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两岸一家亲
定价:31.00元
作者:赵景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508615523
字数:
页码:2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大融合、大发展,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必读书。
内容提要
2008年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首发团启程,从此台湾海峡不再是阻隔大陆居民的天堑,赴台旅游的大门敞开了。作者作为首发团中的高级别人士,随同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先生等亲历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见证了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刻,饱览了台湾壮丽秀美的风光,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亲情和感情;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连战荣誉主席、中国国民党吴伯雄主席、海峡交流基金会江丙坤董事长等;同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台湾观光协会、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会等台湾业界的知名人士、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
目录
作者介绍
赵景文,1954年8月1日生,黑龙江省依安县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经济法学硕士学位,律师;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和企业法律实务,曾合作主编出版《合同法教程》、《新金融法通解全书》等著作。2001年12月,作为大陆法学专家到台湾进行法学考察交流,由此引发了研究台湾问题的兴趣;2008年7月4日,作为中信集团首发团团长赴台观光,见证了两岸隔绝60年后大陆居民首度赴台旅游的历史件。现任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
文摘
陈裕森是南京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台湾桃源人,在台湾是福特汽车的经销商,2004年到南京,成为长安福特的批经销商,成立南京福联。福联抓住了大陆汽车市场大发展的机会,到2008年已经开设了5家长安福特的专卖店,生意已经扩展到扬州、南通等地。
从来到大陆的那天起,他就憧憬着南京直飞台湾的日子。“下午3点半从南京出发,以前要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到台湾的家,现在不用转机了,同样时问出发,就能赶上回家吃晚饭了。”
按照公司的规定,陈裕森他们每3个月可以回台湾休假10天,以往不得不从香港或者澳门转机,全程要五
序言
序
章 两个重要文件
引言
节 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第二节 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第三节 重启商谈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六架特别包机
引言
节 紧张的准备
快的速度
北京:一天完成七天的工作
航空:飞行骨干执飞台北航线
台湾:对大陆游客要笑容可掬
第二节 热烈的欢送
镜头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镜头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l6号登机口
镜头三:广州白云机场
镜头四:上海浦东机场
镜头五: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镜头六:海协会理事、南航董事长刘绍勇执
从阅读体验的整体感受来说,这本书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强大的“场域”,一旦进入,便很难抽离。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消遣读物,而更像是一场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修行。我发现自己时不时地会放下书,走到窗边,望向远方,去对照书中描绘的某种情绪或哲理与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对话。这种互动性极强的阅读过程,极大地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边界。它没有生硬地灌输任何教条,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场景和人物命运,引导着读者自己去建构意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书籍价值的最高体现——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留下了持久的、无法磨灭的心灵印记。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如同大师级的音乐家在指挥一场宏大的交响乐,时而激昂澎湃,如暴风雨前的海浪翻涌,牵引着读者的心弦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情节的起伏跌宕;时而又转为低沉婉转,像月光下潺潺流淌的小溪,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着人物内心最隐秘的角落和最温柔的思绪。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时间线上的那种游刃有余,它不是简单地线性推进,而是像一块精心编织的挂毯,通过巧妙的回溯和前瞻,将不同时空下的情感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多维度的阅读体验。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段落里,却埋藏着对人性深刻洞察的火花,让人在掩卷之后,依然能回味无穷,甚至忍不住要翻回去重读几遍,试图捕捉那些初读时可能忽略的微妙暗示。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单调的接收信息。
评分这部作品对于角色塑造的深度挖掘,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书中每个人物,即便是短暂出场的小配角,都拥有着清晰、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是简单的符号,不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工具人,而是活生生、会犯错、会挣扎的个体。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灰色地带”的描绘,很少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和无法言说的苦衷。通过大量的内心独白和细腻的肢体语言描写,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光鲜外表下那些脆弱、自私、又无比真实的一面。这种近乎残忍的真实,让人在代入角色痛苦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性有了更深刻的反思,明白了生活中的许多困境,或许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这种对人性的深刻同理心和洞察力,才是这部书真正超越普通文学作品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品味的体现,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让人立刻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对作品的敬意。封面那留白的处理,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那种恰到好处的克制美学,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油墨的印刷清晰细腻,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呼吸感,让人在阅读时,能更专注于文字本身蕴含的情感和力量。书脊的装订工艺也极其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松脱,这对于我们这些热爱纸质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我甚至会特意把这本书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珍藏的艺术品,每一次拂过书脊,都能唤起阅读时的那份宁静与美好。这种对外在形式的极致追求,无疑为内在的精神内容构建了一个坚实而优雅的殿堂。
评分语言风格的丰富性是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部分。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为了追求所谓的“统一性”而将文字打磨得光滑扁平,而是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调色盘,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人物,自然而然地切换到最贴切的语态。有那么几处对话,简直是神来之笔,那种地域性的、带着烟火气的表达,鲜活得仿佛能从纸面上跳出来,让人会心一笑,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那种特有的生活气息。而在描写那些宏大、哲学性的思考时,作者的用词又变得极其凝练和精准,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带着沉淀后的力量,直击要害,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这种在口语化和书面化之间自由切换的能力,足见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表达的深刻理解,使得阅读过程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敬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