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Lonely Planet口袋指南,本书采用小巧便携的开本,全彩印刷,配备了实用的拉页地图,在小巧的书中浓缩了米兰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精华信息,并且给出了一整天的行程规划建议,让时间有限的旅行者也不会错过米兰的精彩。此外还有很多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背景知识的介绍,也足以为读者的米兰之行带来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内涵,让旅程既饱含经典体验,又与众不同。
米兰是意大利的未来之城。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创意是一项重要的产业,穿戴体面和下班后喝几杯都是一种艺术。如今,米兰更是时尚产业中绕不开的主题,巴黎、纽约和伦敦的设计师或许同样有影响力,但他们无法跟米兰竞争,因为时装已经融入了这个工业城市的血液,零售业像生物科技和土木工程一样受到重视。米兰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不需要像其他城市那样排长队等候参观景点,因为这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奇珍异宝。周末,跟随大批城里人前往游览意大利湖区的优雅小镇和错落有致的花园。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简称LP)是全球知名的旅行内容提供者,由托尼?惠勒(Tony Wheeler)和莫琳?惠勒(Maureen Wheeler)夫妇于1973年创立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司目前有500多位员工,以及350多位专业旅行作者,至今共出版了20多种类型的600多种书目,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年销售达700万册,约占全球旅行指南销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的自助旅行者心目中,Lonely Planet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旅行经”。Lonely Planet这两个单词也成为衡量旅行信息准确可靠与否的标准。除了实用的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还出品高水准的旅行读物,用富有感染力的影像与文字,激发旅行灵感。
轻松计划行程7
当地生活..............................24
每日行程..............................26
行前参考..............................28
区域速览..............................30
探索米兰和湖区33
金色四边广场和大众花园..............................34
大教堂及周边..............................50
布雷拉和森皮奥内公园..............................66
加里波第门和伊索拉..............................82
马根塔大街和圣安布罗基奥..............................90
纳维利..............................102
马焦雷湖及周边..............................116
科莫湖及周边..............................126
生存指南143
出发前............................144
抵达米兰.........................145
当地交通.........................146
实用信息.........................148
语言.................................152
特别呈现
值得一游
托尔托纳创意区...............................100
罗马门...............................................114
步行游览
米兰老城...........................................138
时尚之都...........................................140
了解米兰和湖区
米兰城的时尚简史.............................64
以设计为生.........................................112
米兰城的时尚简史
修鞋匠、女裁缝、成衣工和制帽商,从11世纪起,这些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就在制作欧洲富裕阶级用金钱所能买到的精美的鞋、服装和饰品。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唤醒了艺术、音乐和文学,在当时的名流和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medicis)的促进下,时装业也随之繁荣。华丽浮夸的时装显示出穿戴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帽子、女性发网和其他缝着飘纱、垂帘并镶嵌着宝石的头饰。长袍的袖子由细麻、丝绸、织锦和蕾丝制成,袖口长长地垂到地面。各种样式在整个意大利及周边国家被互相借鉴、融合和流行开来。在法国,自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demedici)在1547年成为法国王后之后,穿高跟鞋也成了时尚。
从佛罗伦萨到米兰
虽然意大利的时装发源于佛罗伦萨,但受到严格控制的沙龙无法施展其创造力,设计师们被迫展望它处。WalterAlbini打破传统,1971年在米兰举办了他的首次时装秀。因为不隶属于任何时装制造商,他可以做实验,一次推出了成衣制品,确立了设计师作为品牌背后创造力的地位。那次时装秀大获成功,从此米兰成为能与佛罗伦萨媲美的意大利时装之都。
时尚之都
