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完整版) 高铭 新增10个被封杀篇章心理百科心理学书籍读物陈小春/应

【正版包邮】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完整版) 高铭 新增10个被封杀篇章心理百科心理学书籍读物陈小春/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心理百科
  • 陈小春
  • 高铭
  • 天才与疯子
  • 人格心理学
  • 精神分析
  • 读物
  • 畅销书
  • 正版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建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3932
商品编码:26753201886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正版包邮】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完整版) 高铭 新增10个被封杀篇章心理百科心理学书籍读物陈小春/应采儿同名网 开本: 16开
作者: 高铭 著 定价: 39.80
ISBN号: 9787550263932 出版时间: 2016-01-0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印刷时间: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目录

前言
旧版前言
1. 角色问题
2. 梦的真实性
3. 四维虫子
4. 三只小猪——前篇:不存在的哥哥
5. 三只小猪——后篇:多重人格
6. 进化惯性
7. 飞禽走兽
8. 生命的尽头
9. 转世
10. 苹果的味道
11. 颅骨穿孔——前篇:异能追寻者
12. 颅骨穿孔——后篇:如影随形
13. 生化奴隶
14. 永远,永远
15. 真正的世界
16. 孤独的守望者
17. 雨默默的
18. 生命之章
19. *后的撒旦
20. 女人的星球
篇外篇:有关精神病的午后对谈
21. 时间的尽头——前篇:橘子空间
22. 时间的尽头——后篇:瞬间就是永恒
23. 在墙的另一边
24. 死亡周刊
25. 灵魂的尾巴
26. 永生
27. 镜中
28. 表面现象
29. 超级进化论
30. 迷失的旅行者——前篇:精神传输
31. 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32. 迷失的旅行者——后篇:回传
33. 永不停息的心脏
34. 禁果
35. 朝生暮死
36. 预见未来
37. 双子
38. 行尸走*
39. 角度问题
40. 人间五十年
第二个篇外篇:精神病科医生
41. 伪装的文明
42. 控制问题
43. 大风
44. 双面人
45. 满足的条件
46. 萨满
47. 偷取时间
48. 还原一个世界——前篇:遗失的文明
49. 还原一个世界——中篇:暗示
50. 还原一个世界——后篇:未知的文明
51. 盗尸者
52. 棋子
53. 谁是谁
54. 灵魂深处
55. 伴随着月亮
56. 刹那
57. 果冻世界——前篇:物质的尽头
58. 果冻世界——后篇:幕布
新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线试读章节

