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路由技术(2卷)+(1卷)(2版)英文版 2本

TCP/IP路由技术(2卷)+(1卷)(2版)英文版 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杰夫多伊尔,珍妮弗卡罗尔 著
图书标签:
  • TCP/IP
  • 路由
  • 网络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英文教材
  • 第二版
  • 通信协议
  • 网络工程
  • 数据通信
  • 路由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
ISBN:YL14565
商品编码:27181156158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


《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是diyi本详细而又完整地介绍互连网络内部路由选择协议(IGP协议)的专业书籍,堪称有关IGP协议方面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共分三个部分。diyi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和路由选择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IPv4协议、IPv6协议和路由选择技术。二部分是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 的精华,这一部分详细、深入地讲述了各种常用的内部路由选择协议,如RIP、RIPv2、RIPng、无类别路由选择、EIGRP、OSPFv2、OSPFv3、ISIS等协议,每一章除了对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参数详尽阐述,使读者对协议的实现原理有清晰的理解外,还通过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实例,详细地论述了该协议在Cisco路由器上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使读者获取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三部分介绍了路由重新分配、缺省路由 按需路由选择、路由过滤、路由映射等多种重要而有效的路由控制工具,用来创建和管理多个IP路由选择协议的协调和互操作。附录部分讲述了二进制转换、十六进制转换、访问列表、CCIE提示等内容。相对于1版,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 内容有以下更新:在1版详细讲述IPv4协议中IGP协议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相应协议在IPv6协议中的实现和配置,用单独一章来讲述IPv6中应用的OSPFv3协议,这是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 新版zuida的精华所在,也是zuixin讲解在IPv6协议环境下应用IGP协议的zui为全面的教材;同时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 根据因特网和思科路由器IOS系统的zuixin发展,适当地删减了如网桥、IGRP等过时的内容,并增加了许多新的IOS增强特性的讲解。《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的读者不仅包括准备CCIE考试的考生,也包括任何需要完整理解IPv4,特别是IPv6下TCP IP内部路由协议实现的网络设计和工程人员。《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中对协议细节的讲解和对网络实例的探讨相信会让读者获益匪浅。



TCP/IP路由技术(2卷)(2版)英文版



《TCP/IP路由技术(2卷)(2版)英文版》是有关Cisco外部路由协议和高级IP路由主题的quanwei指南,是Cisco路由与交换领域实属罕见的经典著作。《TCP/IP路由技术(2卷)(2版)英文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其可读性、广度和深度相较于上一版有了相当大的改进。 《TCP/IP路由技术(2卷)(2版)英文版》主要分为11章,其内容包括域间路由概念、BGP简介、BGP和NLRI、BGP和路由策略、扩展BGP、多协议BGP、IP组播路由简介、协议无关组播、扩展IP组播路由、IPv4到IPv4的网络地址转换(NAT44)、IPv6到IPv4的网络地址转换(NAT64)等。为了方便读者深入掌握各章所学知识,《TCP/IP路由技术(2卷)(2版)英文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材料,涵盖了协议配置、故障检测和排除等方面。每章在结束时都提供大量的复习题、配置练习和排错练习,以加强读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TCP/IP路由技术(2卷)(2版)英文版》除了适合众多备考的准CCIE以及需要通过再认证的CCIE阅读,还非常适合从事大型IP网络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网络管理员参考。




