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这套丛书的王锡祺(1855-1913)是清光绪年间著名的编辑家。字寿萱,号瘦丹,江苏清河人。王锡祺生平喜好舆地游览之书,“闻人谈游事则色然喜,阅诸家记录与夫行程日记,即欣然而神往”。“凡山经、地志以至集部诸书,无不泛览”《续清河县志》记载,王氏藏书达数万卷。王氏长于地理之学,终日置身书海,埋头著述,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辑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精装20册行世。小方壶斋舆地丛书卷帙繁浩,《丛钞》共12帙64卷,收书1200种;《补编》有12帙,不分卷,收书58种;《再补编》也分12帙,不分卷,收书90种。这部丛书共36帙,64卷,收书1348种。就收书种类而言,堪称清代舆地丛书之。这套丛书辑录的资料,一来源于专书、地志,如《丛钞》帙的《地球志略》摘录于《瀛环志略》卷一《地球》;《丛钞》第二帙的《绥服内蒙古记》,摘录于《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内六盟蒙古;《丛钞》第三帙的《雅克萨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四,《尼布楚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五等等。二来源于清人文集,如《丛钞》第四帙的《登泰山记》取材于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登南岳记》取材于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七;《游庐山记》取材于洪亮吉《更生斋乙集》卷八;《游九华山记》取材于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十四等等。三来源于各种传抄本、稿本,如杨宾的《柳边纪略》、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博明的《凤城琐录》等等。四来源于今已不知所本的各种文献,这些文献原书亡佚后,《丛钞》却将有关内容保存了下来。这些资料编入《丛钞》时,一般皆照原书过录,一字不改,也有少数几篇改动过个别字句。该书卷帙浩繁,内容充实,包括地理总论、中国各省和边区形势、抚绥武功、旅行纪程、山水游记、各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的山川地理形势与各大洋情况。该书出版后,引起了朝野人士的重视。《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及其补编、再补编范围广泛,内容详实,保存了清代相当完整的珍贵的地理资料,是研究清代中外历史地理方面很重要的一部丛书。
大连图书馆藏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三补编》稿本,为海内孤本。昔年《中国科技史料》曾有披露。此编取材于清末翻译西书,包括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和教会机构出版的地理文献。
| 大家都在买 |
| |||||||||||||||||||||||||||||||||||||||||||||||||||||||||||
对于我这样热衷于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小方壶斋舆地从钞》宣纸线装十二册的出现,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我内心的热情。西泠印社出版社的精良制作,让这套书在材质和工艺上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宣纸的温润与韧性,为古籍的保存提供了绝佳的载体,而传统的线装方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我仔细审视了函套和书册的细节,无论是墨色的晕染,还是纸张的厚度,都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匠心。虽然我尚未开始深入阅读其具体内容,但仅从其“舆地从钞”的名称,以及其精美的装帧,便能预见到其中蕴含的学术价值。这套书无疑将成为我案头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将是我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评分这是一套能让人心静下来的书。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能够拥有这样一套静默而厚重的典籍,本身就是一种福气。每次拿起它,我都会细细摩挲那宣纸的纹理,感受那份纸张特有的清香,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编撰此书的古人对话。我试着翻开了其中一册,虽然还不曾深入研读其内容,但仅仅是那清晰的字体、疏朗的排版,以及线装时露出的丝线,都传递出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在某个冬日的午后,一杯清茶,一盏暖灯,我沉浸在这套书中,慢慢品味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怀的场景。这套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滋养。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我心中的分量会越来越重。
评分初见《小方壶斋舆地从钞》宣纸线装本,便被其沉甸甸的分量与温润的触感所吸引。西泠印社出品,果然不负盛名。打开函套,映入眼帘的是两函十二册错落有致的精装书。纸张的选择上,宣纸的质感是无可挑剔的,那泛着淡淡米黄的纸面,承载着历史的温度,也预示着内容的深邃。线装的工艺更是将古韵发挥到极致,每一页的折痕都仿佛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对于我这样的藏书人而言,单是这装帧上的考究,就足以让人爱不释手。我尤其喜欢它那种返璞归真的美学,没有丝毫的浮夸,只是静静地在那里,等待有缘人去翻阅,去感受。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便增添了几分书卷气与人文底蕴。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舆地从钞”之中,究竟蕴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地理智慧与历史画卷。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购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更多的是出于对传统文化和精美书籍的喜爱。宣纸线装,十二册,这样的组合本身就自带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让人一拿到手里就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出版社的名号,也让我对这套书的品质有了信心。我尤其欣赏这种成套的出版方式,就像一次完整的体验,而不是零散的片段。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看着它摆在那里,就觉得是一道风景。我设想,当我在家中,慢慢地翻阅其中一册,感受那纸张在指尖滑过的触感,听那纸页轻微的摩擦声,一定会是一种非常宁静和享受的体验。这套书对我来说,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一种对过往岁月的美好怀念。
评分偶然间看到了《小方壶斋舆地从钞》这套书,被它典雅的宣纸线装形式深深吸引。西泠印社出版社出品,再加上十二册的大部头,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好奇。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地理学研究者,但对于历史地理和地方志这类书籍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喜欢那种通过古籍来窥探历史变迁、地理风貌的感觉。这套书的外观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宣纸的质感、线装的工艺,都散发着一种温润而古朴的东方美学。我期待着,在这套书中,能够发现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疆域、山川河流、人文变迁的独特视角和宝贵信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