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大众,尤其是喜欢经济学方面作品的读者,以及郎咸平已经积累的读者资源。
编辑推荐:
几百年之前,在中国境内就出现了掌控当时中国金融业的“清代华尔街”,有了交叉持股、产融结合、多元化经营、加盟商制度等经营方式,产生了身价50亿元人民币的世界首富。这些都归功于四大商帮。然而,面临转型的机遇,四大商帮纷纷败下阵来。如今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在同样面临转型的今天,中国企业如何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谋求发展,相信本书会为读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中国四大商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Z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宁波帮则非常强调信托责任,是他们,让中国完成了从传统商业到现代商业的转型,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广州帮在“一口通商”的时代,受清政府的委托,由“十三行”协助粤海关经营和管理对外贸易,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潮州商人在一次次的商业机遇中不断创新、迅速发展起来。
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Z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
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
郎咸平
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在《金融学期刊》等国际*级学术杂志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是广受欢迎的财经时评节目《财经郎眼》《郎咸平说》主讲人。《郎咸平说》书系累计销量逾千万册,成为了财经图书的销售奇迹。
前言
第1章 晋商
晋商历史的传奇
晋商的厄运:大清朝的败落
晋商票号的崛起
中国的信托责任:晋商如何挑掌柜
晋商票号的没落
新晋商的荒诞
第二章 徽商
大徽商江春
徽商的家族荣耀
吃苦耐劳的“徽骆驼”
徽商的盐巴商机
徽商的**荒淫
徽商的没落
第三章 浙商之一:湖商
湖商和徽商的比较
湖商的蚕丝发迹史
湖商的**时刻
湖商的资本用途
湖商的投资短视
第四章 浙商之二:宁波帮
宁波帮的崛起
宁波帮的创造力
宁波帮的信用天下无双
团结就是力量
宁波帮的投资策略
宁波帮的经营才能
第五章 粤商之一:广州帮
广州帮的崛起机缘
为何广州十三行难敌英国东印度公司
十三行的衰败:鸦片战争
第六章 粤商之二:潮州帮
民风强悍的潮州帮
建立现代工业的潮州帮
感人的爱国情结
潮州帮稳健的经营作风
晋商票号的崛起
背景提示
日升昌的前身是李氏的西裕成颜料铺,在掌柜雷履泰等人的精心策划下,他们决定把西裕成颜料铺改成票号,票号采用股份制,1823 年,日升昌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开业了。
通俗地讲,日升昌票号就是Z初形态的银行。票号产生以前,商人外出采购和贸易全部要靠现银支付,在外地赚了钱捎寄回老家也得靠专门的镖局把现银运送回去,不仅开支很大,费时误事,而且经常发生差错。这就迫使外出经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寻求新的办法,这时,中国历史上第1家票号——日升昌就应运而生了。
日升昌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票号业,被今人称为“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繁荣,把晋商的辉煌推向了一个**。
当然了,这个票号的产生是在1823 年,而茶叶经营的崩溃是在1875 年。也就是在茶叶经营要崩溃的前50 年,山西商人已经开始搞多元化经营。而且这个多元化还不是一般的多元化,在茶叶方面是“6 + 1”整条产业链高效整合,再配合上产融(产业和融资)结合的金融体系的建立。我相信,它应该能够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Z有影响力的商业(产融)集团。但不幸的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的原因,使这一切Z终功亏一篑。1823 年建立的票号,到Z鼎盛的时候,大概全世界有124 个地方共有670 多家票号。当时平遥、祁县跟太谷三个地方就成为中国的“华尔街”。所以在历史上,我们也是有“华尔街”的,而且还做得挺好。那么这个中国的华尔街有多少金融机构,也就是票号呢? 30 家。有多少资本呢?1.5 亿两白银,也就是说,它拥有白银的总资本是清朝整个国家赔款的近1/10,整个大清王朝的赔款是16 亿两白银,1/10 就是他们的资本。那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到了1906 年,当时的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其1/3 的银两基本上都放在了山西票号。
背景提示
在鼎盛时期,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1 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内的库银还要多。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很多人都看过,这部剧是实景拍摄,从镜头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晋商当年的辉煌。
乔家大院经过了几代人的修建,它有6 个大院,19 个小院,占地8700 平方米,房屋313 间。这些老房子是晋商财富状况的Z好说明。与山西其他晋商比起来,乔家虽远远算不上Z富裕的,名气却是晋商中Z大的一个。乔家大院为何能流芳百世,它曾经的主人乔致庸为何能在百姓中拥有上好的口碑?
