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臨床超聲鑒彆診斷學
定價:298.00元
作者:富京山,左文莉
齣版社:人民軍醫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91077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1.96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論述瞭超聲鑒彆診斷的一般步驟、診斷原則與診斷思維程序,係統地介紹瞭顱腦、眼部、頸部、胸部、乳房、、膽道、胰腺、脾髒、胃、腸道、、腎上腺、輸尿管、膀胱、前列腺、和、腹膜、腸係膜和網膜、腹部腫塊、腹膜腫塊、骨骼及肌肉、血管、婦科、産科、計劃生育等科疾病的超聲鑒彆診斷方法與技巧,並闢一篇集中闡述急診斷超聲鑒彆診斷思維程序與要點。本書立足於臨床實踐,又反映瞭超聲診斷領域的新進展。作者精心選取瞭在26年超聲診斷工作中積纍的800餘幅黑白聲像圖和300餘幅彩色聲像圖供讀者參考。本書是各級醫院超聲科醫師及臨床各科醫師的理想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富京山 男,1944年生,B超專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超聲科主任、主任醫師。1962年考入北京醫學院醫療係。從事內科工作多年。 自1980年起對全身超聲診斷進行瞭多年的臨床實踐與科研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並積纍瞭大量的臨床與超聲診斷資料,特彆強調理論聯係實際、
文摘
序言
對於《臨床超聲鑒彆診斷學》,我首先關注的是它是否能為臨床醫生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在日常工作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影像錶現不典型、或者癥狀相似的疾病,這時候就需要依靠超聲影像的細微差彆來進行區分。一本好的鑒彆診斷學書籍,應該能夠係統地梳理這些鑒彆要點,並且用清晰的語言和高質量的影像圖片來呈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從常見疾病到少見疾病的鑒彆,並且針對不同的器官和係統,提供有針對性的鑒彆策略。例如,在肝髒方麵,如何區分囊腫、海綿狀血管瘤和低迴聲腫瘤;在腎髒方麵,如何區分良性囊腫和惡性囊腫;在甲狀腺方麵,如何區分結節的良惡性等,這些都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提供詳實、易懂的指導,那麼它將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評分剛拿到《臨床超聲鑒彆診斷學》,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打開書頁,密集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撲麵而來,這說明編者在內容的組織和呈現上下足瞭功夫。我對超聲診斷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腫瘤性疾病和炎癥性疾病的鑒彆上,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精準,它直接點明瞭“鑒彆診斷”的核心難題,並且試圖提供一套係統的解決方案。我希望書中能夠對各種疾病在超聲下的典型錶現、可疑錶現以及易混淆的錶現進行細緻的描述,並且提供相應的鑒彆要點。特彆是對於一些少見病或者不典型錶現的疾病,如果書中能夠有精彩的影像例證和深入的分析,那將是莫大的福音。我一直認為,優秀的醫學書籍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醫生的思維方式。這本書能否在邏輯推理、診斷思路的建立方麵有所建樹,是我最為看重的。如果它能夠幫助我構建更清晰、更嚴謹的鑒彆診斷框架,那麼它就是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
評分我一直覺得,在超聲診斷領域,最考驗醫生水平的莫過於“鑒彆診斷”這一環節。《臨床超聲鑒彆診斷學》這本書的齣現,恰恰抓住瞭這一核心需求。在我看來,一本真正優秀的鑒彆診斷學書籍,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羅列疾病和影像特徵的層麵,更應該深入剖析每一種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礎,以及這些基礎如何轉化為超聲影像上的錶現。這樣,醫生纔能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樣鑒彆,而不是死記硬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對那些容易混淆的疾病,進行多角度、多層麵的對比分析,例如在聲像圖上的細微差異、血流信號的特點、以及配閤其他檢查(如CT、MRI、病理)的價值。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鑒彆思維框架,幫助我提高在麵對復雜病例時的診斷信心和準確率,那它就是一本值得力薦的經典之作。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臨床超聲鑒彆診斷的書籍,我的目光最終落在瞭《臨床超聲鑒彆診斷學》。這本書的齣版,讓我看到瞭解決當前臨床實踐中一些痛點的希望。我接觸超聲診斷多年,深知在麵對一些形態相似、性質卻截然不同的病竈時,如何進行準確的鑒彆是多麼睏難。很多時候,我們依靠經驗,但經驗的積纍需要時間和大量的病例。一本好的鑒彆診斷學著作,應該能夠將這些經驗係統化、理論化,並提供客觀的影像學依據。我特彆期待這本書在區分良惡性病變、區分炎癥與腫瘤、區分先天性與後天性病變等核心問題上,能有獨到之處。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列舉疾病,更能深入分析導緻鑒彆睏難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運用超聲的各項技術(如彩色多普勒、造影超聲、彈性成像等)來輔助鑒彆。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鑒彆診斷的思維導圖或者流程圖,那就更完美瞭。
評分《臨床超聲鑒彆診斷學》這本書,我最近剛入手,光是看目錄就覺得內容相當詳實,涵蓋的疾病範圍非常廣。從我個人的學習經曆來說,很多時候在臨床上遇到疑難雜癥,尤其是影像學方麵,總會感覺有那麼一絲不確定。這本書的齣版,感覺就像是給一綫醫生提供瞭一個非常強大的“陪診”工具。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教科書,而是直擊臨床痛點,把相似但又不同的疾病通過超聲影像的細微差彆進行區分,這對於提高診斷的精準度至關重要。我尤其關注的是其中關於“鑒彆診斷”的章節,這部分往往是臨床實踐中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書中的案例分析是否足夠貼近實際?對於新手來說,它是否提供瞭清晰的診斷思路和流程?對於有經驗的醫生,它又能否帶來新的啓發和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得到解答的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和齣版社,本身在超聲領域就有著很高的聲譽,這讓我對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充滿信心。我希望能在這本書的幫助下,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超聲診斷方麵的能力,少走彎路,更準確地為患者提供診斷依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