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译序
序曲
Ⅰ 诗人与爱人
Ⅱ 阿煞星的天堂
Ⅲ 千禧年之末
Ⅳ 海上诗人
媒体评论
1. 精彩绝伦的故事,看得我简直无法呼吸。对阿拉穆特堡的描述,对恐怖暗杀缘由的说明,还有卡亚姆与佳涵令人唏嘘感叹的爱,本杰明与雪琳如梦幻泡影般的爱,都让人们对命运的无奈感同身受!——法国***读者评论
2.狂热的信仰,疯狂的年代,究竟是时代造就了米扎尔?还是无数个米扎尔铸就了疯狂的时代?马卢夫带我们走进了神秘的东方国度伊朗。感谢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善于讲故事的阿拉伯作家。——纽约时报
3.难得一见的内容充实而厚重的作品,传记、历史小说与探险小说于一体,为读者了解军事、政治、宗教、艺术大动荡的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大量史料。——法国费加罗报
4.波斯人、突厥人,中亚,再也没有比马卢夫的作品更通俗易懂的走近这些文化和历史的方法了,小说很精彩,看完之后颇感一梦三千年啊!——法国读者评论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你必须读马卢夫的作品
如果你想了解中东问题的前世今生,你必须读马卢夫的作品
★ 法兰西学院院士、龚古尔大奖得主、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阿敏?马卢夫作品
★ 他被誉为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反映阿拉伯与穆斯林文化的作家,欧洲因他而掀起了阿拉伯文化热
★ 他的作品被翻译为27种语言,历经几十年而畅销不衰,广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
作者阿敏?马卢夫,平生致力于消除东西方文化的隔阂,加深不同文化的了解。这在“叙利亚难民问题”、“阿拉伯之春运动”、“恐怖袭击”让世界手足无措的今天,以史为鉴,镜照当下,来自伊斯兰文化本体的历史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
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上的重要伊斯兰国家和城市,如叙利亚、撒马尔罕、菲斯、开罗、地中海沿岸城市等等,它们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撒马尔罕在历史上曾被定义为丝绸之路的终点。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风俗,有助于一个文明,更好的走近另一个文明。
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引入入胜,主人公的命运至始至终紧抓读者的心,读来丝毫不觉枯燥。没有比通过一部小说走进另一种文化更好的方法,尤其是这部小说还来自于阿敏.马卢夫,这位享誉世界的阿拉伯及中东问题专家、历史学者。伟大的作家阿敏?马卢夫将用他大师般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
内容简介
若要治理世事,一个人必须忘我,只为他人着想——尤其是为那些不幸之人着想。但要得到权力,一个人必须成为天下*贪婪的人,只为自己着想,甚至不惜毁掉自己*亲近的朋友。
撒马尔罕,丝路上连接波斯、印度、中国三大古国的枢纽,中亚*古老的城市之一。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撒马尔罕,但又不局限于撒马尔罕;它更发生在伊朗文化圈,发生在整个河中地区。
河中地区,指的是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自古即为商道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奥马尔?卡亚姆和他的《鲁拜集》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徐徐展开。
一部鲁拜集,半部中亚史。
在卡亚姆生活的年代,突厥人取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中亚新霸主,东方穆斯林世界的真正统治者为正值鼎盛时期的大塞尔柱帝国。他和当时的权臣尼札姆是朋友,也无意中结识了阿煞星的创建者哈桑,宗教冲突交织着权力斗争,诗人、哲学家、科学家卡亚姆,该怎样选择他的人生道路?
