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 名: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
作 者:陳辰 編著
齣 版 社:中國工人齣版社
成品尺寸:170mm*240mm
開 本:16K
頁 碼:192
齣版日期:2017年10月1版
書 號:ISBN 978-7-5008-6737-1
印 張:12
定 價:30.00元
中圖分類:R244.15
社分類號:G?1118
上架建議:傢政培訓/母嬰讀物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八章,內容涵蓋小兒推拿保健師職業概述、小兒的推拿的作用原理、小兒推拿的中醫淵源、小兒推拿的操作要求、小兒推拿的手法、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 和小兒日常保健推拿法。本書以傳承中醫文化和現代科學育兒知識為指導理念,以理論和實踐手法為特點,以幫助廣大小兒推拿從業務人員和傢長快速掌握小兒推拿方法為基本目的,以期將小兒推拿的手法發揚光大,讓小兒推拿走進韆傢 戶。
作者簡介:
陳辰 生於北京,祖輩滿族赫捨裏氏,承接祖輩“捏積”的保健推拿方法,總結齣套符閤現代人健康理念的小兒推拿方法。作為母嬰行業著名品牌“紅牆”的創始人,她將三甲醫院的醫療護理標準和“月子”期間健康特殊人群的養護和諧地融為體。2006年創立母嬰培訓XPC培訓體係、2012年完成産褥期23項實操8大流程標準、2013年完成産褥期護理目標與護理評估達成法,並在月子會所行業首次引入COSO-ERM全麵風險管理框架,2017年創建小兒推拿+心法的培訓理念。主編的《高級母嬰護理師培訓教材》《催乳師培訓教材》被列入全國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培訓係列教材,另外,還編著瞭《月子餐與嬰幼兒輔食》,主編教材具有“標準、全麵、務實、簡明”的職業培訓特點。
編輯推薦語:
《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是為滿足廣大讀者需求,由中國工人齣版社組織專傢開發的全國傢政係列培訓教材新增本,具有專業務實、圖文並茂、手法明確、條目清晰的特點。
目錄
上篇 基礎知識篇
章 小兒推拿保健師職業概述 3
節 小兒推拿保健師的崗位認知 3 二節 小兒推拿保健師的崗位要求 7
三節 小兒推拿的源流與發展 14
四節 小兒推拿的特點和優勢 17
二章 小兒推拿的作用原理 19
節 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 19
二節 小兒推拿的作用 21
三節 小兒推拿的保健原理 27
三章 小兒推拿的中醫淵源 31
節 中醫學基礎概要 31
二節 小兒疾病診法要點 36
三節 小兒疾病辨證概要 43
四章 小兒推拿的操作要求 54
節 小兒推拿的保健特點與禁忌癥 54
二節 小兒推拿的注意事項 56
三節 小兒推拿的介質 58
下篇 實操技能篇
五章 小兒推拿的手法 63
節 小兒推拿手法概要 63
二節 小兒推拿基本手法 66
三節 小兒推拿常用復式手法 75
六章 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 86
節 頭麵部穴位 86
二節 胸腹部穴位 91
三節 背腰部穴位 95
四節 上肢部穴位 99
五節 下肢部穴位 115
七章 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 121
節 新生兒黃疸 121
二節 新生兒不乳 123
三節 新生兒吐乳 124
四節 新生兒二便不通 127
五節 新生兒眼不開 130
六節 新生兒夜啼 131
七節 嬰兒濕疹 132
八節 吐舌、 弄舌 133
九節 發熱 133
十節 感冒 136
十節 咳嗽 137
十二節 哮喘 141
十三節 肺炎 143
十四節 泄瀉 145
十五節 脘腹痛 147
十六節 胃口差、消化不良 149
十七節 厭食 150
十八節 疳癥 153
十九節 嘔吐 154
二十節 汗癥 156
二十節 小兒口瘡 160
二十二節 小兒便秘 161
二十三節 驚風 162
二十四節 遺尿 164
二十五節 小兒肌性斜頸 166
二十六節 兒童多動癥 167
二十七節 小兒腦性癱瘓 168
二十八節 小兒麻痹後遺癥 169
二十九節 近視 171
八章 小兒日常保健推拿法 173
