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条码:9787511877475
图书名称: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
定价:32
作者: 中华环保联合会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 2015-3-1
目录
【环境法前沿问题研究】
论生物技术生态安全风险的法律防范张治宇刘小冰/
中国地方碳排放交易制度比较彭峰闫立东/
【第四届环境司法论坛】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体系建构与具体适用研究陈铭聪/
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司法的现状研究黄娜/
环境污染犯罪案件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与对策刘海鸥/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路径及制度保障刘旭/
环境侵权诉讼的审思与分析逻辑王璐璐董正爱/
【调查研究与案件判解】
环保行政许可案件的司法审查及裁判李春蓉/
环境公益诉讼裁判方式研究李诗茵周游/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研究中华环保联合会课题组/
检讨与修正:环境刑事司法之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吴家明朱远军/
【域外环境法撷英】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体系: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环境法项目/
美国环境司法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启示王慧/
域外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发展与趋势吴勇/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环境立法、政策制定、规划、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环境法学分析,旨在及时传播环境法 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全面反映国内外环境法治动态。谢玉红,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曹明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 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环境法学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法学、经济法学。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环境议题的读者,我对于“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好奇与期待。2014年,对于中国环境法治而言,无疑是关键的一年。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定然是集合了这一时期中国环境法律实践中的精华与亮点。我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梳理当年出台或修订的重要环境法律、法规、规章,并对其进行深刻的解读。这可能包括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具体领域的法律条文的深入分析,以及对相关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的呈现。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关注到中国环境法治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例如对环境权、环境责任、环境公平等基本概念的最新阐释,或者对环境法域外适用的探讨。如果书中还能对2014年中国环境法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思路,那将是极具价值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为雅致,深邃的蓝色基调搭配金色的书名,给人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感觉,仿佛预示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法学思辨。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细腻,印刷清晰,阅读体验无疑是上乘的。我尤其欣赏的是其装订方式,坚固且翻页流畅,无论是在书桌前细读,还是在旅途中随时翻阅,都能保证良好的使用感受。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环境法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中国环境法治”这个标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尤其“2014年卷下”的后缀,暗示着这是一份梳理和总结特定时期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年度报告,对于我了解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脉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期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2014年度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出台、修改,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案例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环境法治建设的宏观走向与微观细节。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具体环境法律条文的解读、案例分析的方法论,以及对未来环境立法方向的预测都充满了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它所承载的沉甸甸的责任感。中国的环境法治,关乎亿万人民的福祉,也影响着全球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在全球环境治理和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环境法治必然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对这一时期中国环境法治发展背后深层逻辑的探讨。比如,它是否对当时中国在国际环境公约框架下的履约情况进行了评估?是否深入分析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张力,以及法律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赔偿、以及环境公益诉讼等前沿性、探索性议题感兴趣。这些都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领域。如果书中能够呈现出详实的调研数据、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法律著作,更是一份推动中国环境法治进步的宝贵贡献。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更多地是源于其内容本身所代表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法治的建设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2014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想必经历了不少重要的法律改革和政策调整,这本书的出现,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的窗口。我希望书中能够呈现出对这一时期中国环境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剖析的内容。这可能包括对新出台的环境法律法规的解读,例如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2014年开始实施,这本书是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又或者,书中是否对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等关键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它们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我还特别关注书中对于环境案件的审判实践的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呈现,来揭示环境法在司法层面的具体适用情况,以及法院在处理环境纠纷时的裁判思路。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跨学科的视角,比如将环境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进行交叉研究,那就更具启发性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如何通过法治的手段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2014年,无疑是充满变革的一年,我想象着这本书会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时期的中国环境法治进程。我希望它能够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不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更是对其背后的制度设计、执行机制以及社会影响进行深刻的剖析。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当时中国在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方面的进展,如跨部门协调机制的建立,或者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是否会探讨公众参与在环境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信息公开和环境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我对书中对环境法律法规的适用性、有效性以及存在不足之处的评价也充满兴趣,希望它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完善中国特有的环境法治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