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汙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舉報 | * ISBN編號 | 9787122297570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舉報 |
| 條形碼 | 9787122297570 | * 是否是套裝 | 否 |
| * 書名 | 汙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 * 定價 | 78.00元 |
| * 齣版社名稱 | 化學工業齣版社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糾錯 | * 作者 | 鄭梅 |
| 作者地區 | 中國大陸 | 齣版時間 |
本書基於汙水處理工程設計實踐,總結瞭汙水處理各個設計環節,如物理和化學處理工藝、生物處理工藝、消毒處理工藝、汙泥處理工藝、鼓風機房、加藥間、除臭係統、附屬建築給水排水和消防等的設計思路、接口條件、設計要點和注意事項等,還介紹瞭相關專業施工圖設計條件、總圖施工圖設計指南等。筆者根據多年從業經驗,係統總結瞭設計當中應注意和應避免的問題,給齣瞭圖紙示例,直觀易懂,實用性強,是一部實踐性很強的設計實戰書籍。本書還增加瞭施工圖設計過程把控關鍵點、設計管理內容和校審要點等內容,供有經驗的設計師和設計審核人員參考,以提高設計管理水平和審核效率。
本書可作為汙水處理工程設計新手的係統培訓用書,也可供相關設計人員和審核人員閱讀參考
業內專傢杭世珺主審,評價該書為"一部難得的來自於實踐的好書"
作者鄭梅女士是我國較早一批從事環保工程的設計者,本書集25年工作經驗之精華,是作者多年工程建設心得記錄之提煉
無
第1章工藝設計中的基本概念1
1.1工程設計的特點1
1.2工程設計要求的素養2
1.3製圖注意事項4
第2章工程設計前期的信息資料收集8
2.1新建項目8
2.2改擴建項目11
第3章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標書編製12
3.1編製深度12
3.2可研評審的主要內容12
3.3編製中需要協作的內容15
3.3.1協作專業和部門15
3.3.2編製方案、可研和標書文件的工作順序15
3.4設計提示16
3.5價格估算18
3.5.1投資價格構成18
3.5.2價格估算方法19
3.5.3數據資料積纍20
第4章物理和化學處理工藝21
4.1粗格柵及提升泵站21
4.1.1接口數據21
4.1.2粗格柵渠22
4.1.3集水池28
4.1.4汙水提升泵站30
4.2調節池36
4.3細格柵39
4.3.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39
4.3.2細格柵的柵隙選擇40
4.3.3細格柵設計40
4.4沉砂池45
4.4.1鏇流沉砂池45
4.4.2曝氣沉砂池47
4.5混凝反應池52
4.5.1核心設計參數52
4.5.2設計提要52
4.6沉澱池54
4.6.1基本設計思路54
4.6.2中進周齣輻流式沉澱池57
4.6.3平流式沉澱池61
4.7高密度澄清池65
4.7.1結構圖66
4.7.2工作原理66
4.7.3藥劑選擇67
4.7.4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68
4.7.5設計思路68
4.8V形濾池72
4.8.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72
4.8.2布置型式72
4.8.3工藝過程72
4.8.4設計思路78
4.9濾布濾池81
4.9.1運行方式82
4.9.2設計接口條件82
4.9.3設計思路82
4.10氣浮84
4.10.1渦凹氣浮85
4.10.2溶氣氣浮85
4.10.3淺層氣浮87
4.11臭氧氧化89
4.11.1工藝設計概述89
4.11.2臭氧設備間91
4.11.3臭氧接觸反應池93
4.12巴氏計量槽96
4.13迴用水池97
第5章生物處理工藝99
5.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99
5.2生物池設計共性思路100
5.2.1工藝計算100
5.2.2設計思路101
5.2.3生物池的超高103
5.2.4生物池的放空103
5.2.5設備選型104
5.3AAO池104
5.3.1流程設計105
5.3.2進水配水106
5.3.3迴流係統107
5.3.4AAO池型108
5.3.5曝氣器選擇108
5.3.6微孔曝氣器109
5.3.7風管設計110
5.3.8電氣自控儀錶設計113
5.4氧化溝113
5.5帶選擇區SBR115
5.5.1SBR單體設計思路115
5.5.2各功能區設計117
5.5.3放空和走道闆設計118
5.5.4電氣自控儀錶設計119
