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刘歧 赵文杰
丛书名: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丛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2204
定价 69元
出版日期:2018 年3月
开本:16开
版次:1-1
目录
本书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部分 FFmpeg的命令行使用篇
第1章 FFmpeg简介 2
1.1 FFmpeg的定义 2
1.2 FFmpeg的历史 2
1.3 FFmpeg的基本组成 3
1.4 FFmpeg的编解码工具ffmpeg 6
1.5 FFmpeg的播放器ffplay 9
1.6 FFmpeg的多媒体分析器ffprobe 9
1.7 FFmpeg编译 11
1.7.1 FFmpeg之Windows平台编译 11
1.7.2 FFmpeg之Linux平台编译 13
1.7.3 FFmpeg之OS X平台编译 15
1.8 FFmpeg编码支持与定制 16
1.8.1 FFmpeg的编码器支持 24
1.8.2 FFmpeg的解码器支持 25
1.8.3 FFmpeg的封装支持 27
1.8.4 FFmpeg的解封装支持 28
1.8.5 FFmpeg的通信协议支持 29
1.9 小结 29
第2章 FFmpeg工具使用基础 30
2.1 ffmpeg常用命令 30
2.1.1 ffmpeg的封装转换 37
2.1.2 ffmpeg的转码参数 38
2.1.3 ffmpeg的基本转码原理 38
2.2 ffprobe常用命令 40
2.3 ffplay常用命令 50
2.3.1 ffplay常用参数 50
2.3.2 ffplay高级参数 53
2.3.3 ffplay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应用 57
2.4 小结 59
第3章 FFmpeg 转封装 60
3.1 音视频文件转MP4格式 60
3.1.1 MP4格式标准介绍 61
3.1.2 MP4分析工具 76
3.1.3 MP4在FFmpeg中的Demuxer 79
3.1.4 MP4在FFmpeg中的Muxer 80
3.2 视频文件转FLV 84
3.2.1 FLV格式标准介绍 84
3.2.2 FFmpeg转FLV参数 89
3.2.3 FFmpeg文件转FLV举例 89
3.2.4 FFmpeg生成带关键索引的FLV 91
3.2.5 FLV文件格式分析工具 91
3.3 视频文件转M3U8 93
3.3.1 M3U8格式标准介绍 93
3.3.2 FFmpeg转HLS参数 95
3.3.3 FFmpeg转HLS举例 96
3.4 视频文件切片 105
3.4.1 FFmpeg切片segment参数 105
3.4.2 FFmpeg切片segment举例 106
3.4.3 FFmpeg使用ss与t参数进行切片 110
3.5 音视频文件音视频流抽取 111
3.5.1 FFmpeg抽取音视频文件中的AAC音频流 111
3.5.2 FFmpeg抽取音视频文件中的H.264视频流 112
3.5.3 FFmpeg抽取音视频文件中的H.265数据 113
3.6 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114
3.7 小结 115
第4章 FFmpeg转码 116
4.1 FFmpeg软编码H.264与H.265 116
4.1.1 x264编码参数简介 117
4.1.2 H.264编码举例 118
4.2 FFmpeg硬编解码 130
4.2.1 Nvidia GPU硬编解码 130
4.2.2 Intel QSV硬编码 133
4.2.3 树莓派硬编码 137
4.2.4 OS X系统硬编解码 139
4.3 FFmpeg输出MP3 141
4.3.1 MP3编码参数介绍 141
4.3.2 MP3的编码质量设置 142
4.3.3 平均码率编码参数ABR 144
4.4 FFmpeg输出AAC 145
4.4.1 FFmpeg中的AAC编码器使用 145
4.4.2 FDK AAC第三方的AAC编解码Codec库 146
4.4.3 高质量AAC设置 148
4.4.4 AAC音频质量对比 149
4.5 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149
4.6 小结 150
第5章 FFmpeg流媒体 151
5.1 FFmpeg发布与录制RTMP流 151
5.1.1 RTMP参数说明 152
5.1.2 RTMP参数举例 152
5.2 FFmpeg录制RTSP流 159
5.2.1 RTSP参数说明 159
5.2.2 RTSP参数使用举例 159
5.3 FFmpeg录制流 163
5.3.1 参数说明 163
5.3.2 参数使用举例 163
5.3.3 拉流录制 166
5.3.4 拉取中的流录制FLV 166
5.4 FFmpeg录制和发布UDP / TCP流 166
5.4.1 TCP与UDP参数说明 166
5.4.2 TCP参数使用举例 167
5.4.3 TCP/UDP使用小结 172
5.5 FFmpeg推多路流 173
5.5.1 管道方式输出多路流 173
5.5.2 tee封装格式输出多路流 174
5.5.3 tee协议输出多路流 175
5.6 FFmpeg生成HDS流 176
5.6.1 HDS参数说明 177
5.6.2 HDS使用举例 177
5.7 FFmpeg生成DASH流 179
5.7.1 DASH参数说明 180
5.7.2 DASH参数使用举例 180
5.8 小结 181
第6章 FFmpeg滤镜使用 182
6.1 FFmpeg滤镜Filter描述格式 182
6.1.1 FFmpeg滤镜Filter的参数排列方式 182
6.1.2 FFmpeg滤镜Filter时间内置变量 183
6.2 FFmpeg为视频加水印 183
6.2.1 文字水印 183
6.2.2 图片水印 187
6.3 FFmpeg生成画中画 189
