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工程价款管理 |
| 作者: | 尹贻林 |
| 市场价: | 198.00 |
| ISBN号: | 9787111595632 |
| 版次: | 1-1 |
| 出版日期: | |
| 页数: | 593 |
| 字数: | 925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基于中国管理情景,探讨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如何有效进行工程价款管理。集中运用风险分担理论、博弈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等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以探讨工程项目中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工程价款管理活动,解析工程价款管理的原则、内容、机制、方法,并辨析我国建设工程价款管理的关键要点,填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其中,发承包双方的合理风险分担是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价款管理的核心内容,本书主要基于风险分担视角探讨工程价款管理活动,给出基于风险分担视角的工程价款管理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发承包活动均要受到《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的约束与规范,因此合同约定内容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内容的匹配程度将直接影响工程价款管理效果及项目的整体绩效。本书架起一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核心原则与建设工程合同之间的桥梁,解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在风险分担的视角下给出配合手段,明确了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做到有效合同管理以及工程价款管理的理念、方法、路径。
前言———通往专业自由之路
绪论 1
0. 1 工程价款管理体系概述 2
0. 2 工程价款管理的中国情景 16
0. 3 工程价款管理的基础理论 19
本章参考文献 45
1 篇 合同价格约定理论与实务
1 章 合同价格约定管理综述 48
1. 1 合同价格的形成 49
1. 2 招标管理概述 52
本章参考文献 66
2 章 招标控制价 67
2. 1 招标控制价概述 67
2. 2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70
2. 3 招标控制价的审核 77
2. 4 招标控制价的投诉与处理 80
本章参考文献 81
3 章 投标报价 82
3. 1 投标报价概述 82
3. 2 投标报价的决策阶段 85
3. 3 投标报价的准备阶段 86
3. 4 投标报价的编制阶段 90
本章参考文献 103
4 章 不平衡报价 104
4. 1 不平衡报价概述 104
4. 2 不平衡报价的实施 111
4. 3 不平衡报价的防范 145
本章参考文献 169
5 章 中标价及签约合同价 170
5. 1 中标价的合理确定 170
5. 2 签约合同价及相关 178
本章参考文献 184
2 篇 合同价款调整理论与实务
6 章 合同价款调整管理综述 186
6. 1 合同价款调整的内涵 186
6. 2 合同价款调整的机理 188
本章参考文献 198
7 章 法律法规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199
7. 1 法律法规变化引起价款调整的依据 199
7. 2 法律法规变化引起价款调整的方法 203
7. 3 法律法规变化的合理风险分担分析 208
本章参考文献 211
8 章 工程变更类事项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212
8. 1 工程变更概述 213
8. 2 工程变更的基础理论 222
8. 3 工程变更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的依据 229
8. 4 工程变更引起合同价款调整值的确定 235
8. 5 常见工程变更事项引起合同价款调整 252
8. 6 计日工计价相关概述 275
本章参考文献 284
9 章 物价变化类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285
9. 1 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286
9. 2 暂估价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303
本章参考文献 329
10 章 索赔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331
10. 1 索赔内容概述 332
10. 2 索赔的基础理论 347
10. 3 基于再谈判的索赔分析 352
10. 4 常见的索赔事项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364
10. 5 常见的索赔事项处理的证据分析 380
10. 6 基于状态补偿的索赔费用确定 388
本章参考文献 406
目 录
11 章 不可抗力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407
11. 1 不可抗力概述 408
11. 2 不可抗力引起价款调整的基本理论 416
11. 3 不可抗力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依据 424
11. 4 不可抗力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方法 429
11. 5 不可抗力引起的价款调整案例分析 443
本章参考文献 445
12 章 现场签证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446
12. 1 现场签证概述 446
12. 2 现场签证的适用范围 454
12. 3 现场签证价款的确定 458
12. 4 现场签证的案例分析 461
本章参考文献 463
13 章 暂列金额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464
13. 1 暂列金额概述 464
13. 2 暂列金额的应用 469
13. 3 暂列金额的确定 471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行业内资深人士的深度对话。作者尹贻林先生在书中的文字流露出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理论家,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工程价款管理。在讲解某些关键概念时,他会穿插一些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趣闻轶事,或者是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和经验之谈,这些都让原本严肃的专业书籍增添了不少人情味和实用价值。例如,在谈到合同条款的审查时,他可能会分享一些因为合同条款不严谨而导致后期纠纷的经典案例,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告诉你哪些条款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哪些容易被忽略的陷阱。他还会在书中分享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和工具,这些都是在学校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宝贵财富。他的叙述方式有一种循循善诱的感觉,会引导读者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工程价款管理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在案例分析方面的处理,绝对是亮点之一。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工程案例,将抽象的工程价款管理原则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每一个案例都经过精心挑选,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项目,例如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设施等等,确保了案例的广泛代表性。在介绍案例时,作者会详细地梳理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性质、合同类型、关键节点等等,然后重点分析在这个项目过程中,是如何应用工程价款管理的各项原则和方法的。比如,在某个案例中,可能会详细描述如何进行工程量的核算、如何确定材料的单价、如何进行工程变更的管理以及最终的结算流程。作者还会深入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如何签订合理的合同条款来规避风险,或者在工程变更频繁时,如何建立高效的审批和计量机制。这种深入到细节的案例分析,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工程价款管理在实际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最先关注的是它在信息传达上的效率。书的整体结构非常清晰,从目录的编排就能看出作者对内容的逻辑性有着深刻的理解。第一章通常会是一个宏观的概述,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基础的认知框架,而后续的章节则会层层递进,深入到具体的专业知识点。我特别喜欢的是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会辅以大量的实例和图表。这些图表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直观地展现出复杂的工程流程、数据关系或者合同条款。例如,在介绍工程造价构成时,可能会出现一个详细的饼状图,清晰地划分出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等各个组成部分,并且会在旁边的文字中逐一进行详细的解释,甚至还会提供一些计算公式作为参考,让你明白这些数字是如何得来的。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让原本枯燥的技术性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同时,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也颇为讲究,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避免了不必要的术语堆砌,而是力求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最专业的概念,这对于我这样非工程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让我能够快速抓住重点,理解核心内容。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封面上“工程价款管理”几个大字稳重地摆在那里,旁边配着作者的名字“尹贻林”,下方一行小字“正版书籍”,看得出来是注重内容的实用性。打开书页,纸张的触感是那种厚实但不失韧性的,油墨的味道也恰到好处,没有刺鼻的工业气味,而是带有一种淡淡的纸张清香,让人在阅读前就已经对它产生了好感。封面设计和内页的排版也显得十分专业,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每一页的页眉页脚都清晰地标注了书名和章节信息,方便查找和翻阅。装订也非常牢固,每一页都能平摊开来,不会有散架的担忧,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查找资料的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我甚至仔细看了看印刷的清晰度,每一笔画都十分锐利,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这再次印证了其正版的品质。整体而言,从这本书的物理呈现上,就能感受到其背后严谨的态度和对读者的尊重,这为接下来的内容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我对作者在工程价款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充满了期待。
评分从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来看,它对于希望系统学习和提升工程价款管理能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以及他希望将最有效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读者的那份心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理清思路,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工程价款管理体系。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我尤其欣赏它在强调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方面所做的努力,这对于工程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而且,全书的语言风格统一且专业,并没有因为要迎合大众而显得过于浅显,也没有因为追求深度而变得晦涩难懂,恰到好处地找到了理论深度和实践可操作性之间的平衡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参考的书籍,它为我打开了工程价款管理领域的一扇新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