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4th 學生英語詞典英語字典英漢漢英詞典 自學英語教材

正版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4th 學生英語詞典英語字典英漢漢英詞典 自學英語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詞典
  • 英漢詞典
  • 漢英詞典
  • 朗文
  • 英語學習
  • 自學教材
  • 學生詞典
  • 英語字典
  • 第四版
  • 雙解詞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煜軒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ISBN:9787513519885
商品編碼:25527116047
叢書名: 第四版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5-01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

書 名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

作 者

英國培生教育齣版集團

齣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2-05

版 次

1

印刷時間

2012-05

印 次

3304000

頁 數

1626

字 數

 

I S B N

9787513519885

開 本

32開

包 裝

精裝

重 量

1170剋

* 價

89.90元

摺後價

75元

內容簡介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內容簡介:朗文係列詞典的經典傳承,一本可以從初中一直用到大學的實用英語工具書。收錄詞匯、短語和義項95,000條,收詞量大幅增加,新詞眾多。
? 突齣標示3,000基礎、常用詞匯,利於學習者重點掌握
? 用2,000基礎詞匯解釋所有詞條,釋義淺顯易懂
? 36,000個例證均選自擁有4億詞匯的真實語料庫,語言純正地道
? 創新性地收錄3,500條常見學科詞匯,聯通數理化,對接史地生
? 新增3,000條詞源信息,揭示詞的曆史淵源和意義演變,有助於學習者深入瞭解詞的構成和內涵,牢固習得詞匯
? 特設3,000“詞語辨析”、“詞語搭配”、“用法說明”、“語法提示”專欄,明辨同類詞的異同,提示單詞的常見搭配和正確用法,解析語法難點

 

編輯推薦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適閤初高中學生使用,朗文詞典係列是長期以來世人公認的*英語學習詞典:收詞、短語和義項95,000,是一本超大容量的中階詞典,且新詞眾多:服裝鞋帽如loafer(樂福鞋),moccasin(“莫卡辛”鞋),parka(連帽風雪衣);網絡科技新詞如phishing(網絡釣魚),telephony(網絡電話);還有android, ipod, podcast, vodcast等眾多新鮮事物。
創新性地收錄瞭數、理、化、史、地、生等各科的一些常見詞匯:law of inertia(慣性定律),logarithm(對數),transfer RNA (轉移核糖核酸)……
3000詞語辨析專欄特彆實用,例如:emphasize, stress, highlight, underline, underscore, exaggerate 都是“強調”,意義和用法會有哪些異同?再如錶示 “生氣”, angry, annoyed, indignant,irritated, livid, furious, mad, irate, outraged 一大堆,該用哪個?
利用專欄和詞條末尾的三角符對學習者容易犯的錯誤給齣特彆提示,涵蓋語法和單詞用法等多個方麵。看看下麵的錯誤你會不會犯:an important problem| strict/strong punishments | “What is your work? | I walked far. | I’ve been trying to contact with you. 有瞭這本詞典,就可以和這些錯誤說“bye-bye”啦!
插頁和附錄還提供瞭諸多貼心實用的內容:語法指南、寫作指南、前後綴構詞法、英美拼寫差異等。

 

 

 

作者簡介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Pronunciation Table發音錶vi
Pronunciation發音vii
Short Forms Used in the Dictionary本詞典使用的縮略語ix
Grammar Codes Used in the Dictionary本詞典使用的語法代碼ix
Labels Used in the Dictionary本詞典使用的標簽x
Acknowlements鳴謝 xii
Key to the Dictionary詞典用法說明xiv
Preface序言 xvii

The Dictionary A–Z 詞典正文1–1610

Workbook詞典使用練習 A1–A15
Picture Dictionary圖解詞典 B1–B12
Writing Guide寫作指南C1–C32
Grammar Guide語法指南D1–D20

Irregular Verbs不規則動詞錶 1611
Spelling Differenc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英式英語和
美式英語的拼寫差異1615
Geographical Names地名1617
Weights and Measures度量衡單位1625
Workbook Answer Key詞典使用練習答案1626

 


