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子百家中,法家人物、法家学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正如个海外汉学家所言,虽然自汉代以后,法家几乎是批判的对象,但是,人们依然持续不断地阅读像《商君书》《韩非子》这样的法家著作,依然对法家学说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这是为什么?法家人物的魅力到底何在?法家学说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若法家学说真的是种丑陋不堪的、邪恶的学说,为什么还能吸引那么多哲人的心智?正是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下,在阅读法家、阅读中国、阅读世界的过程中,“法家三期”这个核心概念逐渐浮现出来。“法家三期”堪称解释法家、解释中国的个有效的概念与工具。在“法家三期论”这个特定的理论框架下,很多现实问题都可以获得新的理解。
目录
章法家三期论:关于法家的分期理论
、为什么要提出法家三期论
二、法家三期论的含义及三期法家的差异
三、世界竞争格局与三期法家的应对逻辑
四、法家三期的未来展望
五、小结
二章法家类型学与法家三期论
、引言
二、学术思想类型中的法家
三、法家的学术思想类型
四、法家三期:法家类型的历时性考察
五、小结
三章法家模式论与法家三期论
、中国模式的理解方式
二、法家模式在当代中国的呈现
三、法家模式在当代中国的成因
四、传统中国法家模式的问题与儒法传统的形成
五、法家三期与中国模式的未来
四章法律工程学与法家三期论
、法律理论与法律工程的分野
二、法律工程学的特质
三、先秦法家学说与法律工程学的同质性
四、作为法律工程学的法家三期学说
五、法家学说与理论思维及法律理学的差异
六、法学视野中的法家学说与法律工程学
七、小结
五章法家三期:依法治国的思想史解释
、问题提出、文献回顾与基本思路
二、法家期与法家二期
三、法家三期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法学与法家之间
五、小结
六章依法治国:先秦法家吸纳西方法治
、问题意识与基本思路
二、依法治国:种中国式的法治与文化
三、文化传承:从先秦的以法治国到当代的依法治国
四、文化交往:中国法家文化吸纳西方法治文化
五、从中国转化佛教看法家文化吸纳西方法治文化
六、推进关于依法治国的文化解释
七章再论依法治国与先秦法家
、引言
二、早期文献对先秦法家的解释
三、依法治国与先秦法家的同构性
四、古今中西对照下的依法治国
五、小结
八章理解依法治国的三个视角
、引言
二、从新宪政的视角看依法治国
三、从新中国的视角看依法治国
四、从新法家的视角看依法治国
五、小结
九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新中国”的诠释
、引言
二、依法治国与以孝治天下
三、执法为民与固本为君
四、公平正义与尊卑贵贱
五、服务大局与揖让而治
六、党的领导与君子不党
七、“新中国”:个由淡变浓、逐渐饱满的概念
十章从美国宪法的政治角色看中国宪法的法家背景
、引言
二、作为制度的君主:个功能主义的分析
三、美国宪法:后君主时代的无冕之君
四、中国宪法的法家背景:比较与对照
五、小结
附录新“法家三期说”的理论阐述——法家思想史断代的几个问题(钱锦宇)
后记
这本书的问世,无疑为法家思想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简单地对其进行盖棺定论或者简单化的概括,都是一种学术上的怠慢。法家思想,更是如此。喻中先生的“三期论”这一提法,便暗示了一种对法家思想历史演进过程的细致梳理和深刻把握,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这“三期”的,是依据其代表人物的出现顺序,还是根据其核心思想的演变,亦或是其社会影响力的变化?这其中必然涉及大量的史料梳理和思想辨析,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同时,我也好奇作者在提出“三期论”之后,是如何论证这三个时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递进关系的。这是否意味着法家思想的发展存在某种必然的规律?这本书能否帮助我们理解法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避免其潜在的弊端?
评分初拿到这本《法家三期论》,首先被它厚重的封面和严谨的装帧所吸引,这无疑是一部值得认真对待的学术著作。翻开目录,便能感受到作者喻中先生在法家思想研究上的深耕细作。对于法家,我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富国强兵”、“严刑峻法”的表层认知,总觉得其思想过于冰冷刻板,甚至有些残酷。然而,这本书的标题“三期论”便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三期”究竟是指法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还是指其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亦或是其内在逻辑的三个层面?这都充满了探索的空间。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否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剖析法家学派内部的细微分歧,比如申不害、商鞅、韩非等不同流派的侧重点和相互影响,以及他们各自的思想精华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继承、发展或曲解的。同时,我也好奇作者将如何运用现代学术的视角,去审视和评价这些古代的法家思想,是简单地批判还是辩证地扬弃?这本由法律出版社旗舰店推出的作品,想必在学术严谨性和出版质量上都有保障,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看看它能否刷新我对法家思想的固有认知,带来全新的理解和启示。
评分初读《法家三期论》,一股强烈的求知欲便被点燃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法家,这个被许多人视为“严酷”的学派,总让我好奇其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喻中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出的“三期论”,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似乎预示着一种对法家思想发展脉络的独特梳理和深入洞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释这“三期”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其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三个时期在法家思想的发展上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各自又有哪些标志性的成就和局限?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深入到法家思想的核心,去理解其理论是如何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提出、被接受、被实践,又如何面对挑战和批判的。同时,我也好奇作者在论述中是否会引入其他思想流派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更加立体地展现法家思想的独特性。法律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向令人信服,相信这本书定能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盛宴,让我对法家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初读《法家三期论》,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对其思想的理解,我总觉得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梳理。《法家三期论》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探究的意味,似乎作者喻中先生试图将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置于一个宏大的时间框架下进行审视。我非常好奇,这个“三期”究竟是如何定义的?是基于思想的演进,还是政治实践的变迁,亦或是其理论核心的调整?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深入到法家思想的细节中去,去理解申不害的“术”,商鞅的“法”,韩非的“势”和“法”的有机结合,以及这些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诠释和应用。这本书由法律出版社旗舰店出版,这本身就代表了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我迫不及待地想在其中寻找答案,去理解法家思想的脉络,以及它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便是它如同一面棱镜,将原本在我脑海中模糊而单一的法家形象,折射出七彩斑斓的面向。我一直认为法家就是一种极端强调国家权力的理论,但《法家三期论》似乎在试图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引导读者去理解法家思想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作者喻中先生的文字,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越古今,穿梭于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去观察法家思想如何在不同的政治土壤中生根发芽,又如何适应不同的时代需求而发生微妙的演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三期”的具体界定和论证过程,这是否意味着法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某种“周期性”的演变?这种演变是螺旋式上升还是简单的循环?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智慧和政治规律?我对作者是如何运用文献考据和逻辑推理来支持他的“三期论”感到非常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法家,超越以往的简单标签化,展现法家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深邃见解和可能存在的现代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