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1.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第16版)
2.符号就是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4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全彩增订版)
3.爆品战略:39个爆品案例的故事、逻辑与方法
4.新媒体营销圣经:引诱,引诱,引诱,出击!
5.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
◆ 划时代的商业著作!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创业的实战指南!
◆ 爆品是一种极端的意志力,是一种信仰,是整个企业运转的灵魂!
◆ 小米创始人雷军自作序!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九阳董事长王旭宁等众多一线品牌创始人联袂!
◆ 创图书类众筹新纪录!众筹上线2小时,金额达到10万元;上线1星期,金额突破100万元!
◆ 未售先火,出版前已在企业家、产品经理群体中广为流传!
◆ 爆品专家金错刀深入几千家企业调研,历时几年时间打磨出极具指导性的爆品研发实战指南!
◆ 团购100册以上可拨打团购电话010-89113903
爆品是一种极端的意志力,是一种信仰,是整个企业运转的灵魂!
爆品正成为这个时代的商业法则;做爆品则是每家企业都要面临的生死抉择。
爆品专家金错刀梳理了自福特T型车以来,100多年的爆品发展史,总结出苹果、腾讯、小米等39个爆品背后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性方法——爆品研发“金三角法则”。除此之外,金错刀更进一步指出打造爆品首先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信仰,其次是围绕爆品进行的企业架构重组和企业文化重建,终才能将企业打造成源源不断产生爆品的平台。
在这本颠覆性著作中,金错刀剖析了打造爆品的有效策略和常见陷阱,指明了传统工业时代爆品和互联网时代爆品的本质区别:一个是基于渠道利益分配的产物,一个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流量导入;为众多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可靠的路径和参考。
翻开本书,了解39个爆品案例的故事、逻辑与方法。
金错刀,微创新思想提出者,互联网创新教练,爆品专家。曾任小米顾问,科技商业观察家。微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首席研究员。上海交大、创业家黑马训练营、MPD等20余家大学和机构的主讲老师。曾任百度爱乐活副总裁、总编辑。正和岛总编辑,《中国企业家》研究总监、网站总编。
致力于爆品战略在企业经营的传播与应用。致力于“只为成就产品家”这一未来商业理念的创新与落地。
·2015年,“爆品战略”总裁营成为互联网转型课。
· 2014年,举办微创新千人大课。
· 2012年,与趋势大师KK、腾讯CEO马化腾对话中国互联网创新与趋势。
·2011年,与创新工场李开复、360公司周鸿祎对话微创新。
· 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深入研究及担任顾问的企业:小米、腾讯、凡客、实创、酒仙网、万科、索尼爱立信、苹果、索尼、联想、百度、新浪、诺基亚、戴尔、三星、91助手、华为等。著有 《微》《马云管理日志》《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三星进化》《快品牌》《公司凶猛》《公司黑带》等商业书。
金错刀在书中写到一句话:“在这种无尽黑暗中,只有爆品才能绽放一朵烟花,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几朵小烟火都不行,都会很快被黑暗吞噬。”是的,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要想成功,必须要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场的产品和策略。温水你哪怕做到99°C,也没啥用。唯有沸腾之后,才有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雷军,小米创始人
爆品是一个信条,相不相信、有没有魄力只做一个单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老大。产品线不聚焦难于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于展开。爆品是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思维,金错刀是深入研究“爆品战略”的领头羊。
——黎万强,小米联合创始人
在这个破坏、重构与巨变的时代,所有中国家电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失效。我有一次问马云,传统企业怎么进行互联网改造,他说了一句话:关键取决于你——董事长。美的正在对企业进行一个翻天覆地的组织改造和文化改造,所有的组织结构围绕用户来设计,目的就是打造爆品。金错刀提出的爆品战略,本质是用户战略,极端+口碑,也是创始人的必修产品课。
——方洪波,美的董事长
正如金错刀所说:产品是1,营销是0。在互联网上,中间环节被掉,只有产品够尖叫,你才有通过营销放大10倍、100倍的威力。一个靠渠道、靠营销引爆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果产品本身不够尖叫,在互联网时代皆会归零。所以读《爆品战略》一书就是去帮你找到N个0前面的初那个1。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
在互联网浪潮下,传统企业要主动向互联网进军。传统企业往往有一定的产品能力,围绕痛点、尖叫点、爆点三大法则,《爆品战略》为传统企业从产品能力提升到爆品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从“打造爆品”出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坚持“直连用户”方向。传统企业推动互联网转型,不仅是营销传播、产品智能化,更重要的是打造用户与企业有机体。传统企业也可以成为互联网企业!