生命之章
“你好。”我坐下、摘下笔帽、后打开本子,准备好录音笔后抬头看着他。
只看了一眼,我就后悔了,后悔见他。
我也算是接触过不少精神病人了,他们之中鲜有眼神象他这样让我感到不安的。而不安的根源在于从他的眼神中什么都看不到,没有喜怒哀乐。如果面对的患者是兴高采烈那种亢奋的状态的,那我就不需要多问,听就是了;假若面对是沉默类型的也没关系,无非再多来几次试试;要是对方情绪很不稳定甚至狂暴,大不了就跑呗,跑快点躲开砸过来的一切,安全*就成。然而,面前的他只有一种态度:超然。说实话我有点怕这类型的患者,因为在他们面前,我是那个被审视的人,甚至到了一种无所遁形的地步。
我甚至能预感到接下来必将是一段烧脑甚至颠覆我所有认知的时间。
他面无表情点了下头:“你好。”
糟糕了!我知道自己的预感没错,因为他平和的回应我的问候。对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精神病人来说这不正常。
我:“呃……听说你自杀很多次?”
他面无表情的看了我一会儿:“那不是自杀,我只是想提前结束这一章。”
我:“一章?”这让我想到了曾经接触过的某一位患者。“你认为我们是在一本书里?”
他:“不是书。只是这么形容。”
我:“那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一个环节罢了。”
我:“呃……还是没明白。”
他漠然的看了我一会儿:“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只是我们这么说。死亡只是生命这一段的终结,但是我们还会用别的方式继续下去。”
“死亡不是死亡……”我在品味这句话,“那死亡是什么?”
他:“这一章的结束,我说过的。”
我开始有点听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那之后呢?是什么?”
他:“我也不知道,某种形式吧?所以我想提早结束现在的环节去看看后面到底是什么。”
我:“其实……”我隐隐的觉得话头不对,但一时又没想好要不要岔开,毕竟他是有自杀倾向的那类患者
他没打算停下来而是继续就这个问题点还在说:“生命和死亡只是我们起的名字罢了,生命本身不见得是好的,死亡也不见得是坏的。这些都只是必须的某种阶段。现在,被我们称作是生命的这个阶段,是某个巨大环节中的一个段落,之前我们经历过其他阶段,之后还会经历另一些别的什么,但是我们不清楚那是不清楚那是什么。”
我:“我大概是听明白了,你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某个……巨大的……嗯……某种连续性的一部分?”
他:“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我:“那,那个巨大的……我没办法称呼它,是什么形状的?环形?或者就像是NDA一样的螺旋体?”
他:“你在试图用生命中的常识去解释生命之外。但假如真有什么形状的话,我认为应该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因为目前我们甚至都无法理解生命之外是什么。”
我突然觉得他的想法很有趣:“也许它就是普通纯线性的。”
他非常认真的想了想:“我不知道。”
我:“但是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他:“我只是说这种可能性存在。所以我才打算提前结束生命来试试。”
我:“但拿生命来……这太草率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机会……”
他有点不耐烦的打断我:“你怎么知道的?”
我被问愣了。
他:“你们太喜欢用已知去解释未知了,然后以此为基准来评判。”
我:“可是这很正常啊,毕竟我们身处在生命当中……”
他:“不、不,不是这样的,你还是没能跳出来。也许,下一个环节来看,认为我们现在的阶段只是某种孕育期呢?甚至我们这个阶段反而被称为死亡呢?在其他阶段看来,生死的因果关系也许正好是相反,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这样。你太习惯于用已知解释未知了。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你恐惧未知,就如同恐惧死亡。”
我知道他这种逻辑虽然建立在假设基础上,但却是不可攻破的,因为我没法推翻他的假设,除非我也向他那样假设。可这样一来我就和他所做的没有任何区别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为人类的逻辑极限感到悲哀,并且有沉重的无力感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绝望。
我决定再挣扎一下:“用已知尝试着解释未知也没错吧,至少现在看来没错误,因为我们的定位就在生命中,而不是生命之外。”
他:“你从身处的角度看当然没错误,但是从正确与否的角度看就不好说了。”
“好吧。”我彻底放弃了在这个问题继续纠结,因为他是对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的?”
他:“从一张图片。”
我:“能说说是什么样的图片吗?”
他:“可以。是一张银河系的图片。”
我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会和某些奇怪的学科有关吧?
他完全没留意到我情绪的变动,而是眯着眼睛似乎在回味:“那是一张很美的图片,银河系像是个巨大的、闪亮的盘子,带着数以亿计的星体慢慢旋转着。那张图片就像是有魔力一样,足足吸引了我将近一个小时都没能把视线移开。有那么一阵我甚至已经置身于其中,漂浮在某个位置静静的看着它……直到*后我忘了双腿的存在,忘了掌握平衡,摔倒在地。”
……

内容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
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是国内*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他们说:
*四维生物眼里,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子
肤浅的男人,必然被基因先进的女人毁灭
孩子,你是我创建的角色,生死皆有我定
你追求的那点可怜的光明,根本不值一提
飓风不是虚幻,你还未信,我已死于狂风
睡梦中我狰狞的表情,吓破世人胆却仍无解
我们的生命,只是未知长河中的一个小碎片
我有三只小猪,我杀死了其中两只,而已
……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的内心世界。

大部分人都乐于成为社会群居动物的一员,所以会对从不同维度看待世界的人心存疑虑,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否定。
可是,定义一个人是天才还是疯子又有什么真正的标准呢?

