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台湾设计类图书销量排行榜第—名,中国装修门户“土巴兔”推荐
开工必备的装修早知道,没看这本,千万不要随便找工队。
不被包工头忽悠,一定要知道的正确工法!
清晰易读、接地气的装修施工指南,全新修订版
汇集大量大陆版家居装修案例,全面更换实拍照片与详细工法介绍,编排细致,包括“我很后悔”失败案例、现场直击、正确工法、血泪领悟、你必须知道、补救手帖、同场加映等环节,一步步讲解施工过程,保证让家装新手们不需要通晓复杂的工程计算和施工细则,就能轻松搞懂家庭装修,准确抓住要点,一眼看出问题,避免日后麻烦不断。
600余张实拍施工现场照,从真实失败案例讲起,一本书搞定家庭装修全过程
本书选用600余张实拍施工现场照,从“我很后悔”真实失败案例讲起,教读者开工不被坑、施工做对事、监工有技巧,让家装省钱又省心、毫无后顾之忧。
内容系统全面,包括装修各个环节:从装修前的准备工作,到拆除、水电、泥瓦、木工、厨卫、油漆等施工环节,以及如何列估价单、抓预算、签合同。帮读者一本书搞定家庭装修全过程。
我是设计师,之前在纽约工作,去年才搬回台北。一般消费者受到媒体的荼毒之深,实在难以形容。大多数人似乎把家和旅馆、餐馆、样板房……通通混在一起了。似乎一个家有个像旅馆房间的卧室,有个像餐馆的餐厅,有个像水疗室一样的卫浴等,就是好设计。和设计师讨论时,总是谈风格。豪宅这个字眼,动不动就挂在嘴边。说真的,不仅不习惯,甚至有厌恶之感。“采光通风比风格重要” ,你算是点到重点了。一个无法让人舒适的空间,视觉上再怎么美,都是失败的。可悲的是,大多数的设计师都没有这样的观念。
─CHL
I enjoy reading your blog, so humane and nteresting.
─Della Chuang
姥姥,在网络世界的全名为“天山童姥”,姥姥是简称。看这个封号就知不是善类,动不动就耍流氓,因此平安地在新闻媒体混过十几年。曾任报社家居线记者,并侥幸当上组长。工作的关系,被迫看了上千间房子的室内设计,逛了上百间家具店。因混的日子实在太长,胸口郁闷之事太多,就开始写一些家居装修的吐槽文。
有个个人博客,主要是谈“当我们没钱时,如何一步步地塑造自己想要的家”。但所有的理想若没有实践的方法,讲了也是白讲。刚好我知道一些皮毛,希望能协助大家完成你自己的小革命,在预算内,有个真正有人味、贴近自己原型的栖身之所。
简目
网友推荐序│网友齐“赞”的装修人天堂 002
自序│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家:写给大陆读者的话 004
前言│关于居家,我想说的是…… 008
第1章装修前
PartA施工队好,还是设计师好?
PartB装修流程大解析030
第2章不后悔装修书
PartA拆除工程034
PartB水电工程056
PartC空调工程102
PartE厨卫工程142
PartF木工工程182
PartG油漆工程228
第3章装修保命符——抓预算+拟合约
PartA预算分配与拟定估价单242
PartB帮你保命的装修设计合约254
出版后记255
细目
网友推荐序│网友齐“赞”的装修人天堂 002
自序│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家:写给大陆读者的话 004
前言│关于居家,我想说的是…… 008
第1章装修前
PartA施工队好,还是设计师好?
