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49.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1版 (2018年3月1日)
精装: 36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508684604
商品尺寸: 21.4 x 15.4 x 2.4 cm
商品重量: 581 g
《见识》是根据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专栏的订阅用户*为关心的内容,将之重新补充、调整后的作品,作品增补、调整篇幅超过60%。
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 68.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1版 (2016年8月1日)
精装: 40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508663814
商品尺寸: 21.7 x 15.5 x 3.2 cm
商品重量: 640 g
《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对社会和商业的影响日益深刻,从学术界到企业界,智能化浪潮的来临,已经成为共识。可以比肩于大航海时期和工业革命的此次变革浪潮,必然会对我们的技术发展、商业和社会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者吴军在《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中指出,首先,我们在过去被认为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因为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使用而迎刃而解,比如解决癌症个性化治疗的难题。同时,大数据和机器智能还会彻底改变未来时代的商业模式,很多传统的行业都将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同时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另一方面,智能化也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智能革命的初期。因此,在智能时代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力争做控制世界的2%人,而不是被智能化浪潮淘汰。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第二版) 99.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2版 (2018年1月1日)
平装: 63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115470294
商品尺寸: 21.1 x 15 x 3.6 cm
商品重量: 921 g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读书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知名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知名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撰写《大学之路》。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第-二版》作者阐述了英美知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和招生特点,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书中还介绍了美国知名大学在招生中不为人知的细节,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知名大学学位为终结。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第-二版》增加了公立大学的内容,包括公立教育的意义和美国的公立教育,以及公立教育的典范伯克利,此外还有大学排名和大学申请的相关内容。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第-二版》对家长和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文明之光(第1-4册)(套装共4册) 246.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5月1日)
平装: 133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9900129561
商品尺寸: 23 x 17 x 7.8 cm
商品重量: 2.28 Kg
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暨创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之后,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文明史,以他独具的观点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断特写,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画卷。
作者所选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对其内容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系列,为读者全面了解人类文明史中那些绚烂多彩的璀璨文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该系列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浪潮之巅(第3版)(套装共2册) 99.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3版 (2016年5月1日)
平装: 75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15424310
商品尺寸: 23 x 17 x 4 cm
商品重量: 1.18 Kg
《浪潮之巅(第3版)》不是一本科技产业发展历史集,而是在这个数字时代,一本IT人非读不可,而非IT人也应该拜读的作品。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绝非只是空有领导强人即可达成。任何的决策、同期的商业环境,都在都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浪潮之巅》不只是一本历史书,除了讲述科技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此外,这本书也着力讲述很多尚在普及或将要发生的,比如微博和云计算,以及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因为在极度商业化的今 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 诚如作者所言:“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硅谷之谜:《浪潮之巅》续集 59.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1月1日)
平装: 28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15410924
商品尺寸: 22.8 x 16.8 x 2 cm
商品重量: 581 g
《硅谷之谜》颠覆人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的好书。作者吴军通过介绍硅谷成功的秘诀,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方法论。 近年来,吴军从技术和管理人员变成了投资人,他对IT领域,尤其是对科技创新因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根据这些年在硅谷所获得的第 1手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回答了长期以来令大家深感困惑的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为什么硅谷在全世界其他地区难以复制? 《硅谷之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浪潮之巅》的续集或姊妹篇。在《硅谷之谜》中,吴军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仔细分析了硅谷的起源和发展,对硅谷的创新力进行了深刻剖析,把硅谷的经验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并且解释了为什么只有硅谷真正做到了宽容叛逆、宽容失败、多元文化和拒绝平庸。这些特点造就了硅谷几十年的长盛不衰。 《硅谷之谜》有助于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创业者、风险投资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深入研究、学习硅谷,也非常适合对科技创新与创业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1. 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
2. 《见识》提供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助你与时代的领航者同行。
3. 罗辑思维2017年度销售量排名首位的纸质图书。
4. 罗辑思维“得到”App《硅谷来信》近10万订阅用户翘望已久的精华结集,增补、修改内容超过60%。
作者简介
吴军
博士,知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他的著作《数学之美》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明之光》被评为2014年“中国好书”,《浪潮之巅》荣获“蓝狮子2011年十大极佳商业图书”奖。
吴军博士曾经担任谷歌资深研究员,设计了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以及谷歌的自然语言分析器。2010-2012年担任腾讯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等业务的副总裁,后回到谷歌负责计算机自动问答项目。
吴军博士自2008年开始从事风险投资,并于2014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了硅谷丰元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目 录
序言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当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正向影响力后,他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比如金钱)和精神(比如名誉)的财富,而且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人生是一条河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向死而生
第二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不做选择的幸福
做人与作诗:我们需要林黛玉
西瓜与芝麻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我们一定比18世纪的人过得好吗?
