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尖子生题库新升级:语文 六年级上册(北师版) |
| 作者 | 韩萍 |
| 出版社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7年6月第1版 2017年5月第15次印刷 |
| ISBN | 978-7-538279917 |
| 页数 | 250页 |
| 定价 | 20.00 |
| 新旧程度 | 全新正版 |
| 书名 | 尖子生题库新升级:数学 六年级上册(北师版) |
| 作者 | 关成志 |
| 出版社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7年6月第1版 2017年6月第19次印刷 |
| ISBN | 978-7-538279924 |
| 页数 | 389页 |
| 定价 | 32.00 |
| 新旧程度 | 全新正版 |
《尖子生题库》问世于2001年,我们一直致力于以的作者、优选的题型、适中的题量,伴学子成长,圆学子梦想,助莘莘学子成为尖子生!
尖子生的定位 尖子生的理念
尖子生的法宝 尖子生的伙伴
高端——面向中高端学生读者,科学设置梯度和难度.题目开放、综合而又不偏、不怪。
前沿——接轨前沿的教学理念,紧跟科学的教育方法,提炼实用的知识信息,引导有效的成才方向。
专业——名师主笔,教育专家审订,一线师生校验,百
万读者认可。
精炼——开放题、探究题、创新题,题题精编、题题经典。选题科学、举一反三,踏实做会一道好题,胜过盲目练习十道滥题。
实用——强化答案的完备和多角度提示,讲练结合,高效实用。
尖子生走近尖子生,挑战尖子生,驾驭尖子生,成为尖子生!
题库开始是挑战,后来是从容;开始是磨练,后来是喜悦!
语文目录
1 高尚
一夜的工作
穷人
白桦林的低语
语文天地1
2 美与丑
的听众
寓言二则
做一个好的你
语文天地2
3 母亲河
长江之歌
三峡之秋
古诗二首
语文天地3
4 体育
体育颂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学弈
语文天地4
5 往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花脸
荷塘旧事
语文天地5
6 地球家庭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黑孩子罗伯特
别挤啦
语文天地6
7 战争
古诗二首
夜莺之歌
小英雄雨来
语文天地7
8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
苍松怪石图题诗
墨梅图题诗
语文天地8
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及提示
数学目录
一、圆
二、分数混合运算
三、观察物体
四、百分数
五、数据处理
六比的认识
七、百分数的应用
总复习
期末综合测试(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
期末综合测试(三)
参考答案及提示
数学部分的难度设置简直像是开了盲盒,惊喜与惊吓并存。有的题目简单到幼儿园水平,仿佛是来凑页数的填充物;而有的难题,则直接跳跃到了高中竞赛的难度,完全脱离了我们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大纲。这种不稳定的难度曲线,极大地打击了我的学习积极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遇到什么“拦路虎”。更令人不解的是,它对基础题的讲解有时比那些偏难的题目还要啰嗦,仿佛在刻意拉长读者的阅读时间。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基础概念的学生来说,这种忽高忽低的训练强度是致命的。我更青睐那种循序渐进、难度梯度明确的资料,它能让人感受到稳步提升的成就感,而不是这种上蹿下跳的体验。如果这本书的目标是选拔尖子生,那么至少应该保持大部分题目在“挑战”而非“劝退”的范围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一场灾难,每次翻开都感觉眼睛要从眼眶里跳出来。字体大小不一,有些地方密得像蚂蚁爬过,有些地方又空得像荒漠。更要命的是,例题和解析之间的分隔简直是随心所欲,经常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搞清楚哪个答案对应哪个题目。有时候做着做着,突然发现一个章节的插图和文字内容完全脱节,明明说的是几何图形,图上却画着一些莫名其妙的生物。做完一套题,我感觉自己不仅没学到知识,反而对阅读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我真想直接把它扔进碎纸机。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漠视,真的让人怀疑出版方的初衷到底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还是单纯为了应付家长对“题海战术”的盲目追求。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设计上多下点功夫,毕竟,一个好的界面设计是开启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我个人认为,如果连最基础的阅读舒适度都无法保障,那么内容再新颖也只是空中楼阁,难以真正沉淀下来。
评分我一直以为市面上的教辅材料都是大同小异,直到我遇到了这本,它刷新了我对“低效复习”的认知。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对知识点的拆解和归纳做得极其粗糙。很多核心概念的讲解,用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仿佛作者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懂。比如解析部分,很多步骤直接跳过了,留给读者的只有满屏的“为什么?”我尝试用它来巩固上学期遗漏的几个难点,结果发现,它提供的“帮助”反而制造了更多的困惑。我不得不转而求助网络资源和老师的笔记来理解那些原本应该在书本里解决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我的学习成本和时间消耗。一本好的辅导书,应该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你一步步走过迷雾,而不是扔给你一堆碎片让你自己去拼凑。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堆砌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性价比极低。
评分语文部分的问题则更多地体现在选材的陈旧和乏味上。那些课文节选和阅读理解的材料,很多都是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经典”,虽然经典有其价值,但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缺少对当代热点和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的关注,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做阅读理解时,我感觉自己在和一本老旧的杂志对话,缺乏共鸣感。更别提那些所谓的“名师点拨”,它们大多只是重复了课本上已有的注解,没有提供任何深入的文化背景或写作手法的剖析。语文学习的魅力在于对语言的灵敏度和对情感的共鸣,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机械的“应试工具”,把文学欣赏简化成了对固定句式的模仿和对特定词汇的背诵,完全扼杀了对语言文字探索的乐趣。
评分从整体装订和纸张质量来看,这本书也显得非常廉价。纸张薄得一塌糊涂,用普通的中性笔写字,背面都能清晰地印出墨迹,这使得我无法在题目的旁边做任何批注和草稿,极大地限制了我的解题过程。稍微用力一点,纸张边缘就容易卷曲和撕裂,书本用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散架,内页松动,很多题号和选项都开始错位。对于一本需要高强度使用的学习资料来说,耐用性是基本要求,而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偷工减料了。我宁愿为质量好一点的纸张和更牢固的装订多付一些钱,也不想在使用过程中时刻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重要的内容弄丢了。一本注重品质的书籍,才能体现出版方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尊重,这一点在这本辅导书上是完全缺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