Point01 选设计师还是施工队,就像要嫁给葛优还是金城武? 014
Point02 嫁妆(一):挑出适合自己家的照片 018
Point03 嫁妆(二):收纳大搜查!看你家藏了什么? 022
Point04 嫁妆(三):学会做决定与负责 026
PartB装修流程大解析030
第2章不后悔装修书
PartA拆除工程034
01 打地板时,千万小心排粪管 036
02 原瓷砖地够平整,可直接铺木地板 040
03 千万别乱拆墙,以免结构受损 044
04 不拆不换的地板、橱柜,通通要包好做保护 048
05 拆除,你该注意的事 052
PartB水电工程056
01 不想被糊弄,得先认识配电箱 058
02 怎么又跳闸了(一):回路设计的8大基本概念 062
03 怎么又跳闸了(二):单一回路的电量算法 068
04 电线用了黑心货,超怕随时短路起火 076
05 插座设计乱糟糟,有时不够用,有时没有用 080
06 灯具开关不顺手,老在家里来回跑! 086
07 防断电闪屏,布线管6大原则 090
08 冷热水管,不能靠太近 094
09 水电,你该注意的事 098
PartC空调工程102
01 吊顶挡住吸风口,空调效果打折扣 104
02 空调要装在长边墙,回风较佳 108
03 空调要冷,你该注意的事 112
PartD瓦工工程116
01 水泥质量不好、比例不对,易有裂痕 118
02 从抛光砖了解不同地砖施工要点 122
03 砖墙vs.轻隔墙的“有所谓”施工法 128
04 只挑好窗还不够,施工也要按步走 132
05 瓦工,你该注意的事 140
PartE厨卫工程142
01 卫浴怕漏水,防水该做几层才安心? 144
02 瓷砖填缝,要等24小时 148
03 卫生间要做止水墩,门槛要选“冂”字型 154
04 泄水坡没做好,卫生间地板出现小水洼 158
05 卫生间地漏,定位错误问题多 162
06 有浴缸的幸福,兼论浴缸防水 166
07 卫浴,你该注意的事 168
08 厨房设备台面多高?要看你的身高 174
09 厨房,你该注意的事 176
PartF木工工程182
01 认识石膏板,吊顶装修不被黑 184
02 装吊顶龙骨的3种偷工方式 188
03 定做木工柜,也有3种偷工的方式 192
04 只要5分钟,一口气弄懂板式家具 202
05 合叶责任大!五金好坏谁看得懂? 208
06 室内门被黑心,门合叶被偷换成柜合叶 210
07 木地板有学问,实木、多层、强化复合比一比 214
08 抗潮但不耐撞,认识多层复合木地板 222
09 木工,你该注意的事 224
PartG油漆工程228
01 油漆滴滴答,家里到处都是漆 230
02 居家用色,你可以再大胆些! 236
03 油漆,你该注意的事 240
第3章装修保命符——抓预算+拟合约
PartA预算分配与拟定估价单
Point01 (概念篇):老房子花在基础工程,新房子花在通风采光与格局 244
Point02 (比价篇1):便宜、中间的、贵的都不对 246
Point03 (比价篇2):列出建材与工法,分开计价一项项比 248
Point04 (实战篇):看懂报价单,教你打对算盘 250
PartB帮你保命的装修设计合同254
出版后记255
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家——给大陆读者的话
姥姥我在台湾出了一本家装工法书,对,就是各位手上拿着的这本,写家装时会出什么状况与剖析正确工法。承蒙北京后浪出版公司看得起,愿意出简体字版。我在授权的那刻,只提出一个要求:内容要本土化,我要重写。
“什么?你要重写?您老人家是住台北,不是北京,也不住上海、广州耶?”出版界的朋友们纷纷劝我停笔,太耗精力,从性价来看,经济效益太低;以心理面来看,会有多少大陆读者相信一位住在台北天山灵鹫宫的姥姥可以本土化?
但身为老人家就有个好处:顽固。我知两岸的家装工法不同,若不改写,读者无法从文字中获得充分的帮助,我心就难安,总觉得对不起谁谁谁。
还好,这本书终不仅是繁转简而已,建材用语本土化,工法也本土化,甚至部分后悔案例都本土化了。
但我真的是住在台北的天山上,这一切都是靠内地人的热情接应。几个月前,我在个人博客上发出武林帖,要改写书,敬邀内地高手帮忙。没想到竟有十来位设计师与网友出手:帮我拍照片,跟我分享工法,也跟我诉说他们家悲惨的故事。
我跟大家说,这个世上虽有岳不群、成昆、朱长龄,但好人郭靖、小昭、虚竹也不少,他们无私地分享经验,只希望大家引为借鉴,真得要为他们拍拍手。
姥姥我自己则在几个家装论坛上没日没夜地练功,像篱×、搜×、天×、土拨×等,真好,人人都喜欢晒房晒幸福,图文帖子详尽解说,让姥姥对大陆家装总算有点认识。不过在看了大江南北的帖子后,我发现托尔斯泰说得是对的: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位上海网友说过:装修公司的包工头毫无责任心,所有叫他买的东西,有挣头的就很起劲推荐不管质量的,没有挣头的就随便买敷衍一下。后来出现很多问题。
是的,遇到不良师傅,家装的过程就变成一场噩梦。
这本书一开始就是写我自己老家装修的悲惨经验。姥姥相信跟我一样的人应该不少,夫妻都要工作,要养小孩养爸妈,还要存钱买房子,另外还要支付每个月衣服钱、化妆费、咖啡钱与喝小酒的钱(还是要顾到情调,才能好好活下去啊);好不容易省吃俭用存了十几年的钱,打算买房子时才发现:什么?这钱买不到3居室,啊,还买不到新房子?终于在地点与存折之间找到平衡,要装修房子时,口袋却摸不到银两。
我们请不起A级设计师,也请不起B级设计师,后只能找施工队(也有的是自认请到A级设计师,结果也是施工队的等级)。但找了施工队后,还得战战兢兢担心质量不良。
我们只是想换回一个家,为什么道路如此坎坷?
