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生活常識學懂成本會計 | ||
| 定價 | 59.80 |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4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計東亞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5474568 | |
| 重量 | ||
第壹章 成本二三事——你真的瞭解“成本”二字嗎
1.1 成本是什麼 1
1.1.1 成本是補償生産耗費的“尺子” 3
1.1.2 知道成本纔能製定産品價格 3
1.1.3 成本反映企業工作質量 3
1.1.4 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4
1.2 成本會計算的是什麼 4
1.2.1 直接生産過程 5
1.2.2 銷售過程 5
1.2.3 管理過程 5
1.2.4 財務費用 6
1.3 成本會計的曆史 6
1.3.1 成本會計的産生 7
1.3.2 成本會計的發展階段 7
1.4 作為“鏡子”的成本會計 8
1.4.1 反映——管理的反光鏡 9
1.4.2 預測和計劃——管理的望遠鏡 9
1.4.3 監督——管理的監測鏡 10
1.4.4 控製——管理的手動鏡 11
1.4.5 分析評價——管理的透視鏡 12
1.4.6 決策——管理的* 終目的 12
1.5 成本會計如何組織 13
1.5.1 成本會計機構 13
1.5.2 成本會計人員 14
1.5.3 成本會計製度 15
1.5.4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應注意的問題 15
* 2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本會計的基礎
2.1 做好這些纔能做好成本核算 18
2.1.1 目的是管理 18
2.1.2 界限要分明 19
2.1.3 閤理計價與結轉 20
2.1.4 框架要搭建 21
2.2 將費用分類 24
2.2.1 費用按經濟內容的分類 24
2.2.2 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27
2.3 成本的基本科目 29
2.3.1 “基本生産成本”科目 29
2.3.2 “輔助生産成本”科目 30
2.3.3 “製造費用”科目 31
2.3.4 “銷售費用”科目 31
2.3.5 “管理費用”科目 31
2.3.6 “財務費用”科目 31
第3章 * 一費用——材料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3.1 産品的“零件”—— 材料費用 32
3.1.1 材料分為哪幾類 33
3.1.2 材料的計價方法 34
3.2 收發定“嫁妝”——材料采購及領用 35
3.2.1 材料采購 35
3.2.2 材料計價 37
3.2.3 材料領用 42
3.3 到産品中去——原材料費用的分配 43
3.3.1 按原材料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 44
3.3.2 按原材料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 46
3.3.3 材料費用分配錶 46
3.4 人靠衣裝,物靠包裝——包裝物費用的分配 48
3.4.1 發齣包裝物 48
3.4.2 齣藉齣租包裝物 49
3.5 “小零碎”有大能量——低值易耗品的分配 52
3.5.1 一次攤銷法 53
3.5.2 分次攤銷法 54
3.5.3 五五攤銷法 55
第4章 費用去哪裏——其他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4.1 加油很貴——外購燃料及動力費用的核算 57
4.1.1 燃料的核算 57
4.1.2 動力的核算 58
4.2 人心嚮背——工資及福利費的核算 60
4.2.1 工資費用的組成 60
4.2.2 工資費用的計算 61
4.2.3 工資的分配 62
4.2.4 福利費的計提與分配 64
4.3 大件的損耗——摺舊費用的核算 65
4.3.1 摺舊費的計算 66
4.3.2 摺舊費的歸集與分配 70
4.4 雜七雜八——稅金、利息費用及其他 71
4.4.1 稅金 71
4.4.2 利息費用 72
4.4.3 其他費用 73
4.5 “預付”與“賒購”——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 74
4.5.1 待攤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75
4.5.2 預提費用的分配和歸集 77
4.6 水、電、汽、運哪裏來?——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78
4.6.1 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 79
4.6.2 輔助生産費用的分配 81
4.7 “生産單位”的維護——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91
4.7.1 製造費用的歸集 92
4.7.2 製造費用的分配 94
4.8 “做壞瞭”與“停做瞭”——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 100
4.8.1 廢品損失的歸集和分配 100
4.8.2 停工損失的歸集和分配 104
4.9 “月結”的費用——期間費用的核算 105
第5章 做瞭一半怎麼分——完工産品PK在産品
5.1 你知道有多少“沒做完的”嗎?——在産品數量的核算 110
5.1.1 在産品收發結存的日常核算 111
5.1.2 在産品清查的核算 111
5.2 復雜的“分割”——完工産品和在産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 113
5.2.1 不計算在産品成本法 113
5.2.2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113
5.2.3 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114
5.2.4 約當産量比例法 114
5.2.5 按完工産品成本計算法 118
5.2.6 定額成本計價法 119
5.2.7 定額比例法 120
5.3 跟著産成品“跳槽”的費用——完工産品成本的結轉 122
第6章 成本九部——核算成本的九種方法
6.1 為什麼費力“核算”?——成本計算的方法綜述 125
6.1.1 産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126
6.1.2 産品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 126
6.2 試試算成本1——品種法實訓 129
6.3 試試算成本2——分批法實訓 148
6.4 試試算成本3——逐步結轉分步法實訓 155
6.4.1 綜閤結轉分步法 157
6.4.2 分項結轉分步法 163
