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物理方法 I+数学物理方法Ⅱ(中译本)2本 | ||
| 定价 | 186.00 | |
| 出版社 | 北普音像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YL13481 | |
YL13481
数学物理方法 I+数学物理方法Ⅱ(中译本)2本
9787030337498定价:88元
9787030337498定价:98元
中译本前言
英文版原序摘译
1章 线性代数和二次型
2章 任意函数的级数展开
3章 线性积分方程
4章 变分法
5章 振动和本征值问题
6章 变分法在本征值问题上的应用
7章 本征值问题所定义的特殊函数
附加参考文献
索引
。。。。。
英文版原序摘译
1章 引论
1.1 关于各种解的一般知识
1.1.1 例
1.1.2 已给函数族的微分方程
1.2 微分方程组
1.2.1 微分方程组和单个微分方程等价的问题
1.2.2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的消去法
1.2.3适定的、定的、欠定的方程组
1.3 特殊微分方程的求积法
1.3.1 分郭变量法
1.3.2 用叠加法构造更多的解、传热方程的基本解,Poisson积分
1.4 两个自变量的一阶偏微分方程的几何解释,完全积分
1章附录II 关于极小曲面的支持函数的Laplace微分方程
1章附录II 一阶微分方程组和高阶微分方程组
2章 一阶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
2章附录I
2章附录II 守恒定理的理论
3章 离阶微分方程
3章附录I
3章附录II Holmgren的性定理
4章 势论及椭圆型微分方程
4章附录I 非线性方程
4章附录II 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函数论观
5章 两个自变量的双曲型微分方程
5章 附录I 特征作为坐标的应用
5章附录II 瞬态问题与Heaviside运算微积
6章 多于两个自变量的双典型微分方程
6章附录 广义函数——分布
参考文献
英汉名词对照表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经典的学术书籍的质感扑面而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欣赏科学出版社在引进这些重量级译著时所下的功夫,纸张的质量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反复研读公式和推导过程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着一股严谨和专业的气息,让人感觉自己捧着的不是普通的教材,而是一份历经时间考验的知识宝库。虽然内容本身是硬核的数学物理,但外在的呈现方式却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尊重,这无疑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也间接鼓励我在面对那些艰涩的理论时能更有耐心。总的来说,从物理触感到视觉体验,这套书的“硬件”配置是无可挑剔的,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书给我的长期影响,那可能是“思维的重塑”。我过去在处理偏微分方程或者量子力学中的算符问题时,总习惯于套用固定的解题模板,但阅读完这套书后,我开始更深入地探究为什么这些特定的坐标系或特定的分离变量法对特定问题有效。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解”,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了“为何能解”背后的数学结构支撑。这种从“术”到“道”的提升,是任何速成教程都无法给予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后续接触到的更前沿的物理学分支,其数学根基都能在这两卷书中找到清晰的脉络,它培养了一种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让我在面对未知问题时,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能够自信地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评分坦白讲,初次翻开第一卷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德式严谨风格,确实让我感到了一丝压力。那些对基础概念的界定,对各种空间和算符性质的描述,都细致到了近乎吹毛求疵的地步。这并非是说它晦涩难懂,而是它对“精确性”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标准。如果你指望它是那种轻轻松松就能读完的“入门读物”,那可能会失望。但这恰恰是它的价值所在——它为你打下的基础是无比牢固的,一旦你攻克了最初的门槛,后续学习其他高级课程时,会发现很多概念的源头和深刻的内在联系都在这里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它就像是武侠小说里描述的“内功心法”,前期修炼缓慢而痛苦,但一旦练成,便可融会贯通,应对各种“招式”(具体应用问题)都能游刃有余。
评分我记得第一次接触这套书的同行推荐时,他们反复强调的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那种体系的完整性,是许多其他教材难以比拟的。它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定理,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物理世界的底层逻辑框架。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阐述问题时,总能巧妙地将物理直觉和严格的数学推导融合在一起,这对于我们这些既需要理解现象背后的机制,又必须掌握严密论证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平衡点。很多地方的论证步骤极其精妙,乍一看似乎是跳跃的,但当你顺着作者的思路仔细推敲后,才会恍然大悟,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学习中最令人兴奋的时刻。它强迫你跳出死记硬背的窠臼,真正去思考数学工具是如何为物理问题服务的,这才是真正的思维训练。
评分这套书的翻译质量,作为一套重要的中译本,确实值得称赞。在处理那些高度专业化的术语时,译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权衡直译与意译的界限,力求在保持原意的同时,让中文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我对比了几个关键章节的少量英文对照(纯属好奇心驱使),发现译文的处理非常到位,避免了许多国内早期译著中常见的“翻译腔”或术语混乱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那些涉及复杂积分变换和边界条件设定时,译者选用的中文表达清晰明了,极大地减少了我在理解复杂数学语境时产生的歧义。对于非母语使用者来说,一套优秀的译本就是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而这座桥梁,在我看来,搭建得极其坚固可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