今天我们不是要求多好的工法、多**的建材,我们只是要普通 、安全的基本等级,这很难做到吗?但我也知道不能只怪施工队,他们中很多人也是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家中4个小孩,即使房主乱砍价,也只好硬着头皮接手,然后从材料上偷工。房主不懂自己手上的预算能做多少,却一直要求这要求那,就造成两个没钱的群体彼此厮杀,真的很可悲。
我不相信装修市场可以一直黑下去。我不是说所有的设计师或施工队都是黑的烂的,其实九成都是好的,但没钱的我们就是容易遇到那一小摄黑的烂的。
靠人不如靠己,我们来自力救济吧,许多问题只是信息不足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拿起笔,向天地借胆,我们不懂装修,不懂建材,不懂工法都没关系,只要你看得懂中文就好。
我写下自己与各热心网友的后悔经验,让大家看看什么叫世界奇观,粗心的师傅会搞出什么你想都想不到的做法,希望大家当心提防;另外再加上好心的专家解读,告诉大家各项工法应该怎么做比较好,我也跑了好多个工地拍回一些照片,希望大家能通过“现场直播” 更加了解工法。
我不敢说这样做以后会完全终结装修悲剧,但至少我们可以降低它的发生率。
讲件事,我不是专家,跟我对谈的人才是专家。我已尽力介绍大陆现况,但毕竟没有那么透彻,若有不足处,很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欢迎到我的网站来坐坐,我会泡好茶招待大家。
此系列文章能完成,真的要谢谢一群无私的人,感谢名单附于文后,若不是他们,你现在不会看到保护自己家的方法。我还要特别谢谢建设部,许多工法都有法规规范。我在练功时发现,大陆家装资讯不是太少,而是太泛滥,对的与不对的都一堆,让人不知该相信谁。
在黑暗中给我一道光的,就是法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等都有详尽的解说,但我看得忧喜参半,喜的是我找到内地**的家装达人,忧的是,看来大陆坊间跟着做的还真的不多。
也要谢谢后浪编辑部同仁的热心协助,万宝路小招姑娘帮我润稿,大家才不会看得卡卡的。排版小哥小闫在我一改再改版型时,没有翻脸。谢谢吴总愿意等我改写而延后出版时间。感谢的则是此书的责编烧女好同学,有着“使命必达“的个性,下班了还在跑巿集厂家拍照片,只为让正在读此文的你看到接地气的报道。
也谢谢台方原点出版社牵线,让此书能上架。更谢谢我的家人,虽然一直抱怨我为了写书而抛夫弃子,但还是温暖地包容着我。
谢谢所有在这段日子里陪着我的人。
《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让我彻底告别了“选择困难症”。在装修这件事上,我常常会在各种信息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相信谁,该选择什么。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决策框架,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判断”和“如何选择”。比如,在关于“门窗的选择”部分,它列举了不同材质(铝合金、断桥铝、塑钢)、不同开启方式(平开、推拉、内倒)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隔音、隔热、密封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它会根据不同的居住环境和需求,给出相应的选择建议。这比我自己在网上东拼西凑的信息要清晰和可靠得多。同样,在“家具的选择”部分,它也没有简单地推荐某个品牌或某个风格,而是从材质、结构、尺寸、环保性等方面,教你如何去评估一件家具的品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空间大小和使用需求来挑选。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家具搭配”的技巧,比如色彩的呼应、材质的对比、线条的协调等等,让整个空间的家具看起来更和谐统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拥有了一套“辨别真伪”、“做出明智选择”的工具箱,面对装修中的各种选择,我能更有条理地分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而不再是盲目地跟风或听信广告。
评分拿到《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太“实在”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概念,就是实打实地告诉你,装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装修文章,要么就是泛泛而谈,要么就是只讲风格,根本不涉及实际操作。这本书不一样,它像一本装修操作手册,而且还是那种非常人性化的手册。比如,关于“材料选择”,它不是简单地说“要环保”,而是详细分析了市面上常见材料的性能、优缺点、价格区间,以及如何辨别真伪。它甚至提到了不同材料的铺贴方式、保养方法,这些细节太有用了!我记得书里专门讲了“瓷砖的选择与铺贴”,里面详细介绍了不同尺寸瓷砖的视觉效果、不同铺贴方式(如工字铺、人字铺)对空间的影响,以及选择哪种填缝剂更耐用、更美观。这些内容,我平时根本不会想到,但装修的时候却实实在在会遇到。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很贴心地列举了很多“装修中的常见误区”,并且一一进行了剖析。比如,很多人喜欢把阳台打通做成室内空间,书里就详细分析了这样做可能带来的隔热、漏水等问题。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提醒,真的太宝贵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给装修设了一道“防火墙”,对那些可能出现的坑,有了一定的预判和应对能力。
评分《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我之前总觉得装修是设计师和施工队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出钱就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为业主,我其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的想法和需求,才是装修的最终导向。书里反复强调了“与设计师沟通的技巧”、“如何监督施工过程”等内容,这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只能听之任之的“小白”。它教我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理解设计方案,以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沟通。我记得书里有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与施工队打交道”,它列举了很多常见的沟通障碍,以及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比如通过图纸、书面记录等等。这让我不再害怕和施工队打交道,反而觉得有底气了。而且,书里还鼓励我们多做功课,了解一些基本的装修知识,这样才能在沟通过程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建议。它让我明白,装修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交付”的过程。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获得了“掌控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装修的每一个环节,最终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满意的家。
