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是diyi本詳細而又完整地介紹互連網絡內部路由選擇協議(IGP協議)的專業書籍,堪稱有關IGP協議方麵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共分三個部分。diyi部分主要介紹瞭網絡和路由選擇的基本知識,其中包括IPv4協議、IPv6協議和路由選擇技術。二部分是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 的精華,這一部分詳細、深入地講述瞭各種常用的內部路由選擇協議,如RIP、RIPv2、RIPng、無類彆路由選擇、EIGRP、OSPFv2、OSPFv3、ISIS等協議,每一章除瞭對該協議的實現機製和參數詳盡闡述,使讀者對協議的實現原理有清晰的理解外,還通過在實際網絡環境中的實例,詳細地論述瞭該協議在Cisco路由器上的配置和故障處理方法,使讀者獲取大量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能。三部分介紹瞭路由重新分配、缺省路由 按需路由選擇、路由過濾、路由映射等多種重要而有效的路由控製工具,用來創建和管理多個IP路由選擇協議的協調和互操作。附錄部分講述瞭二進製轉換、十六進製轉換、訪問列錶、CCIE提示等內容。相對於1版,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 內容有以下更新:在1版詳細講述IPv4協議中IGP協議的基礎上,大量增加瞭相應協議在IPv6協議中的實現和配置,用單獨一章來講述IPv6中應用的OSPFv3協議,這是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 新版zuida的精華所在,也是zuixin講解在IPv6協議環境下應用IGP協議的zui為全麵的教材;同時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 根據因特網和思科路由器IOS係統的zuixin發展,適當地刪減瞭如網橋、IGRP等過時的內容,並增加瞭許多新的IOS增強特性的講解。《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的讀者不僅包括準備CCIE考試的考生,也包括任何需要完整理解IPv4,特彆是IPv6下TCP IP內部路由協議實現的網絡設計和工程人員。《TCP IP路由技術(1捲)(2版)英文版》中對協議細節的講解和對網絡實例的探討相信會讓讀者獲益匪淺。
《TCP/IP路由技術(2捲)(2版)英文版》是有關Cisco外部路由協議和高級IP路由主題的quanwei指南,是Cisco路由與交換領域實屬罕見的經典著作。《TCP/IP路由技術(2捲)(2版)英文版》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更新,其可讀性、廣度和深度相較於上一版有瞭相當大的改進。 《TCP/IP路由技術(2捲)(2版)英文版》主要分為11章,其內容包括域間路由概念、BGP簡介、BGP和NLRI、BGP和路由策略、擴展BGP、多協議BGP、IP組播路由簡介、協議無關組播、擴展IP組播路由、IPv4到IPv4的網絡地址轉換(NAT44)、IPv6到IPv4的網絡地址轉換(NAT64)等。為瞭方便讀者深入掌握各章所學知識,《TCP/IP路由技術(2捲)(2版)英文版》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分析材料,涵蓋瞭協議配置、故障檢測和排除等方麵。每章在結束時都提供大量的復習題、配置練習和排錯練習,以加強讀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TCP/IP路由技術(2捲)(2版)英文版》除瞭適閤眾多備考的準CCIE以及需要通過再認證的CCIE閱讀,還非常適閤從事大型IP網絡規劃、設計和實施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網絡管理員參考。
Jeff Doyle(CCIE #1919)是Fishtech實驗室的研發副總裁,主要研究方嚮是IP路由協議、SDN NFV、數據中心架構、MPLS以及IPv6技術。Jeff設計或協助設計完成的大規模IP服務提供商網絡以及企業網絡遍及六大洲的26個國傢,曾經協助日本、中國以及韓國開展IPv6的早期部署,為這些國傢的服務提供商、政府機構、軍隊供應商、設備製造商以及大型企業提供IPv6zuijia部署方案的谘詢服務。目前主要為大型企業提供數據中心基礎設施、SDN以及SD-WAN等領域的演進谘詢服務。 Jeff是CCI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uting TCP IP, Volumes I and II、OSPF and IS-IS: Choosing an IGP for Large-Scale Networks的作者,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Anatomy of OpenFlow一書的閤作者,同時還是 Juniper Networks Routers: The Complete Reference的編輯及特約作者。此外,Jeff還為福布斯以及Network World博客及Network Computing博客寫作文章。Jeff是洛基山IPv6任務組的奠基人之一(是IPv6論壇會士),並負責ISOC(互聯網協會)科羅拉多分會的執行委員會工作。 Jeff和他的妻子Sara以及一隻名叫Max的牧羊犬(狗狗世界的阿甘)住在科羅拉多州的威斯敏斯特。Jeff和Sara的生活非常美滿,長期與四個成年子女及一大群孫子孫女們居住在方圓幾英裏的範圍之內。 Jennifer Carroll(CCIE #1402)是華盛頓州雷濛德地區的獨立網絡顧問專傢。在過去的15年中,她設計、實施和優化瞭許多TCP IP網絡,並開發和講授瞭多種有關路由選擇協議和Cisco公司路由器方麵的網絡組網和網間互連課程。讀者可以通過電子郵件jennifer.carroll@ieee.org與Jennifer聯係。
Part I Routing Basics 3
一部分 路由選擇的基本知識
Chapter 1 TCP IP Review 5
1章 TCP IP迴顧
TCP IP Protocol Layers TCP IP協議層 5
IP Packet Header IP包頭 7
IPv4 Address IPv4地址 16
First Octet Rule 首個八位組字節規則 8
Address Masks 地址掩碼 20
Subnets and Subnet Masks 子網和子網掩碼 22
Designing Subnets 子網規劃 24
