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6月1日)
外文书名: English-Chine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平装: 63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 12
ISBN: 9787513805988, 7513805989
条形码: 9787513805988
商品尺寸: 9.9 x 6.8 x 2.3 cm
商品重量: 118 g
品牌: 华语教学出版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英汉汉英小词典(袖珍本)》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
《英汉汉英小词典(袖珍本)》词汇表规定的词汇3.500条,加上短语、派生词、复合词,实际收词10.000余条,足以满足高中、初中学生及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般需求。功能齐全设有拼写、读音、词性、搭配、例句、短语、用法、辨异等项目。实用性强所收词汇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例句丰富、生动、地道,足资模仿,其中不少选自主流教材或中、高考真题,令读者倍感切。版式新颖版式清新明快,赏心悦目;插图精美,寓教于乐。
这本袖珍小词典,对于我这个常年与中英文资料打交道的人来说,简直是随身携带的“救急箱”。我记得有一次,在异国他乡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讨论到一些非常细微的文化差异时,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中文词汇,但英文的精准表达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那种干着急的感觉别提多尴尬了。幸好我包里一直有它,翻开那熟悉的、密集的印刷体,快速定位,找到了那个最贴切的翻译。它的好处就在于“小”,真的可以塞进衬衫口袋里,比手机查词方便多了,毕竟手机屏幕在强光下有时候看不清,而且查词APP的推送和广告也挺扰人的。这本词典的排版虽然紧凑,但逻辑性很强,双向查询的标注清晰可见,不像有些大词典查起来像大海捞针。它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朋友,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卡壳,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干脆的帮助。对于日常的阅读和简单的笔译工作,它的覆盖面足够了,尤其是那些常用的、带有文化背景的短语,处理起来相当得心应手,可以说是高频刚需的完美载体。
评分我通常是个非常依赖电子设备的人,从前出门必带平板电脑,里面装了好几个词典软件。但自从开始在一些需要严格“脱机”或保持专注力的环境下工作后,我开始重新审视纸质工具的价值。这本袖珍词典提供的“触感”是电子产品无法比拟的。那种油墨的清香,翻动纸张时发出的细微声响,以及用铅笔在旁边轻轻划重点的感觉,对我来说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暗示。它不会自动跳出通知打断我的思路,它只会安静地躺在那里,等待我的召唤。此外,它的纸张质量也出乎意料地好,尽管体积小,但也没有那种一撕就烂的廉价感。我甚至发现,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长句翻译,我反而更倾向于先在它上面做初步的拆解,然后再结合语境做深层思考。它像一个坚实的基石,帮助我稳定住语言结构的基础,防止我在复杂的句法中迷失方向。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它的设计哲学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市面上的袖珍词典为了追求小巧,常常牺牲了字体大小,结果就是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痛苦,眼睛酸涩得厉害。但《华语教学:英汉汉英小词典(袖珍本)》在字号选择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虽然是袖珍本,但字体的印刷却非常清晰锐利,间距也处理得当,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在高强度下进行对比阅读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注意到,它在词条的编排上,还特别注意了学习者在“华语教学”背景下的常见困惑点,比如对一些外来词汇的音译选择,或是特定习语的文化注解,都比普通综合性小词典要深入一层。总而言之,这不是一本用来“炫耀”词汇量的工具,而是一本实实在在、可以依靠、并且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的“实干家”型词典。它代表了传统印刷工具在数字化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扎实可靠的价值。
评分对我而言,一个好的袖珍词典,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便携性”和“稳定性”的完美结合。我将它放在我的笔记本电脑包的最外侧口袋里,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但它却是应对突发状况的秘密武器。有一次,我在与一位来自东南亚的合作伙伴进行线上会议时,对方突然用了一个我不太熟悉的、带有地方色彩的英文俚语,当时现场气氛有点僵持,因为双方都在等对方先开口解释。我迅速地拿出这本小词典,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了一个含义相近的中文解释,然后立刻转换思路,用一个更通用的表达回应了对方。这个过程快到几乎让人察觉不到我做了查阅动作。这本词典的耐久性也值得称赞,被我塞在各种角落里,偶尔被咖啡渍溅到,但由于是袖珍本,处理起来比那些厚重的精装本容易得多,擦拭后依然能清晰辨认。它提供的,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是关键时刻的“生命线”。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华语教学:英汉汉英小词典(袖珍本)》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哇,好轻薄”,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潜在的担忧——收录的词汇量会不会太少,导致我遇到生僻词就束手无策?然而,实际使用下来,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它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到了惊人的效率优化。我注意到它对“华语教学”这个定位的把握非常到位,很多在日常会话中容易被忽略,但在正式交流中却显得很关键的词汇,比如某些成语的直译与意译对比,或是特定学科领域的术语迷你版,都被巧妙地囊括其中。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多义词时的那种克制和精准,它不会像那些巨无霸词典一样给你列出十几种罕见用法,而是集中火力解决最常见的,也是学习者最容易混淆的几种含义。这使得查找过程非常迅速,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认知负担。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切换思维模式的翻译学习者来说,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这本工具书的价值不在于量,而在于它对“常用”和“关键”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