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号称“2017初中英语课本教材全套6本 沪教版初中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英语全套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材教”的系列丛书,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感觉这次的“淘书”经历可能要以失望告终了。首先,从装帧设计来看,它就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陈旧感和不专业。封面设计极其简陋,色彩搭配像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没有任何吸引力,完全没有体现出上海教育出版社应有的水准。更要命的是,这六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堪忧,油墨味很重,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但却是那种廉价的、容易弄脏的纸张。我试着翻阅其中一本八年级的下册,发现排版布局也十分拥挤,图文比例严重失调,大量的留白没有用在有效的地方,反而让原本就不大的字显得更加局促。对于初中生来说,视觉上的舒适度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全面溃败。如果仅仅是看重内容的话,或许还能忍受,但教材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它本身也是一种教学工具,一套连最基本的阅读体验都无法保障的工具书,其价值几何,实在令人怀疑。我期待的是一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现代化教材,而不是这样一套徒有其表的“全套”。
评分最后,从考试导向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侧重点显得非常偏颇和落后。它似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那些已经过时的、应试化的语法点的反复操练上,而对学生实际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却收效甚微。书中大量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其设计思路依然停留在机械记忆和归纳总结的阶段,缺乏开放性的写作任务和情景对话练习。即使有写作练习,其要求也往往是基于课本内容的简单复述,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观点表达的引导。我尝试让我的侄子用书上学到的知识来组织一段关于他暑期计划的口头表达,结果发现他只能磕磕绊绊地拼凑出书本上现成的句型,而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套好的教材,应该是在“教”的过程中自然地“考”出能力,而不是为了“考”而堆砌知识点。这套教材散发出的气息,是典型的“为应试而生,为遗忘而存”的产物,对于真正想学好英语,并希望未来能用这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孩子来说,它提供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
评分我特别关注了这套书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逻辑性,毕竟一套完整的初中教材,承上启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深入研读了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的目录和单元主题后,我发现其内容的衔接性存在明显的跳跃感,甚至可以说是断裂的。例如,七年级中段对过去完成时的介绍显得过于突兀和深奥,缺乏足够的铺垫和情境创设,仿佛是直接从某个高阶的语法手册中“剪切”过来的片段。而到了九年级,一些基础的时态和句型反而需要花大量篇幅来“复习”,这让我怀疑编者是否对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调研。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不同年级册本之间的词汇重复率高得惊人,很多在七年级已经学过的内容,在八年级又以近乎相同的例句出现,这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一套优秀的教材应当是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它需要精心设计知识的“脚手架”,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稳步向前攀登。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随机拼盘,缺乏一个清晰、连贯的教学主线,使得学习者很容易在中途迷失方向,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这将是灾难性的。
评分我们再来谈谈文化视野的拓展。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的语言,其教材理应承担起传播多元文化、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重任。然而,这套教材中关于英美文化乃至世界其他英语国家的介绍,内容极其匮乏且陈旧。绝大多数的阅读材料都围绕着国内的日常生活场景打转,话题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关于网络用语、当代科技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等当代青少年关注的热点话题,几乎看不到任何涉及。选取的阅读文章,其时效性也大有问题,很多场景和用词让人感觉停留在十多年前。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够激发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内容,而不是一遍遍重复“My favorite food is……”或者描述不存在的“传统”的故事情节。教材是塑造学生世界观的重要窗口,如果这个窗口视野狭窄、信息滞后,那么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参与国际交流时,必然会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处于劣势。这套书的文化含量,实在配不上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招牌。
评分关于听力材料和配套资源的评估,我认为这是现代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套“2017版”教材在这方面的表现,简直是令人啼笑皆非。虽然教材内附带了一张光盘——是的,你没听错,是光盘,在这个流媒体和在线播放的时代,使用光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使用障碍,我的电脑甚至没有光驱了!更别提这张光盘的内容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一台老式播放器播放后发现,录音的音质极其粗糙,背景噪音明显,很多单词的发音听起来像是从老旧的磁带里翻录出来的,清晰度堪忧。更严重的是,配套的音频内容与书本上的练习点对应得并不完全准确,经常出现“音画不同步”的情况,这让我在尝试配合练习时感到极度抓狂。想象一下,一个正在努力学习连读和弱读的孩子,面对这样低劣的听力材料,不仅无法提高语感,反而可能因为听不清而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配套练习册(如果也算作这个“全套”的一部分)的解析部分更是敷衍了事,很多复杂的句子结构只给出了机械的翻译,对于为何这样翻译、背后的语法逻辑是什么,完全没有提及,完全沦为了“答案抄写本”,毫无教学价值可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