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简明汉英词典(第3版)
:45.00元
作者:陈朴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ISBN:9787532761944
字数:852000
页码:49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提要
《新简明汉英词典(第3版)》选收常用汉语单字3200余个,多字条目连同副条共27000余个,内容包括一般生活用语,以及文化、教育、政治、经济、体育、工农业等各方面常见的用语,也适当地选收了一些常用的谚语和成语。此次的修订版将在原版的基础上对词条进行适当地增补与删减,添入了如“
目录
前言
使用说明
缩略语表
部首检字方法说明
I部首索引
II 检字表
汉语拼音字序表词典正文附录:
I中国主要的名称表
II 世界各国及其首都名称表
作者介绍
陈朴,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解放前后均在大学任英语教授。在被管制期间写成《新简明汉英词典》。
周济,上海解放后在上海电台和电视台工作,任电视台新闻部、国际部主任,被评高级编辑(正高)。离休后任电视台外语台顾问,九十年代应邀赴美,在大学开设《中国电视》课程。近年撰写出版专著,计《中英对照唐宋诗词精品》《中英对照中国人的文化》《诗意文化》等,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陈淳,留学加拿大,为文学博士,现在复旦大学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有中英文专著。
前后两次词语补充由周济、陈淳完成。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初次翻开内页,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排版的清晰度和逻辑性,这对于一本需要高频查阅的词典来说,简直是至关重要。每一个词条的结构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优化,主词条、音标、词性、释义,再到例句,层级分明,一目了然。尤其是例句部分,选取的场景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和商务交流的实际需求,不像有些老旧词典那样充满了过时的书面语,让人感觉非常“接地气”。我特别注意了它对新词汇的收录和处理方式,很多近年来才进入日常交流的英文新表达,都能在这里找到精准的对应解释,这体现了编纂团队对语言发展脉搏的敏锐捕捉。排版上,字体的选择也极具考量,不是那种生硬的宋体或黑体,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保证了识别速度,又不失优雅,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感到眼睛酸涩。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洞察,让查阅过程从一种任务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作为一名对语言学习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来说,工具书的权威性是我的首要考量。这本书的专业水准,从它对细微语义差别的处理上就可见一斑。很多我之前一直模糊不清的近义词辨析,在这本词典里得到了非常细致和深入的剖析,它不会简单地给出几个中文对应词,而是会详细解释不同语境下使用哪个词汇更地道、更准确。比如对某些动词的不同搭配(collocations)的罗列,简直是宝典级别的存在,这极大地帮助我构建更自然的英文表达。此外,它对于一些习语和俚语的解释,也做得非常到位,不仅给出了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解释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让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窥见西方文化的片段。这种深挖底层逻辑的编纂思路,远非一般走马观花的工具书所能比拟,真正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皮革质感的封面摸起来非常舒服,而且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闪着低调而优雅的光泽,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像是一件艺术品。我尤其欣赏它采用的纸张质量,那种略带米黄色的纸张不仅保护了视力,让长时间阅读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而且纸张的韧性也很好,翻页时有一种顺滑而扎实的手感,完全不像一些廉价印刷品那样容易撕裂或产生静电。更不用说那个精美的书脊设计,即便是侧放,也能清晰辨认出书名,细节之处彰显了出版者的专业与匠心。而且,这本书的开本大小选择得非常巧妙,既保证了排版的清晰度,又方便日常携带,无论是放在公文包里通勤时翻阅,还是放在咖啡桌上随时查阅,都显得恰到好处。这种对实体书体验的重视,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礼物。
评分我个人对语言学习工具的最终评价标准,往往是它能否激发我持续探索的兴趣。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它仿佛不是一个冰冷的参考资料库,而是一个耐心的、知识渊博的向导。它收录的那些生动、富有画面感的例句,常常能在我疲惫的学习间隙,带来一丝灵感。比如,它对一些固定搭配的引申义和引申用法的介绍,往往能让我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再者,书本在修订过程中展现出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也让人感到备受鼓舞——它在不断进步,我的学习之路也应如此。这种动态的、鲜活的语言知识呈现方式,让查阅字典不再是机械的查找,而更像是一次充满发现的智力冒险。一本好的工具书,理应如此,它不仅解决你当下的疑问,更能为你未来的学习铺平道路,指明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还体现在其极佳的便携性与信息量的完美平衡上。我曾用过一些“大部头”的词典,内容是全面,但厚重得让人望而生畏,最终束之高阁;也用过一些小开本的口袋词典,轻便了,但信息量太少,遇到复杂词汇就抓瞎。而这一本,恰好找到了那个甜蜜点。它通过高密度的排版技术(但又不牺牲清晰度),在相对紧凑的篇幅内,塞入了海量的、经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的有效信息。我发现它在专业术语的覆盖面上也做得相当出色,涉及的领域从基础的文学艺术到新兴的科技商业,都有所涉猎,这使得它能够适应我不同时间、不同主题的学习需求。这意味着我不再需要为不同的专业领域准备多本工具书,一本在手,便能应对大部分的阅读和写作挑战,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