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作者介绍

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
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
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
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
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
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
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
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
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
他谁也不是
但他谁都是

高铭
70年代,生于北京


《迷雾中的低语:心理边界的探索》 作者: (此处应为作者名,但鉴于您提供的书名包含作者信息,此处可留空或替换为该作者的其他相关著作,例如“一位潜心研究人类心智的学者”) 内容梗概: 《迷雾中的低语:心理边界的探索》是一部深度剖析人类意识、潜意识以及情感迷宫的著作。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心理学理论,而是以一种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踏上一段自我觉察与心灵成长的旅程。作者通过对一系列触及人性的普遍困境和深刻体验的细腻描摹,试图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影响我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心理机制。 本书的核心在于“边界”的探讨。这里的边界,并非狭义的物理界限,而是指个体与自我、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那条若隐若现、却又至关重要的界线。我们将探讨: 自我认知的边界: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是客观真实的画像,还是被过往经历、社会评价和内心焦虑所扭曲的幻象?书中将通过对“自我价值感”、“内心批判者”、“完美主义的陷阱”等主题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识别并重塑扭曲的自我认知,拥抱更健康、更积极的自我形象。我们将深入了解,是什么让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摇摆不定,又是什么让我们在自我怀疑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我们会审视那些根植于童年经历、家庭模式,甚至是社会文化价值观中的“评判者”,它们如何在我们内心筑起高墙,阻碍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 人际关系的边界: 在亲密关系、友情、职场交往中,我们如何界定“我”与“你”?是过度依赖、丧失自我,还是冷漠疏离、拒绝亲近?本书将剖析“共生关系”、“边界侵犯”、“情感勒索”等现象,提供识别和建立健康人际关系边界的实用方法。我们将学习如何区分爱与控制,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以及如何在一个充满连接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情感空间。本书将深入探讨那些令人窒息的亲密关系,分析为何我们常常在渴望亲近的同时,又害怕被吞噬。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那些无意识的“边界侵犯”,以及如何以平和而坚定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情感领地。 情感的边界: 喜怒哀乐,皆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强烈的情感如洪水般袭来,我们是否能够驾驭?本书将关注“情绪失调”、“负面情绪的僵化”、“情感麻木”等议题,引导读者认识、接纳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内心的平静,以及如何避免让长久积压的情绪演变成心灵的重负。本书将深入探讨那些让人们感到失控的情绪风暴,分析其根源,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工具。我们将学习如何与自己的“阴影面”和解,拥抱完整的自己,即使是那些被我们视为“负面”的情感,也能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 现实与想象的边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现实与虚拟?本书将审视“认知偏差”、“信息茧房”、“过度解读”等现象,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将学习如何质疑那些看似“真理”的信息,如何辨别那些精心包装的虚假,以及如何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锚点。本书将特别关注那些模糊现实与幻想界限的现象,探讨在日益虚拟化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以及如何避免被不切实际的期望所裹挟。 《迷雾中的低语:心理边界的探索》并非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深刻的问题,引发读者深思。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将晦涩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可理解、可实践的智慧。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平实而富有诗意,避免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细腻的心理刻画,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仿佛在与一位智慧的长者促膝长谈。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深入的个案分析: 书中引用了大量真实案例(此处应为真实案例,但避免提及具体姓名或身份,可以模糊化描述,例如“一位深陷情感困扰的年轻人”,“一位事业有成的职场人士在家庭中倍感压力”等),这些案例并非简单的故事叙述,而是经过作者的深度解读和分析,揭示了案例背后普遍的心理规律。这些故事,或是关于在迷失中寻找方向的勇气,或是关于在困境中绽放生命力的坚韧,或是关于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深刻意义的智慧。 跨学科的视角: 作者融合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理解人类心灵的框架。本书将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是尝试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存在,探索心灵的奥秘。 实践性的指导: 在深入剖析问题的同时,本书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自我疗愈和成长方法。这些方法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基于心理学原理,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工具,帮助读者在生活中找到改善心灵状态的具体途径。 阅读本书,你将收获: 更清晰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识别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建立更稳固的自我价值感。 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会设定和维护个人边界,建立互信互助的连接,避免被情感所困扰。 更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 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在起伏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更深刻的人生洞察: 培养批判性思维,看清现实的本质,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迷雾中的低语:心理边界的探索》适合所有渴望了解自己、改善关系、实现心灵成长的读者。无论你正面临何种人生挑战,无论你对心理学是否有所了解,本书都将为你提供一面 reflective mirror,让你在其中照见真实的自我,并找到前行的勇气与智慧。它将是一场关于心灵的探险,一次关于自我觉察的洗礼,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本书将带领你穿过迷雾,聆听内心的低语,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清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让我对“正常”和“异常”的界限产生了新的思考。以往看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总觉得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而这本书却像是带领我进行了一场深入人心的对话。作者高铭以一种非常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呈现那些“另类”的声音,让我看到了那些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复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采访中的那种敏锐和耐心,他没有评判,而是用一颗开放的心去倾听,去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是对个体心理的剖析,更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身边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不被理解的言行。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对“不同”的恐惧,源于我们对未知的不了解。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更多元的可能性,也让我学会了用更宽容的心去接纳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一种对人性深度探索的邀请。

