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煌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方剂学
  • 经方
  • 黄煌
  • 临床
  • 医学
  • 中医药
  • 中医方剂
  • 处方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46064
商品编码:28815062932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作  者:黄煌 编著 定  价:45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页  数:256 装  帧:精装 ISBN:9787513246064 B
001半夏厚朴汤
002半夏泻心汤
003白虎汤
C
00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005柴胡桂枝干姜汤
006柴胡桂枝汤
007柴苓汤
D
008大柴胡汤
009大承气汤
010大黄附子汤
011大黄?(庶虫)虫丸
012大青龙汤
013当归散
014当归芍药散
015当归四逆汤
016当归生姜羊肉汤
……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手册收集的处方以汉代医学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为主,少数后世的经验方因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沿用日久,本人也经常使用,故一并收录其中。10余首本人的经验方其实是经方的合方或加减方,应用上虽有比较明确的范围,但不可与经方同列,附录很后。 黄煌 编著 黄煌,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现致力于经方的普及推广工作,主持优选的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
《经方撷英:辨证施治精要》 本书并非简单的方剂罗列,而是旨在深入剖析经方背后的辨证思维与临床应用之道。在浩如烟海的经典方剂中,如何精准撷取最适合当下的证型,如何灵活化裁以达最佳疗效,一直是困扰许多临床医者的难题。本书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旨在为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深入的经方辨证施治指南。 一、 传承与创新:经方思想的现代诠释 经方,乃是中医经典著作中记载的,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过的有效方剂。其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一系列综合信息,归纳出其所处的“证候”,再针对这一证候选取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这一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医“治未病”和“因人施治”理念的生动体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疾病的类型、患者的体质、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传统的经方,在面对这些新情况时,如何进行恰当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并非简单地复述古籍,而是结合当下临床实际,对经方理论进行现代化的阐释,强调其在现代医学背景下的适用性与发展潜力。我们深入挖掘经方背后蕴含的病机认识、药证对应关系,以及历代名家对经方的化裁与应用心得,力求呈现一个更加鲜活、更具指导意义的经方体系。 二、 辨证论治的逻辑:从“望闻问切”到“方证对应” 中医的辨证论治,其起点在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是收集临床信息的基础。但仅仅收集信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理、归纳,最终提炼出精准的“证”。本书将重点放在了这一“化证”的逻辑过程。 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症状,而是强调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指向特定的病机。例如,同样的“咳嗽”,在中医看来,其原因可能千差万别:是外感风寒引起的肺失宣降,还是内伤情志郁滞肝脾,抑或是痰饮内停影响肺的肃降?不同的原因,其治疗方药自然截然不同。本书将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详细解析如何通过四诊收集的证据,层层剥离,直达病机,最终确立证型。 在此基础上,本书将重点阐述“方证对应”的理念。经方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每一个方剂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证候。这个证候,是由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性和代表性的症状、体征所组成的。我们并非“见症用药”,而是“见证用方”。通过对经典方剂的深入分析,我们揭示了每个方剂所“对应”的病机、病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这有助于医者建立起从“证”到“方”的清晰逻辑链条,避免盲目用药。 三、 核心经方解读:精选与详析 本书将精选临床最常用、最经典、最能体现经方思想的方剂进行深入解读。这些方剂涵盖了内科、外感、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经方知识体系。 对于每一个方剂,本书将采取以下结构进行解读: 方剂出处与主治: 明确方剂的经典来源,以及其传统的主治病症。 证候要点解析: 详细阐述该方剂所对应的核心证候,包括其病因、病机、病位、以及最具代表性的症状、体征、舌脉象特征。这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强调“为何是这个证,为何要用这个方”。 药物配伍分析: 深入剖析方剂中各味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共同达到治疗目的。重点在于理解药物之间的药理、药性以及在方剂中的功能定位。 临床应用举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详细展示该方剂在实际应用中的过程,包括如何通过四诊判断证候,如何选择方剂,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变化与调整。这些案例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桥梁,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方剂的临床运用。 加减化裁思路: 针对不同的兼证、夹杂证,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提供灵活的加减化裁思路。这部分将体现经方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帮助读者在掌握基本方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临床遣方用药的能力。 现代研究进展(可选): 在不偏离中医辨证思维的前提下,适时介绍该方剂在现代药理学、药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提供更全面的认识。 四、 临床实践指导:避免误区,提升疗效 在经方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 “套方”思维: 看到某个疾病名称,就直接套用某个经典方剂,而忽略了辨证的细致过程。 症状孤立化: 只关注单一症状,而忽视了症状之间的整体联系和病机指向。 剂量不明: 对经方中药物的剂量缺乏准确理解,或者随意增减。 辨证不清: 基础理论薄弱,无法准确判断证候。 本书将通过对经典方剂的深入剖析,以及大量案例的演示,系统性地纠正这些误区。我们强调的是“一方一证一病机”,而非“一病一方”。通过清晰的逻辑梳理,帮助医者建立起严谨的辨证施治思维。 此外,本书还将提供一些提高临床疗效的实用技巧,例如: 舌象与脉象在辨证中的重要作用: 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舌象、脉象辅助辨证,提高准确性。 经方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强调合理的煎煮方法对药效的影响,以及不同服用方式的适用性。 经方与中成药的结合运用: 在强调经方主体地位的同时,探讨如何合理运用中成药,以提高治疗效率。 经方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探索: 结合部分疑难杂症的案例,展示经方在应对复杂病情时的潜力和优势。 五、 目标读者 本书适用于: 广大中医师(包括在读研究生、规培医师): 作为临床必备的参考书籍,深化对经方辨证施治的理解,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中医爱好者: 对中医经典理论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学习经方辨证施治的读者。 其他医学专业人士: 对中医经方理论感兴趣,希望拓宽医学视野的专业人士。 结语 经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医学遗产。掌握经方的精髓,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本书旨在以现代的视角,清晰的逻辑,鲜活的案例,为读者开启一扇通往经方智慧的大门。