评分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几乎可以说是装修小白中的战斗机。脑子里关于“家”的概念,停留在某个喜欢的风格图片,或是电视里偶尔闪过的华丽样板间。我一度以为装修就是找个施工队,然后任由他们“发挥”,最后验收就行了。事实证明,我真是太天真了。翻开《这样装修不后悔》的第一页,我就被它那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深深吸引了。它不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相反,它从最基础的“为什么要做装修预算”、“如何挑选装修公司”、“水电改造的重要性”这些最接地气的问题讲起。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了“隐藏工程”,我当时完全没概念,以为水电线路就是墙里随便拉几根线就完事了。看了书里的详细介绍,才知道原来水电的安全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未来居住的舒适度和隐患。书里用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例子,比如不同电线的承载能力、不同管材的优缺点、以及各种隐患的真实案例,看得我触目惊心,也庆幸自己及时看到了这本书,否则真可能酿成大祸。而且,它还很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区域的装修重点,比如厨房的动线设计、卫生间的防水处理、卧室的隔音需求等等,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但一旦涉及到居住体验,就变得至关重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你即将踏入装修这片“雷区”时,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少走弯路,避免踩坑。它让我明白,装修不仅仅是砌墙刷漆,而是一项需要理性规划、细致考量、并且充满学问的系统工程。
评分坦白说,拿到《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风格”这件事,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我知道有北欧风、现代风、轻奢风等等,但具体到自己的家,我却不知道哪种风格更适合自己。这本书的处理方式让我耳目一新。它并没有强行灌输某种风格,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个人喜好,以及家庭成员的需求。它提供了一个“风格自测”的框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我梳理出自己真正喜欢的元素。我记得其中有一章叫做“如何找到属于你的装修风格”,它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分析不同风格的特点,以及它们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态度,来帮助读者进行自我认知。例如,它会分析北欧风的简洁、自然,现代风的硬朗、时尚,以及新中式风的雅致、含蓄,并解释了这些风格分别适合哪些人群。然后,它还会教你如何将不同风格的元素进行融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空间。我之前很纠结,因为我喜欢现代风的简约,又喜欢一些中式的留白和意境。看了书里的“风格混搭”技巧,我才明白,原来是可以将两者巧妙结合的。这本书让我明白,装修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板,而是个性的延伸,是生活态度的体现。它让我敢于打破常规,去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有灵魂的家。
评分《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诠释。我以前总觉得装修就是个大工程,小细节无伤大雅。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才真正决定了一个家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例如,书里关于“开关插座布局”的讲解,就让我大吃一惊。我之前只想着够用就行,但书里却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电器使用习惯,以及如何预留足够的插座,并考虑到了未来可能增加的电器需求。它甚至提到了不同高度的插座布局,比如床头插座的高度、厨房操作台插座的高度等等,这些都非常贴心。还有关于“踢脚线”的选择,我之前觉得就是个装饰品,但书里却详细介绍了不同材质、不同高度的踢脚线对墙面保护、地面延伸视觉效果的影响,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根据整体风格来搭配踢脚线。这些细致的考量,让我对装修有了全新的认识。书里还特别强调了“工艺的重要性”,比如墙面腻子的批刮次数、瓷砖的铺贴平整度、防水层的施工细节等等。它用大量的图示和文字,解释了这些工艺的关键点,以及错误的工艺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之前从来没想过,原来一个小小的门框,它的安装方式、是否留缝,都会影响到隔音效果和美观度。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装修的每一个细节,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家看起来就是比别人更舒适、更有质感。
评分《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它让我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可能性。我之前总觉得装修就是把房子变得更漂亮、更舒适,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装修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规划和投资。书里有很多关于“智能家居”和“健康环保”的章节,这对我触动很大。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智能家居设备,比如智能灯光、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等,以及如何将它们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安全。它还深入探讨了“健康环保”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材料的环保,更是空气质量、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考量。