——王旭宁,九阳董事长
爆品的核心是引流,而选择入口级的产品做爆品又是重中之重。博洛尼就是参考金错刀的爆品战略,将家装的入口——施工部分做成变态级环保;同时,放弃施工利润,除了施工队的钱之外,公司30%的毛利全部放弃,给到客户,换来了博洛尼家装板块的大幅增长。
——蔡明,科宝博洛尼董事长
一年多时间,出货2000万只小米手环,这是华米公司历的智能硬件业内的代爆品,我感受深刻。我在带领华米团队创业的过程中,历了做爆品的种种艰难和挑战,也品尝了爆品带来的成果和喜悦。希望广大读者从金错刀的书中真正领悟爆品之道!
——黄汪,华米创始人兼CEO
爆品是一种匠心的坚持,是用心灵去创新,是用新的价值链的重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生生不息。传统企业要学习跨界思考、跨界竞争、创新产业链,让人、产品、价值融合。金错刀老师的新作《爆品战略》的价值在于,其中不仅有战略层面的分析,更有可以落地的方法论。正如他所说:“忘掉互联网思维,开始互联网行为。”
——林海峰,青米创始人
做爆品先要有勇气和决心,背水一战才能一战成名。做爆品也要有毅力,十年磨一剑,要耐得住寂寞。做爆品更需要方法,要找到产品与用户内心深处产生共振的方法。
金错刀,一把帮助大家解剖爆品奥秘的快刀。
——张峰,紫米电子创始人
序
雷军:用爆品打造的新国货时代就在眼前 / I
前言 / V
什么是爆品
单品 / 3
杀手级应用 / 4
硬件 / 7
爆品是什么 / 9
三种爆品路径 / 13
“流量黑暗森林”
生意的幕后黑手 / 21
传统 =“流量光明森林” / 22
互联网 =“流量黑暗森林” / 25
三大黑暗法则 / 28
【案例】霸道董明珠:面对“流量黑暗森林”不霸道 / 33
价值锚
颠覆性微创新 / 43
信任状vs价值锚 / 46
价值锚的关键 / 52
爆品研发“金三角法则” / 58
痛点法则
找痛点是产品的基础 / 65
【案例】小米移动电源年如何打爆一个行业:
找痛点 / 68
法则一:找风口 / 71
法则二:找一级痛点 / 77
【案例】优衣库如何找一级痛点 / 98
法则三:数据拷问 / 105
尖叫点法则
产品是1,营销是0 / 117
法则一:流量产品 / 120
法则二:打造产品口碑 / 123
法则三:口碑核武器——快速迭代 / 138
爆点法则
爆点=引爆口碑 / 147
法则一:一个核心族群 / 149
法则二:用户参与感 / 154
法则三:事件营销 / 160
小米手机年从0到10亿美元做对了什么
雷军的2011年 / 181
找痛点:铁杆粉丝模式 / 188
尖叫武器:跑分 / 194
爆点:事件营销 / 199
互联网的爆品战略
互联网爆的价值锚是 / 209
如何跳出死亡陷阱 / 217
移动互联网值钱的价值锚是频 / 222
创始人首先要成为爆品总裁 / 226
传统企业的爆品战略
传统企业做爆品先要学会“自宫” / 233
如何把“自宫”变成爆品武器 / 235
是绝杀 / 238
【案例】任正非如何让宝马追上特斯拉 / 242
爆品的三大陷阱
不锋利 / 251
不 / 253
爆品干掉爆品 / 255
未来是爆品总裁的时代
乔布斯:产品人不能被营销人打败 / 261
做营销的干不过做产品的 / 263
有营销无口碑必死 / 265
要做用户体验屠夫 / 266
未来是爆品总裁的时代 / 268
39个爆品案例的思维导图 / 273
雷军:用爆品打造的新国货时代就在眼前
金错刀邀请我给他的新书写点什么。他说,这是一本关于怎么做产品的书。我做了20多年的产品,我在想,我们到底是怎么做产品的。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有很多产品明明差别不大,但是有的产品就火了,有的产品就是无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从软件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很多的产品经理都在拼命地尝试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来获得市场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经历了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直到有一件小事,触动了我。
我还记得那是199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北京的知春路上。北京的秋天挺冷的,街上不像夏天那样热闹。但是有一家小餐馆门口,却是排起了长队。它也不是什么豪华的馆子,我很好奇,于是问同事知不知道这里,为什么这么火。同事说,这家馆子在这一带很有名,总是有人排队。其实也没啥,就一道招牌菜,据说做得非常地道,而且,价格很实惠。
我突然有点触动。一条冷清的大街上会出现一家门口排长队的小店。口味是一种极其主观的感受,而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些在这个信息时代,无法脱颖而出的产品,其实是因为做得还不够。
我想做一个像这家小餐馆那样的企业,有一道好菜,让用户都喜欢吃,让用户都愿意到门口来排队,吃完了还愿意再来一次的小餐馆。
金错刀在这本书里举了很多案例,其实讲的就是这个“招牌菜吃遍天”的故事。在很多时候,如果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再多一些,在后市场竞争的结果中,你就可以甩开他们很多。
拿出好的产品,定出低的价格。产品性能要不打折扣,竭尽所能做到好。定价的标准绝不是比别人更低,而是根本不考虑任何竞争对手,先预测自己能做到的销量,再核算成本。
说到底,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金错刀在书中写到一句话:“在这种无尽黑暗中,只有爆品才能绽放一朵烟花,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几朵小烟火都不行,都会很快被黑暗吞噬。”
是的,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要想成功,必须要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场的产品和策略。温水你哪怕做到99°C,也没啥用。唯有沸腾之后,才有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所谓爆品战略,就是找准用户的需求点,直接切入,做出足够好的产品,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在这一款产品上做突破。也就是我们讲的单点突破。互联网核心的打法就是单点突破。
我在小米内部展望未来的时候,我跟我的同事们讲我在乎的是什么。不是什么销售额,也不是销量数字。我在乎的是,我们能否持续地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只要用户还在对我们的产品保持尖叫,我相信所有数字都会水到渠成。随后两年小米的发展也印证了我的判断。在我们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仅是小米手机,还有更丰富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也推出了各个领域的“爆品”,相继引爆了市场。
我觉得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在中国验证了Google那句了不起的企业信条:“以用户为中心,其他纷至沓来。”所谓“以用户为中心”,就是说:别想别的,先把产品做好吧!做成大家都想要的爆品!