學習新境界:您的全麵語言工具箱 本書並非旨在取代您已擁有的權威詞典,而是作為一套精心策劃的、旨在拓展您語言技能邊界的輔助學習資源。我們深知,語言學習是一個多維度、持續進步的過程,僅僅依靠一本詞典的釋義和例句是不夠的。因此,我們為您帶來瞭一套全新的學習體驗,著重於實用性、深度拓展和跨文化理解。 本學習工具包專注於提升您的語言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技巧以及高級學術寫作和口語錶達的流暢性。 --- 第一部分:高級語法與句式精講 深入解析英語句法結構,從“知道”到“熟練運用”的飛躍。 本部分摒棄瞭傳統語法書中枯燥的規則堆砌,轉而采用大量的真實語料庫實例,為您提供對復雜英語句式的深入剖析。 一、 動詞時態與體態的微妙差異 我們不再停留在初級對“過去進行時”或“現在完成時”的簡單定義上。本章重點解析: 1. 時間感的構建: 如何通過細微的時態選擇(如“would”與“used to”的對比),在敘事中精確地控製時間的流逝感和情感基調。 2. 虛擬語氣的高階運用: 區分在不同語境下(正式報告、文學創作、日常對話)對虛擬語氣“If only…”和“I wish…”的實際操作差異,以及如何巧妙運用混閤條件句來錶達復雜的假設情景。 3. 被動語態的語用選擇: 在科學論文和商業報告中,何時使用強調“動作主體”的被動語態,何時應切換迴主動語態以增強說服力,並提供大量可替換的句式範例。 二、 復雜從句與銜接技巧 掌握如何構建復雜、邏輯清晰的長難句,是提升書麵和口頭錶達水平的關鍵。 1. 關係代詞的精妙用法: 不僅限於“who, which, that”,深入探討“whereby”、“whereof”等在法律和正式文書中齣現的限定性關係代詞的用法,確保您的引述精準無誤。 2. 非謂語動詞的效能: 解析分詞短語(現在分詞、過去分詞)和不定式(Infinitive)如何作為句子的核心修飾成分,實現句子的高度濃縮和節奏感,例如,如何用分詞短語替代冗長的原因狀語從句。 3. 邏輯連接詞的多樣性: 拋棄反復使用“However”或“Therefore”的習慣。本章提供數百個功能對等的連接詞和短語,涵蓋對比、遞進、轉摺、因果等十六大邏輯關係,並根據語域(學術、商務、非正式)進行分類指導。 --- 第二部分:詞匯深度拓展與語境辨析 超越釋義,理解單詞在不同文化和語境中的“個性”。 詞匯的學習不應止於“意思”的對應,更在於“語境”的掌握。本部分側重於幫助學習者辨析那些看似相似但實際用法迥異的詞匯群。 一、 語義相近詞的細微差彆 我們選取瞭學習者最常混淆的詞組進行深度剖析: “Effective” vs. “Efficient” vs. “Impactful”: 它們如何從結果導嚮、過程優化和影響力三個維度區分“有效性”。 “Argument” vs. “Debate” vs. “Dispute”: 區分建設性的討論、正式的辯論以及帶有負麵衝突的爭論,並提供不同場閤下的適用場景。 “Empathy” vs. “Sympathy” vs. “Apathy”: 深入探討情感共鳴的層次,以及在心理學、人際交往中的精確使用。 二、 搭配與習語的活學活用 優秀的英語使用者,其語言的“地道性”體現在對固定搭配(Collocations)的掌握上。 1. 動詞與名詞的黃金組閤: 整理瞭數百個高頻的動詞-名詞組閤,例如,不說“Make a decision”,而是學習使用“Reach a consensus”、“Arrive at a conclusion”。 2. 學術與專業領域的術語綁定: 針對商科、科技、人文社科領域,列齣必須掌握的核心術語搭配,如“Mitigate risk”(降低風險)、“Paradigm shift”(範式轉換)。 3. 功能性短語與口語填充詞: 學習如何使用如“To cut a long story short,”、“Be that as it may,”等短語,使口語錶達更自然、更具邏輯連接性。 --- 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際與語用學應用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理解文化差異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本部分將焦點從純語言結構轉移到實際交際行為中,培養學習者的文化敏感度。 一、 語用失誤分析與規避 許多學習者語法正確,但交流失敗,往往是語用(Pragmatics)齣瞭問題。 1. 請求與命令的得體性: 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英美文化與亞洲文化),如何使用間接言語行為(Indirect Speech Acts)來提齣請求,避免唐突或顯得過於強勢。例如,用“Would you happen to have the time?”代替直接的“Do you have the time?”。 2. 錶達拒絕的藝術: 學習如何在不破壞關係的前提下,委婉地拒絕邀請、提議或請求,提供多種程度的拒絕策略。 3. 幽默與諷刺的邊界: 探討在英語交流中,何時使用反語(Irony)和雙關語(Puns)是恰當的,以及如何識彆這些修辭手法,避免誤解。 二、 語域(Register)的靈活切換 根據交流對象和場閤(正式、中立、非正式)調整您的語言風格,是專業人士的標誌。 1. 學術寫作的嚴謹性要求: 詳細說明在撰寫研究報告、學位論文時,如何徹底排除口語化錶達和縮寫詞(Contractions)。 2. 商務郵件的效率與禮貌: 提供從詢問、跟進到投訴等不同場景的郵件模闆分析,重點講解如何使用“buffer statements”(緩衝語句)來軟化語氣。 3. 日常對話的自然流暢: 教授如何恰當地使用俚語和俗語(Slang and Idioms),前提是必須理解其文化根源,並清楚知道它們僅適用於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間。 --- 總結:您的自驅型學習引擎 本學習資源的設計理念是“工具箱”而非“教科書”。它假設您已經掌握瞭基礎的詞匯和語法結構(例如,您已經能夠查閱並理解一本中階雙解詞典的內容)。我們的目標是為您提供下一階段的“加速器”,幫助您從“能看懂”升級到“能精準、得體且有說服力地錶達”。通過係統地學習這些高階的語用、句法和詞匯搭配技巧,您將能夠更自信地駕馭英語在復雜學術、職業和社交環境中的應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而不失活力的配色,一看就知道是下過一番心思的。紙張的選擇也很考究,拿在手裏有種恰到好處的分量感,翻閱起來既不會覺得太薄容易損壞,也不會重到讓人望而生畏。我特彆喜歡它字體排版的布局,那種疏密有緻的間距,即使是長時間盯著看,眼睛的疲勞感也減輕瞭不少。而且,頁邊距處理得非常得當,給讀者留下瞭充足的批注空間,對於我們這種習慣在書本上做標記、畫重點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裝訂工藝方麵,我特意試著把它完全攤開,居然沒有齣現明顯的書脊斷裂或者紙張鬆動的跡象,這對於經常需要“暴力”翻閱的工具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品質保證。整體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更像是一件製作精良的文具,讓人在使用過程中處處感受到設計者的細心與專業。

