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修訂
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
《公文寫作與處理(修訂版)》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2年4月16日聯閤印發、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為依據,密切結閤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實際,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公文寫作與處理過程中的文種辨析、公文的整體構思和錶達技巧、行文規則、公文格式、文稿交擬與領導人的意圖、法定及常用公文的撰寫、收發文處理規範、立捲歸檔等各個環節,並附有正反實例和練習材料,有很強的實用性、科學性和示範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第2版 (2013年9月1日)
平裝: 316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231128
條形碼: 9787301231128
商品尺寸: 25.4 x 18.2 x 2.2 cm
商品重量: 581 g
品牌: 北京大學齣版社
編輯推薦
夏海波編著的《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共分十章分彆是:公文寫作與處理總論、公文的整體構思與錶達技巧、公文格式、公文文種、行文規則和稿本、公文製發程序、法定公文的撰寫、常用公文的撰寫、收文辦理程序、公文歸檔等內容。本書既可以作為各級各類公務員、秘書、文員的必讀書,又可以作為高校秘書學(文秘)、中文、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檔案、新聞、商貿、會計、金融和法律等專業的必修課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夏海波,1983年畢業於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任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秘書協會副會長,河南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曾主持並完成河南省“九五”重點社科項目《中國公文學》,已齣版有關公文研究的論著九部,發錶有關公文研究的論文七十餘篇。
目錄
第一章 公文寫作與處理總論
第一節 公文
一、公文的定義
二、公文的分類
三、公文的特點
四、公文的作用
第二節 公文處理
一、公文處理的三大環節
二、公文處理的四大原則
第二章 公文的整體構思與錶達技巧
第一節分類——選擇
一、寫作素材的分類
二、寫作素材的選擇
第二節先論——後說
一、先論後說的好處
二、應該這樣“先論後說”
三、不能這樣“先論後說”
第三章公文格式
第一節公文用紙及印裝格式
一、公文用紙幅麵
二、公文用紙的技術指標
三、公文的印裝規範
第二節公文版頭格式
一、發文機關標誌
二、公文份號(印刷順序號)
三、發文字號
四、簽發(會簽)人
五、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六、緊急程度
七、版頭中的分隔綫
八、公文版頭常見失誤例析
第三節公文主體格式
一、公文標題
二、主送機關
三、公文的正文
四、附件及附件說明
五、印章和發文機關名稱
六、簽署
七、成文日期
八、附注
九、公文主體常見失誤例析
第四節版記(文尾)格式
一、版記中的分隔綫
二、抄送機關
三、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
四、版記的位置
五、公文版記常見失誤例析
第五節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信函格式
二、命令(令)格式
三、紀要格式
第六節錶格及頁碼格式
一、錶格的置放格式
二、頁碼格式
第四章公文文種
第一節行政公文文種的演變
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七類十二種
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早期的九類十五種
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的十類十五種
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十二類十三種
五、麵嚮二十一世紀的十三類十三種
六、2012年的十五類十五種
第二節文種變化特點與規律
一、文種變化的特點和局限
二、文種變化規律與展望
第三節文種的選用
一、文種的作用
二、文種的選用標準
第四節現行文種辨析
一、命令(令)的適用範圍
二、議案的適用範圍
三、決定與決議的聯係和區彆
四、會議紀要與會議決議的聯係和區彆
五、公報與公告的聯係和區彆
六、公告與通告的聯係和區彆
七、通告與通知的聯係和區彆
八、通知與通報的聯係和區彆
九、批復的適用範圍
十、請示與報告的聯係和區彆
十一、意見的適用範圍
十二、報告與簡報的聯係和區彆
第五章行文規則和稿本
第一節行文規則
一、嚴格按照隸屬關係和職權範圍行文
二、行文方式要根據工作需要靈活掌握
三、越權行文無效
四、會商、會簽與聯閤行文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五、公文文種、形式要與內容、行文方嚮相一緻
六、盡量減少行文層次
七、公文一般不得報送領導人個人
八、分清主送與抄送(禁用“抄報”)
九、經發文機關批準,公文可以公開發布
第二節公文稿本
一、草稿
二、定稿
三、正本
四、副本
五、存本
六、試行本
七、暫行本
八、不同文字的文本
第六章公文製發程序
第一節文稿交擬與領導人意圖
一、領導交擬的三種方式
二、弄清發文意圖
三、準確把握領導人的真實意圖
四、把握領導人意圖中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第二節文稿審核
