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肚脐疗法治百病(第2版)》在前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概论,简要介绍了肚脐疗法的适应范围、生理依据和药疗、拔罐、灸疗三法一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方法、优点和注意事项等。下篇为疾病的肚脐疗法,着重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男科及伤外、皮肤科、耳鼻咽喉科等140余种疾病的肚脐疗法治疗经验。 《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肚脐疗法治百病(第2版)》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升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各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亦可供城乡家庭自疗和保健之用。
上篇 概论 一、肚脐疗法的应用范围 二、肚脐疗法的生理依据 三、肚脐疗法的作用机制和功用 四、肚脐疗法的治疗方法 五、肚脐疗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下篇 疾病的肚脐疗法 一、内科疾病 感冒 中暑 中寒 疟疾 头痛上篇 概论
一、肚脐疗法的应用范围
二、肚脐疗法的生理依据
三、肚脐疗法的作用机制和功用
四、肚脐疗法的治疗方法
五、肚脐疗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下篇 疾病的肚脐疗法
一、内科疾病
感冒
中暑
中寒
疟疾
头痛
三叉神经痛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结核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腹部肿块(癥瘕积聚)
中风
面神经麻痹
高血压病
低血压症
眩晕
面肌痉挛
冠心病
糖尿病
肥胖症
呕吐
慢性胃炎(胃脘痛)
消化性溃疡
胃下垂
霍乱
急性胃肠炎
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膈肌痉挛(呃逆)
痢疾
腹痛
腹胀
肠梗阻
肠麻痹、肠粘连
癫癎
精神分裂症
失眠
风湿性关节炎
自汗、盗汗
肾小球肾炎
癃闭
‘尿失禁
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结石
失血症
便秘
晕厥
保健强身
二、儿科疾病
小儿感冒
小儿麻疹
水痘
小儿高热
小儿夏季热
百日咳
小儿咳嗽
惊风
小儿积滞
小儿厌食
疳积
小儿夜啼
小儿腹泻
小儿遗尿
小儿蛔虫病
小儿腹痛
小儿疝气
小儿脱肛
小儿脐风
小儿脐炎
小儿脐湿
小儿脐突
小儿脐衄
小儿脐疮
三、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崩漏
带下(阴道炎)
盆腔炎
不孕症
子宫脱垂
房事晕厥、腹痛
妊娠恶阻 显示全部信息
《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肚脐疗法治百病(第2版)》: 二、肚脐疗法的生理依据 脐居人体肚腹中央,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地,六腑相邻之邦,外通经络,内联脏腑。 脐,又名肚脐、脐中,或名气舍、维会、胞蒂,即针灸学上的神阙穴,道家谓之下丹田(即中虚一穴)。脐起于肚腹之正中央,即在剑突与耻骨联合连成的中点,向内凹陷,形如铜钱,与脏腑相通,内联真息之气。脐部肌膜薄嫩,极为敏感。由此可见,肚脐在人体中所居位置极为重要,又易于鉴别,一看便知,认位准确,便于临床用药、施术,而免致误。 肚脐疗法的生理依据与其他疗法一样,也是以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的。所以,其生理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脐为风窍、寒门之舍脐为先天赋予生命之根蒂,位居中焦,主先后天疾病。盖婴儿出生,首护肚脐,以防风寒外袭而致病。脐间真息,内通于肾,故谓脐为人身之命蒂。《幼幼集成》云:“脐为百风之总窍,五脏寒门……为人身之命蒂。”盖肾为一身阴阳之总司,而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不耐风寒,一有所侵,病必由起。由此致病,治脐zui为至要。因药人肚脐,吸收较速,直入脏腑,布散全身,故奏效颇捷。所以治脐可疗全身诸疾,而且中、下二焦之病尤宜。 2.腰脐以下,皆肾主之《肾病证治概要》云:“脐,又名神阙,与肾相关。脐与腰常作人体上下的分界。虽然,脐乃小肠之总结,但由于肾的部位,后着脊,前对脐,因此,脐与肾有内在联系……而且‘当脐者,少阴肾之部位也’,几为定论。”说明脐与肾、肾和膀胱、小肠和心都有内在的联系。而且脐部腹壁zui嫩、zui薄,对外部刺激zui为敏感,吸收性能良好,故肚脐用药、拔罐、艾灸所产生的良性刺激,通过肾、膀胱、小肠、心与经络输布全身zui速,比其他肌表施治,奏效尤捷。 3.经络相通,内外相连肚脐为经络交会之地,通过经络相连,内通全身。脐为任、督、冲三脉相会之乡,与诸经百脉相通。任脉当脐,直贯脐中。任脉属阴脉之海,和督脉相表里,共理诸经百脉。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域。