5.6升流式厭氧汙泥反應器(UASB)119
5.6.1厭氧反應器的原理119
5.6.2厭氧反應器的結構120
5.6.3易被忽略的堿度問題120
5.6.4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122
5.6.5設計思路122
5.7水解酸化池130
第6章消毒處理工藝133
6.1二氧化氯加氯間133
6.1.1二氧化氯發生器概述133
6.1.2設計接口條件134
6.1.3設計思路134
6.1.4電氣自控設計137
6.2液氯加氯間138
6.2.1工作原理138
6.2.2設計接口條件138
6.2.3加氯量的計算139
6.2.4設計要點141
6.3接觸消毒及迴用水泵站143
6.3.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143
6.3.2設計思路143
6.3.3設計要點144
6.4紫外消毒146
6.4.1選型計算146
6.4.2設計要點147
第7章汙泥處理工藝149
7.1汙泥泵站149
7.2汙泥消化150
7.2.1汙泥好氧消化150
7.2.2汙泥厭氧消化152
7.3汙泥脫水係統160
7.3.1設計內容和接口條件161
7.3.2汙泥含水率161
7.3.3汙泥濃縮方式162
7.3.4汙泥濃縮池的主要設計參數162
7.3.5汙泥濃縮機和脫水機設計共性思路163
7.3.6汙泥貯池167
7.3.7帶式壓濾機169
7.3.8隔膜式闆框壓濾機173
7.3.9離心脫水機175
第8章鼓風機房180
8.1設計內容和接口條件180
8.2鼓風機的選型180
8.3鼓風機的布置方式181
8.4幾種常用風機簡介183
8.5鼓風機房基礎及附屬設施設計184
第9章加藥間186
9.1設計接口條件186
9.2設計思路186
9.3溶藥池188
9.4儲藥池189
9.4.1常規藥劑儲藥189
9.4.2甲醇儲藥189
9.5常規藥劑加藥泵190
9.6甲醇加藥係統191
第10章除臭係統193
10.1臭氣主要成分193
10.2臭氣來源193
10.3除臭係統組成和設計接口條件194
10.4設計思路194
10.5臭氣收集係統設計194
10.6除臭生物濾池197
第11章附屬建築給水排水和消防200
11.1參考規範200
11.2設計思路201
11.2.1與汙水處理工藝相關的建築設計201
11.2.2給水設計202
11.2.3排水設計204
11.2.4室內消防設計205
11.2.5室外消防設計206
第12章相關專業施工圖設計條件209
12.1電氣、自控和儀錶209
12.2建築與結構210
12.3暖通211
第13章總圖施工圖設計212
13.1總平麵布置圖212
13.1.1總平麵布置圖設計步驟212
13.1.2總平麵布置圖設計注意事項214
13.2水力高程圖215
13.2.1高程設計基準215
13.2.2設計步驟216
13.3總管綫圖217
13.3.1工藝管綫總圖218
13.3.2排水管綫總圖219
13.3.3道路和雨水管綫總圖222
13.3.4給水管綫圖226
13.3.5管道的材質和敷設228
13.3.6電磁流量計井230
13.4工藝管道和儀錶流程圖231
13.4.1設計內容231
13.4.2PID圖結構232
13.4.3儀錶圖形符號233
13.4.4儀錶功能標誌233
13.4.5儀錶功能標誌以外字母含義236
13.4.6格柵PID239
13.4.7泵站PID240
13.4.8A/O池PID241
13.4.9鼓風機房PID242
第14章校審要點243
附錄246
1.工藝設計常用圖集資料246
2.工藝設計常用標準、規範及其他資料248
參考文獻258
汙水處理設備操作維護問答(第二版)
:38.00元
作者:謝經良 主編 瀋曉南、彭忠 副主編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22151254
字數:
頁碼:321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推薦您關注更多水處理方麵新書:廢水處理實用技術及運行管理; 城鎮汙水處理廠設計基礎及參考圖集環境工程實用技術讀本--廢水生物處理技術; 環境工程實用技術讀本--給水廠改造與運行管理技術環境工程實用技術讀本--工業水處理技術; 環境工程實用技術讀本--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環境工程實用技術讀本--中水處理與迴用技術; 火電廠及核電站水處理城鎮淨水廠改擴建技術與應用; 汙水處理在綫監測儀器原理與應用(第二版)現代膜技術與應用叢書--現代膜技術與水處理工藝; 現代膜技術與應用叢書--現代膜技術運行工程案例更多環境圖書,請關注:
目錄
"第1章設備維護操作的基本知識
1.1汙水處理設備運行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2設備運行管理的職責和製度有哪些?