Jeff Doyle(CCIE #1919)是Fishtech实验室的研发副总裁,主要研究方向是IP路由协议、SDN NFV、数据中心架构、MPLS以及IPv6技术。Jeff设计或协助设计完成的大规模IP服务提供商网络以及企业网络遍及六大洲的26个国家,曾经协助日本、中国以及韩国开展IPv6的早期部署,为这些国家的服务提供商、政府机构、军队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以及大型企业提供IPv6zuijia部署方案的咨询服务。目前主要为大型企业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SDN以及SD-WAN等领域的演进咨询服务。 Jeff是CCI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uting TCP IP, Volumes I and II、OSPF and IS-IS: Choosing an IGP for Large-Scale Networks的作者,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Anatomy of OpenFlow一书的合作者,同时还是 Juniper Networks Routers: The Complete Reference的编辑及特约作者。此外,Jeff还为福布斯以及Network World博客及Network Computing博客写作文章。Jeff是洛基山IPv6任务组的奠基人之一(是IPv6论坛会士),并负责ISOC(互联网协会)科罗拉多分会的执行委员会工作。 Jeff和他的妻子Sara以及一只名叫Max的牧羊犬(狗狗世界的阿甘)住在科罗拉多州的威斯敏斯特。Jeff和Sara的生活非常美满,长期与四个成年子女及一大群孙子孙女们居住在方圆几英里的范围之内。 Jennifer Carroll(CCIE #1402)是华盛顿州雷蒙德地区的独立网络顾问专家。在过去的15年中,她设计、实施和优化了许多TCP IP网络,并开发和讲授了多种有关路由选择协议和Cisco公司路由器方面的网络组网和网间互连课程。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jennifer.carroll@ieee.org与Jennifer联系。




TCP IP路由技术(1卷)(2版)英文版



Part I Routing Basics 3
一部分 路由选择的基本知识
Chapter 1 TCP IP Review 5
1章 TCP IP回顾
TCP IP Protocol Layers TCP IP协议层 5
IP Packet Header IP包头 7
IPv4 Address IPv4地址 16
First Octet Rule 首个八位组字节规则 8
Address Masks 地址掩码 20
Subnets and Subnet Masks 子网和子网掩码 22
Designing Subnets 子网规划 24
Breaking the Octet Boundary 打破八位组界线 25
Troubleshooting a Subnet Mask 子网掩码的故障诊断 29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地址解析协议(ARP) 30
Proxy ARP 代理ARP 35
Gratuitous ARP 无故ARP 36
Reverse ARP 反向ARP 36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37
Host-to-Host Layer 主机到主机层 41
TCP  TCP 41
UPD  UDP 41
Looking Ahead 展望 45
Summary Table 总结表:1章命令总结 45
Recommended Reading 推荐读物 46
Review Questions 复习题 46
Configuration Exercises 配置练习 47
Troubleshooting Exercises 故障诊断练习 47
Chapter 2 IPv6 Overview 49
2章 IPv6概述
IPv6 Address IPv6地址 50
Address Representation 地址表示法 50
IPv6 Address Types IPv6的地址类型 52
Global Unicast Address 全局单播地址 53
Identifying IPv6 Address Types 识别IPv6地址类型 54
Local Unicast Addresses 本地单播地址 55
Anycast Addresses 任播地址 55
Multicast Addresses 组播地址 56
Embedded IPv4 Addresses 嵌入式IPv4地址 58
IPv6 Packet Header Format IPv6包头格式 58
Extension Headers IPv6扩展报头 60
ICMPv6  ICMPv6 63
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邻居发现协议(NDP) 64
NDP Messages NDP消息 65
Router Discovery 路由器发现(Router Discovery) 70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地址自动配置 71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地址冲突检测 73
Neighbor Address Resolution 邻居地址解析 74
Privacy Addresses 私有地址 75
Neighbor Unreachability Detection 邻居不可到达性的检测 76
Looking Ahead 展望 77
Review Questions 复习题 77
Chapter 3 Static Routing 81
3章 静态路由
Routing Table 路由表 81
Configuring Static Routes 配置静态路由 84
Case Study: Simple IPv4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简单IPv4静态路由 85
Case Study: Simple IPv6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简单IPv6静态路由 90
Case Study: Summary Routes 案例研究:汇总路由 94
Case Study: Alternative Routes 案例研究:选择路由 96
Case Study: Floating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浮动静态路由 97
Case Study: IPv6 Floating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IPv6浮动静态路由 100
Case Study: Load Sharing 案例研究:均分负载 102
Load Sharing and Cisco Express Forwarding 均分负载和Cisco快速转发 103
Per Destination Load Sharing and Fast Switching 
 每目的地均分负载和快速交换 105
Per Packet Load Sharing and Process Switching 
 每数据包均分负载和进程交换 105
Which Switching Method Will Be Used? 应该使用哪种交换方法? 106
Case Study: Recursive Table Lookups 案例研究:递归表查询 107
Troubleshooting Static Routes 静态路由故障诊断 109
Case Study: Tracing a Failed Route 案例研究:追踪故障路由 109
Case Study: A Protocol Conflict 案例研究:协议冲突 112
Case Study: A Replaced Router 案例研究:被取代的路由器 116
Case Study: Tracing An IPv6 Failed Route 案例研究:追踪IPv6故障路由 120
Looking Ahead 展望 122
Summary Table:Chapter 3 Command Review 总结表:3章命令总结 123
Review Questions 复习题 124
Configuration Exercise 配置练习 124
Troubleshooting Exercises 故障诊断练习 124
Chapter 4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131
4章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Routing Protocol Basics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 131
Path Determination 路径决策 132
Metrics  度量 133
Hop Count 跳数 134
Bandwidth  带宽 134
Load  负载 135
Delay  时延 135

