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内科学(第19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
主译 王 辰 詹庆元
学术秘书 王 璐
开本:16开
字数:510千字
2017年10月第1版
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65915840
定价 95.00元
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处理方法 1
第二章 呼吸功能异常 3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11
第四章 胸部影像图谱 17
第五章 支气管哮喘 35
第六章 过敏性肺炎和肺嗜酸性粒细胞浸
润症 49
第七章 职业性或环境所致肺疾病 57
第八章 支气管扩张 66
第九章 囊性纤维化 69
第十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3
第十一章 间质性肺疾病 82
第十二章 胸膜疾病 93
第十三章 纵隔疾病 96
第十四章 通气功能紊乱性疾病 97
第十五章 睡眠呼吸暂停 101
第十六章 肺移植 106
第二篇 危重症医学
第十七章 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方法 112
第十八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21
第十九章 机械通气技术 126
第二十章 休克患者的处理方法 131
第二十一章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139
第二十二章 心源性休克和肺水肿 149
第二十三章 心血管崩溃、 心搏骤停和心脏性
猝死 155
第三篇 感染性疾病
第二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处理方法 165
第二十五章 肺炎 173
第二十六章 肺脓肿 186
第二十七章 肺炎链球菌感染 189
第二十八章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 199
第二十九章 流行性感冒 208
索引 217
本书前言
《哈里森内科学》是世界上ZUI具影响力的经典教科书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一版再版,畅行不衰。为了更好地推广该书,我们荣幸地接受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委托,承担起第19版《哈里森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分册》的翻译工作,希望尽可能地将经典还原给国内同行。
本分册秉承原书「临床实用至上」的原则,结合目前呼吸领域的ZUI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章节论述了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为了保证稿件质量,每一章节的翻译工作均由一名或多名译者与审校者组成的团队共同负责;在确保内容准确性的基础上,注重行文的严密性及著作的quanwei性。同时,该译著维持了原版图文并茂的写作特色,便于学习和查阅。
本分册共分为3篇29章,分别选自原书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等内容。DIYI篇主要论述了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等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强调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具有极强的临床实用性;第二篇以呼吸与循环系统危重症的诊治为主,符合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的学科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呼吸科医师处理危重症的能力及培养多学科交融的诊断思维;第三篇则节选了原书第8部分感染性疾病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及「肺脓肿」等内容,突出描述了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较为遗憾的是,与第18版《哈里森内科学》相比,ZUI新版未将「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这一章节的内容编写入呼吸系统疾病中,因此未在本分册中进行描述,有需求的读者可参阅《哈里森内科学(第19版)———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册》。
本分册是所有翻译人员合作的结晶,在此,感谢詹庆元教授对工作的支持,感谢每位编委、译者和校者,以及学术秘书的辛勤付出,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高瑾副编审为此书倾注的心血。
由于时间仓促及知识所限,书中可能存在谬误之处,恳望读者、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我一直对医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着极高的追求,所以当看到《正版 哈里森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第19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哈里森系列作为医学界的经典,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是不容置疑的。第19版的问世,意味着它囊括了近几年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这对我这样一个想要全面掌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非常欣赏书中对复杂疾病的解读方式,它不会简单地罗列症状,而是会深入剖析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从分子层面到临床表现,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在危重症医学方面,书中对于如何快速识别和处理危急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的生命支持,都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理论依据。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呼吸支持技术的部分,包括不同模式的机械通气选择、肺保护策略以及呼吸机的参数设置等,这些都是在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细节。这本书的出版,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进步的绝佳平台,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在选择医学书籍时,我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引领我深入思考、拓展视野的经典著作。这次入手《正版 哈里森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第19版》,就是看中了它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权威地位。第19版的更新,意味着书中汇集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共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紧跟医学前沿的读者来说,具有非凡的价值。我尤其喜欢书中严谨的逻辑结构和详实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例如,在讨论某个疾病时,它会从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入手,逐步深入到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最后给出治疗原则和预后评估。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也能够培养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危重症医学方面,书中对于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危急状态的处置,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支持等关键环节,这些内容对于提升临床救治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这次入手这本《正版 哈里森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第19版》,主要还是看中了哈里森的口碑,毕竟是内科学领域的“圣经”,更新到第19版,感觉内容肯定是很扎实的。我一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颇感兴趣,也想深入了解一下危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这本书的版次更新就意味着它包含了近几年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我之前也翻阅过一些呼吸科的专业书籍,但哈里森的体系化和深度是其他书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注重临床实践的指导,比如在解读一些疑难杂症时,会详细列出诊断的思路和鉴别要点,这对于我目前的学习和将来可能遇到的情况都大有裨益。拿到手后,我翻看了目录,发现章节的划分非常清晰,从基础的肺部解剖生理到各种常见和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再到危重症监护中的呼吸支持技术,内容覆盖面非常广。而且,我注意到它对一些前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比如新的影像学技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都有涉及,这无疑能帮助我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评分我选择这本《正版 哈里森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第19版》,主要是出于对呼吸系统疾病复杂性的好奇,以及对危重症医学最新进展的渴望。作为一名对医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深入地讲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权威书籍,而哈里森系列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第19版的更新,意味着书中包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这对我学习和理解该领域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基础知识的梳理到具体疾病的分析,再到危重症的管理策略,逻辑性非常强,层层递进,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而扎实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疾病时,不仅列出了病因、发病机制,还会详细阐述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各种辅助诊断手段。对于危重症部分,书中对呼吸衰竭的分类、管理原则、机械通气的原理与应用、以及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救治流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些内容都极具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临床上的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同样重要,而《正版 哈里森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第19版》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哈里森系列以其严谨的态度和全面的内容闻名于世,第19版的问世,则代表了其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最新权威解读。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意味着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到最前沿的医学理念和最实用的临床技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复杂病例的深入分析,它能够将看似杂乱的症状和体征,通过科学的逻辑推理,最终指向明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方案。对于危重症医学,书中对各种生命支持手段的介绍,从基础通气模式到高级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重症监护中的关键技术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以及创伤引起的呼吸系统问题,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让我能够对呼吸系统的疾病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指导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良师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