1.3設備維修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4設備維修保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5設備維護操作人員“三好”、“四會”和操作的“五項紀律”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6設備正常使用前,應重點檢查哪些方麵?
1.7設備使用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1.8設備維護保養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9設備維護保養的類型有哪些?
1.10為什麼要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
1.11常用潤滑脂的品種有哪些?
1.12設備潤滑油的選用方法有哪些?
1.13潤滑油的代用原則是什麼?
1.14潤滑油的混用原則是什麼?
1.15汙水處理設備潤滑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第2章預處理設備
2.1格柵的作用是什麼?
2.2格柵的種類有哪些?
2.3怎樣進行機械格柵的運行維護?
2.4格柵運行操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5格柵安裝維護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其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哪些?
2.6柵渣壓榨機的作用是什麼?
2.7柵渣壓榨機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應怎樣進行維護保養?
2.8如何估算柵渣的産生量?
2.9汙水處理廠格柵間一般都括哪些設備?
2.10自動格柵係統的開啓順序是怎樣的?
2.11與格柵配套的皮帶運輸機應怎樣維護保養?
2.12沉砂池設計、運行中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13沉砂池的作用是什麼?通常有哪些形式?
2.14沉砂池運行管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15曝氣沉砂池的基本構造和作用是什麼?
2.16曝氣沉砂池的作用是什麼?
2.17曝氣沉砂池的基本運行參數有哪些?
2.18曝氣沉砂池運行管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19吸砂橋常見的故障及解決方法有哪些?
2.20怎樣進行砂水分離器的維護保養?
第3章好氧生化處理
3.1活性汙泥法的發展曆程和基本操作過程是什麼?
3.2活性汙泥處理係統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3.3活性汙泥法淨化汙水的主要過程是什麼?
3.4活性汙泥處理係統運行過程中應考慮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3.5如何進行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
3.6活性汙泥法處理係統運行操作效果檢測的常用指標有哪些?
3.7活性汙泥法運行操作中常見的異常情況有哪些?可采取的相關解決措施是什麼?
3.8曝氣設備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3.9衡量曝氣設備效能的指標有哪些?
3.10曝氣設備是如何分類的?
3.11鼓風曝氣係統的基本組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麼?
3.12為保證鼓風機的運行應重點注意哪些方麵?
3.13羅茨鼓風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點是什麼?
3.14如何進行羅茨鼓風機的運行操作?
3.15如何進行羅茨鼓風機的保養?
3.16離心鼓風機的運行維護內容有哪些?
3.17什麼情況下鼓風機需要立即停車檢查?
3.18機械曝氣設備有哪些形式?
3.19錶麵曝氣機運行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3.20氧化溝工藝中導流和混閤輔助裝置的結構和作用?
3.21微孔曝氣器結構和特點是什麼?
3.22微孔曝氣器運行過程中可能齣現哪些問題?
3.23怎樣對微孔曝氣器進行維護保養?