節 小兒捏脊保健 173
二節 小兒按摩保健 176
三節 小兒健脾胃推拿保健 176
四節 小兒保肺推拿保健 177 五節 小兒健腦益智推拿保健 178
六節 小兒安神推拿保健 179
七節 小兒肩關節推拿保健 180
八節 小兒指腕關節推拿保健 180
九節 小兒膝關節推拿保健 180
十節 小兒踝關節推拿保健 181
樣章
二章 二節 小兒推拿的作用
、調理陰陽
陰陽五行學說認為, 疾病的本質在於陰陽失調,包括天人陰陽關係失調和人體自身陰陽關係失調。 疾病的根本原則,即調整這種紊亂關係,使之復歸於陰陽平衡狀態。小兒推拿人員可以通過不同穴位和不同手法為小兒調理陰陽。
1.陽病陰治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有陽穴和陰穴。陽穴,其性似火,有溫煦作用;陰穴,其性似水,有滋潤作用。陽穴位於手背、前臂橈側、上半身、背部、下肢外側等;陰穴位於手掌、前臂尺側、下半身、腹部、下肢內側等。般而言,陽病治陰,陰病治陽。例如,高熱、神昏、急驚、熱哮、便秘等陽癥,可取小天心、天河水、六腑、陰池、內八卦、任脈、腹等陰部穴位;而久瀉、久喘、畏寒、肢冷、遺尿等陰癥,可取外勞宮、窩風、陽池、三關、督脈等陽部穴位。
2.以平為期
陰陽配穴法為配穴法之,指陰經穴與陽經穴常見的配閤應用。陰陽配穴常見以下兩種配穴方式:
(1)相反相成配穴: 將陰陽部位和屬性不同的穴位配伍,以加強療效或製約穴位或調整病癥陰陽之偏。如清天河水與揉二馬同用,以交通心腎之陰陽;點 會與擦湧泉同用,以交通上下之陰陽;內、外勞宮雙點和內、外八卦同運,以調節內外之陰陽;上三關與下六腑按次數比例 (如5:2或3:6等) 操作,使水火不緻太過,陰陽不緻太偏,恰到好處地調整小兒的陰陽狀態。
(2)同類穴位配穴: 將陰陽屬性相同的穴位配伍,以加強功效。例如,頭麵四大手法將調節天人陰陽的天門、調節髒腑陰陽的坎宮、調節左右陰陽的太陽和寜心安神鎮驚的耳後高骨相配伍,可加強調節陰陽的力度,擴大調節陰陽的範圍;雙鳳展翅,先提耳以調腎中陰陽,後點穴從承漿 (任脈終點)至人中(督脈體外終點),通過調任督而平衡陰陽;古人補益,常取小腹與腰骶、小腹丹田、腰骶命門,以增強溫助元陽之效;捏脊與拿肩均有提升陽氣的效果,二者配閤,則升陽舉陷的作用更加明顯。
3.講究次數
傳統小兒推拿操作多用次數為度量單位。次數中,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凡補陽多用奇數,補陰多用偶數。而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人左右各有12條正經,共24條。小兒推拿據此在頭麵四大手法中,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均取24次。
二、調整髒腑氣血
五髒六腑為人體的基本構架,氣血是人體的基本物質,它們共同組成人的生命體。生理上,由於五髒所貯藏和産生的精氣呈彌散狀態,充滿於五髒,因而“滿而不實”。“滿”是指精氣的充滿,“實”是指水榖的充實。而六腑多為空腔器官,其功能特點是傳化飲食水榖,故說“實而不滿”。氣血生成充足則髒腑平穩運行,分布適宜,齣入有常;反之,疾病就是髒腑氣血失調的反應。小兒推拿通過調節髒腑氣血防治疾病。
1.以髒腑命名穴位
在小兒推拿中,有以髒腑命名的穴位,包括位於五指螺紋麵的五經和胃、大腸、小腸、膀胱等穴,還有六腑穴,它們都便於操作。相關髒腑病變,取相應髒腑穴位,就能對相應髒腑進行調理。如脾經、胃經常用來 三焦病癥,大腸經則常用來 腸道病癥等。
2.根據髒腑生理特點和五行理論確立補瀉
小兒髒腑的生理病理特點有 “心肝多有餘” “脾常不足”“實 (熱)在陽明 (胃),虛 (寒) 在太陰 (脾) ”“腎病多虛”“腎無實證”“肺為腑”“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等,所有這些都在小兒推拿髒腑穴位的操作中得到體現。如水 (腎) 盛而乾枯,則運水入土;土盛而水枯,則運土入水;脾虛直補脾經,益中焦之氣;肺虛仍然補脾,補土以生金;腎虛還是補脾,後天養先天等。
3.近治作用
髒腑總有定位置,在髒腑體錶投影區域選取定部位或穴位,距離髒腑更近,刺激更易被髒腑感知,更有助於調節髒腑功能。如乳旁、乳根和膻中穴位於心和肺的體錶投影區,善治心肺之疾;中脘及整個胃脘部為胃的體錶投影區,治脾胃病癥有效;揉腹、摩腹作用於大小腸,適宜 腸道功能紊亂;肅肺在前胸後背操作,具有清肅肺髒、化痰止咳之效;脅肋為肝之所居和肝之經脈所過,搓摩之能疏肝解鬱,消痞散積;腰為腎之外府,於腰部,特彆是雙腎區振揉能補腎化氣行水;帶脈橫行,約束諸經,於其上之天樞點揉及搓擦整個帶脈,令帶脈緊縮而不肥胖;囟門或 會之下為腦髓,輕柔刺激大腦,有利於小兒健腦益智等。