冲脉为经脉之海,且任、督、冲“一源而三歧”,三脉经气相通。更由于奇经纵横,串于十二经脉之间,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起着溢蓄经脉(即总领诸经)、气血,调节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吴医汇讲》云:“脾脉人腹,胃支循腹,肝脉上抵于小腹,胆胃出于气街。”同时,足少阴肾脉并于冲脉,密迩挟脐;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结拼,足阳明胃经挟脐。由此说明,脐不但与任、督、冲三脉相通,而且与十二经脉之肾、心、脾、胃经脉亦相关。由此而联系全身经脉,再通过各经脉之气循行而交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而输布全身,无处不到。所以肚脐疗法是借经脉中流行着的气血而流注于脏腑、器官,透表达里,乃至全身。《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肚脐疗法治百病(第2版)》:
二、肚脐疗法的生理依据
脐居人体肚腹中央,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地,六腑相邻之邦,外通经络,内联脏腑。
脐,又名肚脐、脐中,或名气舍、维会、胞蒂,即针灸学上的神阙穴,道家谓之下丹田(即中虚一穴)。脐起于肚腹之正中央,即在剑突与耻骨联合连成的中点,向内凹陷,形如铜钱,与脏腑相通,内联真息之气。脐部肌膜薄嫩,极为敏感。由此可见,肚脐在人体中所居位置极为重要,又易于鉴别,一看便知,认位准确,便于临床用药、施术,而免致误。
肚脐疗法的生理依据与其他疗法一样,也是以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的。所以,其生理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脐为风窍、寒门之舍脐为先天赋予生命之根蒂,位居中焦,主先后天疾病。盖婴儿出生,首护肚脐,以防风寒外袭而致病。脐间真息,内通于肾,故谓脐为人身之命蒂。《幼幼集成》云:“脐为百风之总窍,五脏寒门……为人身之命蒂。”盖肾为一身阴阳之总司,而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不耐风寒,一有所侵,病必由起。由此致病,治脐zui为至要。因药人肚脐,吸收较速,直入脏腑,布散全身,故奏效颇捷。所以治脐可疗全身诸疾,而且中、下二焦之病尤宜。
2.腰脐以下,皆肾主之《肾病证治概要》云:“脐,又名神阙,与肾相关。脐与腰常作人体上下的分界。虽然,脐乃小肠之总结,但由于肾的部位,后着脊,前对脐,因此,脐与肾有内在联系……而且‘当脐者,少阴肾之部位也’,几为定论。”说明脐与肾、肾和膀胱、小肠和心都有内在的联系。而且脐部腹壁zui嫩、zui薄,对外部刺激zui为敏感,吸收性能良好,故肚脐用药、拔罐、艾灸所产生的良性刺激,通过肾、膀胱、小肠、心与经络输布全身zui速,比其他肌表施治,奏效尤捷。
3.经络相通,内外相连肚脐为经络交会之地,通过经络相连,内通全身。脐为任、督、冲三脉相会之乡,与诸经百脉相通。任脉当脐,直贯脐中。任脉属阴脉之海,和督脉相表里,共理诸经百脉。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域。冲脉为经脉之海,且任、督、冲“一源而三歧”,三脉经气相通。更由于奇经纵横,串于十二经脉之间,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起着溢蓄经脉(即总领诸经)、气血,调节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吴医汇讲》云:“脾脉人腹,胃支循腹,肝脉上抵于小腹,胆胃出于气街。”同时,足少阴肾脉并于冲脉,密迩挟脐;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结拼,足阳明胃经挟脐。由此说明,脐不但与任、督、冲三脉相通,而且与十二经脉之肾、心、脾、胃经脉亦相关。由此而联系全身经脉,再通过各经脉之气循行而交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而输布全身,无处不到。所以肚脐疗法是借经脉中流行着的气血而流注于脏腑、器官,透表达里,乃至全身。
综上所述,临床通过肚脐疗法治病是有其生理依据的。肚脐疗法,虽治在局部,但却可产生全身性的刺激和药理效应,达到内治同样之功,其道理亦在于此,是值得提倡和重视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 显示全部信息
共2本正版穴位贴敷+肚脐疗法治百病篇第版程爵棠功文2017年河南科技治疗学家中医临床养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共2本正版穴位贴敷+肚脐疗法治百病篇第版程爵棠功文2017年河南科技治疗学家中医临床养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共2本正版穴位贴敷+肚脐疗法治百病篇第版程爵棠功文2017年河南科技治疗学家中医临床养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共2本正版穴位贴敷+肚脐疗法治百病篇第版程爵棠功文2017年河南科技治疗学家中医临床养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