3.24影響氧轉移的因素有哪些?
3.25活性汙泥法處理汙水的曝氣池類型有哪些?
3.26推流式曝氣池的結構和運行操作方法是什麼?
3.27AB法處理工藝中A段曝氣池的運行控製參數有哪些?
3.28AB工藝B段曝氣池運行控製參數有哪些?
3.29序批式活性汙泥法的運行操作程序是什麼?
3.30CAST係統的組成及主要控製機理是什麼?
3.31SBR工藝潷水器的結構和操作要求是什麼?
3.32鏇轉式潷水器的工作過程、特點及運行參數是什麼?
3.33虹吸式潷水器的原理、工作過程、特點是什麼?
3.34套筒式潷水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3.35浮力式潷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3.36選擇填料的性能要求有哪些?
3.37生物接觸氧化法中的填料是如何分類的?
3.38影響生物膜法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39接觸氧化法運行管理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3.40生物轉盤運行管理過程中的異常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是什麼?
3.41影響曝氣生物濾池反應器運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2影響曝氣生物濾池反應器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3影響曝氣生物濾池反應器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4曝氣生物濾池運行中齣現的異常問題有哪些及解決對策是什麼?
3.45膜生物反應器中膜汙染物質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3.46膜汙染後的清洗方法有哪些?
3.47MSBR工藝主要設備的選擇及維護要求是什麼?
第4章泥水分離設備
4.1初沉池的作用是什麼?
4.2影響初沉池運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3初沉池日常管理、操作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4.4初沉池運行過程中的異常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有哪些?
4.5平流式沉澱池結構及運行管理是什麼?
4.6保證平流式沉澱池穿孔管排泥正常運行的基本參數要求有哪些?
4.7鏈帶式颳泥機的運行方式和主要問題有哪些?
4.8如何進行二沉池的運行、管理?
4.9二沉池運行管理應注意哪些事項?
4.10二沉池運行過程中常見的異常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有哪些?
4.11沉澱池齣水堰的作用和基本要求是什麼?
4.12重力濃縮池的運行控製參數有哪些?
4.13重力濃縮池運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4.14重力濃縮池颳泥機的基本類型和要求有哪些?
4.15浮選濃縮池撇渣機的基本類型和適用特點有哪些?
4.16如何進行吸泥橋的操作運行?
4.17如何進行吸泥橋的維護保養?
4.18吸泥橋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有哪些?
4.19什麼是加壓溶氣氣浮?
4.20氣浮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4.21常見的氣浮方法有哪些?
4.22射流氣浮的結構特點和運行參數有哪些?
4.23葉輪氣浮的運行過程和結構特點有哪些?
4.24渦凹氣浮的原理及特點是什麼?
4.25DAF高效溶氣氣浮設備的原理及特點是什麼?
4.26擴散闆(管)氣浮的結構和特點有哪些?
4.27加壓溶氣氣浮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4.28加壓溶氣氣浮有哪些優點?
4.29加壓溶氣氣浮有哪些基本流程?其特點是什麼?
4.30加壓溶氣氣浮法的設計運行常規參數有哪些?
4.31加壓溶氣氣浮的主要組成有哪些?
4.32溶氣真空氣浮的結構和特點有哪些?
4.33溶氣釋放器選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11水處理車間如何管理生産及設備?
6.12泥處理車間如何管理生産及設備?
6.13設備如何管理?
6.14如何結閤固定資産颱賬進行設備運行的動態管理?
6.15如何確定設備的維護周期?
6.16什麼是設備的“強製保養,動態備用”原則?
6.17設備維修如何管理?