米兰成为全球时尚圣地绝非偶然。首先,鉴于其地理位置,这个城市在历史上就与欧洲市场有紧密的联系。米兰也是意大利的金融、广告、电视和出版业之都,Vogue和Amica这两本杂志总部都在米兰。其次,米兰一直以来都有以历史性的纺织业和上伦巴第出产的丝绸为基础的服装业。并且,由于米兰特别注重战后的贸易往来,所以它自然也为货物、思潮和信息交换提供了平台。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设计师——阿玛尼(armani)、范思哲(Versace)、普拉达(Prada)、菲拉格慕(ferragamo)和杜嘉班纳(Dolce&Gabbana;)——征服了全世界,将鞋子、包袋、香水和太阳镜变成展示地位和财富的新标配。
关于住宿方面的推荐,这本书的处理方式也显得异常冷静和客观。它没有像很多现代指南那样,用鲜艳的图片和浮夸的形容词来推销那些拥有无边泳池和网红设计的精品酒店。它提供的住宿信息,似乎更侧重于那些位于历史建筑内部、管理严格、服务一丝不苟的传统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对于每一家酒店,它都会详细描述其建筑风格、历史背景,以及它曾接待过的名人轶事。比如,它会提到某家酒店的电梯是城市里最早安装的之一,或者某个套房的阳台曾是某个历史事件的见证地。这种叙事方式让人对酒店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对于注重现代便利设施、比如高速稳定的Wi-Fi信号,或者对房间隔音效果有更高要求的当代旅客来说,这些信息似乎不够“落地”。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性价比”的分析,或者对那些新开业的、充满设计感的经济型住宿的评价,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的,它似乎默认读者需要的都是最顶尖、最沉稳的选择。
评分整本指南的地图部分设计得极其细致,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张地图都清晰地标注了每一条街道的名称、所有公共喷泉的位置,甚至是不同历史时期街区边界的变迁图。当我第一次尝试在米兰市中心对照地图找路时,我发现它对步行距离的预估非常准确,但它似乎完全低估了现代城市中那些不断变化的因素。比如,地图上标注的某个小广场,现在可能被临时搭建的市集占据;某条街的单行道方向可能因为交通管制而临时改变。这种对历史精确性的执着,使得在快速移动的城市环境中,地图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份精美的历史地图集,而不是一个可以应对突发状况的导航工具。我更习惯于那种简洁明了、只标出关键兴趣点和交通枢纽的地图,方便快速做出决策。而这本指南的地图,需要我坐下来,花上十分钟仔细研读才能理解其中复杂的符号系统,这对于在异国他乡赶时间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评分这部厚厚的指南刚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扎实的封面吸引住了。我立马翻开首页,想看看它对米兰这座时尚之都的“初印象”是怎么描绘的。结果发现,它似乎把重点放在了那些需要提前预约的博物馆和歌剧院的深度历史背景上,甚至连一些偏僻小巷里的手工皮具作坊的起源都挖掘得一丝不苟。这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个历史系教授来带你游览城市,信息量大到需要一个下午才能消化完。我原本期待的是一些更侧重于“血拼”路线和最新潮咖啡馆的攻略,毕竟是米兰嘛,时尚是它的代名词。但这本书似乎对“快时尚”这种概念不屑一顾,它更推崇的是那些历经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工艺和建筑细节。比如,书中花了整整两页的篇幅详细解析了米兰大教堂穹顶上每一尊雕塑的象征意义,我光是阅读这些文字就觉得需要备着放大镜。对于一个只想在周末快速感受一下米兰魅力的普通游客来说,这简直是“知识的海洋”,让人既敬佩其专业度,又有点望而生畏。它更像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在你需要深入研究某个历史时期或艺术流派时才会翻阅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可以随时塞进背包、在迷路时快速定位最近地铁站的实用手册。
评分拿到这本厚厚的册子后,我最先关注的是那些关于湖区景点的描述。我一直对科莫湖的浪漫风光心驰神往,想象着能找到一些隐秘的、人迹罕至的湖边小镇游玩路线。然而,这本书的笔触似乎更倾向于描绘那些“经典中的经典”。它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俾斯麦、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些湖畔留下的宏伟别墅,以及它们辉煌的鼎盛时期。关于如何从一个湖区小镇便捷地搭乘渡轮前往下一个著名景点,书里提供的交通信息非常详尽,精确到分钟级的时刻表,甚至连不同船舱等级的票价对比都有涉及。但对于我这种更喜欢“随性漫步”的旅行者来说,这种过于精确的规划反而束缚了我的想象力。我更想知道的是,哪个小酒馆的老板会给你推荐当天捕捞的淡水鱼,或者哪条山间小径能看到最壮观的日落,而不是如何避开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游客最多的游船高峰期。整体感觉,这部分内容更像是为那些乘坐私人游艇、享受奢华度假的读者量身定做的行程单,对于背包客来说,信息密度过高,实操性却稍显不足。
评分翻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本书在介绍“吃”的方面,展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对传统和地道的追求。它似乎完全忽略了米兰近年涌现出的那些创意素食餐厅或者融合菜系的热度。相反,它将大量篇幅用于考证正宗的“米兰烩饭”的米种选择和藏红花的最佳产地,甚至详细列举了过去五十年里,米兰城内几家最老牌的“黄油猪排”(Cotoletta alla Milanese)餐厅的传承故事和秘方演变。文字描述极其诱人,充满了对食材和烹饪技艺的崇敬。我尝试按照它推荐的一家老店去寻找,那家店藏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巷深处,内部装潢确实如书中所述,有着浓厚的历史感。但是,当我试图询问服务生关于当代葡萄酒的搭配建议时,他们似乎对书中所列举的那些“经典老酒”之外的选择不甚了解。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美食地图”更像是一份活着的博物馆指南,而不是一份寻找最新味蕾惊喜的探险地图。对于追求新奇体验的食客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沉闷和固守旧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