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举报 | * ISBN编号 | 9787122297570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举报 |
| 条形码 | 9787122297570 | * 是否是套装 | 否 |
| * 书名 | 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 定价 | 78.00元 |
| * 出版社名称 | 化学工业出版社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纠错 | * 作者 | 郑梅 |
| 作者地区 | 中国大陆 | 出版时间 |
本书基于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实践,总结了污水处理各个设计环节,如物理和化学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消毒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鼓风机房、加药间、除臭系统、附属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等的设计思路、接口条件、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等,还介绍了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条件、总图施工图设计指南等。笔者根据多年从业经验,系统总结了设计当中应注意和应避免的问题,给出了图纸示例,直观易懂,实用性强,是一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实战书籍。本书还增加了施工图设计过程把控关键点、设计管理内容和校审要点等内容,供有经验的设计师和设计审核人员参考,以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和审核效率。
本书可作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新手的系统培训用书,也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和审核人员阅读参考
业内专家杭世珺主审,评价该书为"一部难得的来自于实践的好书"
作者郑梅女士是我国较早一批从事环保工程的设计者,本书集25年工作经验之精华,是作者多年工程建设心得记录之提炼
无
第1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概念1
1.1工程设计的特点1
1.2工程设计要求的素养2
1.3制图注意事项4
第2章工程设计前期的信息资料收集8
2.1新建项目8
2.2改扩建项目11
第3章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标书编制12
3.1编制深度12
3.2可研评审的主要内容12
3.3编制中需要协作的内容15
3.3.1协作专业和部门15
3.3.2编制方案、可研和标书文件的工作顺序15
3.4设计提示16
3.5价格估算18
3.5.1投资价格构成18
3.5.2价格估算方法19
3.5.3数据资料积累20
第4章物理和化学处理工艺21
4.1粗格栅及提升泵站21
4.1.1接口数据21
4.1.2粗格栅渠22
4.1.3集水池28
4.1.4污水提升泵站30
4.2调节池36
4.3细格栅39
4.3.1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39
4.3.2细格栅的栅隙选择40
4.3.3细格栅设计40
4.4沉砂池45
4.4.1旋流沉砂池45
4.4.2曝气沉砂池47
4.5混凝反应池52
4.5.1核心设计参数52
4.5.2设计提要52
4.6沉淀池54
4.6.1基本设计思路54
4.6.2中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57
4.6.3平流式沉淀池61
4.7高密度澄清池65
4.7.1结构图66
4.7.2工作原理66
4.7.3药剂选择67
4.7.4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68
4.7.5设计思路68
4.8V形滤池72
4.8.1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72
4.8.2布置型式72
4.8.3工艺过程72
4.8.4设计思路78
4.9滤布滤池81
4.9.1运行方式82
4.9.2设计接口条件82
4.9.3设计思路82
4.10气浮84
4.10.1涡凹气浮85
4.10.2溶气气浮85
4.10.3浅层气浮87
4.11臭氧氧化89
4.11.1工艺设计概述89
4.11.2臭氧设备间91
4.11.3臭氧接触反应池93
4.12巴氏计量槽96
4.13回用水池97
第5章生物处理工艺99
5.1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99
5.2生物池设计共性思路100
5.2.1工艺计算100
5.2.2设计思路101
5.2.3生物池的超高103
5.2.4生物池的放空103
5.2.5设备选型104
5.3AAO池104
5.3.1流程设计105
5.3.2进水配水106
5.3.3回流系统107
5.3.4AAO池型108
5.3.5曝气器选择108
5.3.6微孔曝气器109
5.3.7风管设计110
5.3.8电气自控仪表设计113
5.4氧化沟113
5.5带选择区SBR115
5.5.1SBR单体设计思路115
5.5.2各功能区设计117
5.5.3放空和走道板设计118
5.5.4电气自控仪表设计119
5.6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119
5.6.1厌氧反应器的原理119
5.6.2厌氧反应器的结构120
5.6.3易被忽略的碱度问题120
5.6.4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122
5.6.5设计思路122
5.7水解酸化池130
第6章消毒处理工艺133
6.1二氧化氯加氯间133
6.1.1二氧化氯发生器概述133
6.1.2设计接口条件134