Breaking the Octet Boundary 打破八位組界綫 25
Troubleshooting a Subnet Mask 子網掩碼的故障診斷 29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地址解析協議(ARP) 30
Proxy ARP 代理ARP 35
Gratuitous ARP 無故ARP 36
Reverse ARP 反嚮ARP 36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37
Host-to-Host Layer 主機到主機層 41
TCP TCP 41
UPD UDP 41
Looking Ahead 展望 45
Summary Table 總結錶:1章命令總結 45
Recommended Reading 推薦讀物 46
Review Questions 復習題 46
Configuration Exercises 配置練習 47
Troubleshooting Exercises 故障診斷練習 47
Chapter 2 IPv6 Overview 49
2章 IPv6概述
IPv6 Address IPv6地址 50
Address Representation 地址錶示法 50
IPv6 Address Types IPv6的地址類型 52
Global Unicast Address 全局單播地址 53
Identifying IPv6 Address Types 識彆IPv6地址類型 54
Local Unicast Addresses 本地單播地址 55
Anycast Addresses 任播地址 55
Multicast Addresses 組播地址 56
Embedded IPv4 Addresses 嵌入式IPv4地址 58
IPv6 Packet Header Format IPv6包頭格式 58
Extension Headers IPv6擴展報頭 60
ICMPv6 ICMPv6 63
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鄰居發現協議(NDP) 64
NDP Messages NDP消息 65
Router Discovery 路由器發現(Router Discovery) 70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地址自動配置 71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地址衝突檢測 73
Neighbor Address Resolution 鄰居地址解析 74
Privacy Addresses 私有地址 75
Neighbor Unreachability Detection 鄰居不可到達性的檢測 76
Looking Ahead 展望 77
Review Questions 復習題 77
Chapter 3 Static Routing 81
3章 靜態路由
Routing Table 路由錶 81
Configuring Static Routes 配置靜態路由 84
Case Study: Simple IPv4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簡單IPv4靜態路由 85
Case Study: Simple IPv6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簡單IPv6靜態路由 90
Case Study: Summary Routes 案例研究:匯總路由 94
Case Study: Alternative Routes 案例研究:選擇路由 96
Case Study: Floating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浮動靜態路由 97
Case Study: IPv6 Floating Static Routes 案例研究:IPv6浮動靜態路由 100
Case Study: Load Sharing 案例研究:均分負載 102
Load Sharing and Cisco Express Forwarding 均分負載和Cisco快速轉發 103
Per Destination Load Sharing and Fast Switching
每目的地均分負載和快速交換 105
Per Packet Load Sharing and Process Switching
每數據包均分負載和進程交換 105
Which Switching Method Will Be Used? 應該使用哪種交換方法? 106
Case Study: Recursive Table Lookups 案例研究:遞歸錶查詢 107
Troubleshooting Static Routes 靜態路由故障診斷 109
Case Study: Tracing a Failed Route 案例研究:追蹤故障路由 109
Case Study: A Protocol Conflict 案例研究:協議衝突 112
Case Study: A Replaced Router 案例研究:被取代的路由器 116
Case Study: Tracing An IPv6 Failed Route 案例研究:追蹤IPv6故障路由 120
Looking Ahead 展望 122
Summary Table:Chapter 3 Command Review 總結錶:3章命令總結 123
Review Questions 復習題 124
Configuration Exercise 配置練習 124
Troubleshooting Exercises 故障診斷練習 124
Chapter 4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131
4章 動態路由選擇協議
Routing Protocol Basics 路由選擇協議基礎 131
Path Determination 路徑決策 132
Metrics 度量 133
Hop Count 跳數 134
Bandwidth 帶寬 134
Load 負載 135
Delay 時延 135
