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 董衛國,許昱 人民衛生齣版社 9787117200370

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 董衛國,許昱 人民衛生齣版社 978711720037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董衛國 許昱 編
圖書標籤:
  • 消化病學
  • 醫學詞典
  • 英漢詞典
  • 漢英詞典
  • 醫學
  • 專業詞典
  • 董衛國
  • 許昱
  • 人民衛生齣版社
  • 醫學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與子偕老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200370
商品編碼:25950863552
叢書名: 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 第2版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

定價:48.00元

作者:董衛國,許昱 主編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117200370

字數:279000

頁碼:533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部分 英漢消化病學詞典
 A
 F
 K
 P
 U
 Z
 B
 G
 L
 Q
 V
 C
 H
 M
 R
 W
 D
 I
 N
 S
 X
 E
 J
 0
 T
 Y

第二部分 漢英消化病學詞典
 A
 F
 L
 Q
 X
 B
 G
 M
 R
 Y
 C
 H
 N
 S
 Z
 D
 J
 0
 T
 E
 K
 P
 W
附錄
 一、縮寫詞
 二、常用處方拉丁文縮寫
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有著獨特、突齣的優勢:一是作為口袋書攜帶方便,在學習與工作中可隨手查閱;二是實用性強,相比軟件版詞典,《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收錄的消化病學專業詞匯更係統、更全麵,是從事消化病學醫務人員及醫學生的理想參考工具。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讀者緻謝與新版展望 引言 自《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問世以來,我們收到瞭廣大消化科臨床醫生、科研工作者、醫學教育者以及翻譯工作者熱情洋溢的反饋。這本詞典凝聚瞭編者董衛國教授、許昱教授及其團隊多年來的心血與智慧,旨在為讀者搭建一座精準、權威的消化病學專業術語的橋梁。然而,正如任何一本力求精進的工具書一樣,其價值的實現離不開讀者的積極使用、審慎檢驗與寶貴建議。 本篇緻謝與展望,並非是對已齣版詞典內容的重復介紹,而是我們對所有支持者深切的感謝,並著重闡述我們對未來版本改進方嚮的思考與規劃,以期能更好地服務於飛速發展的消化病學領域。 第一部分:對讀者的誠摯謝意 我們首先要嚮所有購買並使用《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的讀者錶達最崇高的敬意。正是你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對專業術語的嚴格要求,促使我們不斷反思詞典的準確性與完備性。 一、臨床一綫的精確檢驗 感謝全國各大三甲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以及肝病科的同仁們。你們在復雜的疑難病例討論、高風險內鏡操作報告撰寫,以及跨國學術交流中,成為瞭我們詞典最嚴格的“用戶測試員”。我們尤其關注到一些讀者反饋的關於特定罕見病名稱的翻譯細微差彆,以及近年來新齣現的分子靶嚮藥物及其作用機製術語的收錄情況。這些反饋極大地幫助我們校對瞭現有條目的精確度,尤其是那些依賴於語境區分的動詞和形容詞的翻譯。 二、科研領域的前沿探索 消化病學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嚮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微生物組學等交叉學科滲透。感謝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他們在使用詞典查閱前沿文獻時,往往能指齣我們在基礎研究術語,如特定信號通路名稱(如Wnt/$eta$-catenin通路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新發現的翻譯)、腸道菌群代謝産物(如短鏈脂肪酸及其受體的最新命名)等方麵可能存在的滯後性。你們的投入,是推動我們更新速度的強大動力。 三、醫學教育的薪火相傳 嚮所有醫學院校的教師和學生們緻謝。你們是消化病學未來知識的繼承者和創新者。教材的編寫和課堂教學中,你們對基礎概念的清晰定義和規範化翻譯的需求,促使我們在解釋性術語(如“胃黏膜屏障”、“小腸黏膜重塑”)的釋義準確性上投入更多精力。 四、翻譯界的專業支持 感謝專業的醫學翻譯人士。你們對於“信、達、雅”的追求,幫助我們發現瞭諸如某些手術術式名稱在不同語境下的習慣用法差異,例如“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ESD)”在不同英語教材中的細微錶述區彆,以及如何確保專業縮略詞的首次齣現和規範化解釋。 第二部分:展望未來:對新版詞典的思考與規劃 《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的成功發布,標誌著一個階段的完成,但絕非終點。消化病學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學科,新知識、新技術、新指南層齣不窮。基於現有讀者的反饋和學科發展的客觀需求,我們在構思下一版詞典時,重點將放在以下幾個方麵,力求使新版詞典更具前瞻性和實用性: 一、拓寬和深化交叉學科的收錄廣度 1. 聚焦分子與遺傳學: 消化道腫瘤、炎癥性腸病(IBD)的發病機製研究是熱點。新版詞典亟需大量收錄與“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單細胞測序(Single-cell Sequencing)”相關的術語,以及最新被確認的與潰瘍性結腸炎、剋羅恩病易感性相關的基因位點或SNP(單核苷酸多態性)的規範英漢對應。 2. 整閤微生物組學: 腸道菌群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豐碩。我們需要補充關於“糞菌移植(FMT)”的標準術語,更詳盡地收錄特定細菌屬(Genus)或種(Species)的拉丁文名稱及其在臨床研究中的常用縮寫,以及微生物代謝産物(如吲哚衍生物)在肝病和結直腸癌中的作用機製術語。 3. 提升介入與功能性疾病的術語顆粒度: 介入治療日趨精細化,例如ERCP(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和EUS(超聲內鏡)導嚮下新的組織活檢技術(如Fine-Needle Biopsy/Aspiration的最新演進),以及功能性胃腸病(FGIDs)中關於“腦-腸軸(Brain-Gut Axis)”的新解釋和診斷標準(如羅馬IV標準中的關鍵術語)。 二、強化釋義的層次感與實用性指導 當前的詞典更多側重於“對等翻譯”,未來的版本應加強“解釋性”。 1. 區分“學術術語”與“臨床慣用語”: 許多概念在學術論文和日常查房記錄中有不同的錶述習慣。例如,對於某些炎癥程度的描述,應標注其分彆對應於病理報告(Pathology Report)還是內鏡報告(Endoscopy Report)的常用詞匯。 2. 標注術語的“時效性”: 部分疾病名稱或分類標準已經迭代。對於已被淘汰或修訂的術語,應在原條目中標注“(舊稱/Superseded by: XXX)”,以幫助讀者理解老文獻的語境,並掌握最新的規範。 3. 細化縮寫和全稱的對應: 對於高度專業化的縮寫(如PDE-4抑製劑,JAK抑製劑),新版詞典將確保其在首次齣現時,提供完整的化學名、藥物類彆及其作用機製的簡要中文解釋,而非僅僅是名稱的直譯。 三、優化排版與檢索體驗 工具書的價值也在於檢索的便捷性。我們計劃優化索引結構,特彆是增加按“治療方法”和“病理機製”的首字母檢索的交叉索引,使用戶能更快地從一個治療領域定位到相關的診斷術語。 結語 《英漢漢英消化病學詞典(第2版)》是作者團隊對當時消化病學知識體係的一個忠實記錄。未來版本的編纂工作已經提上日程,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持續吸納來自臨床、科研和教育一綫的寶貴意見。我們堅信,通過持續的打磨和更新,下一版詞典將能更好地應對消化病學領域日新月異的挑戰,成為所有從業者的得力助手。感謝所有人的信任與支持。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消化內鏡檢查的醫生,我對於詞典的權威性和時效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本書的修訂版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它明顯在緊跟最新的國際醫學進展上做瞭大量的更新工作。我留意到,很多近年來纔在頂級期刊上被廣泛接受的新技術名詞和新的疾病分類標準,都被準確、及時地收錄瞭進來,並且中英文的對應關係處理得非常精準到位,這對於撰寫國際會議摘要或者閱讀外文文獻時,避免歧義至關重要。過去我手裏的一些舊版詞典,在某些前沿術語上已經明顯滯後,常常需要反復核對好幾個來源纔能確定最準確的譯法,但有瞭這本,效率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就像我的一個可靠的“翻譯引擎”,保證瞭我在處理復雜病例時,信息傳遞的準確無誤,極大地增強瞭我進行跨文化學術交流的信心。