第三章 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起跑线和玻璃心
论运气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对话庄子:谈谈见识
阅读的意义
第四章 大家智慧
历史上传颂至今的名人大家,在不经意间将人生的感悟告诉我,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后来,我有机会遇到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了我。
莎士比亚的智慧:论朋友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货殖列传》
销售大师的智慧
第五章 拒绝伪工作者
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所以,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不做伪工作者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三板斧破四困境
OKR:谷歌的目标管理法
做好最后的1%
第六章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质和成败决定了你此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事业起点。对第一份工作,年轻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尤其是过于看重薪酬而影响了对工作的价值判断。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职场上的四个误区和四个破法
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第七章 商业的本质
世界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概念,最后大家发现炒完概念后剩不下什么东西。其实,不论概念如何炒,商业的本质上千年都没有什么改变。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
“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第八章 理性的投资观
事业成功,挣到了钱,却不会花、不会理财,可能最后白忙活一场;没有挣到钱,空有一腔理想抱负,可能也不过是幻想。因此,金钱观不仅会对人的事业产生影响,也会决定人的幸福。
金钱观
风险意识
第一堂投资课
投资中的误区
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第九章 好好说话
语言能力是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区别于其他人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人类文明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信技术和手段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讲话交流想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
谈谈讲理的方法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
如何做好演讲
后记 从《硅谷来信》到《见识》
………………………………………………………………………………………………………………………………………………
编辑推荐
《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大数据、智能革命、人工智能、机械智能领域首选科普作品,易于理解,有态度,有温度。雷军、罗振宇、涂子沛、李善友、邬贺铨院士联袂推荐。百万册畅销书作者作吴军博士备受期待作品。罗辑思维8小时售罄首印图书。
社会变革已到拐点,首次进入人们的思维领域,加入浪潮成为控制世界的前2%的人,徘徊不前则一定会被淘汰。
目录
序 一 大数据与机器智能催生智能时代 邬贺铨
序 二 智能时代,未来已来 李善友
前 言 人类的胜利
第一章 数据—人类建造文明的基石
如果我们把资本和机械动能作为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近代化的推动力的话,那么数据将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
现象、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的作用:文明的基石
相关性:使用数据的钥匙
统计学:点石成金的魔棒
数学模型:数据驱动方法的基础
第二章 大数据和机器智能
在有大数据之前,计算机并不擅长于解决需要人类智能的问题,但是今天这些问题换个思路就可以解决了,其核心就是变智能问题为数据问题。由此,全世界开始了新的一轮技术革命——智能革命。
什么是机器智能
鸟飞派:人工智能1.0
另辟蹊径:统计+数据
数据创造奇迹:量变到质变
大数据的特征
变智能问题为数据问题
第三章 思维的革命
在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时,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这便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
思维方式决定科学成就:从欧几里得、托勒密到牛顿
工业革命,机械思维的结果
世界的不确定性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大数据的本质
从因果关系到强相关关系
数据公司Google
第四章 大数据与商业
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工具就如同水和电这样的资源,由专门的公司提供给全社会使用。
从大数据中找规律
巨大的商业利好:相关性、时效性和个性化的重要性
大数据商业的共同点—尽在数据流中
把控每一个细节
重新认识穷举法—完备性带来的结果
从历史经验看大数据的作用
技术改变商业模式
加(+)大数据缔造新产业
第五章 大数据和智能革命的技术挑战
大数据的数据量大、维度多、数据完备等特点,使得它从收集开始,到存储和处理,再到应用,都与过去的数据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使用好大数据也需要在技术和工程上采用与过去不同的方法。
技术的拐点
数据收集:看似简单的难题
数据存储的压力和数据表示的难题
并行计算和实时处理:并非增加机器那么简单
数据挖掘:机器智能的关键
数据安全的技术
保护隐私:靠大数据长期挣钱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 未来智能化产业
现有产业+机器智能=新产业,未来的农业、制造业、体育业、医疗、律师,甚至编辑记者行业都将迎来崭新形态,新产业将取代旧产业满足人类的个性化需求,大数据将导致我们整个社会的升级和变迁。
未来的农业
未来的体育
未来的制造业
未来的医疗
未来的律师业
未来的记者和编辑
第七章 智能革命和未来社会
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智能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智能化社会
精细化的社会
无隐私的社会
机器抢掉人的饭碗
争当2%的人
后 记
参考文献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