6.18對設備故障如何管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說實話,第一眼看上去是那種非常典型的技術手冊風格,厚實,封麵顔色比較沉穩,一看就知道內容是紮實的乾貨,而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入門讀物。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的邏輯結構,它似乎是按照一個新人在這個行業裏成長的路徑來設計的。比如,它不會上來就拋齣一堆復雜的化學公式或者晦澀的規範條文,而是會先搭建一個宏觀的框架,讓你明白汙水處理這條“生産綫”的各個環節分彆是乾什麼的,它們之間是怎麼協同工作的。這種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敘述方式,對於我這種想從零開始啃下這塊硬骨頭的新手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閱到關於初沉池設計參數那一部分時,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最佳”的數值,而是詳細解釋瞭為什麼不同的停留時間(HRT)會對後續的生化處理産生什麼樣的連鎖反應,這種對底層原理的深挖,遠比單純記住幾個數字更有價值,讓人感覺自己是在學習一門工程學,而不是背誦一本字典。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作者似乎很清楚,麵對的讀者群體不全是本專業科班齣身的精英,其中肯定包含大量需要快速上手的工程技術人員和一綫操作工。因此,很多關鍵概念的解釋都用瞭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將汙泥齡比作“菌群的年齡”,將反硝化比作“給氮元素‘減肥’的過程”。這種“白話化”的錶達,極大地降低瞭專業知識的理解門檻,使得原本可能需要多次查閱專業詞典纔能弄懂的概念,能夠一目瞭然。此外,書中穿插的圖示和流程圖的繪製質量也相當高,綫條清晰,標注準確,能快速幫助讀者建立起對整個工藝流程的直觀認識,避免瞭單純依賴文字描述而産生的空間想象障礙。
評分這本書的特點非常鮮明,它不像一些理論書籍那樣隻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大量篇幅聚焦於“怎麼做”以及“如果齣瞭問題該怎麼辦”。這一點,從它對不同處理工藝的剖析中就能看齣來,比如A/O工藝的汙泥齡控製、反硝化的條件優化,作者似乎把自己多年現場的經驗都傾注進去瞭。我特彆留意瞭關於膜生物反應器(MBR)那一章的敘述,裏麵不僅提到瞭膜汙染的類型,還非常細緻地探討瞭清洗方案的製定和應急預案,甚至連日常巡檢時應該重點關注的幾個壓力錶讀數變化趨勢都給標注齣來瞭。這種對“實操性”的執著追求,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大超過瞭單純的教科書範疇,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坐在你旁邊,手把手教你如何把實驗室裏的理論變成一個穩定運行的、達標排放的工程實體。對於我這種未來打算從事運行管理工作的人來說,這種細節的描繪,簡直是無價之寶。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對“係統思維”的培養上。很多初學者容易陷入“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誤區,隻關注自己負責的那個小單元,比如鼓風機或者二沉池,卻忽略瞭它們對整個汙水廠齣水水質的整體貢獻和相互製約關係。這本書巧妙地通過不同章節的銜接,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比如,它會引導你思考,前期的預處理除磷效率低,會對後續的生化除磷係統造成多大的衝擊負荷,以及這最終會如何影響到整個齣水達標的穩定性。這種全流程的視野,是很多零散的技術資料無法提供的。它教給我的不是具體的某個操作步驟,而是一種“工程師的視角”——即在任何一個環節做決策時,都必須考慮到對整個係統的長期影響,這對於提升一個技術人員的綜閤素養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在內容廣度和深度上做到瞭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很多技術叢書要麼過於偏重理論的推導,讓人讀完後感覺自己知識麵很窄,應用起來捉襟見肘;要麼就是內容過於零散,堆砌瞭大量的標準和規範,缺乏係統性。而這套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在介紹完一個核心工藝(比如活性汙泥法)的原理後,立馬會切入到設備選型和運行參數的調整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非常規”問題的處理方式。例如,在討論到汙泥膨脹問題時,作者沒有簡單地歸結為絲狀菌過度生長,而是從進水水質波動、溶解氧分布不均、營養鹽配比失衡等多個維度進行瞭細緻的解構和排查路徑的梳理。這種多角度的思維訓練,極大地拓展瞭我分析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讓我意識到,汙水處理遠非簡單的化學反應,它是一個包含生物、化學、物理和工程控製在內的復雜係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