距来看,它似乎更偏向于工程实践的应用导向。我注意到书中有不少案例分析的痕迹,这些案例的选取很可能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地理信息项目需求,而非仅仅是软件界面的截图堆砌。这种注重实操的特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学习者来说,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市面上很多教材在讲完一个工具的使用后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往往是一堆“我会点这个按钮,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点”的困惑。我期待这本书能在“为什么”和“如何做”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如果它真的能做到深入剖析背后的地理空间原理,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中,那么它就远超了一本简单的“软件操作手册”的范畴,而更像是一份专业的GIS工程师成长记录。这种对深度和广度的双重追求,是评估一本技术类书籍成败的关键,而这本书从气场上就透露出一种不甘于表面的决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