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科學技術齣版社齣版!
丹麥引進經典版!
影像科必備!人手一本!
同一部位,逐層掃描,各種影像——X綫、CT、磁共振、超聲波、核素掃描
同一部位,逐層掃描,各種影像——X綫、CT、磁共振、超聲波、核素掃描
《影像解剖學》從英國專業醫學齣版公司引進,是影像診斷的解剖學基本圖譜。它在800多幅人體正常結構的X綫、CT、磁共振、超聲波、核素掃描照片上,逐一標齣解剖名稱,幫助醫學生(實習生)及臨床各科低年資醫師讀片,辨彆影像特徵,以便做齣正確的診斷。
《影像解剖學》共分10章,包括影像診斷原理與技術、上肢、下肢、脊柱、頭部、大腦、頸部、胸部、腹部、泌尿生殖係統等。涵蓋全身各個部位。經著名影像學專傢、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導師田建明教授審閱,認為本書收集的影像診斷方法較齊全,各種影像的圖片都有,涵蓋全身各個部位,圖片清晰,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國內未齣版過資料如此齊全的同類書,對提高放射科醫師的診斷水平有積極意義。
計算機X綫斷層掃描22
X綫對比增強劑25
以磁共振為基礎的技術
磁共振掃描的原理28
磁共振圖像模式和脈衝序列38
以超聲反射為基礎的技術
超聲的産生和特性41
超聲與組織的相互作用43
超聲成像模式44
多普勒效應和多普勒成像46
以放射性核素為基礎的技術
閃爍掃描成像47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49
術語和定位50
上肢
肩,前後位X綫55
肩,軸位X綫55
鎖骨,前後位X綫56
肩胛骨,斜位X綫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1歲兒童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5歲兒童57
肩和上臂,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57
肩,軸位CT58
肩,冠狀位MR58
肩,軸位MR59
上臂,上1/3,軸位MR60
上臂,中段,軸位MR60
肘,軸位CT61
肘,前後位X綫62
肘,側位X綫62
肘,冠狀位MR63
肘,肱橈關節,矢狀位MR63
前臂,前後位X綫64
前臂,前後位X綫,2歲兒童65
前臂,鏇後位,中段,軸位CT66
前臂,鏇前位,中段,軸位MR66
腕,背掌位X綫67
腕,側位X綫67
腕和手,軸位CT係列68
腕,冠狀位MR72
腕,腕管,冠狀位MR72
手,前後位X綫73
手的骨齡73
手的發育,男性74~77
手的發育,女性78~81
手,背掌位綫,老年82
手,背掌位,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82
肩,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數字減影)83
前臂,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83
手,背掌位X綫,動脈造影84
肩,前後位X綫,靜脈造影85
作為一名曾經在影像科實習過的學生,我對影像醫學的知識體係一直充滿好奇。這次拿到這本書,感覺就像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瞭從X綫到核素掃描的各種影像技術。我最喜歡的是它在介紹每個成像技術時,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圖片和圖解,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生動得多。我特彆留意瞭書中的解剖部分,它把人體結構與影像錶現結閤起來,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我們在影像片子上看到的黑白灰影,實際上對應著身體內部的哪些組織和器官。CT和磁共振的章節尤其精彩,它詳細展示瞭不同切麵的影像,以及常見的解剖變異和病變。我甚至還在書中找到瞭我曾經在實習時遇到的某個病例的影像對比,這讓我對當時的診斷過程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即使是一些復雜的概念,作者也盡量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解釋清楚,這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真的非常友好。
評分我是一名影像技術員,平時的工作就是操作各種影像設備,並確保影像質量。所以,對於影像技術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我有著特彆的關注。這本書的內容,在技術層麵給我帶來瞭很多新的認識。它對X綫、CT、磁共振等設備的成像原理講解得非常透徹,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為什麼會齣現某種影像,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參數來優化影像質量。書中關於CT和磁共振的掃描技術部分,我認真學習瞭,它詳細介紹瞭不同序列、不同層麵的成像方法,以及如何根據臨床需求選擇最閤適的掃描方案。這對我提升操作技能非常有幫助。此外,對於超聲和核素掃描,書中也提供瞭不少實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例如探頭選擇、掃查角度、顯像劑的注射方法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給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學習平颱,讓我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找到瞭更好的結閤點,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相當不錯,封麵設計也很吸引人,一看就是正版貨,這點讓我很放心。我之前也買過一些影像學的教材,但這次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都讓我眼前一亮。細節處理得很好,紙張厚實,文字清晰,圖片也很鮮明,不會有模糊不清的感覺。作為一名正在學習影像醫學的學生,我非常注重書籍的實用性和易讀性。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閤理,從基礎的X綫到CT、磁共振,再到超聲和核素掃描,循序漸進,邏輯清晰。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不同成像技術時,不僅僅是陳述原理,還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這對於我理解和記憶非常有幫助。書中的插圖和示意圖也十分精美,生動形象地展示瞭復雜的解剖結構和影像錶現,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掌握知識。整體來說,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影像醫學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和有趣,也讓我對未來的臨床實踐充滿瞭信心。
評分作為一個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醫生,我深知影像學在診斷中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圖譜,更像是一個係統的影像學學習指南。我花瞭幾天時間仔細翻閱,發現它在X綫、CT、磁共振等方麵的介紹都非常到位,涵蓋瞭人體各個係統的常見病變和影像特徵。特彆是對於一些疑難雜癥的影像錶現,書中都有詳盡的描述和分析,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復雜病例非常有啓發性。而且,它還涉及到瞭超聲和核素掃描,這兩種技術在一些特定疾病的診斷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本書能將它們整閤在一起,大大方便瞭我們的學習和參考。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影像設備原理的講解,雖然不是深究到工程學的層麵,但足以讓我們理解不同設備成像的特點和局限性。這有助於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選擇檢查方法,並對影像結果有更準確的判斷。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影像學參考書,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醫生,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評分這本書的質量真的超齣我的預期。我購買的是精裝版本,拿在手裏很有分量,封麵設計大氣,觸感也很好。打開書頁,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印刷質量,色彩還原度很高,圖片清晰銳利,文字排版整齊,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作為一名對醫學影像感興趣的讀者,我對於書中內容的要求很高,希望能夠全麵且深入。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涵蓋瞭X綫、CT、磁共振、超聲以及核素掃描等多種影像技術,從基礎原理到臨床應用,都有詳細的介紹。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成像模式下解剖結構和病變的對比分析,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各種影像技術的優劣勢,以及它們在診斷中的協同作用。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也很實用,通過真實的影像圖片和詳細的描述,幫助我理解如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臨床場景。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學術性、實用性和精美度於一體的影像學教程,非常適閤我這樣的醫學愛好者深入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