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新风系统”、“除甲醛”等知识,让我意识到,一个真正健康舒适的家,需要从源头抓起,并且要考虑到长期的居住体验。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绿色装修”的理念,它鼓励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材料,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从而为我们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居住环境。这本书让我明白,装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眼前的美观,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去创造一个真正健康、舒适、可持续的居住空间。它让我对“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承载我们生活、健康和未来梦想的载体。
评分《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装修界的“百科全书”,而且还是那种非常易懂、非常实用的百科全书。我之前看了很多装修攻略,要么太专业,要么信息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宏观的“规划与预算”到微观的“水电改造”、“材料选择”,再到最后的“软装搭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它就像一个完整的装修流程图,让你知道在哪个阶段应该关注什么。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装修预算”的讲解。我之前总觉得预算就是个大概的数字,花多了就花多了,花少了就省了。看了书里关于“预算拆解”、“风险预留”的讲解,我才明白,原来一个合理的装修预算,需要细致地分解到每一个项目,并且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来应对意外情况。书里甚至提到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来控制预算,以及如何避免那些“明降暗升”的陷阱。这对我这种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而且,它还给出了很多关于“时间规划”的建议,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确定设计方案,什么时候应该进场施工,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软装。这些都是实操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整个装修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不再像之前那样,面对装修时,心里没底,心里发慌。
评分《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装修“随大流”的认知。我之前总觉得,大家怎么装,我就怎么装,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装修背后更深层次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谈到“空间布局”时,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几种户型改造方案,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户型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家庭成员结构、生活习惯来优化空间利用率。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动线设计”的部分,它用非常生动的例子,比如从进门到客厅、从厨房到餐厅、从卧室到卫生间的流线,解释了合理的动线如何能让生活更便捷、更舒适,甚至能减少不必要的家务劳动。我一直很头疼我家那个狭长的厨房,感觉东西总是摆放不合理,动来动去也很碍事。看了书里关于厨房动线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我的操作台、水槽和灶台的布局上。书里还提到了“多功能空间”的设计,这对我这样的小户型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介绍了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让一个空间在不同时间段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书房兼客卧,或者餐桌兼工作台。这些想法,是我之前完全没有触及过的,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装修绝不是简单的堆砌材料,而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投资。它教会我如何用更聪明的、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思路去装修,而不是盲目跟风。
评分《这样装修不后悔》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人性化设计”的强调。我之前总觉得,装修就是把房子弄得好看就行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好看”背后更重要的东西——是否舒适,是否便利,是否符合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书里有很多章节都在探讨如何将“人”放在装修的首位。比如,在讲到“收纳设计”时,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多做柜子,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物品的收纳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定制收纳方案。我之前就为家里杂物太多而头疼,总觉得东西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看了书里的收纳技巧,我才明白,原来收纳不仅仅是“藏”,更重要的是“分类”和“取用方便”。它还提到了很多“隐藏式收纳”和“一体化收纳”的设计,让空间看起来更整洁,同时又能满足巨大的收纳需求。另外,书里关于“灯光设计”的讲解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只知道要装灯,但没想到灯光对一个家的氛围影响这么大。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来选择和布置灯光,比如客厅的氛围灯、书房的阅读灯、厨房的操作灯等等。这些精细的考量,让整个家变得更加有层次感和生活气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好的装修,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怀,是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