透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中亚和伊朗在11、12世纪和19、20世纪的纷乱历史有所了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无论中世纪或是现代,可叹中亚始终摆脱不了宗教迫害和政治纷争的厄运。
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连历史、铺陈故事的能力,他用绵密细腻的文字,成功地将两个相距遥远的时代编织在一起,呈现出那两个时代各自的繁盛和喧嚣。
作者简介
阿敏?马卢夫 Amin Maalouf
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949年2月25日生于黎巴嫩贝鲁特,1976年移居法国。他曾周游世界六十余国,亲历了越南战争、伊朗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被公认为阿拉伯及中东世界专家。
这样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了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痛,他选择移居法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阿敏?马卢夫对阿拉伯人深怀手足之情,对基督教又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他的书多年来无论是在穆斯林世界,还是在西方读者群中,都经久不衰,新版本不断出现,并且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他被誉为国际文坛中代表阿拉伯文化的主流声音。
掩卷沉思《撒马尔罕》,一股苍凉而壮丽的史诗感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漫长而深刻的时空穿越。它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亲眼目睹了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见证了文化的光辉与阴影。书中对宏大历史事件的描绘,如同巨石般沉重而真实,让我感受到了历史进程的无情与残酷。然而,它也巧妙地将微小的个人命运融入其中,让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的普通人的声音得以被听见。我被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他们的爱、他们的痛、他们的希望,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情感的重量。它提醒我,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悲欢离合,每一个个体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我从中看到了人类的韧性,也看到了文明的传承,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史诗。
评分读完《撒马尔罕》,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本书仿佛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让我窥见了那个遥远而充满魅力的世界。它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壁画,细腻而生动地勾勒出撒马尔罕的街景、人物和氛围。我仿佛能听到集市上的喧嚣,感受到阳光炙烤大地带来的热浪,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香料气息。书中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我被他们的命运所牵引,为他们的遭遇而唏嘘,为他们的选择而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的多面性,以及在历史洪流中个体渺小却又坚韧的存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思考了“信仰”与“理性”的冲突,以及在不同文化碰撞下的融合与冲突。
评分《撒马尔罕》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城市的历史,更是一曲关于人类精神的赞歌。作者以非凡的洞察力和叙事能力,将撒马尔罕从一个地理坐标,升华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思想载体。我在这里看到了不同文明的交汇点,听到了不同语言的回响,感受到了不同信仰的力量。书中对战争、征服、统治的描绘,并非简单的史实堆砌,而是深入探讨了权力如何腐蚀人性,欲望如何驱动历史的车轮。然而,它并没有止步于此,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混乱与苦难中,人类对美、对知识、对真理的永恒追求。那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手稿,那些在废墟中顽强生长的花朵,都象征着生命不屈的意志。我从中汲取了力量,也引发了我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价值?如何传承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伟大,往往不是来自于征服,而是来自于创造和守护。
评分《撒马尔罕》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与现实。它让我明白,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不过是无数层叠交错的文明碎片堆叠而成。撒马尔罕,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而这本书则将这份神秘感放大到了极致。它不是简单的记叙,而是充满哲思的探讨。书中关于信仰的挣扎,关于知识的传播,关于权力与人性的博弈,都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我开始质疑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文化。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它饱经沧桑的智慧,引导我穿越迷雾,去探寻事物更深层次的本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关于历史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看待这个复杂而多元的世界。它让我更加敬畏历史,也更加珍视当下的和平与发展,因为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数前人努力和牺牲的结晶。
评分第一眼看到《撒马尔罕》这个书名,脑海中便勾勒出古老丝绸之路上一片神秘而辉煌的景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文化的交融以及无数故事的沉淀。我至今还记得,年少时第一次读到关于撒马尔罕的传说,就被那遥远而异域的风情所吸引,仿佛能听到骆驼商队的铃铛在黄沙中回响,闻到香料和丝绸混合的独特气味。这本书名本身就像一扇门,通向一个我渴望探索的未知世界。它预示着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一段关于文明碰撞、帝国兴衰、信仰变迁的史诗。我好奇它将以何种方式呈现这片古老土地的魅力,是宏大的叙事,还是细腻的描写?是历史的重现,还是艺术的想象?或许,它会带我领略帖木儿帝国的辉煌,或是见证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的繁荣,抑或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我期待着,这本书能用它的文字,为我描绘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撒马尔罕画卷,让我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那古老东方文明的脉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