6.4 FFmpeg视频多宫格处理 192
6.5 FFmpeg音频流滤镜操作 193
6.5.1 双声道合并单声道 193
6.5.2 双声道提取 194
6.5.3 双声道转双音频流 195
6.5.4 单声道转双声道 196
6.5.5 两个音频源合并双声道 197
6.5.6 多个音频合并为多声道 198
6.6 FFmpeg音频音量探测 199
6.6.1 音频音量获得 199
6.6.2 绘制音频波形 200
6.7 FFmpeg为视频加字幕 201
6.7.1 ASS字幕流写入视频流 201
6.7.2 ASS字幕流写入封装容器 202
6.8 FFmpeg视频抠图合并 205
6.9 FFmpeg 3D视频处理 206
6.9.1 stereo3d处理3D视频 206
6.9.2 3D图像转换举例 207
6.10 FFmpeg定时视频截图 208
6.10.1 vframe参数截取一张图片 208
6.10.2 fps滤镜定时获得图片 209
6.11 FFmpeg生成测试元数据 210
6.11.1 FFmpeg生成音频测试流 210
6.11.2 FFmpeg生成视频测试流 211
6.12 FFmpeg对音视频倍速处理 212
6.12.1 atempo音频倍速处理 212
6.12.2 setpts视频倍速处理 213
6.13 小结 215
第7章 FFmpeg采集设备 216
7.1 FFmpeg中Linux设备操作 216
7.1.1 Linux下查看设备列表 216
7.1.2 Linux采集设备fbdev参数说明 217
7.1.3 Linux采集设备fbdev使用举例 217
7.1.4 Linux采集设备v4l2参数说明 218
7.1.5 Linux采集设备v4l2使用举例 218
7.1.6 Linux采集设备x11grab参数说明 220
7.1.7 Linux采集设备x11grab使用举例 220
7.2 FFmpeg中OS X设备操作 222
7.2.1 OS X下查看设备列表 223
7.2.2 OS X下设备采集举例 223
7.3 FFmpeg中Windows设备操作 227
7.3.1 FFmpeg使用dshow采集音视频设备 227
7.3.2 FFmpeg使用vfwcap采集视频设备 228
7.3.3 FFmpeg使用gdigrab采集窗口 229
7.4 小结 230
第二部分 FFmpeg的API使用篇
第8章 FFmpeg接口libavformat的使用 232
8.1 音视频流封装 232
8.2 音视频文件解封装 235
8.3 音视频文件转封装 237
8.4 视频截取 240
8.5 avio内存数据操作 242
8.6 小结 244
第9章 FFmpeg接口libavcodec的使用 245
9.1 FFmpeg旧接口的使用 245
9.1.1 FFmpeg旧接口视频解码 245
9.1.2 FFmpeg旧接口视频编码 248
9.1.3 FFmpeg旧接口音频解码 251
9.1.4 FFmpeg旧接口音频编码 252
9.2 FFmpeg新接口的使用 254
9.2.1 FFmpeg新接口音频编码 255
9.2.2 FFmpeg新接口音频解码 257
9.2.3 FFmpeg新接口视频编码 260
9.2.4 FFmpeg新接口视频解码 260
9.3 小结 261
第10章 FFmpeg接口libavfilter的使用 262
10.1 filtergraph和filter简述 262
10.2 FFmpeg中预留的滤镜 263
10.2.1 音频滤镜 263
10.2.2 视频滤镜 265
10.3 avfilter流程图 271
10.4 使用滤镜加LOGO操作 272
10.5 小结 275
H.265/HEVC——视频编码新标准及其扩展
点击此处查看完整封面
作 译 者:朱秀昌,刘峰,胡栋
出版时间:2016-07 千 字 数:550
版 次:01-01 页 数:348
开 本:16开
装 帧:
I S B N :9787121290381
换 版:
所属分类:科技 >> 计算机 >> 图形图像
纸质书定价:¥59.0
本书一方面简要介绍有关视频编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在分析近20年来视频压缩国际标准进展历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EVC;另一方面,分章节介绍了HEVC的主要关键技术,如四杈树结构、多方向帧内预测、并行处理等,对新的HEVC扩展部分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在介绍每一种技术时都和上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作简单的比较,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视频编码与传输新技术
点击此处查看完整封面
作 译 者:朱秀昌,刘峰,胡栋
出版时间:2014-12 千 字 数:544
版 次:01-01 页 数:340
开 本:16(185*260)
装 帧:
I S B N :9787121245329
换 版:
所属分类:科技 >> 计算机 >> 图形图像
纸质书定价:¥49.0
在简单介绍视频编码与传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分9个专题的对该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介绍、分析、比较和总结。主要包括:率失真优化和码率控制、分布式视频编码、可分级与多描述视频编码、多视点视频编码、视频信号的压缩感知、解码视频的差错掩盖、无线视频传输的质量保证、监控视频的智能分析和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等内容。
