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浙大優學 更高更妙的高考化學思想方法更高更高更妙的高中物理高考高分與自主招生決勝篇高中物理化學物理競賽高中化學競賽
《更高更妙的高考化學思想方法》將高中階段的化學主要內容按專題歸納,以題型為經綫,將相關知識點綜閤應用起來,並提示以方法規律。
目錄
專題一 學科思想
第1講 守恒思想
第2講 微粒觀
第3講 比較思想
第4講 類比思想
第5講 數形結閤思想
第6講 綠色化學思想
專題二 化學反應類問題解法
第1講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2講 氧化還原反應
第3講 離子反應
第4講 原電池反應
第5講 電解池反應
第6講 化學反應速率
第7講 化學反應的方嚮和限度
第8講 相互競爭的反應
專題三 平衡問題的常見解法
第1講 化學平衡
第2講 電離平衡
第3講 水解平衡
第4講 沉澱溶解平衡
第5講 配位平衡
專題四 物質結構問題的解題方法
第1講 原子結構
第2講 分子空間結構
第3講 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第4講 晶體結構
專題五 無機推斷方法
第1講 元素的推斷
第2講 無機框圖題的推斷
第3講 離子的推斷
第4講 無機物的綜閤推斷
專題六 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
第1講 根據分子式書寫同分異構體
第2講 限製條件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專題七 有機與推斷方法
第1講 官能團與性質的推斷
第2講 有機框圖題的推斷
第3講 結閤計算的有機推斷
第4講 簡單有機
專題八 化學實驗問題的解題方法
第1講 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第2講 實驗的設計、改進和評價
第3講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第4講 變量與規律探究實驗
專題九 流程圖題的解法
第1講 化學工藝流程圖
第2講 化學實驗流程圖
專題十 信息給予題的解法
專題十一 高考壓軸題
[參考答案單獨裝訂成冊]
文摘
【方法規律】 (1)比較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①同周期中,從左嚮右,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減弱;
②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增強;
③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錶(極少數例外);
④常溫下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
⑤常溫下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⑥依據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
⑦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
⑧高溫下與金屬氧化物間的置換反應;
⑨組成原電池,負極為較活潑的金屬。
(2)比較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①同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非金屬性增強;
②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非金屬性減弱;
③依據其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④單質跟氫氣化閤的難易程度;
⑤依據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強弱;
⑥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
即時訓練 下列各組元素性質遞變錯誤的是 ( )
A.Li、Be、B原子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B.Li、Na、K的金屬性依次增強
C.P、S、Cl高正價依次升高 D.N、O、F氫化物的穩定性依次減弱
例11 (2004浙江預賽)An+、B(n+1)+、Cn—、D(n+1)—四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這四種離子按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_;這四種元素的中性原子按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
【解析】相同電子層結構的不同簡單離子,原子序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所以離子半徑D(n+1)—>Cn—>An+>B(n+1)+;原子序數B>A>C>D,其中AB同周期,CD同周期,且AB在CD的下一周期,根據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由大到小,所以次序是A>B>D>C。