評分

作為一名自學者,我深知缺乏實時反饋和係統指導的痛苦。這本詞典在某種程度上扮演瞭“虛擬導師”的角色。它不僅僅是查字典,更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引導。書中穿插的一些學習技巧和辨析提示,比如近義詞的細微差彆對比、常見搭配的用法提醒等,都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耳邊耳提麵命。這些輔助性的內容,往往比核心的詞條解釋更能提升我的實際運用能力。特彆是針對那些容易混淆的動詞和介詞的固定搭配,它給齣的總結性錶格和對比圖,效率極高,讓我能快速形成肌肉記憶。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動地構建一個更堅固的英語知識體係。

評分

我之前使用過好幾本不同版本的詞典,但總覺得在某些專業領域或者俚語的收錄上不夠“跟得上時代”。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明顯體現瞭編纂團隊持續跟蹤語言發展動態的努力。當我查閱一些近幾年纔興起的新詞匯或網絡熱詞時,驚喜地發現它已經有瞭相當精準的解釋和標注。這種與時俱進的更新速度,對於需要保持語言敏感度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更值得稱道的是,它在解釋這些新事物時,並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探究瞭其文化背景和使用禁忌,保證瞭學習者在使用新詞時能夠得體且準確。這種“前瞻性”的編輯理念,讓我覺得這本詞典的投資是長遠的,它不會在兩三年後就被新的語言變化所淘汰。

評分

坦白說,工具書的價值最終要通過使用頻率來衡量。我發現自己現在查閱其他輔助材料的次數正在明顯減少,很多疑問在翻開這本書的瞬間就能得到解答。這得益於它那極高的檢索效率。索引係統的設計非常人性化,無論是按音序排列還是特定主題的查找,都能迅速定位目標。而且,它在版式設計上非常注重“一目瞭然”,關鍵信息(如詞性、重音、核心釋義)的字體和顔色處理得恰到好處,使你在快速掃視時不會錯過重點。這種流暢、無阻礙的查閱體驗,極大地優化瞭我的學習流程,讓我能夠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理解和記憶上,而不是在尋找信息上浪費時間。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讓工具服務於學習,而不是讓學習過程受製於工具的繁瑣。

評分

初次接觸這本詞典時,最令我驚艷的是它的“內涵”——那種對知識點的深度挖掘和呈現方式。它不像一些同類書籍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釋義和例句,而是更注重在語境中展示詞匯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賞它對於那些一詞多義情況的處理,不是簡單地堆砌含義,而是通過細緻的語境劃分,清晰地勾勒齣每個義項的細微差彆。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在某些特定場閤下,一個詞隻能用特定的解釋。此外,它收錄的例句非常貼近現代生活和學術前沿,很多都是我日常閱讀中會遇到的“攔路虎”,這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是一種知識的即時補充和應用。可以說,它為我架起瞭一座從“知道”到“真正理解”的橋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