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中国外交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成为我国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目标要求。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年轻教师编写的“国际交流事务系列丛书”无疑践行了十六字方针的内容。丛书体现出来的国际规范、中国特色是站稳立场的表现,形态多样的正反案例是对掌握政策的具体阐释,双语特色是业务能力的一种体现,为此而展开的讨论则体现了学术无禁区、讨论有底线,诠释了外交外事工作的纪律。国际化人才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智力资源。“国际交流事务系列丛书”则是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的一次积极尝试,它将为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视角。该套丛书着眼于外交事务中的重大事项,通过形态多样的案例来展现外交、外事工作,既有明显的学术性,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仅易于在校学员学习,也是在职外交、外事人员的有益读物。
内容提要
当今的世界融合度不断提升,外交文书的写作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掌握一定的外交文书写作方法是对外交往的技能之一。《外交文书》以不同的外交场合交流为背景,按照不同的交往目的进行编写,所选文本大都来自现实生活真正使用的材料,读者学即可用。为了便于读者掌握,每部分均采用“文体介绍+常用词汇或句型+案例分析+配套练习”的编排形式。通过对范文的学习与模拟套写,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到写作规律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语体和套语,轻松恰当、条理清楚地写出相应的外交文书。
 
《国际社交文书写作:英汉双语版》用中英文双语进行编写,扩大了它的服务对象。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表述,言简意赅,起到了写作教材自身文字应用的范本作用。
 
本书既适宜做各类院校的教科书,又可作外事外交爱好者和相关从业者的读物。
 
作者介绍
 
总主编肖肃,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教师,精品课程《英语》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6篇,出版著作3部。
 
本册主编张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目 录
 
 
 
Part One Academic Writing
 
 
 
一部分 学术写作
 
 
 
Chapter 1 Academic Writing Style /学术写作概述
 
 
 
Abstract/内容概览 3
 
 
 
The Purposes of Academic Writing/学术写作的目的 4
 
 
 
The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Writing/学术写作要求 6
 
 
 
Exercise/课后练习 9
 
 
 
Chapter 2 Essay /论文
 
 
 
Abstract/内容概览 11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12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17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20
 
 
 
Exercise/课后练习 21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 and Book Review /文献综述和书评
 
 
 
Abstract/内容概览 23
 
 
 
Section 1 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 24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24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25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27
 
 
 
Section 2 Book Review/书评 29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29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32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34
 
 
 
Exercise/课后练习 35
 
 
 
Chapter 4 Application Essay /申请书
 
 
 
Abstract/内容概览 36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37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41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44
 
 
 
Exercise/课后练习 46
 
 
 
Chapter 5 Resume and CV /简历和履历
 
 
 
Abstract/内容概览 48
 
 
 
Section 1 Resume/简历 49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49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51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53
 
 
 
Section 2 CV/ 履历 56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56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63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67
 
 
 
Exercise/课后练习 69
 
 
 
Chapter 6 Note Making /笔记
 
 
 
Abstract/内容概览 71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71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75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76
 
 
 
Exercise/课后练习 78
 
 
 
Part Two Business Writing
 
 
 
第二部分 商务写作
 
 
 
Chapter 7 Business Writing Style /商务写作概述
 
 
 
Abstract/内容概览 83
 
 
 
The Purposes of Business Writing/商业写作目的 83
 
 
 
The Requirements of Business Writing/商务写作要求 85
 
 
 
Exercise/课后练习 88
 
 
 
Chapter 8 Memo /备忘录
 
 
 
Abstract/内容概览 90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91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98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101
 
 
 
Exercise/课后练习 103
 
 
 
Chapter 9 Business Letters /商务信函
 
 
 
Abstract/内容概览 104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105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111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116
 
 
 
Exercise/课后练习 118
 
Chapter 10 Business Report /商业报告
 
 
 
Abstract/内容概览 119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120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124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127
 
 
 
Exercise/课后练习 130
 
 
 
Part Three Leisure Writing
 
 
 
第三部分 休闲写作
 
 
 
Chapter 11 Leisure Writing Style /休闲写作概述
 
 
 
Abstract/内容概览 133
 
 
 
The Purposes of Leisure Writing/休闲写作目的 134
 
 
 
The Requirements of Leisure Writing/休闲写作要求 135
 
 
 
Exercise/课后练习 137
 
 
 
Chapter 12 Blog Writing /博客写作
 
 
 
Abstract/内容概览 139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140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143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144
 
 
 
Exercise/课后练习 145
 
 
 
Chapter 13 Short Story /故事写作
 
 
 
Abstract/内容概览 146
 
 
 
Basic Knowledge/基础知识 147
 
 
 
Case Studies/案例分析 152
 
 
 
Supplementary Readings/拓展阅读 154
 
 
 
Exercise/课后练习 157
 
 
 
Keys/参考答案 158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66
 
我是在准备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时偶然发现这本教材的,当时我急需一套能快速提升我应对复杂书面沟通的能力的参考书。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具有逻辑性,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将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地抛给你,而是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个知识体系。从基础的信函格式规范,到复杂的备忘录(MOU)和会议纪要的撰写要点,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过渡和强化练习。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似乎预设了学习者在真实场景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陷阱”,并提前给出了专业的规避策略。这套教材的实战导向性极强,读完一个章节,我立刻就能在工作邮件中尝试运用新学到的技巧,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过程,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和应用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跨文化交流领域摸爬滚打的职场人士,我深知一份得体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文书往来是多么关键。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输在内容上,而是败在了表达方式的“在地化”差异上。这本书的视角无疑是极其精准的——它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上,而是直指那些隐藏在正式交流背后的文化代码。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情境下语气微调的探讨,比如在商务谈判中如何用更委婉的英语表达拒绝,或者在外交场合中,如何用更具建设性的汉语措辞来推进议程。这种“语境敏感度”的培养,远比单纯记忆固定句型要来得宝贵得多。它教会我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才能达到目的”,这才是国际沟通的精髓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醒目,色彩搭配大胆而又不失稳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既专业又具有现代感。装帧的质量也令人满意,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反复翻阅,也感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无论是中英文对照部分的字体选择还是行距的处理,都显得十分考究,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的疲劳感。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在初次接触它时,就感受到了一种制作方对读者体验的尊重。坦白说,现在的教材市场充斥着许多粗制滥造的产品,但这本书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打磨的成果,光是翻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是一部值得认真对待的严肃学习工具。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都成功地建立起了一种专业学习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内容吸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用词和例句都非常地道和前沿,这对于一个关注语言“生命力”的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很多老旧的教材虽然内容正确,但里面的表达方式已经显得陈旧甚至脱离时代,这在追求效率和新鲜感的现代国际交往中是致命伤。这本书的选材明显紧跟最新的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公文的风格变化,确保读者学到的都是当下最被接受和认可的“标准语”。它就像一个高精度的“语言雷达”,帮助我们定位到国际文书写作的最新坐标。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规范,更是在同步更新自己的“国际交往软件”,确保我的每一次书面输出都能达到专业水准,不落下风。
评分从教学法学的角度来看,这本教材的编写者显然对现代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它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纯粹的翻译对比模式,而是巧妙地融入了案例分析和反思性练习。例如,它会展示一份“错误示范”的文书,然后引导读者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还是措辞上的不当。这种“问题导向式学习”的设置,迫使我们的大脑主动去建立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映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词对词的替换。这种深层次的认知训练,对于那些渴望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