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称:《向马克思学习》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书号:978-7-5035-6349-2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定价:48
内容介绍
2018年5月4日,领导人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 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1思想家 ’”。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本人所具有的伟大品格是分不开的。领导人 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研读上,还要了解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和事迹,了解马克思著作的成书背景和过程。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家学者撰写。主要内容包括:共产主义思想、伟大人格、为人类而工作的初心、世界眼光、人本情怀、做学问的精神、盗真理之火、改造旧哲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四十年磨一剑、自然科学兴趣、数学爱好、友谊观、科学的预言。从不同侧面对马克思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的马克思的形象,对广大读者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传承马克思的事业和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参考教材。
这本书的导读部分写得极其精辟,它没有陷入空泛的口号式赞美,而是非常务实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继承与发展脉络。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如何将经典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这一核心命题的探讨深度。它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文献,而是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理解在面对全球化、技术革命等新挑战时,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力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种理论的“鲜活”感,对于我们这些试图在复杂现实中寻找清晰路径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促使人不再将经典视为尘封的古董,而是视为锐利的思想武器,随时可以投入到对当下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批判性审视中去。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态度严谨得令人肃然起敬。在处理一些敏感或存在争议的历史节点时,作者团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史学良知,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急于下定论,而是充分展示了不同时期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论辩焦点。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是任何严肃学术作品不可或缺的基石。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学习过程,是充满辩证和探索的,而不是单向的灌输。这种对知识探索过程的尊重,比最终得出的结论本身更具教育意义。对于希望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满足于表面理解的读者来说,书中引用的详尽注释和参考书目本身就是一座宝库。
评分我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研读其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应用”的章节,感触颇深。作者巧妙地避开了晦涩的哲学术语堆砌,转而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表现形式。举例来说,关于数据所有权和劳动异化的讨论,就比教科书上的描述要深入和贴近生活得多。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价值”的理解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劳动概念。这种将宏大理论微观化的叙事技巧,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此类深奥议题的读者,也能跟上作者的思维节奏,并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整体阅读下来,最大的收获是思维方式的重塑。这本书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帮助我解剖了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却又缺乏深思的社会现象。它没有直接给出“你应该怎么做”的指令,而是教会了“你应该如何思考”。尤其是在面对社会不公或阶层固化等议题时,我不再满足于情绪化的表达,而是开始尝试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上去寻找根源。这种从“现象观察者”向“结构分析者”转变的过程,是极其宝贵的心智成长。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一场关于如何清醒地认识我们所处世界的哲学实践课。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简直是精美绝伦,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纸张的细腻触感就让人心生欢喜。封面设计简洁却又不失庄重,黑白相间的色调稳稳地抓住了主题的严肃性,中间的题字更是透着一股学术的厚重感。装帧工艺看起来非常考究,即使是经常翻阅,相信也能保持很长时间的书本完好。光是看着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就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珍品。我特别留意了它的印刷质量,字迹清晰,排版疏密得当,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于传播知识的敬畏之心,让人对后续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对于注重阅读体验的书虫来说,光是这份外在的诚意,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