6.5 試試算成本4——平行結轉分步法實訓 164
6.6 試試算成本5——分類法實訓 169
6.7 試試算成本6——定額法實訓 173
6.7.1 定額成本的製定 174
6.7.2 定額差異的計算 176
6.7.3 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 182
6.7.4 定額變動差異的核算 183
6.7.5 填寫生産成本明細賬 184
6.7.6 完工産品的定額成本 186
6.8 試試算成本7——變動成本法實訓 187
6.8.1 變動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188
6.8.2 混閤成本及其分解 190
6.8.3 變動成本法的實際操作 195
6.9 試試算成本8——標準成本法實訓 199
6.9.1 標準成本 200
6.9.2 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 201
6.9.3 標準成本法的賬務處理 207
6.10 試試算成本9——作業成本法實訓 213
6.11 無心插柳柳成蔭——聯産品、副産品和等級品 217
6.11.1 聯産品的成本計算 218
6.11.2 副産品的成本計算 220
6.11.3 等級品的成本計算 222
第7章 算成本給誰看?——成本計劃、控製與報錶編製分析
7.1 未雨綢繆的智慧——成本計劃與控製 224
7.1.1 預算編製 225
7.1.2 産品成本計劃的編製 229
7.1.3 成本控製 231
7.2 成本的“小報告”——成本報錶概述 233
7.2.1 成本報錶的分類與特點 234
7.2.2 成本報錶分析 235
7.3 動手“做”和“分析”——生産成本報錶的編製和分析 239
7.3.1 主要産品單位成本錶 239
7.3.2 各種費用報錶的編製和分析244
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後麵帶著“人民郵”,這讓我對它的齣版背景産生瞭一些聯想。通常人民郵電齣版社的書籍在專業性和嚴謹性上都會有一定的保障,雖然我不知道這傢齣版社是不是也齣版生活類或者科普類的書籍,但至少在“正版”這一點上,我是放心的。我一直比較擔心買到盜版書,不僅內容質量沒保證,而且對作者也是一種不尊重。這次選擇這本書,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看中瞭它的齣版方。至於內容方麵,我其實對“管理會計”這個概念還不是特彆清晰,隻知道它和普通的財務會計可能不太一樣,似乎更側重於企業的決策和規劃。如果這本書能把管理會計講明白,並且融入到生活常識和案例中,那簡直就是太棒瞭。我希望它能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決策在財務上是可行的,而有些則不行,以及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財務指標來評估事物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我的,色彩搭配比較柔和,不是那種很刺眼的亮色,給人一種親切感。書名裏的“生活常識”和“通俗易懂”幾個字,確實讓我這個對數字一直不太敏感的人,産生瞭點嘗試的興趣。我一直覺得會計這東西離我太遠,但又隱隱覺得好像又和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做一些理財規劃的時候,總會涉及到一些基礎的財務概念。這本書的副標題“管理會計”和“會計實務”也讓我覺得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會涉及到一些實際操作的東西。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用日常生活的例子來解釋這些看似復雜的概念,比如傢庭收支、小店經營之類的。如果真的能做到“生動活潑”,那我就有信心能啃下來,而不是看到一堆公式就頭皮發麻。希望這本書真的能讓我從“小白”變成一個對會計不再恐懼,甚至有點小興趣的讀者。畢竟,在這個時代,瞭解一點財務知識,總歸是好處多多。
評分從書名來看,《正版 用生活常識學懂成會計 管理 會計 成會計 會計實務 通俗易懂的語言 生動活潑的日常案例 人民郵》這本書似乎是在努力打破會計的神秘感和距離感。我一直對會計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又被各種專業術語勸退。想象一下,如果這本書能把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消費行為,比如聚餐AA製、買房裝修、甚至養寵物,都能用會計的視角去解讀,那該多有趣!比如,聚餐AA製的時候,怎麼纔能更公平地分攤費用,這裏麵是不是就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成本分攤概念?買房裝修,怎麼纔能更好地控製預算,這裏麵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成本控製的思路?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讓我發現會計並非遙不可及,而是隱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評分我一直覺得,所謂的“常識”纔是最寶貴的知識。很多專業領域的東西,如果能用最樸素、最貼近生活的道理去解釋,那就能真正地被大眾所接受和掌握。這本書的標題非常直白地強調瞭這一點,讓我覺得作者是真心想讓大傢“學懂”會計,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麵。我希望它裏麵會有很多類似“小明今天買瞭個包子,花瞭兩塊錢,這筆錢就從他的‘現金’裏齣去瞭,他的‘現金’就少瞭2塊錢”這樣的例子,或者“小紅開瞭個蛋糕店,她賣瞭一個蛋糕賺瞭10塊錢,這10塊錢就是她的‘收入’,她的‘利潤’就增加瞭10塊錢”這樣的解讀。我期待它能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帶領我一步步走進會計的世界,讓我擺脫對會計的刻闆印象,發現它的趣味和實用性。
評分我最近在考慮是不是要創業開個小工作室,但一想到記賬、報稅這些事情就頭疼。市場上關於會計的書籍太多瞭,各種理論、各種公式,看得我眼花繚亂,感覺離我實際需要的東西有點遠。這本書的賣點是“生活常識”、“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日常案例”,這幾個詞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不需要成為一個專業的會計師,我隻需要能看懂自己工作室的收支情況,能夠基本的報稅,能夠瞭解一些簡單的成本核算。如果這本書能用我能理解的語言,結閤我可能遇到的實際情況來講解,比如怎麼記一筆收入,怎麼列一張費用清單,怎麼計算利潤,甚至是一些簡單的稅務知識,那我就覺得這筆錢花得太值瞭。我最怕的就是那種“紙上談兵”,講一大堆理論,結果我看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落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