那么,晋商是如何一步步铸就了百年的辉煌基业?票号的管理经营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的成功对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这本《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读完,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史诗。郎教授的叙事风格一如既往地引人入胜,他没有像枯燥的教科书那样堆砌名词和理论,而是将一个个鲜活的商帮故事娓娓道来,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刀耕火种、白手起家的年代。从徽商的诚信经营,到晋商的精明远见,再到粤商的敢闯敢拼,每一个商帮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和成功密码。我特别喜欢他对商帮兴衰背后逻辑的剖析,他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在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他会告诉你,为什么徽商在近代衰落,为什么晋商独霸北方市场数百年,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深层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以及商业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案例与当下中国的商业现象联系起来,思考现代企业如何借鉴古老商帮的智慧,又如何规避其衰败的教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宏大的经济学原理落到实处,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一夜暴富的书,而是一本帮你理解中国经济基因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如同一次穿越时空的商业访谈。郎教授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腔调,反而像是坐在你旁边,用最朴实、最直接的语言,向你讲述那些关于财富、关于智慧、关于成败的传奇故事。他会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经济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比如他在讲到徽商的“以商为政”时,就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现代企业中的“内部治理”,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郎教授并没有止步于讲述商帮的辉煌,他更关注的是那些导致商帮走向没落的原因,比如地理限制、家族内部矛盾、或者是对时代变革的迟钝。这些分析让我看到了商业世界残酷的现实,任何一个成功都可能是短暂的,唯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商帮的“魂”——那种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特有的商业智慧和生存哲学。
评分第一次读完《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敬意。郎教授用他一贯的犀利和深刻,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史上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商业传奇。他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解构中国经济的“基因”,从徽商的“诚信为本”到晋商的“货通天下”,再到粤商的“敢为天下先”,每一个商帮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商业精神和生存法则。我尤其被他对晋商兴衰的分析所打动,他并没有简单地将晋商的衰落归咎于外部因素,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自身在经营模式、家族管理以及对时代变化的反应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这种由内而外的审视,让我看到了商业世界中个体与时代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体,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土壤,也离不开其自身不断革新和适应的能力。它是一本让我既能看到中国商业的辉煌,又能反思其发展规律的佳作。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这本书,恰好将我热爱的经济学与我好奇的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郎教授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没有将中国商帮简单地脸谱化,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商帮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文化基因以及商业运作模式。读到晋商那句“但存方圆,不计曲直”的商业信条时,我既惊叹于他们的决断力,又隐隐感受到一丝时代的无奈。而对晋商在近代衰落的分析,更是让我看到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残酷性,任何商业模式都必须与时俱进,否则终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书中关于晋商“汇通天下”的描述,更是让我对当时的金融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是怎样的智慧和胆识,才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络?这本书让我对“商帮”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是构成中国经济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察中国商业文明演进的一扇窗户。
评分读完《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商帮,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一点一滴地塑造起来的。郎教授的叙事风格,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历史的长廊,近距离观察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商帮。他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将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融入其中,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他对徽商“四眼”原则的解读,这种精打细算、规避风险的经营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他对于晋商在近代逐渐走向衰落的分析,更是让我看到了商业的残酷性——即使曾经辉煌一时,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根”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现代商业与古代商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