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32.80元
作者:刘小顺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1345394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个连续两年行走在各国路上的“老驴”,
没有攻略、没有计划、没有存款,在新西兰度过了*美好的半年。
为怪老头儿当园丁,摘猕猴桃,剪葡萄枝……
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有的经历,颠覆人生的200天,只为找回*初的自己。
内容提要
2012年3月,我获得新西兰打工旅行签证,每年中国大陆只有1000个名额,而我是幸运儿之一。2013年3月,赶在签证失效之前,我辗转来到了这个以自然纯净闻名的位于太平洋中间的小岛国。
作为已有两年旅行经验的“老驴”来说,我本来以为新西兰打工旅行跟自己之前的旅行大同小异,零攻略出行。谁知道,刚到的那几天,毫无头绪的我完全乱了方寸,身上的钱也用得所剩无几,于是,找当地人家以工换宿,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而且匪夷所思的人物便轮番登场,他们让我的打工旅行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半年时间,我尝试了典型的新西兰户外工作——摘猕猴桃和葡萄园剪枝,走过了新西兰南北岛大部分地区,也对自己在旅行之后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计划。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过完了冬天,回到国内又要继续过冬天,这恐怕是我人生中长的一个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长,春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总归是要回的一样。
目录
序幕
PART.Ⅰ 新鲜的新西兰
1.飞越半球
2.悉尼机场半日游
3.聋哑人盲人
4.忐忑夜
5.雨后初晴
6.配眼镜“奇遇”
7.谁都不容易
8.初见罗宾
9.老头儿不可怕
10.天才是正经事
11.口无遮拦的“王阿姨”
12.谁穷谁不穷
13.移民狂阿迪
14.小黑屋里的日子
15.奥克兰的后时光
PART.Ⅱ 从北岛到南岛
1.到达基督城
2.鸡窝头情侣档
3.互相安慰小组
4.进赌场
5.不靠谱女青年
6.黑暗料理王
7.为什么打工旅行?
8.鬼话连篇
9.安娜出现
10.工作,你在哪里?
11.两个人的旅行
12.找工作焦虑症
13.和朋友们告别
14.离开基督城
PART.Ⅲ 从南岛到北岛
1.再见罗宾
2.踏上打工路
3.下雨的天
4.没完没了的坏天气
5.两对“情侣”
6.你好,猕猴桃
7.工作停不下来
8.春宵一刻
9.不疯魔不成活
10.一个神奇的夜晚
11.工资望眼欲穿
12.不简单的聚会
13.爆发前夕
14.大打出手
14.再一次的结束
PART.Ⅳ 熟悉的新西兰
1.接到露露
2.飞往皇后镇
3.看不见的雪山
4.始于旅行,终于旅行
5.无声告别
6.新开始
7.第二份工作
8.玫瑰色葡萄园
9.老友重逢
10.意外的告白
11.谁不懂谁?
12.该结束的总会结束
13.重新在路上
14.生活在别处
15.到达,是为了回去
作者介绍
刘小顺,
1984年出生,曾经在江苏电视台影视频道担任编导职务三年,2011年2月份辞职后开始自助旅行,从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老挝……尼泊尔、印度,后回到中国,走过这些国家历时近一年,行程几万公里,一路上用拍立得相机记录沿途风景,感受在旅途中自我内心的变化,并出版了自己的本游记《放下一切去旅行》。
已出版:《放下一切去旅行》《旅行什么的好奇怪》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想象力简直是突破天际,但它的“奇”绝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极其严谨的逻辑基础之上。作者似乎对各种学科的知识都有涉猎,他将科学的严谨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完美地熔于一炉。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书中的某些设定或某个精巧的机关设计所震撼到,心想:“天哪,原来还可以这样设计!”书中对于“规则”的建立与“打破”的描绘尤为精彩,它探讨了秩序的必然性与打破秩序的必要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密,前后呼应之处令人拍案叫绝,我强烈建议大家在读完之后,再回过头去重读开篇,你会发现无数先前被忽略的伏笔和暗示。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书,它更像是一个需要被收藏、被反复拆解和研究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那种“不确定性”的魅力。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弥漫着悬念与不安的氛围,但这种不安并非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是源于角色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和对未知命运的探求。作者擅长使用短促有力的句子来表达紧张的情绪,而在描述内心世界时,则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长句和排比,形成了极富张力的阅读节奏。我发现自己常常读到一半就要停下来,需要时间消化刚才读到的信息,因为里面蕴含了太多关于伦理、选择和牺牲的拷问。它没有给出任何廉价的答案,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面对重大人生转折时,内心深处最真实也最脆弱的一面。对于追求精神深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洗礼。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一开始的节奏有点慢热,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爽文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耐心。但一旦你跨过了最初的门槛,就会发现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古典、非常讲究韵味的笔法,为我们铺陈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人物对话的设计堪称一绝,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带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阶层烙印,你不需要旁白告诉你谁是谁,单凭只言片语,就能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底色和社会地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配角时的用心,那些看似边缘的人物,都有着自己完整而饱满的生命线,他们的命运与主角的轨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命运之网。这种群像刻画的功力,足以让人叹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复杂社会结构和人性博弈的全新视角,远非肤浅的娱乐作品可比。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的是那种关于“失落”与“重塑”的深刻哲思。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直白的叙事那样急于告知读者一切,反而像一位高明的智者,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引导我们自己去挖掘字里行间蕴藏的深意。书中对于时间流逝的描绘尤其令人动容,那种带着怀旧色彩的笔调,让人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那些异域风情的景观描写得如同油画一般,色彩浓烈却不失和谐,完全能够调动读者的所有感官。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地理或文化研究的辅助读物,因为它对细节的关注程度,远超一般的小说范畴。它强迫你去思考,当熟悉的一切都被剥离后,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感究竟来源于何处。这种深度,绝对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小说读起来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冒险!作者的笔触细腻得让人仿佛亲身置身于故事发生的那些光怪陆离的场景之中。我尤其欣赏它在构建世界观上的那种毫不敷衍的扎实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习俗,都像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沉淀,散发着真实可信的历史厚重感。主角的蜕变过程,那种从迷茫到坚定的转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刻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每一次抉择背后的挣扎与权衡,而不是那种突兀的“开挂式”成长。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高潮迭起,但又不会让人感到信息量过载,总能留出恰到好处的留白,供读者自行想象和回味。说实话,这本书的书页都快被我翻烂了,因为总有新的东西能让我驻足细品,那种阅读的满足感,很久没有过了。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们跳出现有的框架,去探索人性深处的复杂与广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