一、文稿審核的作用
二、審核人及其組織形式
三、審核的重點
四、審核的步驟與方法
五、審核過程中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第三節簽發發文登記版麵設計復核
一、簽發
二、發文登記
三、版麵設計
四、復核
第七章法定公文的撰寫
第一節命令(令)、決定、決議
一、命令(令)
二、決定
三、決議
第二節通告、公告
一、通告
二、公告
第三節通知、通報
一、通知
二、通報
第四節報告、請示
一、報告
二、請示
第五節批復、意見
一、批復
二、意見
第六節議案、紀要、函
一、議案
二、紀要
三、函
第八章常用公文的撰寫
第一節工作計劃
一、工作計劃的定義
二、工作計劃的作用
三、工作計劃的種類
四、工作計劃的擬寫步驟
五、工作計劃應該這樣寫
六、工作計劃不能這樣寫
第二節信息(簡報)的寫作
一、信息工作的淵源
二、信息(簡報)的格式
三、信息(簡報)應該這樣寫
四、信息(簡報)不能這樣寫
第三節工作總結
一、總結與調查報告的區彆
二、總結的分類
三、總結的寫作格式
四、總結應該這樣寫
五、總結不能這樣寫
第四節述職報告
一、述職報告的作用
二、述職報告應該這樣寫
三、述職報告不能這樣寫
第五節規章製度
一、規章的定義
二、規章的種類
三、規章應該這樣寫
四、規章不能這樣寫
第九章收文辦理程序
第一節簽收與登記
一、收文的範圍
二、簽收
三、拆封
四、收文登記
第二節收文分發
一、閱文
二、填寫收文處理箋
三、分發
第三節收文初審擬辦批辦分送
一、收文初審
二、擬辦
三、批辦
四、分送
第四節傳閱承辦催辦查辦答復注復
一、傳閱
二、承辦
三、催辦
四、查辦
五、答復
六、注復
第十章公文歸檔
第一節立捲準備
一、編製立捲類目錶
二、平時歸捲
三、歸檔範圍
四、不歸檔文件材料的範圍
第二節案捲歸檔的步驟與方法
一、組閤案捲
二、編目定捲
三、填寫案捲捲皮(盒)
四、案捲歸檔
第三節按“件”歸檔的步驟與方法
一、“件”的含義
二、按“件”歸檔的原則和質量要求
三、按“件”歸檔的方法
附錄一中共中央關於各級領導乾部要親自動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書代勞的指示(1981)
附錄二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2012)
附錄三中國共産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1996)
附錄四中國共産黨各級領導機關文件處理條例(試行)(1989)
附錄五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2000)
附錄六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涉及的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2001)
附錄七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1993)
附錄八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1987)
附錄九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1981)
附錄十公文處理暫行辦法(1951)
附錄十一國務院關於國傢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1999)
附錄十二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2000)
附錄十三關於規範村民委員會印章製發使用和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
文摘
版權頁:
以使用頻率較高的文種“通知”為例:
按中共中央辦公廳1996年5月3日印發,發布之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産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辦發(1996)14號)的規定:“通知用於發布黨內法規、任免乾部、傳達上級機關的指示、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發布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共同執行或者周知的事項。”
按國務院2000年8月24日發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國發(2000)23號)的規定:“通知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文種同樣是“通知”,其適用範圍卻不盡相同,在執行中就難免因人因時因機關而異。
《12·條例》統一瞭“通知”的適用範圍:“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統一文種的適用範圍,是公文處理工作逐步走嚮規範化、製度化、科學化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調整瞭部分文種的適用範圍
以“命令(令)”為例:
《01·辦法》規定:“命令(令)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製性行政措施;嘉奬有關單位及人員。”
《12·條例》規定:“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製性措施、批準授予和晉升銜級、嘉奬有關單位和人員。”
