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金融在一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大国竞争的激烈角逐场之一就在于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则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金融审判虽然不能对金融市场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予以一一回应,但却为金融争议与纠纷一锤定音,为金融市场行为画下不可逾越的红线,从而在打造、建设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法治环境中发挥着独特的关键作用。
金融市场上的适当性义务规则主要针对的是金融产品销售者,要求其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从而规制销售者滥用其优势地位与不对称信息、对客户进行不当推荐或放任客户做出不当交易决策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产品日益丰富之时,客户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往往不得不求助于销售者进行推荐建议,此时销售者就不能在误导客户之后再以“买者自负”为由主张免责,而必须履行专业判断、提供专业建议、对客户销售适当的产品;而对于那些由客户主动发起的、但却明显不适当的交易,金融机构也有义务提出警告。因此适当性义务规则既是交易者保护规则,又是针对销售者的反欺诈规则。作为一个不时收到疑似金融欺诈信息的消费者,看到金融欺诈新闻报道,接触到一些金融欺诈案例,我个人对于贯穿刑、民领域的金融欺诈非常关注。由于欺诈行为外部表现形态千差万别,新型的欺诈手段、欺诈方式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刑、民两个领域的审判者与研究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刻把握欺诈与反欺诈的本质特征,不致“乱花渐欲迷人眼,反把欺诈当创新”,同时也为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者与投资者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作者是我院民商事审判教研部的教师,她在2010年读博之初就选定了这个题目,从材料的收集、选择、整理到思路的形成、结构的确定乃至书稿的完成,经历了较长时间。甚至在其博士学位取得后,也没有匆忙付梓,而是持续观察,以实践不断检验其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传承了司法系统研究者一贯的严谨、踏实学风。在这一过程中她也被推荐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庭室工作、学习,审判业务部门的淬炼无疑对于她更好地完成这个题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适当性义务为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方面,对金融市场与交易规则的深刻理解需要在了解、把握基本经济原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文资料也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去收集比较。作者的经济学背景使她得以在将一个个复杂的经济问题阐述得清楚简单方面显得游刃有余;而她的语言能力也在对一手外文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展示出较大的优势。更为难得的是,对于这样一个讨论主要限于学术领域的研究题目,作者试图将其与实定法体系、审判实践结合起来,为审判中应用适当性义务规则提供了直接可参考、可适用的方法与思路。本书不仅是作者个人努力的成果,也是国家法官学院教师对学术发展、司法事业的贡献之一。虽然在此领域疏于研究,但对于我们的教师以科研成果反哺司法、推动司法审判工作进步,我乐见其成,并欣然作序。
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适当性义务理论研究概况及评价
一、适当性义务的理论基础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适当性义务制度
三、我国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制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意义
第二章适当性义务概述
第一节适当性义务发生的特殊领域:金融产品销售概述
一、金融产品
二、金融产品的销售行为
三、不当销售行为
四、不当销售的责任主体辨析——中介机构与卖方机构
第二节金融产品销售中的适当性义务
一、适当性
二、适当性何以成为一种义务——基于义务要件的分析
三、适当性义务的合理性——基于信息理论新发展的思考
第三章适当性义务的发展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美国的适当性义务制度:碎片化的规则构成
第二节英国的适当性义务制度:整合立法下的一般规则
第三节欧盟的适当性义务制度:兼顾安全与自由的交易规则
第四节国际组织中的适当性义务制度:趋同的认知与义务要求
小结
第四章适当性义务的法律性质
第一节合同义务:源于适用性义务的类推
一、从适用性到适当性——基于逻辑的分析
二、从适用性到适当性——基于经验的梳理
三、将适当性义务视为合同义务的质疑与思考
第二节信义义务:适当性义务的高级标准
一、信义义务
二、适当性是信义义务的内在要求
三、将适当性义务视为信义义务的质疑与思考
第三节诚信义务:适当性义务与我国法的结合
一、诚信义务
二、诚信义务在金融产品销售领域的具体化——适当性义务
三、当前的适当性义务:与实定法的结合
四、应然的适当性义务:向法定义务的转化
第五章适当性义务的主体
第一节适当性义务的主体——其他国家的制度借鉴
一、美国的适当性义务:针对证券经纪商的义务
二、欧盟的适当性义务:针对投资公司与部分保险公司的义务
三、英国的适当性义务:针对金融产品销售者的义务
第二节适当性义务的主体——我国的金融机构分析
一、商业银行
二、保险机构
三、证券公司
四、期货公司
五、其他金融机构
小结
第六章适当性义务的对象
第一节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客户分类
第二节我国的金融客户与客户分类方法
一、专业客户
二、非专业客户
三、特殊客户
小结
第七章适当性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
第一节其他国家适当性义务所确定的规范行为模式
一、美国法的规定
二、欧盟法的规定
第二节我国适当性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
一、存在推荐时的规范行为模式
二、不存在推荐时的规范行为模式
小结
第八章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二、侵权责任
三、缔约过失责任
四、违约责任
第二节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刑事责任
第九章我国适当性义务法律规则的完善
第一节现行规则体系中的适当性义务
一、市场准入型适当性规则
二、适当性义务制度
第二节现行规则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第三节整合金融产品销售立法的未来展望
