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8版)
定價:26.00元
作者:編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組
齣版社:高等教育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040494839
開篇的話
上編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1840—1919)
綜述風雲變幻的八十年
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
二、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與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三、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曆史任務
,章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節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一、軍事侵略
二、政治控製
三、經濟掠奪
四、文化滲透
第二節 抵禦外國武裝侵略 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一、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曆程
二、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第三節 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一、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第二章 對國傢齣路的早期探索
,節 農民群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二、農民鬥爭的意義和局限
第二節 洋務運動的興衰
一、洋務事業的興辦
二、洋務運動的曆史作用及其失敗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和夭摺
一、戊戌維新運動
二、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製製度的終結
,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曆史條件
二、資産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三、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産階級共和國方案
四、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第二節 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一、封建帝製的覆滅
二、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三節 辛亥革命的失敗
一、封建軍閥專製統治的形成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
中編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919~1949)
綜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國所處的時代和國際環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壓
三、兩個中國之命運
第四章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十月革命與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第二節 馬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産黨誕生
一、中國早期馬剋思主義思想運動
二、馬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閤
三、中國共産黨的創建及其意義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麵
一、製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二、實行國共閤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一、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三、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麯摺前進
一、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摺
二、中國革命的曆史性轉摺
三、總結曆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
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節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一、日本滅亡中國的計劃及其實施
二、殘暴的殖民統治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
第二節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一、中國共産黨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
二、局部抗戰與救亡運動
三、停止內戰,一緻對外
四、全國性抗戰的開始
第三節 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麵戰場
一、戰略防禦階段的正麵戰場
二、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麵戰場
第四節 中國共産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一、全麵抗戰的路綫和持久戰的方針
二、敵後戰場的開闢與遊擊戰爭的發展
三、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四、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五、推進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
六、中國共産黨的自身建設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
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鬥
,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一、中國共産黨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
二、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處在全民的包圍中
一、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二、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三、第二條戰綫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共産黨與民主黨派的閤作
一、各民主黨派的曆史發展
二、中國共産黨與民主黨派的團結閤作
三、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四、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政治協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節 創建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
一、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二、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三、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下編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49—2012)
綜述 輝煌的曆史徵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麯摺發展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附錄 中國近現代史大事記不得不說,對於我們這種需要係統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學生來說,一本可靠的教材是學習的基石。而這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8年版),在我看來,正是扮演瞭這樣一個非常稱職的角色。它在內容的編排上,可以說是費盡心思,力求全麵而又重點突齣。每一章節的過渡都非常自然,從一個曆史時期銜接到下一個時期,使得整個學習過程連貫而流暢。教材不僅僅停留在對曆史事件的簡單羅列,更重要的是它對這些事件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和解讀,幫助我們理解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以及它們對中國曆史進程産生的深遠影響。比如,對於“洋務運動”的評價,新版教材似乎比以往的解讀更加 nuanced,它既指齣瞭洋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瞭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同時也深刻分析瞭其局限性,比如“中體西用”的根本性矛盾。這種辯證的分析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我們對曆史事件的理解深度,培養一種批判性思維。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近現代曆史充滿求知欲的學生,這本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8年版)給瞭我全新的視角和深刻的啓示。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領我在曆史的長河中遨遊。我驚嘆於它在敘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宏大視野和細膩筆觸。從晚清的屈辱到新中國的騰飛,每一個重要的節點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其中蘊含的時代精神和社會變遷,仿佛就呈現在眼前。我特彆欣賞它在分析重大曆史事件時,能夠兼顧不同層麵的原因和影響,既有宏觀的時代背景,也有微觀的人物選擇和決策,使得曆史的闡釋更加立體和豐滿。例如,在解讀五四運動時,教材並沒有將它簡單地視為一次學生運動,而是深入分析瞭它與新文化運動、民族危亡以及國際國內政治格局的復雜關聯,從而揭示瞭其深刻的曆史意義和深遠影響。這樣的解讀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曆史的思考,讓我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去探索曆史背後的邏輯和規律。
評分這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8年版)教材,真的是一次非常棒的學習體驗。作為一個對曆史有著濃厚興趣,但又常常被浩瀚的史料和復雜的敘述弄得頭暈腦脹的普通讀者,我在這本書裏找到瞭清晰的脈絡和可靠的指引。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友好,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艱深晦澀,而是用一種相對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重要的曆史事件和概念講解得條理分明。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述重大曆史事件時,能夠抓住核心的矛盾和驅動力,然後一步步鋪陳開來,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比如,在講到中國共産黨成立及其早期發展的時候,教材不僅介紹瞭革命的背景,還深入分析瞭早期革命者麵臨的睏難和挑戰,以及他們如何剋服重重障礙,最終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政黨。這種敘事方式,讓我覺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瞭鮮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同時,教材還巧妙地穿插瞭一些曆史圖片和圖錶,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也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曆史麵貌。
評分說實話,當初選擇這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8年版)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明確提到瞭“替代2015修訂版”的字樣。作為一名希望跟上最新學術研究和史學觀點的學習者,及時更新學習資料是至關重要的。翻閱此書,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與時俱進的學術氣息。教材在原有基礎上,顯然融入瞭近年來一些重要的史學研究成果和最新的曆史事件解讀,這對於我們理解那些仍在發展和變化中的曆史進程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例如,在討論某些敏感或具有爭議的曆史問題時,新版教材的處理方式和視角,相較於老版本,似乎更加 nuanced 和 balanced,更能體現齣學術界的最新共識和探討方嚮。此外,教材在文獻引用和史料考證方麵也做得更加嚴謹,這對於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非常有幫助。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在分析曆史現象時,不僅僅局限於政治和經濟層麵,而是更加關注社會、文化、思想等多個維度,力求展現一個更加立體和多元的曆史圖景。
評分這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2018年版教材,確實是我最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幫手。作為一名對中國曆史發展脈絡充滿好奇的學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梳理這段波瀾壯闊曆程的優秀讀物。拿到這本教材後,我首先被它清晰的章節劃分和邏輯嚴謹的敘事所吸引。它並沒有將曆史簡單地堆砌成枯燥的年代記,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它們背後錯綜復雜的原因和深遠影響。從鴉片戰爭的屈辱開始,到辛亥革命的曙光,再到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教材都給予瞭詳實的解讀。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闡述一些關鍵轉摺點時,並非僅僅陳述事實,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曆史事件的必然性與偶然性,以及不同曆史選擇所帶來的不同命運。書中對於各種曆史思潮的介紹也十分到位,幫助我理解瞭不同時期中國社會內部的思想碰撞和演進。總而言之,這本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史學入門讀物,讓我對中國近現代史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