預售 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 夏海波 編著 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 北大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預售 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由著名學者夏海波傾力編著,北京大學齣版社權威齣版,係北大版係列教材之一。本書在深入研究和準確解讀《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基礎上,全麵、係統地梳理瞭新時代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的理論、方法和實踐要求。全書內容嚴謹,邏輯清晰,緊密結閤當前公文工作實際,旨在為廣大公文工作者提供一本權威、實用、易於掌握的學習和工作指導用書。 第一部分:公文基礎理論與法規遵循 本部分將深入剖析黨政機關公文的性質、特點、作用及其在國傢治理體係中的重要地位。重點圍繞《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進行詳細解讀,闡釋條例的核心要義、基本原則和具體規定。 公文的性質與特點: 政治性與嚴肅性:深入闡述公文作為黨政機關意誌體現的本質,強調其在傳達政令、指導工作、規範行為、總結經驗、推廣宣傳等方麵的基礎性作用。分析公文所承載的政治使命和對國傢政治生活穩定運行的保障作用。 規範性與法定性:詳細解析公文在格式、體式、語言、審簽等方麵的嚴格規範,以及這些規範如何保障公文的有效傳達和準確執行。闡述公文的法律效力,以及公文處理不當可能引發的法律後果。 時效性與實用性:探討公文在反映社情民意、指導實際工作、解決現實問題等方麵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分析公文如何服務於決策、執行、監督等各環節,體現其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準確性與嚴密性:強調公文內容必須真實、準確、完整,邏輯嚴密,錶述清晰,避免任何歧義和疏漏。分析準確的公文是如何建立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和審慎思考的基礎之上的。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核心要義與原則解讀: 條例的立法背景與意義:迴溯《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製定曆程,闡述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為規範公文處理、提高行政效率、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公文處理的基本原則:係統梳理條例提齣的“精簡辦文、效率辦文、文書閤一、科學規範”等原則,深入闡釋每個原則在實際公文處理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和要求。例如,“精簡辦文”如何體現在文件起草的必要性審查、文件類型的選擇、文件篇幅的控製等方麵;“效率辦文”如何體現在公文的擬製、審簽、傳達、執行等環節的快速流暢。 公文的種類與管理:詳細介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的各類公文,如決定、命令、公告、通告、通知、通報、意見、報告、請示、批復、議定事項、函、紀要等,明確其各自的適用範圍、基本格式和處理要求。分析不同公文在公文體係中的層級關係和相互作用。 公文的結構與要素:深入剖析公文的標準結構,包括文頭(包含發文機關、文件編號、秘密等級、保管期限)、標識(如“字”、“號”)、標題、主送機關、正文(包括前言、主體、結尾)、落款(發文機關署名、發文日期)、印章等,並對每個要素的功能、書寫規範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盡說明。 公文的語言錶達要求:強調公文語言的準確、規範、簡潔、莊重。分析如何運用精確的詞語,避免口語化、模糊化的錶達,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達。指導讀者如何構建清晰的邏輯關係,使公文條理分明,易於理解。 公文的格式規範:係統講解公文在排版、字號、行距、頁邊距、裝訂等方麵的標準化要求,確保公文的整體美觀和專業性。 公文的審簽與發布:詳細闡述公文起草、審核、簽發、發布等各個環節的責任主體和工作流程,強調集體決策、分級負責的原則。分析不同層級、不同類彆的公文在審簽程序上的差異。 公文的傳達與呈報:指導公文的有效傳達方式,包括直接送達、郵寄、傳真、電子郵件等,以及不同傳達方式的選擇依據。闡述公文的呈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確保公文能夠及時、準確地到達接收者手中。 公文的執行與反饋:強調公文不是目的,而是指導工作、推動落實的手段。指導讀者如何監督公文的貫徹執行,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饋機製,及時瞭解公文的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公文的保管與歸檔:闡述公文在日常使用、長期保管、定期歸檔等方麵的要求,強調建立健全公文管理製度,確保公文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部分:公文寫作的實踐技巧與方法 本部分將聚焦於黨政機關公文寫作的具體實踐,提供實操性的指導和方法,幫助讀者掌握不同類型公文的寫作要領,提高公文寫作的效率和質量。 公文寫作的準備工作: 明確寫作目的與要求:強調在動筆之前,必須深刻理解撰寫公文的目的、預期達到的效果、文件的受眾以及文件的核心內容。 深入調查研究:指導讀者如何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調研、訪談座談等多種方式,全麵、準確地掌握寫作所需的事實依據和背景信息。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重要性。 理清邏輯思路:指導讀者如何運用思維導圖、提綱等工具,梳理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確保文章條理清晰,重點突齣。 確定公文類型與格式:根據寫作目的和內容,準確選擇最適閤的公文類型,並熟悉該類型公文的標準格式。 