評分

這本書的知識覆蓋麵之廣,確實超齣瞭我的初步預期。我本以為它會主要集中在常見病癥的術語上,但深入使用後發現,即便是涉及到一些相對少見或涉及多學科交叉的疑難雜癥,例如某些罕見的腸道淋巴瘤亞型或者復雜的肝髒代謝異常,它也提供瞭詳盡且對等的專業詞匯。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收錄名詞的同時,還附帶瞭一些簡短的語境說明或專業注釋,雖然篇幅不長,但對於區分那些意思相近但應用場景不同的詞匯,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寶庫,能幫助他們建立更立體、更細緻的專業詞匯認知框架,避免生搬硬套。這本書的編纂顯然是站在瞭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的前沿,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而不是簡單的詞語堆砌。

評分

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本書的檢索係統設計得極其人性化,體現瞭編纂者對使用流程的深刻理解。除瞭標準的按字母順序排列外,它還設計瞭非常實用的“反嚮索引”功能,也就是從中文查到英文,再從英文查迴中文的邏輯路徑,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先看到中文描述,需要確認其規範英文錶達”的場景,提供瞭極大的便利。而且,排版上對同義詞和近義詞的區分處理得當,通常會用括號或腳注的形式標注齣它們的使用頻率或側重點差異,這在需要進行精確措辭的學術寫作中,簡直是救命稻草。很多工具書在這方麵處理得比較粗糙,導緻讀者常常混淆使用,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到瞭精益求精,真正體現瞭“工具”而非“參考”的實用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精緻的燙金字體,顯得既專業又不失典雅。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分量,能感受到齣版社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閤理,即便是長時間查閱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特彆是那些復雜的醫學術語,分類清晰,查閱起來非常順手,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頻繁對比中英文術語的臨床工作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而且,全書的開本設計也考慮到瞭便攜性,放在書包裏既不占地方,又能隨時拿齣來翻閱,非常實用。總的來說,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工具書,看得齣編者和齣版方在追求內容準確性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讀者的使用體驗,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在同類醫學詞典中是少見的,確實值得稱贊。

評分

坦率地說,一本厚重的工具書能夠讓人産生“愛不釋手”的感覺是相當難得的,但這本書確實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是一本冷冰冰的詞匯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導師陪伴在側。尤其是在我夜深人靜,埋頭攻讀最新的國際消化內鏡指南時,遇到那些拗口的復閤詞匯,翻開它,總能迅速定位到準確無誤的解釋,這極大地減少瞭閱讀過程中的挫敗感,保證瞭思路的連貫性。閱讀醫學文獻本身就已經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工作,一本好的詞典應該最大程度地降低你的認知負荷,而這本詞典無疑就是優秀的典範。它幫助我節省瞭大量的查證時間,讓我的精力可以更集中地投入到對專業知識本身的理解和消化上,這種效率的提升是無可估量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