我看到,用爆品打造的新国货时代,就在眼前。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这本书,真的是为我这个对“IP”概念充满好奇但又摸不着头脑的人提供了一盏明灯!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持续吸引流量、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IP”非常着迷,但总觉得它们是可遇不可求的“明星”。这本书则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IP。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人IP,更涵盖了产品IP、内容IP等多种形式,并且详细拆解了IP的孵化、运营、变现等各个环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连接”和“裂变”的论述,它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IP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要善于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并通过社群和口碑传播实现指数级增长。这本书的理论框架非常清晰,而且充满了前瞻性,让我对未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业务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IP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评分这套《爆品战略》之所以让我如此满意,还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实操指导。其中有一册(我记不清具体是哪本了,但内容印象深刻)详细介绍了一系列可执行的“方法论”。它不是空泛地告诉你“要创新”,而是给出了一套套具体的工具和步骤,比如如何进行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如何进行产品迭代的优先级排序,以及如何在上线后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推广。书中有很多“检查清单”和“模板”,可以让我直接套用,大大降低了执行的门槛。我之前尝试过一些项目,总是在执行层面遇到瓶颈,不知道从何下手,但这套书就像一个超级工具箱,为我提供了应对各种挑战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它关于“小步快跑,快速试错”的理念,这非常符合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的特点,也让我不再害怕失败,而是鼓励我勇于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评分这套《爆品战略【套装5册】》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创业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梦想着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爆款产品,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方法论,总是凭感觉摸索,结果可想而知。拿到这套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第一本《市场营销》就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市场和用户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它详细讲解了市场调研、目标用户画像、竞争对手分析等基础但至关重要的内容,并提供了许多实操案例,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如何一步步找到市场的切入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痛点挖掘”的部分,它教会我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用户真正渴求但尚未被满足的需求,这对我日后产品定位提供了巨大的启发。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营销导师对话,随时都能学到真东西。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开始实践书中的方法了,相信有了这套书的指引,我的创业之路会更加顺畅!
评分《新媒体营销》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实用、最与时俱进的一本营销书籍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营销方式的效果日渐式微,我一直很想了解如何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上进行有效的推广。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特点、用户行为分析以及不同平台适合的营销策略。书中对于“内容为王”的阐述尤其令我信服,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创作出能够吸引眼球、引发互动、并最终转化为销售的内容。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KOL/KOC合作、社群运营、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手段的技巧,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最有效的营销方式。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对新媒体营销感到迷茫,而是充满了信心,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在这个数字时代制胜的法宝。
评分《符号就是创意》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营销的全新认知!我一直以为创意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创意来源于对符号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书中列举了大量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功营销案例,分析了它们是如何通过符号来传递品牌价值、引发消费者共鸣的。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品牌人格化”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为品牌塑造独特的人格特质,使其更具情感连接和辨识度。比如,一个品牌可以是“温暖的朋友”,也可以是“可靠的伙伴”,通过不同的符号和语言来强化这种人格,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想出点子”,更是教我如何“构建意义”,如何让我的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且积极的印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营销雷达”瞬间升级了,看什么东西都能从中找到符号学的影子,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