第十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这本书的书名《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研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行业动态的读者,我深知“适当性义务”这个概念在金融监管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复杂化和金融市场风险的不断累积,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提供服务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这一核心问题,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猜测作者在书中会深入探讨“适当性义务”的法律渊源、内涵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情况。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结合最新的金融监管政策和典型案例,对金融机构在履行适当性义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理解和掌握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
评分《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研究》这个书名,让我想到了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复杂化,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尤其是在过去几年,一些由不当销售或信息披露不足引发的金融纠纷,使得“适当性义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作者可能是在对现有监管框架下的“适当性义务”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批判性审视。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深入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界定和执行“适当性义务”方面的经验教训,包括其成功的模式和存在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出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方向,为未来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在信息爆炸、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确保金融机构的行为更加审慎、合规,从而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生态,这本书的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想起了我在大学时期,第一次接触到金融法规的时候,那种既兴奋又充满挑战的感觉。当时,老师讲到金融机构在面对不同客户时,需要承担的责任,尤其是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等方面的义务,就觉得这是一个既复杂又至关重要的领域。这本书的书名——《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研究》——恰恰点出了这个核心,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认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恪尽职守,而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其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利益和社会稳定。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剖析这个概念的,是否从历史演变、理论基础、实践困境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在当今金融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界定和落实“适当性义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分析,也许还能为我们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研究》让我瞬间联想到了一些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被误导投资”的新闻,这些事件的背后,往往都与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未能充分履行“适当性义务”有关。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更可能涉及到实际操作层面。我很好奇,作者在书中是如何界定“适当性”的,是仅仅从客户的风险偏好出发,还是会更全面地考虑客户的知识水平、投资经验以及财务状况?Furthermore, I wonder if the book delves into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fac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fulfilling these obligations, such as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pressure to meet sales targets, and the difficulty in accurately assessing client profiles. I believe understanding these aspects is crucial for fostering a more responsible and ethical financial industry.
评分当我看到《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研究》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我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与银行和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打交道的场景。有好几次,我觉得销售人员推荐的产品似乎并不太适合我,但我当时因为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无法提出更有力的质疑。这本书的书名,恰恰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疑惑和对公平交易的渴望。我一直认为,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时,应该像一位负责任的顾问,而不是仅仅追求销售业绩的推销员。他们应该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提供真正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在探讨金融机构应该承担的这种“责任感”,这种“不只是交易,更是负责”的态度。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这种“适当性”,以及如何衡量金融机构是否履行了这一义务。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撑,让我们在面对金融机构时,能更有底气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