6.1.3设计思路134
6.1.4电气自控设计137
6.2液氯加氯间138
6.2.1工作原理138
6.2.2设计接口条件138
6.2.3加氯量的计算139
6.2.4设计要点141
6.3接触消毒及回用水泵站143
6.3.1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143
6.3.2设计思路143
6.3.3设计要点144
6.4紫外消毒146
6.4.1选型计算146
6.4.2设计要点147
第7章污泥处理工艺149
7.1污泥泵站149
7.2污泥消化150
7.2.1污泥好氧消化150
7.2.2污泥厌氧消化152
7.3污泥脱水系统160
7.3.1设计内容和接口条件161
7.3.2污泥含水率161
7.3.3污泥浓缩方式162
7.3.4污泥浓缩池的主要设计参数162
7.3.5污泥浓缩机和脱水机设计共性思路163
7.3.6污泥贮池167
7.3.7带式压滤机169
7.3.8隔膜式板框压滤机173
7.3.9离心脱水机175
第8章鼓风机房180
8.1设计内容和接口条件180
8.2鼓风机的选型180
8.3鼓风机的布置方式181
8.4几种常用风机简介183
8.5鼓风机房基础及附属设施设计184
第9章加药间186
9.1设计接口条件186
9.2设计思路186
9.3溶药池188
9.4储药池189
9.4.1常规药剂储药189
9.4.2甲醇储药189
9.5常规药剂加药泵190
9.6甲醇加药系统191
第10章除臭系统193
10.1臭气主要成分193
10.2臭气来源193
10.3除臭系统组成和设计接口条件194
10.4设计思路194
10.5臭气收集系统设计194
10.6除臭生物滤池197
第11章附属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200
11.1参考规范200
11.2设计思路201
11.2.1与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的建筑设计201
11.2.2给水设计202
11.2.3排水设计204
11.2.4室内消防设计205
11.2.5室外消防设计206
第12章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条件209
12.1电气、自控和仪表209
12.2建筑与结构210
12.3暖通211
第13章总图施工图设计212
13.1总平面布置图212
13.1.1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步骤212
13.1.2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注意事项214
13.2水力高程图215
13.2.1高程设计基准215
13.2.2设计步骤216
13.3总管线图217
13.3.1工艺管线总图218
13.3.2排水管线总图219
13.3.3道路和雨水管线总图222
13.3.4给水管线图226
13.3.5管道的材质和敷设228
13.3.6电磁流量计井230
13.4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231
13.4.1设计内容231
13.4.2PID图结构232
13.4.3仪表图形符号233
13.4.4仪表功能标志233
13.4.5仪表功能标志以外字母含义236
13.4.6格栅PID239
13.4.7泵站PID240
13.4.8A/O池PID241
13.4.9鼓风机房PID242
第14章校审要点243
附录246
1.工艺设计常用图集资料246
2.工艺设计常用标准、规范及其他资料248
参考文献258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问答(第二版)
:38.00元
作者:谢经良 主编 沈晓南、彭忠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22151254
字数:
页码:32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推荐您关注更多水处理方面新书: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基础及参考图集环境工程实用技术读本--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读本--给水厂改造与运行管理技术环境工程实用技术读本--工业水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读本--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环境工程实用技术读本--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火电厂及核电站水处理城镇净水厂改扩建技术与应用;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现代膜技术与应用丛书--现代膜技术与水处理工艺; 现代膜技术与应用丛书--现代膜技术运行工程案例更多环境图书,请关注:
目录
"第1章设备维护操作的基本知识
1.1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2设备运行管理的职责和制度有哪些?
1.3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4设备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5设备维护操作人员“三好”、“四会”和操作的“五项纪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6设备正常使用前,应重点检查哪些方面?
1.7设备使用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8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9设备维护保养的类型有哪些?
1.10为什么要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
1.11常用润滑脂的品种有哪些?
1.12设备润滑油的选用方法有哪些?
1.13润滑油的代用原则是什么?
1.14润滑油的混用原则是什么?