【答案】D(n+1)—>Cn—>An+>B(n+1)+;A>B>D>C
【方法規律】 元素的原子半徑、離子半徑大小比較規律:
①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由大到小。
②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由小到大,離子半徑由小到大。
③同一元素:陽離子半徑原子半徑不同價態的離子,電荷高的半徑小。如:Ti4+④相同電子層結構的不同簡單離子,原子序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
……
書名:更高更妙的物理-高考高分與自主招生決勝篇
:47元
作者:楊榕楠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ISBN:9787308122283
字數:
頁碼:425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599 g
編輯推薦
本書以高中物理內容(力學、熱學、電學、光學、近代物理)高考要求為依據,適當地補充瞭近幾年來重點大學自主招生的相關物理知識,點擊式地介紹更高層麵的物理知識和更巧妙的物理思考方法,著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力學篇
專題1重心的確定
專題2張力的計算
專題3摩擦角與自鎖現象
專題4物體的平衡
專題5巧選參考係
專題6等時圓的妙用
專題7追及相遇問題
專題8圖象法處理運動問題
專題9斜拋運動中的麯綫美
專題10物係相關速度
專題11繩船模型的分析
專題12速度瞬心的應用
專題13麯率半徑數理求法
專題14求解連接體問題
專題15傳送帶上奧妙多
專題16非慣性係與慣性力
專題17圓周運動中的典型問題
專題18天體運行中的常見模型
專題19嫦娥奔月
專題20衛星軌道變化多
專題21宇宙探索
專題22動量定理
專題23角動量守恒
專題24碰撞的規律
專題25短暫作用、持續作用及多次作用
專題26鏈繩問題的探究
專題27彈簧雙振子模型
專題28單擺的周期
專題29求解振動周期的四種方法
專題30利用參考圓求非完整簡諧運動的時間
專題31多普勒效應
熱學篇
專題32分子動理論
專題33氣體的壓強
專題34氣體狀態方程
專題35熱學中的STS問題
專題36熱力學定律
專題37固體和液體的性質
專題38物態變化
電學篇
專題39電場強度
專題40電勢的計算
專題41電容器
專題42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專題43含源電路歐姆定律
專題44電阻的測量
專題45電路的等效變換
專題46電路的設計
專題47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專題48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專題49動態圓和弦的應用
專題50三種常見加速器
專題51帶電粒子在復閤場中的運動
專題52感生感應
專題53電磁感應中的滑杆問題
專題54電磁感應中的圖象
專題55電磁感應疑難問題分析
專題56單相交流電路
專題57變壓器與三相交流電
光學、近代物理篇
專題58日常光學現象解密
專題59透鏡成像規律
專題60光學助視儀器
專題61光的乾涉現象
專題62玻爾理論
專題63光電效應
專題64康普頓效應
專題65衰變的規律
專題66波粒二象性
專題67核能
專題68狹義相對論
-----
內容提要
《更高更妙的物理:高考高分與自主招生決勝篇》的編寫風格不同於一般的高考復習用書和自主招生備考手冊。它分力學篇、熱學篇、電學篇、光學和近代物理篇四個模塊,每個模塊包含若乾個獨立的專題。每個專題分為兩個欄目,“決策點金”欄目針對某一類問題介紹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題技巧,對一些核心的物理概念追本溯源,揭示物理知識産生、發展的認識過程,對一些常用的物理模型進行歸納總結,拓展應用,對一些典型的例題則盡量提供多種解法,以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針對各地高考題及平時教學中的疑難問題,不迴避、不含糊,講深講透,切實幫助同學們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
說實話,我對那些過度包裝、內容空洞的復習資料已經感到審美疲勞瞭。我追求的是那種“返璞歸真”的學術氣息,一種直擊本質的清晰感。我希望這套書能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敘事風格,而不是生硬的知識點堆砌。想象一下,如果物理部分能夠像講述一個精彩的物理史詩一樣,將那些偉大的發現和理論的誕生娓娓道來,那麼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量子力學的某些基本假設,也許就能在故事的脈絡中自然而然地被理解,而不是被硬塞進腦子裏。對於化學部分,我則更看重其邏輯的嚴謹性和論證的無可辯駁性。我希望它能展示齣化學學科內部不同分支(比如有機、無機、物化)是如何相互支撐、相互滲透的。如果它能教會我如何從宏觀現象齣發,一步步推導齣微觀的分子結構和反應路徑,那纔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更高更妙”的思想啓迪。我更偏愛那種圖文並茂,但圖畫本身就是信息載體,而不是單純的裝飾。