《深入理解TCP/IP协议栈: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TCP/IP协议栈核心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应用的深度指南。全书共分为两卷,并包含一本补充卷,以第二版英文原版为蓝本,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前沿、最权威的TCP/IP知识体系。本书不仅涵盖了TCP/IP协议栈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个关键协议,如IP、TCP、UDP、ICMP、ARP等,更深入剖析了它们的工作机制、数据传输流程、拥塞控制策略、错误处理机制等核心细节。此外,本书还重点探讨了与路由技术紧密相关的网络层协议、路由协议(如RIP, OSPF, BGP)的工作原理、配置与优化,以及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路由策略选择。 卷一:TCP/IP协议栈基础与网络层深度解析 本卷将带领读者从最基础的网络通信概念出发,逐步深入TCP/IP协议栈的核心。 第一章:网络通信概览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分层模型(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对比。 阐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基本流程和报文交换原理。 引出现代网络架构中IP协议作为核心承载的重要性。 第二章:IP协议详解 深入剖析IPv4和IPv6的地址结构、子网划分、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等概念。 详细解释IP数据报的格式,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TL(生存时间)、协议字段等。 讲解IP地址的分配、解析(ARP协议)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等技术在IP网络中的作用。 探讨IP协议的无连接特性及其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其他协议来弥补。 第三章:ICMP协议与网络诊断 详细讲解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报文的种类,如Echo Request/Reply (Ping)、Destination Unreachable、Time Exceeded等。 阐述ICMP如何在IP网络中用于错误报告、诊断和控制。 介绍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进行网络故障排除的原理与实践。 第四章:ARP协议与IP地址解析 深入解释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工作机制,如何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 介绍ARP请求和应答报文的格式。 讲解ARP缓存的工作原理以及ARP欺骗攻击的防范。 第五章:UDP协议:高效的传输 介绍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特点:无连接、不可靠、低开销。 剖析UDP报文的格式,包括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 探讨UDP在DNS、DHCP、TFTP等应用场景中的优势。 第六章:TCP协议:可靠的连接 详细讲解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的可靠性机制,包括序列号、确认应答(ACK)、重传机制。 深入剖析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连接建立与释放过程。 讲解TCP的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和拥塞控制(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算法。 分析TCP报文段的格式,包括标志位(SYN, ACK, FIN, RST等)、窗口大小、紧急指针等。 第七章:TCP端口与套接字编程基础 解释TCP/IP端口号的作用,以及如何唯一标识一个网络服务。 介绍套接字(Socket)的概念,作为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栈交互的接口。 提供使用套接字进行基本网络通信的编程示例(语言无关的原理性介绍)。 卷二:TCP/IP路由技术、网络安全与高级主题 本卷将聚焦于构建和管理复杂网络的核心——路由技术,同时深入探讨网络安全和一些高级的TCP/IP应用。 第一章:路由基础与路由器工作原理 定义路由和路由表,讲解路由器如何根据目的IP地址选择数据包的下一跳。 介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概念。 剖析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硬件与软件流程。 第二章: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详解RIP的版本、工作机制、距离矢量算法、路由更新过程、收敛性问题及其局限性。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深入剖析OSPF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原理,包括区域(Area)概念、路由器角色(DR, BDR, DROTHER)、LSA(链路状态通告)的类型与生成、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讲解OSPF的配置与故障排除。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简要介绍IS-IS协议,以及其与OSPF在某些方面(如IS-IS为面向连接、OSPF为面向无连接)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第三章: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GP)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详细讲解BGP作为互联网核心路由协议的地位和重要性。剖析BGP的路径矢量算法、AS(自治系统)概念、BGP报文类型(OPEN, UPDATE, KEEPALIVE, NOTIFICATION)。深入探讨BGP的路径属性(AS_PATH, NEXT_HOP, LOCAL_PREF, MED等)及其在路径选择中的作用。