4.開官竅、 通髒腑
五髒開竅於五官,五官依賴五髒氣血濡養。五髒調和,五官功能纔正常;反之,刺激五官能反作用於五髒。髒腑深居體內,五官則顯現於頭部。刺激髒腑難,作用五官易。故通過五官反作用於髒腑是傳統推拿的思路和特色,如腎開竅於耳,“鳴天鼓”腎感而應之,益腎壯骨有效;肺開竅於鼻,鼻部操作開宣肺氣;肝開竅於目,眼部操作調理肝氣;腎開竅於前後二陰,二陰周圍龜尾、會陰、中極等穴善治腎虛所緻的二便失調等。五官即為竅道,以通為務,這是推拿調治五官的立足點。
5.動五體、 調五髒
肝主筋,脾主四肢肌肉,心主血脈,腎主骨,肺主皮毛。生理上,筋、肉、脈、骨和皮毛五體依賴五髒氣血養而榮潤;反之,五體的運行與狀態會反作用於五髒。因此,動五體、 調髒腑也是小兒推拿的特色。如看驚掐驚。“看”就是審視肢體,看其有無抽搐及角弓反張之 “驚”;“掐”就是 ,即通過調筋而平肝鎮驚。傳統束悗療法為局部按壓血 (動)
脈,過性阻斷與開放交替,對心及心髒係統産生影響。肺主皮毛,通過手法與冷熱交替刺激皮膚與肌肉紋理,使皮膚潮紅,有利於開宣宜肺、實衛固錶等。
6.對氣血的特殊作用
《厘正按摩要術》的“外八卦在掌背,運之能通身之氣血,開髒腑之秘結,穴絡平和而蕩蕩也”,《幼科鐵鏡》的“肩井穴是大關津,掐此開通氣血行”和 《小兒按摩經》 的“二扇門發髒腑之汗”等記載,提示推拿相關穴位對髒腑氣血具有特殊作用,具有定的臨床價值。
三、補虛瀉實
《素問?通評虛實論》說“精氣奪則虛”“邪氣盛則實”,可見,“虛”為人體精、氣、血、陰、陽等基本物質不足;“實”為體內停留和積蓄著不該停留和積蓄的物質,如六淫、痰、飲、宿食、毒素、瘀血、癌腫、濁氣等。
推拿補瀉主要由人體功能活動狀態決定。凡能提高人體和髒腑興奮性,激活經穴,增強髒腑功能謂之補;凡能降低人體和髒腑興奮性,抑製經穴傳導,減低髒腑功能謂之瀉。補的手法具有升陽、提神、醒腦、促興奮作用;瀉的手法具有降溫、鎮靜、安神、抑製作用。
1.力度補瀉
著名推拿學傢王雅儒在《推按精義》中指齣: “治實證,手法宜重;治虛證,手法宜實而輕。“輕”“重”指用力大小。同手法,力輕為補,力重為瀉。用力輕,小兒感覺舒適,髒腑感而應之,逐漸興奮,活力增強,功能提升,為補;用力重,很快達到閾上刺激,局部麻木,經穴疲勞,感應性降低,髒腑抑製,功能逐漸降低,為瀉。
2.時間補瀉
推拿時間長為補,時間短為瀉。如《按摩經》 謂“大腸有病泄瀉多,脾土大腸久搓摩” “肚痛多因寒氣功,多推三關運橫紋”。其中的“久”“多”就是長時間運用於虛寒癥。反之, 實癥腹痛、積滯應拿肚角和捏脊。 驚厥應掐十宣、委中、閤榖等。刺激強,時間短,常運用於實癥和熱癥。
3.緩急補瀉
緩急補瀉又稱頻率補瀉。周於蕃在《小兒推拿秘訣?捲二》 謂“急摩為瀉,緩摩為補”。 同手法,頻率快為瀉,頻率慢為補。即頻率越快,單位時間內刺激次數增加,起到與重手法同樣的作用,為瀉;反之,為補。
4.方嚮補瀉
般認為操作方嚮嚮上、嚮外、嚮左、嚮心為補法,嚮下、嚮內、嚮右、離心為瀉法。 如推上三關為溫補,推下六腑為清瀉;又如大腸穴,離心推為瀉 (通便),嚮心推為補 (止瀉),來迴推為調 (平補平瀉)。補瀉的確定需注意選取參照物和同質比較,如上與下、內與外、離心與嚮心等。
5.迎隨補瀉
迎隨補瀉又稱順逆補瀉。《靈樞 始終》中載:“瀉者迎之,補者隨之”,指手法操作方嚮與經絡的關係。般認為,隨 (順) 經脈走嚮操作為補,迎(逆)經脈走嚮操作為瀉。推拿是從經脈的某點沿經絡推嚮另點,在推進過程中既有嚮下的壓力,又有沿經絡嚮前或嚮後的推進力。順經推進會加速氣血運行,經氣旺盛、興奮,具有補的特性;逆嚮推進會阻礙氣血運行,經氣遲緩,暫時壅塞、抑製,具有瀉的特性。
上述補瀉內容相互聯係,密不可分。如重手法多與時間短、頻率快相結閤,輕手法多與時間長、頻率慢相結閤。但力度的大小、時間的長短、頻率的快慢,以及方嚮等本身是相對概念,目前學術上尚無具體量化標準。
四、調理升降
1.緻氣調神,導引經氣
該法切中當升不升和當降不降病機,為在係統上部 (如頭麵、上焦)和下部 (腳與下焦) 采用揉、摩、運、拿等手法,導引氣血至操作部位,要求操作時間長、力度輕,環境安靜,並配閤語言誘導。如摩 會、摩囟門、揉太陽、拿風池、拿頸夾脊、拿肩井、振胸廓等具有升提陽氣的作用;而點湧泉、三陰交、太衝、太溪、運小腹和橫擦腰骶等能引火歸元與促進大小便排齣等。
2.按而收之,阻截升降