1.15污水处理设备润滑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2章预处理设备
2.1格栅的作用是什么?
2.2格栅的种类有哪些?
2.3怎样进行机械格栅的运行维护?
2.4格栅运行操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5格栅安装维护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哪些?
2.6栅渣压榨机的作用是什么?
2.7栅渣压榨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应怎样进行维护保养?
2.8如何估算栅渣的产生量?
2.9污水处理厂格栅间一般都括哪些设备?
2.10自动格栅系统的开启顺序是怎样的?
2.11与格栅配套的皮带运输机应怎样维护保养?
2.12沉砂池设计、运行中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2.13沉砂池的作用是什么?通常有哪些形式?
2.14沉砂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15曝气沉砂池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是什么?
2.16曝气沉砂池的作用是什么?
2.17曝气沉砂池的基本运行参数有哪些?
2.18曝气沉砂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19吸砂桥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2.20怎样进行砂水分离器的维护保养?
第3章好氧生化处理
3.1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操作过程是什么?
3.2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3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3.4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3.5如何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3.6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操作效果检测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3.7活性污泥法运行操作中常见的异常情况有哪些?可采取的相关解决措施是什么?
3.8曝气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9衡量曝气设备效能的指标有哪些?
3.10曝气设备是如何分类的?
3.11鼓风曝气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3.12为保证鼓风机的运行应重点注意哪些方面?
3.13罗茨鼓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
3.14如何进行罗茨鼓风机的运行操作?
3.15如何进行罗茨鼓风机的保养?
3.16离心鼓风机的运行维护内容有哪些?
3.17什么情况下鼓风机需要立即停车检查?
3.18机械曝气设备有哪些形式?
3.19表面曝气机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20氧化沟工艺中导流和混合辅助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21微孔曝气器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3.22微孔曝气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3.23怎样对微孔曝气器进行维护保养?
3.24影响氧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3.2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曝气池类型有哪些?
3.26推流式曝气池的结构和运行操作方法是什么?
3.27AB法处理工艺中A段曝气池的运行控制参数有哪些?
3.28AB工艺B段曝气池运行控制参数有哪些?
3.29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操作程序是什么?
3.30CAST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控制机理是什么?
3.31SBR工艺滗水器的结构和操作要求是什么?
3.32旋转式滗水器的工作过程、特点及运行参数是什么?
3.33虹吸式滗水器的原理、工作过程、特点是什么?
3.34套筒式滗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3.35浮力式滗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36选择填料的性能要求有哪些?
3.37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填料是如何分类的?
3.38影响生物膜法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39接触氧化法运行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40生物转盘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是什么?
3.41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2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3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4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有哪些及解决对策是什么?
3.45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3.46膜污染后的清洗方法有哪些?
3.47MSBR工艺主要设备的选择及维护要求是什么?
第4章泥水分离设备
4.1初沉池的作用是什么?
4.2影响初沉池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3初沉池日常管理、操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4初沉池运行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有哪些?
4.5平流式沉淀池结构及运行管理是什么?
4.6保证平流式沉淀池穿孔管排泥正常运行的基本参数要求有哪些?
4.7链带式刮泥机的运行方式和主要问题有哪些?
4.8如何进行二沉池的运行、管理?
4.9二沉池运行管理应注意哪些事项?
4.10二沉池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异常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有哪些?
4.11沉淀池出水堰的作用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4.12重力浓缩池的运行控制参数有哪些?
4.13重力浓缩池运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14重力浓缩池刮泥机的基本类型和要求有哪些?
4.15浮选浓缩池撇渣机的基本类型和适用特点有哪些?
4.16如何进行吸泥桥的操作运行?
4.17如何进行吸泥桥的维护保养?
4.18吸泥桥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4.19什么是加压溶气气浮?
4.20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21常见的气浮方法有哪些?
4.22射流气浮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参数有哪些?
4.23叶轮气浮的运行过程和结构特点有哪些?
4.24涡凹气浮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4.25DAF高效溶气气浮设备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4.26扩散板(管)气浮的结构和特点有哪些?