评分

我之前对心理学一直抱着一种模糊的兴趣,但总觉得那些理论太过抽象,难以落地。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了心理学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作者高铭的叙述方式真的太绝了,他不是在给你讲课,而是在和你分享一个个真实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细节,让你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处境、他们的情绪以及他们内心的挣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好几次都忍不住停下来,去回想自己的经历,去对照书中的内容,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连接。它不仅仅是关于“疯子”的故事,更是关于我们所有人内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困惑和渴望。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采访中表现出的那种洞察力,他能够抓住那些最关键的细节,然后将其转化为对人性深刻的解读。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包容、更理解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

评分

这本书终于到手了!说实话,我等了很久,之前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它的讨论,褒贬不一,但都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拿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沉甸甸的,有一种厚实感,这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封面设计很简洁,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去翻开它。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笔吸引住了,流畅而富有洞察力,仿佛他能看穿人心最隐秘的角落。我喜欢它那种直击人心的叙述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精准地描绘出那些复杂的情感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里面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而是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让人读起来觉得特别有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即使是心理学专业的术语,作者也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真的太友好了。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低语着那些你一直想知道却又说不清的道理。

评分

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起初,我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想看看那些所谓的“另类”思维究竟是怎样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所描绘的那些鲜活的生命故事所打动。作者高铭的采访技巧非常出色,他能够让那些受访者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展现出他们内心最真实的一面。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精神疾病的案例集合,它更是一次关于人性深刻的探索。我看到了那些在社会边缘游走的灵魂,他们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视角,却也拥有着独特的智慧和感受。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对“正常”的定义可能太过狭隘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也让我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产生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所不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读物,它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理解、关于接纳的深刻启示。

评分

这套书的内容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但事实完全不是。从阅读的第一页开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所描绘的那些经历和视角,是我从未曾接触过的,它们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也让我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部微型的电影,画面感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内心挣扎和情感波动。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常人难以启齿的议题,而是以一种非常坦诚和深刻的方式去探讨它们,这让我觉得非常宝贵。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进行一种自我反思和情感的共鸣。我发现,很多时候,那些我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原因和逻辑。这本书让我对“正常”和“疯狂”的定义产生了动摇,也让我更加理解和同情那些在精神世界里孤独前行的人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