最近一直在琢磨怎么把之前做的视频处理项目性能再提升一个档次,现有的方案总感觉瓶颈很多,尤其是在面对4K甚至8K素材的时候,CPU占用率简直是令人发指。正巧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听说它对底层算法的剖析非常到位。我翻阅了其中关于码流分析和预测编码部分的讲解,那种逐层递进、逻辑严密的论述方式,让我茅塞顿开。它没有简单地堆砌公式,而是将复杂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编码工具参数做了很好的映射,这一点非常关键。我注意到书中对某些优化工具的参数组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做工程优化的团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打算先从它介绍的几个关键的优化点入手,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编码流程,看看能否在不牺牲太多画质的前提下,实现显著的性能飞跃。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驯服”这些复杂的编码器。
评分我对视频传输方面的内容一直很关注,毕竟编码再好,传输环节出问题也是白搭。这本书在“视频编码与传输”这块的结合度做得非常到位,这一点在市面上非常少见。很多书要么只讲编码的“制”,要么只讲传输的“运”,很少能看到两者结合得如此紧密。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低延迟流媒体(如实时通信)在 H.265 框架下如何进行优化的章节。书中提到的关于帧间依赖性管理和网络适应性码率(ABR)的策略,结合了编码侧和传输侧的考量,这种系统性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 TCP/UDP 的区别,而是探讨了在特定编码结构下,如何设计更健壮的传输协议层策略来应对丢包和抖动。这种跨领域的整合能力,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整个视频管道的理解,感觉我的知识结构一下子被补全了许多短板。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沉稳的力量感,读起来节奏感很舒服,绝不像那种为赶进度而拼凑起来的“速成指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技术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和耐心。举个例子,在分析码流结构时,它没有急于跳到高层解析,而是耐心地从比特流的语法元素开始讲解,确保读者对数据是如何被组织和解析有最基本的认识。这种对基础的尊重,是区分一本优秀教材和普通参考书的关键点。而且,书中穿插的那些小贴士和“陷阱警示”,非常实用,明显是作者在实际项目踩过无数坑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能有效避免我们在实践中走弯路。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深度、广度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力作,绝对是我书架上近期最值得拥有的技术储备之一。
评分说实话,我对技术书籍的容忍度挺高的,但很多时候,特别是涉及到“新标准”这种字眼的书,往往是概念先行,实操不足,读起来特别空泛。然而,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不同。它开篇就对 H.265 的技术演进做了清晰的脉络梳理,让你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新的技术,解决了旧标准哪些痛点。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 HEVC 中那些核心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比如变换编码单元(Transform Units, TUs)和更灵活的运动补偿机制,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读。我之前看其他资料时对这些概念总是理解得似是而非,但这本书通过图示和详细的步骤分解,让原本晦涩难懂的部分变得清晰可见。这本书记载的不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对于希望从“会用工具”升级到“理解工具为什么这么工作”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估量,它能帮你建立起一套坚实的理论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深邃的蓝紫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硬核的感觉。我本来就对音视频处理领域挺感兴趣,看到这个书名,特别是提到了“H.265/HEVC”,当时就觉得这绝对是近期技术书籍中的一股清流。我翻开目录时,那种踏实感更强了,感觉作者不是那种只会停留在表面概念的“码农”,而是真正深入到底层原理的专家。尤其是看到关于编码效率和码率控制的章节安排,我心里暗自叫好。市面上很多教材讲 H.264 都还停留在老一套的结构,但这本书明显是紧跟时代前沿,瞄准了未来的视频技术。我个人特别期待它在实际应用案例上的阐述,比如如何利用这些新标准去优化流媒体服务,或者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高效的视频解码。如果能像宣传的那样,做到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高阶算法的剖析都有覆盖,那这本书绝对值得我花时间细细品味,反复研读,毕竟在这个技术迭代飞快的时代,手边常备一本能指导实践的“宝典”是多么重要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