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更多中医人,真正理解经方的力量,并在临床实践中,用之有效,造福一方。这是一场关于辨证与施治的深度探索,一次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尝试。让我们一同走进经方的世界,感受其博大精深,体悟其临床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我感到非常愉悦和充实。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中医人士,但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医抱有好感。《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经方的魅力。黄煌老师的文字,不像是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现象出发,引申出中医的道理,让我觉得中医离我们并不遥远。书中的插图和案例,也使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体质”和“体型”与方剂之间关系的探讨,这让我对“辨证论治”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药物的知识,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观察和理解,它教会我如何去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如何去寻找身体内在的平衡。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从“神秘”走向了“科学”,也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深的关注。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医经方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它门槛很高,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我尝试过阅读一些其他的经方书籍,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研究,对于我这种想要实际应用的人来说,显得有些晦涩难懂。《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经方学习的另一条路径。黄煌老师的讲解,非常注重实践,他把每一个方剂都拆解开来,从最基础的药物,到具体的配伍,再到临床应用,都讲得非常透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病机”的解析,他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病机解释清楚,并且能够和具体的方剂联系起来,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方剂能够治疗这个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中医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医案,让我能够看到经方在历史上的辉煌,也能够看到它在现代的生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经方入门书籍,它能够帮助你快速地掌握经方的精髓,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的医生,《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是一把开启临床思路的钥匙。我过去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在选择方剂时,总会有些犹豫不决。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刷新了我对很多经典方剂的认知。黄煌老师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传统理论的解读,而是结合了他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现代医学的视角,对经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书中对每个方剂的“症候群”的描述,非常贴切,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锁定目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白芍”这个药物的论述,黄老师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阐述了白芍在不同方剂中不同的作用和配伍意义,这对于我理解方剂的整体配伍原理,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且,书中的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应对临床上的挑战。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对经典方剂的讲解,更在于它所传递的一种思考方式,一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评分

说实话,拿到《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经方的书籍已经很多了。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方剂,而是将每一个方剂背后的思想、逻辑都挖掘了出来。黄煌老师的叙述方式非常独到,他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病机和方证解释得深入浅出,让我这种没有深厚中医功底的读者也能快速理解。书中的很多案例分析都非常精彩,那些真实的临床案例,让我看到了经方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让我看到了中医的生命力。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关于“桂枝汤”的案例,黄老师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它的应用,从经典的《伤寒论》条文,到现代的体温、脉象、舌象的辨证,再到药物成分的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扣得很紧,让我对这个看似简单的方剂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按章节分类,逻辑性很强,方便查找和学习。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提示,比如“辨证要点”、“用药注意”等等,这些细节上的指导,对于临床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医的根基,尤其是经方,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3版)》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几年阅读过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本。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学习经方过程中许多模糊的空白,也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经方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但对于如何真正地去理解和运用,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似乎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太多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直观地将每个方剂的特点、主治、辨证要点以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一一呈现。黄煌老师的文字,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娓娓道来,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实践的指导意义。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个方剂的“类方鉴别”和“误治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星,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很多常见的错误,精准地找到适合的方剂。而且,书中还引入了许多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用客观的数据和实验来佐证经方的疗效,这不仅增加了说服力,也让我在面对一些质疑时,能够更有底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它引导我一步步地深入经方世界,让我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