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宽,男,汉族,宁夏彭阳人,1975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青年博士联盟副秘书长,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学博士,副研究员。**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投资协会特色小镇项目组组长,中国城市发展联盟城市安全评审组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PPP项目组副组长,双创工作促进委员会特色产业专家,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管理办公室评审专家,中国农业部绿色农业论坛专家组专家。著:《丝绸之路详解》《特色小镇简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一变革与坚持》《*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策法规实用大全》。
第一章 特色小镇概况
1.1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特点
1.2 特色小镇建设意义
第二章 2014—2016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2.1 宏观经济背景
2.2 城镇化发展进程
2.3 经济转型需求
2.4 房地产市场背景
2.5 创新创业发展背景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分析
3.1 2014—2016年世界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3.2 2014—2016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支持政策
3.3 2014—2016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3.4 2014—2016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3.5 2014—2016年特色小镇建设参与主体
3.6 2014—2016年房地产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动态
3.7 特色小镇建设内涵基础
3.8 特色小镇建设创新要素
3.9 特色小镇建设中区域营销的运用分析
3.10 特色小镇建设的障碍与瓶颈
3.11 特色小镇的建设原则
3.12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建议
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重点类型特色小镇建设分析
4.1 旅游小镇
4.2 基金小镇
4.3 特色农业小镇
4.4 工业特色小镇
4.5 互联网小镇
4.6 创客小镇
4.7 体育小镇
4.8 其他主要类型
第五章 2014—2016年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分析
5.1 2014—2016年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政策
5.2 2014—2016年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5.3 浙江省典型小镇建设简介
5.4 浙江省特色小镇网络关注度数据
5.5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特点
5.6 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
5.7 浙江省重点城市特色小镇建设
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部分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分析
6.1 上海市
6.2 天津市
6.3 江苏省
6.4 四川省
6.5 贵州省
6.6 湖南省
6.7 山东省
6.8 其他地区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7.1 杭州云栖小镇
作为一名对中国发展模式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新窗口。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挖掘了中国在发展特色小镇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性推进。书中对政策导向、市场机制、以及地方实践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让我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中国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绿为基、以旅为翼”的发展理念,简洁却蕴含深意,为我理解特色小镇的核心价值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特色小镇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概念,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其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也为我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小镇”的价值和潜力。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那些散落在广袤土地上的宝贵财富——特色小镇。这本书让我看到,特色小镇不仅是承载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书中关于如何通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生态赋能来激活小镇经济的论述,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空间再造”和“社区营造”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建设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不仅仅是硬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软件的构建,包括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参与感以及地方文化的认同感。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思考框架,能够帮助我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审视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很吸引人的感觉,配色沉稳又不失现代感,标题“特色小镇简论”几个字,既点明了主题,又显得朴实而有分量。“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这部分副标题则清晰地表明了这本书的学术性和实践性,让人对内容充满期待。在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想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剖析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这一宏大课题的。我平时对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一直很关注,尤其对那些既保留了地域文化特色,又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特别感兴趣。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小镇能发展得风生水起,而有些地方却只是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衰落?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我预感它会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于一体的佳作,能帮助我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特色小镇的内涵、挑战与机遇。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且富有条理,即使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轻松理解。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常常辅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例子,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特色”的定义和解读,它强调了“特色”并非一成不变的标签,而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让我意识到,建设特色小镇并非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的独特价值。书中对发展战略的研究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者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战略框架,涵盖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并为不同类型的小镇提供了差异化的发展建议。这让我感受到,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一位理论研究者,更是一位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战略家,他能够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它不仅仅是对特色小镇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矛盾和复杂议题。作者并没有回避现实中的困难,比如过度商业化、文化同质化、以及如何在保护传统与发展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等。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我看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现实的高度关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内生动力”的论述,认为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外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小镇自身的活力,挖掘本土的特色资源,培育当地的产业,并且吸引和留住人才。这种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与我一直以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谋而合。同时,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既有宏观的视角,又不乏微观的细节,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获得更直观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