評分我對“優學”這個概念非常敏感,它意味著它代錶著一種精英化的學習方法論,而不是大眾化的應試技巧總結。我傾嚮於那些能夠培養我獨立思考能力的讀物。對我來說,最令人沮喪的學習體驗,就是掌握瞭一大堆公式和步驟,但當遇到一個稍微變種的題目時,就立刻束手無策,因為我沒有真正理解背後的原理。我希望這套書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元認知”訓練。比如,它是否會指導我們如何科學地迴顧自己的錯題集?如何識彆自己知識體係中的“盲區”和“薄弱環節”?在物理的電學和磁學部分,很多學生都對磁場方嚮和感應電流的判斷感到混亂,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普適性的、不易齣錯的判斷框架。同樣,在化學的電化學和熱化學部分,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能量圖景”的清晰指導,幫助我直觀地把握反應的能量變化規律,那將是巨大的收獲。總而言之,我尋找的是能夠將我從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轉變成為一個主動構建知識體係的“小科學傢”的工具。
評分作為一名力求精進的學生,我深知高考的競爭已經進入瞭“細節決定成敗”的階段。這意味著,我們不再滿足於“會做”一道題,而是要追求“最優解”和“最快解”。這套書如果能真正做到“更高更高更妙”,那麼它必然在處理那些看似細枝末節、實則決定勝負的關鍵點上有著獨到的見解。比如,在處理涉及到氣態方程或平衡移動的化學問題時,如何通過對“臨界條件”的精準判斷來鎖定答案?在解決涉及動量和能量同時變化的物理綜閤題時,如何選擇最恰當的參考係或者守恒律進行高效計算?我期待的不是一味地強調難度,而是強調“效率”和“洞察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反直覺”但又極其有效的解題技巧,這些技巧往往是那些在頂尖競賽中磨練齣來的“內功心法”。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利用數學工具(比如導數、矢量分析)來簡化物理模型,或者如何運用邏輯推理來排除錯誤化學路徑的深度分析,我會認為這套書的投資是絕對值得的。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為那些渴望在高考中拔得頭籌的學生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特彆是對於理科學習的同學來說,光是看到“浙大優學”這幾個字,心裏就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瞭極高的期待。我個人覺得,市麵上很多復習資料往往側重於題海戰術,堆砌大量的例題和習題,但真正能讓人脫胎換骨的,還是那些直指核心、能夠構建完整知識體係的思維導圖和方法論。我之前在攻剋一些棘手的化學反應機理問題時,總感覺自己像是在盲人摸象,缺乏一個宏觀的視角來統籌全局。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比如它是否能深入剖析化學傢是如何思考的?它會不會把那些看似孤立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邏輯自洽的“知識網絡”?如果它真的能做到“更高更妙”地闡述思想方法,那對於我這種追求理解而非死記硬背的學生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是否包含瞭對那些經典實驗設計背後的科學哲理的探討,畢竟,真正的高手不僅要會做題,更要懂原理、會創新。這種對思維深度的挖掘,遠比單純的知識點羅列更有價值,它關乎一個人解決未來復雜問題的能力。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就是嘗試站在“命題者”的角度去解構一道題目,而不是被動地跟著既定的步驟走。因此,我對於那些能夠幫助我提升“戰略規劃”能力的資料有著近乎狂熱的追求。這套資料如果真如其名,能夠讓人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實現“決勝篇”的飛躍,我猜它一定不僅僅是講解牛頓力學或者電磁學公式的推導。更吸引我的是它對“自主招生”這個主題的關注。這意味著它必須涵蓋那些在標準高考中不常考,但在選拔性考試中頻繁齣現的、對物理直覺和多學科交叉能力要求極高的模型。我希望它能深入講解如何將微積分思想巧妙地融入到高中物理的解析中,或者如何通過能量守恒的視角來簡化復雜的運動軌跡分析。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訓練,教導我們如何在時間壓力下,迅速從問題錶象中剝離齣核心的物理模型,並熟練地運用高階思維工具進行快速迭代和驗證,那它就遠遠超越瞭一般的教輔材料,而更像是一份頂尖學府的“預備課程”。我期待看到那些充滿啓發性的“思維陷阱”剖析,讓我能夠預判齣自己可能犯的錯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