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汉语成语词典(D6版) | ||
| 作者: | 本书编写组 | 开本: | |
| YJ: | 65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6-06 |
| 书号: | 9787557900403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 凡例 1—2 词目1字音序索引 1—14 正文 1—1046 词目笔画索引 1047—1124 |
我之前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需要和一些年长的业内专家打交道,他们说话时时不时会蹦出一些非常地道的成语,让我有时会跟不上节奏。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我决定系统性地学习一下。这本词典的设计结构非常适合系统学习者。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字母或笔画排序,还可能存在一些主题分类或者文化脉络的梳理(我只是猜测,但它的逻辑性很强),使得学习的路径非常清晰。我发现通过它提供的学习建议,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对话中尝试运用新学的成语,虽然起初有些生硬,但很快就融入自然了。这种从“知道”到“会用”的转变,是其他一些仅仅提供定义和例句的书籍所无法给予的。它真正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桥接,让我对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那种沟通无碍的成就感,真是难以言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那种传统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翻开内页,排版清晰,字号大小也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很累。特别是那些例句的选取,简直是点睛之笔,让我不仅记住了成语的意思,还能立刻明白它在实际语境中是如何使用的,这对于我这种非母语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之前看过好几本类似的工具书,但大多是偏向学术性的,内容冗长,很多解释都很晦涩难懂,而这本就不同,它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即使是那些我以前觉得很深奥的成语,现在读起来也觉得豁然开朗。而且,我注意到书里对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分也做得非常到位,这一点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尤为重要,避免了混淆和误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实用性、易读性和专业性于一身的优秀工具书,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深入了解汉语魅力的人。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情怀,想找一本能让我静下心来,感受传统文化韵味的书。这本书的整体氛围非常古典,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上去不刺手,有一种温润的感觉。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些附录,里面收录的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文化小知识,比如与特定成语相关的节日习俗或者人物轶事,这些内容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我常常是带着泡茶的心情,随便翻开一页,读上两三个成语的故事,就能度过一个非常充实的下午。它给我的感觉不是那种需要“啃”下去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可以随时取阅、细细品味的文化读物。对于那些希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一点文化慢节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绝佳的选择,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士,我对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市面上很多成语词典为了追求“全”,往往牺牲了释义的精准度,或者在用例上显得陈旧。然而,这第六版给我的感觉是既扎实又与时俱进。它对于一些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新用法的成语,也进行了审慎的收录和解释,这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中对于不同语境下成语细微差别的辨析,比如“精益求精”和“精益求善”在侧重点上的不同,这种细致的区分对于提升文字表达的精准度至关重要。每次在修改稿件时遇到拿不准的成语,翻开它,总能找到权威且清晰的解答,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像是一位时刻陪伴在侧的语言导师,它的严谨性让我深感信赖。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厚度给震撼了一下,感觉沉甸甸的,内容肯定非常充实。翻阅之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收录的成语数量之庞大,简直可以算得上是一部“袖珍百科全书”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收录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成语,还包含了许多在日常交流中不太常用,但在古典文学或特定语境下非常关键的“冷门”成语,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成语的来源典故的详细考证,那些小故事生动有趣,读起来就像在听历史课,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有时候,光是读那些典故,就觉得非常享受,远比死记硬背要来得有效率得多。对于备考公务员考试或者文学鉴赏类考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能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必备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