該法切中升之太過和降之太過病機,為在係統上部采用直下、內嚮的方嚮;或在下部采用嚮上操作進行阻截。這類手法要求力度重、持續,方嚮與病理趨勢相反,以點、按和振法為代錶。如振按 會、振按太陽、振按目上眶為降法代錶,振按湧泉、嚮上振按小腹和中脘有升提的作用。
此法與法所取部位相反。為在係統端引導,通過自我感覺導引經氣至推拿部位;為在另端強力振按與推助。臨床上常配閤使用。
3.順應升降,推而助之
在係統路徑上推而助之,如捏脊、推上七節骨、推上三關,上推中脘、膻中等能助其升而抑其降。下推腹部、推橋弓、推下七節骨、推天柱、開璿璣,下推中脘、腹部等能助其降而抑其升。該類方法以推法、擦法為代錶。
4.拿以使外,按以使內
單純分析手法方嚮,拿法為離開人體指嚮體外,按法為指嚮體內。所以,拿法是升散代錶,按法是內聚代錶。《黃帝內經》有“按之則熱氣至”的記載,而拿法的拿五經、拿肩井和拿頸夾脊等,無不體現瞭升散的特點。
自從孩子齣生後,睡眠問題就一直睏擾著我。寶寶睡不安穩,夜裏頻繁醒來,弄得全傢人都精疲力盡。聽身邊的長輩說,小兒推拿對改善睡眠有很好的效果,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來一本關於小兒推拿的書籍。這本《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羅列瞭大量的穴位和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淺齣地解釋瞭為什麼這些手法能夠起作用,以及它們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我特彆喜歡其中對“辨證施治”的強調,讓我明白瞭推拿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書中針對“夜驚”、“食欲不振”、“腹瀉”等常見兒科問題的推拿方案,詳細到每一個穴位的定位、操作的力度和頻率,都有明確的指導。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給孩子推拿,效果齣乎意料地好。孩子入睡比以前沉穩瞭許多,夜裏醒來的次數也明顯減少。看著孩子安穩的睡顔,我由衷地感謝這本書,它讓我看到瞭解決孩子健康問題的希望,也讓我對中醫的智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的知識密度雖然不小,但講解得十分到位,讓我這個完全的門外漢也能逐漸領會其中的奧妙。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的學生,對中醫養生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兒童健康領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瞭解到小兒推拿這種古老而有效的療法,於是便開始尋覓相關的學習資料。在眾多書籍中,《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以其嚴謹的學術風格和全麵的內容吸引瞭我。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瞭各種推拿手法,更深入地探討瞭這些手法背後的中醫理論。它詳細解釋瞭每個穴位的功能、主治,以及與其相關的經絡走嚮,這使得我對中醫的經絡學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於“辨證施治”的強調,它教會我如何根據孩子的具體癥狀和體質來選擇最閤適的推拿方案,而不是死闆地套用。書中關於“推拿的禁忌癥”的闡述也讓我印象深刻,這體現瞭科學和負責任的態度。即使是對於像我這樣初次接觸小兒推拿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的講解也足夠清晰易懂,通過大量的圖例和文字描述,能夠有效地引導我掌握推拿的技巧。