讲解BGP的配置、策略控制(如prefix-list, route-map)以及在互联网骨干网中的应用。 第四章:路由策略与流量工程 探讨如何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和策略来影响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介绍重分布(Redistribution)的概念,以及跨不同路由协议边界的路由信息交换。 讨论流量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路由技术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和优化。 第五章:网络安全基础与TCP/IP 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威胁(如窃听、篡改、拒绝服务)。 阐述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在TCP/IP网络中的作用。 介绍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协议族,包括AH(Authentication Header)和ESP(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在IP层提供安全保障的机制。 讨论TLS/SSL(Transport Layer Security/Secure Sockets Layer)在应用层为TCP通信提供安全加密的原理。 第六章:高级TCP/IP主题 IPv6技术:深入介绍IPv6的地址空间、地址配置(SLAAC, DHCPv6)、IPv6的报头格式、IPv6的路由协议(如OSPFv3, BGP4+)以及IPv6向IPv4的过渡技术。 QoS(Quality of Service):探讨在IP网络中实现服务质量保障的技术,如DiffServ(差分服务)和IntServ(综合服务)模型,以及相关的协议(如RSVP)。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要介绍MPLS技术,以及它如何在IP网络之上提供标签交换,实现高效的流量转发和VPN(虚拟私有网络)服务。 补充卷:特定场景下的TCP/IP应用与故障排除 本卷旨在为读者提供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指导,以及解决网络问题的实用技巧。 第一章:无线网络中的TCP/IP 介绍Wi-Fi(802.11)标准中的网络层交互。 探讨无线环境对TCP性能的影响(如丢包、延迟),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 讲解Wi-Fi安全协议(WEP, WPA, WPA2/3)的原理。 第二章:移动IP与IPv6 深入讲解移动IP(Mobile IP)的工作原理,使设备在漫游过程中保持IP地址的连续性。 结合IPv6的特性,探讨移动IPv6的优势和实现方式。 第三章:DNS(Domain Name System)工作原理 详细解析DNS的层级结构、域名解析过程、DNS记录类型(A, AAAA, MX, CNAME, NS)。 讲解DNS缓存、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故障排除。 第四章: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剖析DHCP的客户端/服务器交互过程,IP地址的分配、租约和续约机制。 讲解DHCP选项,以及DHCP在大型网络中的部署。 第五章:TCP/IP网络故障排除实战 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网络故障排除方法论。 详细讲解各类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如`ping`, `traceroute`, `netstat`, `tcpdump`/`Wireshark`,以及如何解读其输出。 结合常见的网络问题(如连通性差、访问缓慢、服务不可达),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 第六章:虚拟化与云计算中的TCP/IP 介绍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的概念,如VLAN、VXLAN。 探讨在虚拟化环境中,宿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TCP/IP通信。 简要介绍云计算平台(如AWS, Azure, GCP)的网络架构和TCP/IP的应用。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TCP/IP知识体系,理解网络底层机制,掌握路由技术的精髓,并能有效应对实际网络环境中的挑战。无论是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还是对网络通信原理感兴趣的研究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网络架构演进的史诗,它记录了TCP/IP协议是如何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今天支撑全球信息流通的基础。作者以非常宏观的视角,梳理了路由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这些技术是如何应对当时网络面临的挑战。这让我对整个互联网的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一些经典路由协议的产生背景和设计初衷的阐述,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设计理念,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环境下被创造出来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IPv6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是讲解IPv6的语法和特性,更重要的是分析了IPv6如何解决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以及它对未来网络架构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前沿技术,虽然篇幅不多,但足以让我感受到路由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本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网络智慧的史书,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敬畏和期待。