4.27加压溶气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28加压溶气气浮有哪些优点?
4.29加压溶气气浮有哪些基本流程?其特点是什么?
4.30加压溶气气浮法的设计运行常规参数有哪些?
4.31加压溶气气浮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4.32溶气真空气浮的结构和特点有哪些?
4.33溶气释放器选择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11水处理车间如何管理生产及设备?
6.12泥处理车间如何管理生产及设备?
6.13设备如何管理?
6.14如何结合固定资产台账进行设备运行的动态管理?
6.15如何确定设备的维护周期?
6.16什么是设备的“强制保养,动态备用”原则?
6.17设备维修如何管理?
6.18对设备故障如何管理?
我得说,这本书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做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很多技术丛书要么过于偏重理论的推导,让人读完后感觉自己知识面很窄,应用起来捉襟见肘;要么就是内容过于零散,堆砌了大量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系统性。而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介绍完一个核心工艺(比如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后,立马会切入到设备选型和运行参数的调整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非常规”问题的处理方式。例如,在讨论到污泥膨胀问题时,作者没有简单地归结为丝状菌过度生长,而是从进水水质波动、溶解氧分布不均、营养盐配比失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解构和排查路径的梳理。这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极大地拓展了我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让我意识到,污水处理远非简单的化学反应,它是一个包含生物、化学、物理和工程控制在内的复杂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系统思维”的培养上。很多初学者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只关注自己负责的那个小单元,比如鼓风机或者二沉池,却忽略了它们对整个污水厂出水水质的整体贡献和相互制约关系。这本书巧妙地通过不同章节的衔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比如,它会引导你思考,前期的预处理除磷效率低,会对后续的生化除磷系统造成多大的冲击负荷,以及这最终会如何影响到整个出水达标的稳定性。这种全流程的视野,是很多零散的技术资料无法提供的。它教给我的不是具体的某个操作步骤,而是一种“工程师的视角”——即在任何一个环节做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到对整个系统的长期影响,这对于提升一个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说实话,第一眼看上去是那种非常典型的技术手册风格,厚实,封面颜色比较沉稳,一看就知道内容是扎实的干货,而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入门读物。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的逻辑结构,它似乎是按照一个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长的路径来设计的。比如,它不会上来就抛出一堆复杂的化学公式或者晦涩的规范条文,而是会先搭建一个宏观的框架,让你明白污水处理这条“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分别是干什么的,它们之间是怎么协同工作的。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叙述方式,对于我这种想从零开始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新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我第一次翻阅到关于初沉池设计参数那一部分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最佳”的数值,而是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停留时间(HRT)会对后续的生化处理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这种对底层原理的深挖,远比单纯记住几个数字更有价值,让人感觉自己是在学习一门工程学,而不是背诵一本字典。
评分这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大量篇幅聚焦于“怎么做”以及“如果出了问题该怎么办”。这一点,从它对不同处理工艺的剖析中就能看出来,比如A/O工艺的污泥龄控制、反硝化的条件优化,作者似乎把自己多年现场的经验都倾注进去了。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膜生物反应器(MBR)那一章的叙述,里面不仅提到了膜污染的类型,还非常细致地探讨了清洗方案的制定和应急预案,甚至连日常巡检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压力表读数变化趋势都给标注出来了。这种对“实操性”的执着追求,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超过了单纯的教科书范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坐在你旁边,手把手教你如何把实验室里的理论变成一个稳定运行的、达标排放的工程实体。对于我这种未来打算从事运行管理工作的人来说,这种细节的描绘,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很清楚,面对的读者群体不全是本专业科班出身的精英,其中肯定包含大量需要快速上手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工。因此,很多关键概念的解释都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污泥龄比作“菌群的年龄”,将反硝化比作“给氮元素‘减肥’的过程”。这种“白话化”的表达,极大地降低了专业知识的理解门槛,使得原本可能需要多次查阅专业词典才能弄懂的概念,能够一目了然。此外,书中穿插的图示和流程图的绘制质量也相当高,线条清晰,标注准确,能快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整个工艺流程的直观认识,避免了单纯依赖文字描述而产生的空间想象障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