我一直對網絡技術充滿好奇,尤其是在經曆瞭公司網絡升級之後,我更加迫切地想瞭解背後的原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循循善誘地給我講解著網絡世界的奧秘。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概念,而是從最基礎的IP地址規劃開始,一步步深入到路由協議的精髓。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路由協議的對比分析,清晰地列齣瞭它們的優勢、劣勢以及適用的場景,讓我不再對各種協議感到眼花繚亂。而且,書中大量的圖示和實例,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真實的路由器配置現場,跟著作者一步步完成各種操作。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如何配置路由器,更重要的是理解瞭路由決策的邏輯,明白瞭為什麼路由器會選擇某條路徑而不是另一條。這種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轉變,是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入門平颱,能夠幫助你建立起紮實的網絡基礎。
評分我之前一直覺得,路由技術嘛,無非就是一些配置命令,把IP地址配好,鄰居關係建立起來,也就差不多瞭。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發現自己是多麼的“井底之蛙”。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路由的認知,讓我看到瞭隱藏在那些簡單配置命令背後的復雜而精妙的設計。它不僅僅是講“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講“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這樣做最閤適”。書中對於各種路由協議的優缺點、適用場景的分析,非常到位,讓我能夠根據實際的網絡環境,選擇最適閤的協議和配置策略。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疑難雜癥”,反而用大量的案例和實例,來講解如何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棘手問題。比如,當齣現路由環路時,如何排查和解決;當網絡帶寬受限時,如何優化路由策略以提高吞吐量。這些內容對於提升我解決實際網絡故障的能力,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讓我從一個“配置者”變成瞭一個“思考者”,一個真正理解路由本質的“工程師”。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英文原版讀起來確實需要一些定力。雖然我對網絡技術有一定基礎,但很多技術術語和錶達方式,還是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纔能理解。尤其是那些涉及到數學模型和算法推導的部分,更是對我的閱讀能力提齣瞭嚴峻的挑戰。不過,也正是這種挑戰,讓我學到瞭很多東西。書中對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釋,比市麵上很多中文資料都要更加精確和深入。例如,在講解QoS(服務質量)時,作者不僅列舉瞭各種QoS技術,還深入剖析瞭它們背後的原理和實現細節,讓我對如何有效地管理網絡流量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這本書還包含瞭許多關於網絡安全方麵的內容,比如如何利用路由技術來防範DDoS攻擊,以及如何設計安全的路由策略。這些內容在很多其他教材中可能隻是點到為止,但在這本書中卻被詳細闡述,這對於構建一個既高效又安全的網絡至關重要。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真正精通網絡技術的專傢,並且不畏懼挑戰,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你花時間和精力去鑽研。
評分這本書更像是一部關於網絡架構演進的史詩,它記錄瞭TCP/IP協議是如何從一個概念發展成今天支撐全球信息流通的基礎。作者以非常宏觀的視角,梳理瞭路由技術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脈絡,以及這些技術是如何應對當時網絡麵臨的挑戰。這讓我對整個互聯網的演變過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對一些經典路由協議的産生背景和設計初衷的闡述,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設計理念,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特定環境下被創造齣來的。我尤其欣賞書中對IPv6的深入探討,它不僅僅是講解IPv6的語法和特性,更重要的是分析瞭IPv6如何解決IPv4地址枯竭的問題,以及它對未來網絡架構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的前沿技術,雖然篇幅不多,但足以讓我感受到路由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嚮。這本書不僅是技術手冊,更是一部關於網絡智慧的史書,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瞭敬畏和期待。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本武林秘籍,內容之深厚,讓我這個初齣茅廬的菜鳥,一頭紮進去就幾乎迷失瞭方嚮。書中對TCP/IP協議棧的每一個細節都剖析得淋灕盡緻,從最底層的物理層到應用層,每一個協議的設計理念、工作原理,甚至是它們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都做瞭詳盡的闡述。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反復咀嚼,纔能勉強消化掉其中的信息量。尤其是那些關於子網劃分、路由算法的章節,簡直是腦力風暴,讓我不得不拿齣筆和紙,一邊畫圖一邊推演,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當然,這種挑戰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當我終於理解瞭BGP協議的路徑選擇機製,或者明白瞭OSPF在復雜網絡中的收斂過程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通俗易懂的教程都無法給予的。這本書絕對不是那種可以“速成”的書,它需要的是耐心、毅力和對網絡技術深入鑽研的渴望。對於那些希望真正掌握網絡核心技術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