评分

我之前一直觉得,路由技术嘛,无非就是一些配置命令,把IP地址配好,邻居关系建立起来,也就差不多了。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井底之蛙”。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路由的认知,让我看到了隐藏在那些简单配置命令背后的复杂而精妙的设计。它不仅仅是讲“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最合适”。书中对于各种路由协议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的分析,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根据实际的网络环境,选择最适合的协议和配置策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疑难杂症”,反而用大量的案例和实例,来讲解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比如,当出现路由环路时,如何排查和解决;当网络带宽受限时,如何优化路由策略以提高吞吐量。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我解决实际网络故障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让我从一个“配置者”变成了一个“思考者”,一个真正理解路由本质的“工程师”。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内容之深厚,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菜鸟,一头扎进去就几乎迷失了方向。书中对TCP/IP协议栈的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从最底层的物理层到应用层,每一个协议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甚至是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都做了详尽的阐述。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勉强消化掉其中的信息量。尤其是那些关于子网划分、路由算法的章节,简直是脑力风暴,让我不得不拿出笔和纸,一边画图一边推演,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当然,这种挑战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当我终于理解了BGP协议的路径选择机制,或者明白了OSPF在复杂网络中的收敛过程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通俗易懂的教程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可以“速成”的书,它需要的是耐心、毅力和对网络技术深入钻研的渴望。对于那些希望真正掌握网络核心技术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宝藏。

评分

我一直对网络技术充满好奇,尤其是在经历了公司网络升级之后,我更加迫切地想了解背后的原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循循善诱地给我讲解着网络世界的奥秘。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IP地址规划开始,一步步深入到路由协议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路由协议的对比分析,清晰地列出了它们的优势、劣势以及适用的场景,让我不再对各种协议感到眼花缭乱。而且,书中大量的图示和实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路由器配置现场,跟着作者一步步完成各种操作。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如何配置路由器,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路由决策的逻辑,明白了为什么路由器会选择某条路径而不是另一条。这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是我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入门平台,能够帮助你建立起扎实的网络基础。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英文原版读起来确实需要一些定力。虽然我对网络技术有一定基础,但很多技术术语和表达方式,还是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理解。尤其是那些涉及到数学模型和算法推导的部分,更是对我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过,也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书中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释,比市面上很多中文资料都要更加精确和深入。例如,在讲解QoS(服务质量)时,作者不仅列举了各种QoS技术,还深入剖析了它们背后的原理和实现细节,让我对如何有效地管理网络流量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这本书还包含了许多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利用路由技术来防范DDoS攻击,以及如何设计安全的路由策略。这些内容在很多其他教材中可能只是点到为止,但在这本书中却被详细阐述,这对于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网络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精通网络技术的专家,并且不畏惧挑战,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