評分初為人母,看著身邊日益成長的寶寶,總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嗬護他。但看著寶寶偶爾的小病小痛,比如積食、感冒、咳嗽,心中總是充滿擔憂,跑醫院掛號排隊也著實讓人心力交瘁。偶然間聽朋友推薦,說小兒推拿既安全又有效,於是我便開始四處搜尋相關的書籍,希望能夠自己學習一些基礎的推拿手法,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偶然翻閱到這本《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雖然我對“培訓教材”這幾個字有些許畏懼,擔心它過於專業,不易理解,但翻開目錄,裏麵的內容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像是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從最基礎的推拿理論、穴位講解,到針對不同常見兒童疾病的推拿手法,都做瞭詳盡的介紹。那些穴位圖譜清晰明瞭,手法演示的文字描述也生動形象,讓人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推拿的過程。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如何判斷寶寶的體質”以及“不同季節的推拿側重點”的章節深感興趣,覺得這對於日常的保健養生很有指導意義。整體來說,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非常適閤像我這樣的新手傢長,能夠從零開始,係統地學習小兒推拿的知識和技能。
評分最近,我的寶寶總是容易生病,咳嗽、感冒、積食,反反復反,看著孩子受罪,我心疼極瞭。聽說小兒推拿對緩解這些癥狀很有幫助,於是我到處打聽,最後瞭解到這本《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的內容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它不僅僅是教你幾個簡單的推拿動作,而是從理論基礎講起,讓你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最喜歡的是裏麵關於如何“望聞問切”來判斷孩子身體狀況的部分,這讓我覺得推拿不再是盲目地操作,而是有針對性的治療。書裏詳細介紹瞭針對不同病癥的推拿手法,比如寶寶積食瞭,該怎麼推拿肚子;寶寶咳嗽瞭,又該推拿哪些穴位。每一個穴位都配有清晰的圖示,還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這對我這樣的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嘗試著給寶寶做瞭一些簡單的推拿,沒想到效果還挺不錯,寶寶的咳嗽好像減輕瞭一些,精神也比之前好瞭。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找到瞭解決寶寶健康問題的一個好方法,讓我更加自信地麵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小狀況。
評分作為一名在基層婦幼保健站工作的保健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為轄區內兒童服務的培訓資料。當我接觸到《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教材》時,我深切感受到瞭它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操作手冊,更是一部係統性的培訓課程。書中對小兒推拿的理論基礎,如陰陽五行、髒腑學說在小兒推拿中的應用,都有非常詳盡的闡述,這對於我們理解推拿的深層原理至關重要。在手法方麵,它不僅介紹瞭基礎的常用手法,還針對一些常見的兒科疾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便秘等,提供瞭詳細的推拿方案和注意事項。書中提供的穴位圖解非常精細,標示準確,對於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精準定位穴位非常有幫助。此外,它還涵蓋瞭小兒推拿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推拿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如何安撫孩子、如何觀察反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臨床實踐中不可或缺的知識。這本書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性學習和掌握小兒推拿技術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