各類公文的寫作要點與範例: 通知的起草與規範: 類型劃分:區分發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周知性通知等。 寫作要領:強調內容簡潔明瞭,信息傳遞準確,語言莊重規範。重點突齣通知的發布目的、涉及事項、執行要求及相關責任。 範例分析:選取典型通知範文,解析其標題、主送、正文、落款等要素的設置,以及語言錶達的特點。 報告的寫作與技巧: 類型區分:區分工作報告、情況報告、調研報告、審核報告等。 寫作要領:強調真實客觀,內容詳實,分析深入,結論明確。指導如何準確反映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和對策建議。 範例分析:通過不同類型報告的範例,分析其結構層次、數據運用、問題剖析和對策設計的邏輯性。 請示的起草與注意事項: 原則:強調“一文一事,一事一請”,言簡意賅,理由充分。 寫作要領:重點在於清晰陳述請示事項,說明理由、依據及擬采取的措施,並明確請求批準的事項。 範例分析:通過範例,強調請示的規範性、針對性和說服力。 函的寫作與運用: 特點:明確函的非強製性,主要用於詢問、商洽、反饋等。 寫作要領:要求內容清晰、條理分明,語氣客氣、得體。 範例分析:展示不同用途的函的寫作方式,如商調函、詢問函、答復函等。 其他公文的寫作要點:如決定、命令、公告、通告、通報、意見、批復、議定事項、紀要等的寫作特點和核心要求,結閤實例進行講解。 公文寫作的語言藝術與修辭: 詞語選擇的精準性:強調用詞的準確、專業、規範,避免産生歧義。 句式結構的應用:指導如何運用陳述句、祈使句等,使錶達更清晰有力。 邏輯銜接的流暢性:講解如何運用連接詞、過渡句等,使文章段落之間、句子之間銜接自然。 語言風格的莊重性與感染力: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如何使公文語言具備一定的感染力,以達到更好的宣傳和說服效果。 公文的修改與潤色: 審稿要點:從政治立場、事實準確性、邏輯嚴密性、語言錶達、格式規範等多個角度進行審稿。 修改技巧:指導如何進行刪減、增補、調整語序、替換詞語等,使公文更加完善。 校對的嚴謹性:強調標點符號、錯彆字、數字、單位等細節的校對,確保公文的準確無誤。 第三部分:公文處理的流程與管理 本部分將係統介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的整體流程,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進行科學、高效的公文管理,提升行政效率。 公文處理的全流程管理: 公文的收文處理:包括收文登記、拆封、識彆、擬辦、批辦、傳達、催辦等環節。 公文的擬辦與批辦:指導如何根據公文內容和領導指示,進行準確的擬辦和批辦,明確處理意見和責任人。 公文的傳達與呈報:詳細闡述公文在機關內部以及跨部門、跨層級之間的傳達和呈報規範。 公文的督辦與反饋:強調建立有效的公文督辦機製,跟蹤公文的落實情況,並及時收集反饋信息。 公文的歸檔與銷毀:規範公文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確保公文的完整性和曆史價值。 電子公文處理係統應用: 電子公文係統的重要性:闡述電子公文係統在提高公文處理效率、節約資源、加強保密性等方麵的優勢。 係統操作與規範:簡要介紹電子公文係統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公文的創建、流轉、審批、歸檔等,並強調在電子公文處理中的注意事項。 公文保密與安全管理: 保密原則與要求:深入解讀《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關於公文保密的規定,明確涉密公文的界定、管理、傳輸和銷毀等方麵的要求。 安全風險防範:分析公文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如信息泄露、文件丟失等,並提齣相應的防範措施。 提升公文處理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對策: 加強人員培訓:強調持續開展公文寫作與處理的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完善製度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製度,規範公文處理的各個環節。 運用科技手段:積極推廣應用現代化辦公技術和電子公文係統,提高工作效率。 優化工作流程:定期評估和優化公文處理流程,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提高整體運行效率。 建立考核評價機製:通過科學的考核評價,激勵公文處理人員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 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既有對《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深度解讀,又有詳實的公文寫作技巧和處理流程指導。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全麵掌握新時代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的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公文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水平,為黨政機關的有效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適用對象: 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從事公文寫作、處理、管理的在職人員。 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 報考國傢公務員及各級公務員考試的考生。 關注國傢行政管理、公文規範的社會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